合作是一個強有力的處事原則。合作人之間適當的結合,將使成功的幾率提高幾倍。
從傳統意義上講,音樂這門行當中所擁有的合作人的現象是最普遍的。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作詞,一個人作曲。但是一群好的音樂合作人,不僅僅是體現在責任的分工上。具有較高素質的合作人,他們在一起工作,目的是為了創造超出一切的音樂效果來。
洛哲斯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前後遇到了兩位合作人。第一位是哈特。在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期間,洛哲斯與哈特開始創作最受歡迎的百老彙式的歌舞劇《女朋友》、《一位來自康涅迪格的北方佬》和《老友阿財》。此後,他們繼續合作,製作了7部好萊塢影片,直至1943年哈特去世為止。
洛哲斯的第二位合作人,是哈瑪史坦二世。他們兩個人的第一次合作,就是創作了獲普立茲獎的《俄克拉荷馬》。接著,他們又撰寫劇本,並創作出了突破票房紀錄的《南太平洋》、《國王與我》以及《音樂之聲》等歌舞劇。
合作是一種事業婚姻。所以,當婚姻破裂的時候,結果也是一場浩劫。西門和葛芬柯兩個人是同鄉,而且年齡相當,生日隻相差3個星期。14歲時,他們同在當地的合唱團裏唱和聲。24歲時,他們兩個就有了第一張高居排行榜首的唱片《寂靜之聲》,人們看好他們將會成為流行歌壇中的最成功的歌手。
接著,他們創下了歌壇紀錄:唱片《回家的路上》、《我是一塊滾石》,膾炙人口,紅極一時。影片《畢業生》中他們所唱的主題歌《羅賓遜夫人》,一經唱出,便風靡了全國。他們的唱片集《惡水上的大橋》不但贏得了五項葛萊美獎,還售出了1500萬張。不過,這是他們合作的最後一張唱片。
29歲那年,西門和葛芬柯兩人終於分手了。從此,他們各走各的路。共同攜手進行的唱片業,隻維持了6個年頭。分手之後,兩個人誰也沒再次獲得當初合作時所取得的成就。
他們合作時,是西門作曲,葛芬柯演唱。也就是一個是幕後的創作者,一個是台前接受掌聲的歌唱家。西門在提到《惡水上的大橋》唱片集時,表情很無奈地說:歌是由我寫出來的,我也知道得由葛芬柯來演唱才行。可是,他是那樣的成功、受崇拜,而我卻在一旁受到冷落,眼睜睜地看著榮耀都堆在了葛芬柯一個人身上,心中真是承受不了。
成功扼殺了西門與葛芬柯之間的友誼。如此完美且有益的搭擋,就這樣分崩離析,實在是令人扼腕痛心。為了維係這個合作的團體,合作的任何一方都應將自己的自尊和個性加以抑製,並把它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確,有自尊是你邁向成功的一個動力,可是,如果你對它不加抑製,它反而會毀了你。
當你找到了能帶你到達頂峰的人時,千萬不要輕易拋棄、更換。西門痛心地說: 錄製完《憂愁河上的橋》之後,一切都完結了。那時,我們都太年輕,根本不懂得謙讓與忍耐。我們應該終身攜手合作才對呀。合作的力量,來源於兩個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影響。整體要大幹個體之和。
如果把一個創意從它的最初發現者那裏,移植到另一個人那裏,這個創意會成長得很好。以寫書為例,能由兩個人來共同執筆,就絕非偶然。光是在內容、情節的舍與取的問題上,雙方的探討與爭討,就會使創意變得更加精良、完美。就像是在打籃球一樣,其中一個人先投籃,他的合作人就要去搶下籃板球。如果一個想法得到了兩個人的認可的話,那就幹淨、利落地去幹;如果,其中有一個人認為這個想法不妥,甚至有點離譜,他就會從另外的角度來傳球。
找一位能夠與你合作的人之前,首先你應該要找的是能做你朋友的人。但是,要知道,你想找一位對你有利的朋友,光靠兩人之間的友誼是不夠的,你還要對合作人的各種意見表示尊重。這一點對許多人來說,就比較難做到了。如果合作人與他的意見有分歧的話,他就不會考慮對方的意見了。如果你自己身上真的存在這個問題的話,你在找合作人之前,還是先將你的個性改一改吧!
一個人的精力和經濟實力畢竟有限,而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既殘忍又充滿誘惑,一旦在商場裏被打倒,就很難站起來,所以,與其一個人打拚,不如尋找合夥人,合兩個人的能力與智慧,成功的機會就大大增加。
合夥經營要遵循的原則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期望得到人類最美好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於是他四處尋找這兩樣東西。
走在路上,他看到一個背著袋子的人,他便走上前去說:把你袋子裏的魚給我一條吧,我看見它還在袋子裏邊翻動呢!
於是那人停了下來,伸手從袋子中抓出一條送給他。不過。那不是魚,而是蛇。
他繼續向前行走,看見一個提著籃子的少婦,他上前說:把你籃子裏的人參送我一個吧,我聽說那是藥中珍品。
於是,少婦停了下來,伸手便從籃子當中拿出一個送給他,不過那不是人參,而是罌粟。
他繼續向前走著,看到一個背胡琴的青年,他便對青年說:請你給我彈奏一支快樂的歌吧,讓歌聲伴隨著我。
於是青年停了下來,取下胡琴,為他彈奏了一首歌。不過,那歌不是快樂的歡歌,而是催人淚下的悲歌。
他繼續向前走著,看見一個富有的人,他便上前去說:將你的慷慨給我一點吧,讓我做一個樂善好施的人。
於是,富人將衣襟解開,從懷中掏了一把東西遞給了他。不過那不是慷慨,而是吝嗇。
他繼續向前走著,看見了一個眉頭緊皺的女人,他走上前去說:將你胸中的寬容給我一點兒吧,讓我變成個能夠容人的君子。
於是,那女人從胸中捧出了一捧給他。不過,那不是寬容,而是妒忌。
人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把我要的東西給錯了呢?他問道。
他們並沒有給錯,而是你找錯了人。一個聲音告訴他。
生意場上也一樣,不要找錯了合夥人。尋找合夥人是有很大學問的。好的合夥人能為你的成功添磚加瓦;不好的合夥人隻能毀掉你的事業。
某工廠的兩位工人小張和小李下崗後,經過協商準備合夥開一家小賣店。雙方約定各出2萬元,小張負責租門麵、房屋裝修,小李負責設備投資。二人將協議簽訂後,小張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花錢租了一間門麵,並將室內裝修完好,然而小李的資金卻始終不到位,於是小張便和小李解除了協議。
商場如戰場,找到了合適的合作夥伴,對小老板來說無異是如虎添翼。能在商場裏大顯身手。但合夥經營易生糾紛,民事案件的常見糾紛,其中60%以上是在合夥經營中發生的。
內亂是合夥經營的大忌。如果這種內亂一旦被人利用,其後果將是慘痛的。
在與人合夥經營時,不能憑主觀意識盲目行動,市場存在著風險,但很多小老板發財心切,對市場沒做過多的調查,就盲目與人合夥。再加上法律意識較淡薄,一味地憑義氣辦事,什麼事隻要口頭說一下,對合夥人的盈餘分配、債務承擔、退夥與合夥解體的財產分配等都沒有明文規定。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糾紛與摩擦。所以切忌不了解市場,盲目合夥。
小老板合夥創業時,不守信用是合作者的大忌。倘若一方不守信用,另一方則會覺得你沒有誠信,從而不願與你合作。有一個工程承包商,要承接一項規模極大的政府工程。因財力不夠。他便與一家財團合作,共同來做這個項目。可是最終這個工程競標落空了,原因是那家財團曾有某種劣跡在外。那個承包商沒有考慮清楚這些相關的問題,結果為此而栽了跟頭。不要和信譽不良的人交朋友,這也是商家要恪守的一條規矩。合夥經營切忌不守信用,損害對方。
合夥人的財產理應由合夥人統一使用和管理。但有人不經合夥人同意,就將共同管理的財產私自處理。這顯然是不符合道義的。所以切忌一方私自處理合夥經營的財產。
合夥經營有禁忌,但如果認真調查,雙方相互信任,合夥經營還是有很大誘惑力的,憑借兩個人的能力與智慧。比單幹的成功幾率要高。畢竟,經營者一個人的精力和經濟實力是有限的。
最佳的合夥關係是建立在純粹的生意上。每一個合夥人都能為公司的營運帶來一股力量。道格-R是美國一位航空工程師。當他發明了一套噴氣式飛機降落係統的時候,他並沒有采納他最好的朋友和工程師的建議,一起開設公司。而是在《華爾街日報》上登了一則廣告,結果他找到了一個開設新公司所最需要的商業合夥人。
這樣的配合十分理想。道格的合夥人投資9.8萬美元,負責監督公司的財務。而道格則繼續做他最拿手的事一一發明一套精密的設備。這樣管理上的良好配合,使這家叫做現代飛行係統的公司終於艱難地走過了它的起步階段,與海軍簽訂了100多萬美元的合同。從此,這家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
合夥經營可以幫助自己解決資金、技術等燃眉之急。但合夥經營往往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糾紛,故選擇合夥人應慎重。尋找合夥人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原則一:找一位有過創業經驗的人
最合適的是找一位曾經營運過一家公司的人合夥創業。畢竟,有多數的小公司都是因為沒有經驗、管理不善而失敗的。
原則二:看合夥人能否與你同甘共苦
有些人隻能分利潤不能吃創業苦;有些人創業能吃苦,分紅便計較你多我少。一般來說,要求你的合夥人多投資一點錢會有助於他努力工作的。實際情形也是如此,誰有越多的錢在承擔風險。誰就會越努力地工作。
原則三:與人合夥,必須在合夥前簽訂合夥協議書,明確劃分貴、權,談定利潤分配的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契約和製度規定得再詳細、考慮得再周密。也免不了有所疏漏,為居心不良者留下可乘之機。在合夥經營機製建立之後,如果發現了合夥人居心不良,不再願意與他打交道,就要通過讓其退夥或散夥的方式解決。
原則四:看合夥人能否同你達成經營共識
在合夥經營過程中,對合夥人的道德要求很有必要。重信守約是寶貴的商業道德,也是合夥經營中對合夥人的基本要求。原香港新鴻基公司總經理李兆基說:誠信乃創業之本。如果達不成共識,那合夥投資再多的錢也無用。
合夥經營中千萬能混入不具備基本商業道德的人,那樣就會把企業的前途斷送掉。所以,小老板要找到合適的搭檔,才能使合夥經營減少風險。
合夥經營成功的秘訣
湖南農民龍先生采用的生意合夥做,雙贏是上策的經營模式,使普通的鹹魚成為國宴佳品,並能引起全國各大城市的眾多商家競相訂購。
龍先生起初做的是鴨蛋買賣的小本生意,他將家鄉的鴨蛋販到廣州去賣。生意十分好。在做鴨蛋生意時,龍先生發現了製作月餅的主要原料一一鹹蛋黃十分緊俏,覺得加工成鹹蛋黃是一個商機。他還做了詳細的市場分析: 自己家鄉有著養雞、養鴨的傳統,蛋品貨源供應不足,賣原料與賣成品,這中間存在著很大的價格差。
於是,龍先生開始轉變經營方向,開展鹹蛋加工、銷售工作。他高薪聘請了某食品工業研究所的專家,並研製出配方,自己學會了鹹蛋黃脫水、保鮮、殺菌、烘幹、包裝等一整套技術。
當時,龍先生十分敏銳地意識到,倘若生產沒有上規模,產品沒有名氣是很難賺到大錢的。要將鹹蛋黃做強做大,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根本不行,隻有將鄉親們聯合起來,大家共同行動,使鹹蛋黃加工上規模、上檔次、打響品牌,才能賺大錢。於是,他將自己學到的製作鹹蛋黃技術絲毫不保留地向鄉親們傳授。另外,他還在相鄰的鄉鎮建立了技術服務點,並上門服務。他共帶出骨幹100多人,受益群眾達10萬人之多。
由於他們的產品質量信得過,很快就將市場占領了,於是雪片般的訂單從全國各地飛來。尤其讓人感到興奮的是,他們還與深圳某果菜公司簽訂了出IZl合同。於是,他們親手製作的鹹蛋黃開始走出國門,遠銷國外。現在他們的加工基地,年加工鮮蛋2000萬枚以上,實現了年生產總值1000多萬元。
有些人經商不吃獨食,往往是以一人帶一家、一家帶一姓、一姓帶一村、一村帶一鎮、一鎮帶一縣,他們奉行有錢大家賺的經營理念。結果大家都能夠賺到錢。
小老板要有有錢大家賺的大氣胸懷,隻有學會合作,才能將小錢變成大錢,將小打小鬧的小本生意變成大事業。
如果合夥人之間不能團結合作、坦誠相處,就會給經營帶來諸多麻煩。合夥成功要謹記三條法則:
法則一:坦誠相見
合夥經商難免會出現摩擦,要想減少摩擦,你必須要坦誠相見。
首先,應該對合夥人進行感情投資,使大家在團結、和諧的氣氛中共同工作,發揚榮辱與共的團結合作精神。
其次,還要與合作夥伴時常交流,並互相誠心交換看法。隻有合夥人之間能夠坦誠相見,才能維持相互的信賴關係,使事業快速。
法則二:取長補短
合夥人都有各自的優勢。也都有自己的劣勢。隻要認清這點,合夥人之間就會主動將優、缺點找出來,同時互相理解、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個人與集體的優勢,從而在競爭中取勝。
法則三:相互信賴
作為經營合夥人,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經營思路與經營理念。但如果大家都能相互理解、相互信賴,彼此為了將生意做好。自然不會有合作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互相信賴是合夥成功的關鍵。如果一個人沒有誠意,居心叵測。沒有能力,就不能與他合作。倘若經過仔細觀察和調查,你覺得他值得信賴,就要大膽與他合作。
小老板相互合作。要想成功。必須掌握上述的幾個關鍵點,這能為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助你早日實現致富夢想。小本經營的合夥人如同一條舟上的船員,在風雨中航行的小舟,如果船員之間不能很好的配合,各行其是,那必然不會逃脫船毀人亡的悲劇。
捕捉市場上的需求
資金不多、沒有經驗與技術的人,走在創業的十字路口,也許會感到彷徨,不知道自己的路該怎樣走。市場需求中蘊藏著許多商機,隻要用你的勇氣、用你善於捕捉機會的眼光,就能找到賺錢機會,開辟一片新天地。
米勒啤酒公司通過市場細分,開發新型啤酒,從而使這一家小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啤酒公司之一的。
米勒公司在做出營銷決策之前,對市場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他們按飲用者的用率,把啤酒飲用者分為輕度使用者與重度使用者兩人類。他們發現,重度使用者大都是藍領階層,年齡多在30歲左右,每天看電視3個小時以上,愛好體育活動。而輕度使用者人數雖然多,但其總飲用量卻隻是重度使用者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