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公司決定將目標市場定位在重度使用者身上,並果斷決定對米勒公司的旗艦啤酒一一海雷夫牌啤酒重新進行定位。海雷夫牌啤酒一向有啤酒中的香檳之稱,在很多消費者心中是一種價高質優的精品啤酒,十分受婦女與社會中的高收入者歡迎。但這些人多是一些輕度使用者。
米勒公司決心將海雷夫獻給一些真正愛喝啤酒之人。
重新定位從廣告開始,他們針對目標顧客的心理、年齡、職業、習慣等特征,在廣告信息、廣告目標、媒體選擇方麵做了許多變化。他們精心設計出令人興奮的廣告場麵:船員們專一地在迷霧中駕駛輪船。鑽井工人奮力止住井噴,消防隊員在緊張滅火,年輕人騎著摩托衝下了陡坡。他們甚至請來當時莢國最著名的籃球明星來為啤酒廣告客串助興。
接著,他們又在電視台設立了一個米勒天地的欄目,廣告主題變成你有多少時間,我們就有多少啤酒。為了很好地配合廣告攻勢,米勒公司又推出一種容量較小的瓶裝海雷夫,以滿足一部分輕度使用者,尤其是老人與婦女,他們喝完一杯,不多不少正合適。
海雷夫的重新定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到了1978年,這種牌子的啤酒年銷售量達到2000萬箱,僅次於AB公司的百威啤酒。海雷夫的成功,可以說完全是因為米勒公司善於研究市場,善於在市場中發現機會的結果。米勒公司決定充分發揮自己在市場分析方麵的優勢,乘勝追擊進入另一個細分市場中一一低熱量啤酒市場。
那年美國各地的保護健康運動方興未艾,米勒公司注意到對食物十分敏感的顧客群也在日益擴大,即便那些很喜歡啤酒的人也在關心喝酒會使人發胖的問題。當時,美國已經有低熱啤酒出現,但銷售情況不理想。米勒公司斷定這種情形的出現並不是由於人們不能接受低熱啤酒的概念,而是不當的定位所致。以前他們錯誤地將這種啤酒向一些注重節食但並不喜歡喝啤酒的人銷售。
米勒公司看準這一市場後,他們花了一年多時間來尋覓一個新配方,這種配方能夠使啤酒的熱量降低,但其口感和酒精度與一般的啤酒無異。這種米勒公司的低熱啤酒一一萊特牌啤酒最終問世了。米勒公司經過市場細分,製造出了重度使用者啤酒市場、輕度使用者啤酒市場、低熱量啤酒市場等,並開發出了衍生型啤酒占據這些市場,從而填補了市場空白而取得巨大成功。
可以說,米勒公司的成功,就是在市場中尋找商機的結果。事實上,很多成功的小老板的經驗已經表明,小本經營要想做強、做大,隻能將自己拋到市場中去錘煉。市場競爭是激烈的,如何巧妙地降低競爭的激烈程度,采取柔性競爭策略,就是要在買方市場中做出賣方市場的買賣來。之所以能做到這點,就是通過市場調查,有針對性地從事生意。
小本經營如想發展壯大,必定要經受市場的錘煉。經營者不能畏懼市場,相反,要更積極地投入到市場中去,在市場中不懈地努力尋求各種各樣的商機,因為商機就蘊藏在市場裏。隻有直麵市場,才能最終使自己發展壯大起來。
馬先生起初是一個小縣城砂鍋廠的推銷員。一次,他要出差到上海,朋友托他買一本家電維修方麵的書。
馬先生到了上海去了一家著名的書店,書店二樓是專賣科技圖書的。馬先生發現二樓顧客十分多。他心想:現在喜歡技術,對科技圖書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了。找了一陣子。馬先生找到了朋友需要的那本書。
後來,馬先生下崗了,一次偶然遇到那位修理電器的朋友。那位朋友說:你不如開個書店,你不是說現在市場需求科技書嗎?
馬先生知道,縣城中除了一家新華書店之外。還有好幾家個體書店,這些書店專賣一些大學生讀的時尚雜誌。為何不開設一家實用性比較強的科技書店呢?沒過多久。馬先生便籌措了少量資金。開設了一家小小的書店。除了進購少數文藝讀物之外,大多數都是科技類的書。可馬先生所在的縣城不大。人口也不多。因此科技類圖書的需求量不大。因此,他的書店生意不太好。
正當他愁苦不堪之時,有一天,他忽然看見一個農民模樣的人走進書店,左挑右選。最後失望地搖了搖頭。馬先生看到來人唉聲歎氣的樣子,便問:先生,我這書店沒有你需要的書嗎?那人回答:我需要一些農業技術方麵的書。可你這裏沒有呀!現在我們縣城的農民富了起來,都想多學習農業推廣技術。在農業方麵獲得大成就。我們最需要一些農業技術方麵的書。
從買書人的一番話中。馬先生了解到縣城中的市場需求就是這些農業方麵的書籍。於是,他進貨時特意進了許多農業方麵的書籍:有防病蟲害的、有大棚種植技術的、有防治家禽疾病的……
進購到這些圖書後。馬先生特意搞了一次促銷活動。吸引得全縣城的農民紛遝而來。僅僅一個下午,馬先生書店中農業技術方麵的書籍便銷售了2000冊。嚐到了這個甜頭後。馬先生在書店特辟了一個農業書籍展銷專櫃,生意蒸蒸日上地發展了起來。
馬先生經商的成功,就在於他抓住了市場需求的商機。進而投入小額資金,從而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財富。由此可見。致富的機會時常存在於我們周圍,就需要你獨具慧眼去把握。
商機躲在市場中而不在想象中。因此,小老板想要找到商機,就隻能到市場中去尋找,學會細分市場,窺測商機。成功的小老板往往會抓住這條規律,成功獲得利潤。隻要你有一雙慧眼,敏銳地捕捉市場上需求的生意,就能順利找到打開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處處留心,抓住商機
舊的商機消失後,新的商機又會出現。商機,就是能夠賺錢的機會,它表現為供需雙方在時間、地點、成本、數量、對象上的不平衡狀態。市場需求的多元性、資源稟賦的差異性以及技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是商機存在的根本原因。
有一位叫張軍的下崗職工。在家鄉開了一家小吃店。買賣紅火了一陣後。開始日益冷清,他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拮據了。為了扭轉被動局麵,張軍不得不動了一番腦筋。
有一天,有幾位食客提醒了他。其中有一個人說到小時候啃肉骨頭,咬一口,滿嘴流油……哎呀,那真解饞啊!
誰料想。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張軍是農村人,最令他難忘的事情是小時候挨餓和啃肉骨頭了。可數十年前解饞的肉骨頭,現在還有市場嗎?如何將骨頭煮好,他沒有辦法,從書本上也不易學到。無奈之餘,他隻好去走訪那些有煮骨頭經驗的人。但這些人的經驗一般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有的相互重複,有的相互排斥。要整理好需要下一番苦功。於是,張軍從市場將肉骨頭買回,不斷地嚐試。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融彙各家的長處。逐漸摸索出了一套很成熟的煮製肉骨頭的方法。當美味骨頭張的招牌掛出之後,張軍煮製的骨頭一炮打響,不斷有成群結夥的人前來啃肉骨頭,張軍忙得不可開交。有些好心的顧客還源源不斷地為他提供多種煮製骨頭的偏方,張軍一一采納,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煮製方法。後來,張軍的骨頭店總是客人滿席,這些人全是來吃骨頭的。骨頭給張軍的小店帶來了名氣,也為他帶來了財富。
幾乎世上的所有地方,都遍布著商機。小老板隻要用心去尋覓,它就會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你眼前。許多成功的經營者都是從商機中找到獲得財富的捷徑。最終致富的。
有位失業在家、窮困潦倒的四川青年,非常喜歡考慮事情。於是。他開始銷售地板磚,由於同行之間競爭激烈,生意一直做得不順利。有一天,他去廠家進貨,看到工廠旁邊堆放著很多無人問津的破損地板磚。突然覺得是個十分好的賺錢良機。因為破損地板磚經過切割後,能夠加工成正品地板磚或地腳線。於是。他馬上大批量進購一些破損的地板磚,並用自己裝配的幾台切割機進行了統一規格的切割。並以適當的價格出售,從而獲得很高的利潤。
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可以賺錢的商機。小老板從中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步步邁上財富巔峰。
在北京,有一位小夥子,生活較為貧困,但頭腦很聰明,有一雙善於發現商機的慧眼。有一天,他把自己穿爛的一隻皮鞋隨手丟棄在地板上。誰知這隻皮鞋鞋尖開了口子,像是咧著嘴在嘲笑他。當他一怒之下要將鞋子向樓下扔去時,忽然從中發現了商機。因為這隻皮鞋麵酷似一張臉譜。於是,他立即投入低成本收集各種破皮鞋。並對它們進行藝術加工,使之變成一副副外形各異、表情誇張的麵具,有的露齒微笑,有的瞪眼發怒,有的張口狂笑……看後令人回味無窮。這些有特色的麵具推上市場後,很快便成為搶手貨,這位曾經很潦倒落魄的青年也因此苦盡甘來。
對於小老板來說,隻要你有心、存心、留心、癡心。商機是可遇也可求的。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都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商機,對於小老板來說,需要獨具一雙發現商機的慧眼。眼光到了、智慧到了,做個有心人。商機自會乖乖地跟著你的腳步走。即便是一無所有也能變成富翁。
獨具慧眼,發現商機
日本繩索大王島村起初在一家包裝公司做店員時,由於薪水不多,家庭負擔過重,因此他時常囊中空空。
有一天,他在街頭漫無目的地走著,看到許多花枝招展的小姐、女士們,除了手中拿著自己的皮包外,還拎著一個紙袋。這些紙袋是她們在買東西時,商店給她們用來裝東西用的。用這種紙袋裝東西既方便又實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用紙袋的人愈來愈多,由此推斷紙袋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東西。
於是,他又參觀了一家造紙袋的工廠。果然,工人忙得團團轉,參觀後,他斷言:將來紙袋定會風行一時,那麼,提紙袋用的繩索也會有大量需求的。於是,他投入少量資金去生產繩索,幾年之後,他成為日本的繩索大王。
渴望致富的小老板,大腦中那根生意之弦應該時時繃緊,時時想著賺錢。隻有這樣,才能夠敏銳地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商機,做到捷足先登。
有位失業在家的人。一天下午。正當他在家中暗自發愁的時候,隨便翻看了一下報紙。頓時一條消息躍人眼中:西歐十分流行魔方玩具,許多兒童樂此不彼。他馬上預料到這是一個發財的商機,因為這種魔方將來肯定會作為舶來品備受中國兒童的鍾愛。因此,他將手中的報紙放下,快速乘飛機到西歐購置了一個樣品,便返回香港快速趕製加工,利用很少的資金將產品投入市場,此時正好趕上魔方流行,生意做得很好。僅憑這一次,這位商人就沒少賺錢。
有些人經常抱怨,說自己沒有賺錢的信息,沒有致富的門路。其實,商機在於發現,致富門路需要自己去找尋。
許多人對於寄存行李物品已經司空見慣,可你聽說過寄存大活人的嗎?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如今,在廣州就有這麼一個行當一一候妻吧。而且幹這行的老板,竟然是一個收入低微的打工妹,3年不到,她就成了有車有房的富姐了。
她怎麼想起靠這招致富呢?真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原來她從一句偶爾聽到的話裏邊,發現了致富商機,並很好地利用它,最終擁有了財富。
當年,打工妹在廣州打工時有一天到商場閑逛。逛完出來,聽見有個男人說: 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陪老婆逛商廈。你看看。都快一個鍾頭了,她還不出來!旁邊的那位男士也說:唉。這地方坐沒處坐,站沒處站……美其名曰逛商場,其實是折磨人。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位打工妹看著商場的寄存處突發奇想。為什麼不開一間寄存男人的地方呢?
不久,她向親朋好友借了一小筆錢,在一家美食城中開設了一家時尚的候妻吧。原來,這家美食城的下麵有十幾個樓層是百貨商場。
候妻吧就設在三樓的環形走廊上。打工妹搖身一變成為候妻吧的老板。
這可不是簡單地寄存老公。男人到此有茶水、飲料供他們解渴消乏。喜歡看電視的就坐在舒服的沙發上盡情欣賞;網蟲也能滿足你。聯網電腦讓你好好過把癮;愛下棋的在這裏找到棋友太容易啦。還有陪練的呢!保準讓你忘了回家……
由於女老板服務周到。她的生意迅速發展了起來。不但男士常來。不少女士也喜歡來這裏坐坐。因此,女老板又專為女士開辟了一間溫馨小吧。裏麵有女士喜歡的美容時尚雜誌、香水和梳妝用的鏡子。
這樣熱情周到的服務能不盈利嗎?客人花錢都覺得舒服。隨著候妻吧的業務越來越多。女老板獲得的利潤也在不斷攀升。
真是有心遍地財啊!一位普通打工妹通過身邊人不經意的一句話發現了大商機。並通過小本創業獲得了財富。由此看來,始終找不到商機的隻有一種人。即那些根本不會發現商機、更不會利用商機的人。
市場中的商機,如同摻雜在沙粒中的金子,用尋常眼光掃過,是非常難以尋覓到蹤影的。隻有獨具慧眼的小老板。才能夠發現它。
美國有位叫米爾曼的人,他看到婦女穿的長筒絲襪老是往下掉,一旦她們感覺到,就偷偷地躲在某個角落裏往上提,如果是在逛街或是在公司上班時,絲襪掉下來就很令她們尷尬。米爾曼靈機一動,心想:世界上有多少婦女會有這種困擾呀?要是有不易滑落的襪子出售,豈不是大有錢圖?
1983年,米爾曼在倫敦地鐵車站開了一間襪子店,專門向婦女出售不容易脫落的襪子,果然備受婦女的歡迎。盡管襪子店不大,每位顧客平均可在1分鍾之內完成現金交易,但是每天的成交量都非常驚人。目前,分布在英、美、法三國的襪子連鎖店將近有200家,而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米爾曼就讓婦女們從口袋裏掏出了4 500多萬美元。
很多商機其實就在身邊,小老板應該學會從身邊的生意做起。如果一心向遠處看,隻想做大生意,可能到頭來由於各種因素的限製,結果一筆生意也可能做不成。
埃爾。迪克森原來是一家專門生產繃帶的公司職員。他的太太在廚房做菜的時候,經常不小心會將刀切在自己的手指上,或將自己燙傷。埃爾總是耐心、細致地為她包紮。他時常想,倘若能發明一種受傷者自己能夠包紮的繃帶,那該多好啊。這樣一來,倘若我不在家,而太太不小心將自己的手指弄傷時,她就能自己動手包紮傷口了。有了這種靈感後,埃爾便開始用紗布與繃帶多次進行實驗,在克服了重重障礙後,最終發明了一種可以自己粘貼的繃帶。當埃爾太太再次將手指割破時。她自己就可以很方便地將這種繃帶貼在傷口上。擁有了這項產品,埃爾便申請了專利,並開辦了一家小型公司,將繃帶作為公司的新產品大力推廣。這種產品使用起來很方便,十分受消費者的歡迎,銷路也十分好,為埃爾及其公司帶來了頗為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