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計統一協作,團隊戰鬥力是度過危機的關鍵
杜絕員工的“螃蟹心態”
如果一隻簍子裏有很多螃蟹,不用蓋上蓋子,一般情況下螃蟹是爬不出去的。按理說,螃蟹爬出簍子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它們為什麼爬不出來呢?其中的奧秘在於,隻要有一隻螃蟹想往上爬,其他的螃蟹便會攀在它的身上,用腳把它鉤下來,因此,最終沒有一隻螃蟹能爬出簍子。
從動物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看,螃蟹作為節肢動物,尚不具備社會性的心理反應,螃蟹的這種反應純屬一種自然本能。而借此現象反觀人類社會,所謂的“螃蟹心態”則是一種消極的思想觀念,從管理的角度講,就是“抹殺進步,整齊劃一”。具有這種心態的人總是對積極上進、有所追求的人進行譏笑、排擠或者打壓,正所謂“幹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亂竄的”,結果導致積極上進者灰心喪氣,隻能隨波逐流,整個企業內部成員相互牽製、相互內耗,正氣樹立不起來,歪風邪氣猖獗,人心渙散,企業經營每況愈下。這種心態不僅嚴重影響了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且也對企業的管理層造成了一些負麵的影響,有的企業管理者甚至為回避員工對各種評估結果差異的不良反應,在績效評估中,采取“人人滿意”或低分“輪流坐莊”的籠統評價規則。這樣,無論企業管理者還是員工,最後都樂於在“無差異”中心安理得。
20世紀20年代,美國西部電器公司霍桑工廠的管理者,安排14名男工人在一個單間中進行電話線圈的裝配工作。14人中有9人進行電話線圈的裝配,3人做焊工,2人是檢驗工。其中把9個裝配工和3個焊工平均分成3個小組,兩個檢驗工共同承擔3個組的檢驗工作,工資標準是按小組的總產量製定的。工廠的管理者以為實行這套製度可以讓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但結果出乎他們意料,工人們的工作量隻保持在中等水平,每個工人的日產量相差無幾,更糟糕的是他們並不如實上報產量,檢驗工也沒有完全盡到職責。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管理者經調查發現,在這個14人的小團體中,如果某個工人表現過於突出或檢驗工管了點兒“閑事”,立即就會有一種團體壓力襲來,譬如諷刺、嘲笑、暗示等。員工們為避免這種壓力,就會采取各種手段,有意識地壓製自己的工作效率,向大家看齊,這樣的結果反倒使他們之間“其樂融融”。
顯而易見,企業內部“螃蟹心態”的存在,對組織效能的負麵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它不僅損害了員工創造力的發揮和組織的彈性設計及市場應變能力,而且,由於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管理平衡,隻不過是無原則的“一團和氣”,管理者所期望的依靠良好團隊氛圍來提高整體績效水平的結果也就無從談起。
那麼,企業的管理者該如何杜絕員工的“螃蟹心態”呢?第一要務就是要保護向上爬的“螃蟹”。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已漸漸接受生活、工作中越來越明顯的差異化。但潛在的“抹殺意識”仍然根深蒂固地盤踞在少數人的頭腦中,這種消極意識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員工的積極心態和觀念。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保護敢於積極向上爬的人才,使之為企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這就需要企業的管理者製定一套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和保護機製,保證這些人才健康成長,展翅高飛。沒有一定的人才保護機製,很難產生真正的人才,而沒有人才,企業就會出現危機,甚至走向衰亡。所以說,任何卓越的企業,最出眾的地方是人才培養和保護機製很完善。
惠普公司自成立以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與惠普公司製定的完善的人才保護機製是分不開的。惠普公司是做電子產業起家的,因此技術對惠普公司來講就是核心競爭力,而掌握關鍵技術的工程師無疑就成了決勝市場的法寶。因此,惠普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人才保護機製,用於保護工程師團隊。惠普的管理者們認為,工程師都是有創造力的人,因此在公司內必須確保每一名工程師都能在穩定而安全的環境中工作,保證每位工程師的工作不受他人影響,並保證每位工程師在公司中有長期的發展機會和合適的研究項目。在這種機製的保護下,惠普的工程師隊伍一直很穩定。
當然,人才保護機製就像保健醫生一樣,隻能“防病”不能“治病”。隻有讓員工停止相互對抗,用真誠合作、相互幫助來代替敵對情緒,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員工的“螃蟹心態”。
比如,管理者可以采取靈活的管理策略和手段,設法建立一種極其微妙而又精巧的人才管理體係,去觸動員工的心靈,營造一個充滿愛心、敬業精神與激情的氛圍和環境,使每個員工都願意積極主動地往上爬。
具體策略,可以參照下麵的幾點建議:
第一,企業管理者針對員工的不同需求,要給予差異性的待遇,用這種不平衡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第二,鼓勵員工之間的相互監督與幫助。對於同事工作方麵的困難,不但不能等閑視之,而且應予以全力支持。力爭讓互相幫助成為一件自然的事情,當然也應當讓員工從互相幫助中得到實惠,這不僅需要相應的企業文化,更需要切實可行的製度。
第三,對那些消極落後、拉人下水的“螃蟹”給予一定的懲處,或者對他們進行培養和改造,盡量挖掘他們的潛能,讓他們為企業服務。
第四,建立有效的競爭機製。競爭是企業的“強心劑”,是處理企業員工關係的金科玉律。有效的競爭機製會讓“能者上,庸者下”,使團隊充滿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