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計資源整合,將危機化於無形
蟻棲樹與“益蟻”相依為命
在南美洲巴西的密林中,生長著一種桑科植物——蟻棲樹。這種樹的葉子很像蓖麻,樹幹中有空節,近似竹子,莖稈上密布著無數的小孔。在同一密林中,還生長著一種森林害蟲——齧葉蟻,這種害蟲專吃各種樹葉。然而,蟻棲樹卻能免遭其害,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蟻棲樹上同時生長著另一種“益蟻”。蟻棲樹中空的軀幹,是這種“益蟻”的理想家園。每當齧葉蟻前來侵犯它們的住房時,“益蟻”們就團結起來堅決將齧葉蟻驅逐出境,保衛住房不受侵害,當然蟻棲樹也會安然無恙,依然鬱鬱蔥蔥。
“益蟻”保護了蟻棲樹,而蟻棲樹的每個葉柄基部,又給“益蟻”提供了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蟻棲樹與“益蟻”的這種相依為命的關係,稱為“共生關係”,這種共生現象在自然界中十分普遍,它體現了兩種資源的整合。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其內部和外部關係就像“益蟻”與蟻棲樹的關係,其實是一種“相依為命”的共生關係。因為企業的內部和外部都存在著各種豐富的資源,而這些資源之間是可以相互支持和協作的,因此,企業的管理者應設法整合內外部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發揮它們最大的優勢和作用,讓它們在企業發展中作出貢獻。
成功的企業,都是善於整合資源的能手。廣東美的集團近年來在許多家電企業陷入困境的形勢下,卻在業界取得了不俗的業績。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美的集團善於整合資源。僅從1997年到2000年,美的集團的銷售收入就從32億元躍升至105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51%,利潤也同步增長。
新華網曾有一篇報道說,美的集團多年來一直積極推進國際化的步伐,但最初幾年卻沒有在國外投資建廠,主要靠的就是整合內外資源:專門成立了海外設計部,針對產品輸出國的需要設計不同於國內的產品,還通過網上合作等方式利用國外的研發力量;推進銷售網絡本土化、銷售人才本土化,在德國、美國、日本已成立了三家分公司,利用當地的銷售網絡資源實現低成本運作;聘用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具有多年家電業工作經驗的退休老板和高級技術人員及海外留學人員主管當地的銷售工作。直到2006年,美的海外設廠的首個項目才落於越南。
實際上,除了美的,國內其他一些企業也在對企業的內外部資源進行整合。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華南國際物流中心。
原來,香港與內地間的貨運普遍采用集裝箱運輸,由於信息、市場、供求關係、海關監管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集裝箱大多隻是單向使用,即過境貨車隻能運輸空箱返回,而不能再載貨物。
那麼,為什麼空箱一直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呢?原因就在資源整合的難度上。在瞬息萬變的國內外市場中,若想讓不同的碼頭、貨運公司達到不同貨主的要求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同的貨主交貨的時間、價格要求不同,而且中間的協作夥伴、海關檢疫等環節也都不能保證,資源整合無法完成。
1996年,深圳市交通局(原深圳市運輸局)才提出建設“華南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中心”的構想,首次提出口岸北移、信息整合和資源重組的概念,這才為華南國際物流中心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緊抓這次機遇,華南國際物流中心開始構建的是一種全新跨境集裝箱運輸模式。它將實現“重(櫃)去重(櫃)回”,即粵港兩地牌貨櫃車在香港裝上重櫃(裝滿貨的櫃)後,經皇崗口岸運到華南國際物流中心卸貨,或在目的地卸貨後將空箱運至華南國際物流中心,然後在該中心承接重櫃運到香港碼頭或深圳各港口。在華南物流園區內,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和深港兩地的貨車、倉儲、船務公司、貨主的信息都集中起來,貨主可在此一次性辦理轉、報、清關和檢驗檢疫手續,貨物裝櫃後貼上封條,直接通關。
此後,當世界一些船運公司的空集裝箱運到深圳華南國際物流中心後,絕大部分不再空著運回香港,而是在華南國際物流中心或貨主處載上出口貨物,滿箱回到香港,再轉運世界各地。這樣就避免了運輸車輛拉著空箱返港的狀況,不僅提高了集裝箱的使用效率,也節省了物流成本。經華南國際物流中心整合資源,一個貨暢其流的新型過境物流網絡逐步建成。
資源整合是生物自身生存和發展的一種天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對企業而言也是如此,誰率先進行了資源的整合,誰就能夠獲得競爭的優勢,將危機化解;誰行動緩慢誰就有可能在危機中被淘汰。
產品的合理包裝也是一種資源整合
眾所周知,孔雀是一種美麗的鳥。孔雀全身羽色絢麗,以翠綠、亮綠、青藍、紫褐的尾屏展現在人們麵前。那尾屏的羽毛上有多種色彩的眼狀斑,呈現出金屬光澤,那五光十色的眼狀斑在太陽光下尤其豔麗耀眼,五彩繽紛,金光燦燦。
孔雀被視為“百鳥之王”,是最美麗的觀賞鳥,是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征,有特殊的觀賞價值,羽毛可以用來製作各種工藝品。而孔雀之所以如此受到人們的青睞,主要就是因為它的羽毛絢麗多彩。
孔雀給管理者的啟示是,絢麗的色彩不僅能傳達企業和產品的形象和特征,也能美化企業的產品、包裝和銷售環境,從而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概括地講,色彩在現代企業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企業形象色彩識別和產品包裝色彩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