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曾經以其管理、文化、營銷上的特色,給計劃體製下的商界吹來一股新風。然而,後來由於它不切實際,盲目擴張,最終摘下了自己輝煌的桂冠。
1993年,為運作股票上市,亞細亞商場改組為亞細亞劇場,與此同時,推出一個龐大的連鎖經營體係構想:準備在幾年中跨出“河南18地市—全國省會城市—世界”三大步。按照這種思路,即要在河南全境18處地方、全國省會以上城市、世界上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都建立“亞細亞”連鎖店。但不幸的是,由於集團內部高層人士意見不一致,上市計劃流產,這意味著亞細亞擴張的資金支撐體係計劃擱淺。
然而,被勝利衝昏頭腦的亞細亞決策者,並沒有因無資金保證而慎言擴張,反而盲目鋪攤子,靠巨額貸款背水一戰:
1994年5月10日,注冊資金1500萬元、鄭州亞細亞股份有限公司占40%股權的南陽亞細亞商廈開張,接著漯河、開封等地的亞細亞商廈相繼開業。
省外的“仟村百貨”也在廣州、北京、上海、福州、成都紛紛開張。
龐大的連鎖體係尚未健全,不幸就接踵而來。據悉,南陽亞細亞一開業就虧損經營;廣州仟村百貨停業;西安仟村百貨未開業就銷聲匿跡……一時間,亞細亞集團債務、官司纏身。
由於為省內參股企業與外地“仟村百貨”提供的資金不能馬上回收,鄭州中心店承擔了事實上的壓力,僅拖欠貸款就達到了7000萬元。亞細亞集團舉步維艱。
亞細亞的教訓是深刻的,它在每一個小本經營者心中敲響了警鍾:事業的發展要循序漸進,如果任憑發熱的頭腦魯莽行事,隻能使企業的發展步入桎梏,甚至還會負債累累。
無論從事何種買賣,都要本著符合實際的理念。看不清自己的形勢,一味地盲目行事,隻能阻礙企業發展的方向,“生意興隆”將永遠是一句空話。
做生意要切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古語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許多小本經營者起初創業時精打細算、勤懇有加,對顧客熱情服務,視其為上帝。等事業發展了,生意做大了就不同了,有的人開始貪圖享受,出入高級娛樂場所,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有的人對顧客漠不關心,也無心經營管理,產品服務的質量江河日下……他們逐漸丟掉了經商的根本。
陽光洗染廠是一家規模較小的工廠,該廠廠房簡樸、設備不多、人員稀少……從表麵看,這家洗染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肯定不會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該廠不斷創造著佳績。這是為何呢?因為該廠廠長能夠放下架子,誠心與顧客交朋友。
陽光洗染廠很重視聯絡客戶的感情。客戶進到廠門,廠長總會笑臉相迎,噓寒問暖。外地客人來辦事,不管廠裏人手多緊張,廠長也要抽出人來幫助客戶找旅店、訂車票,甚至幫他們購買東西,使客人能夠將時間騰出來,高高興興地辦事、遊覽。
客戶到廠中染的布,廠長總會請客戶過目,隻要客戶對印染質量稍有不滿,他就會耐心為他們解釋,甚至重新安排人印染,客戶們都非常滿意他們的服務態度。
這位廠長正是放低身份,真誠地與顧客合作,才使企業才走上一條穩步發展的道路。
著名的風險資本家弗雷得·阿得勒說:“我的一個定律是——成功的可能性與經理辦公室的大小成反比。”有些人一味地追求豪華舒適的辦公室、豪華的名車、在高級飯店裏擺宴,開支巨大。將寶貴的資金用在消費而不是用在生產上,等待他們的隻能是企業走下坡路的結局。
有的人認為“人靠衣裝,佛靠金妝”。店鋪裝潢得富麗一些,老板打扮得氣派一些,就能博得顧客的好感和信賴。
也不能說這種想法一點道理都沒有,但這絕不是經商的根本。實際上,許多顧客之所以願意到你這裏買東西,主要還是看重你的商品和服務,生意夥伴願與你做生意,也主要是看你守信用、有利可圖,恐怕很少有人隻是因為你體麵的汽車、西裝而與你做生意。
做生意要避虛就實,一切從商業需要出發,不圖虛名、不擺闊氣、不擺花架子,應誠懇、踏實地為顧客服務。隻要在顧客中樹立了信譽,就不怕沒有生意做。那些隻知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的人,創業是不會成功的。
第36計牢記原則,避免危機很重要
做生意切記不要口頭協定
在當今商場上,講信用是經營者應該做到的,許多經營者也都能夠自覺遵守合同約定。但對於小本經營者來說,不能因生意能賺錢就喜出望外,不能搞所謂的“君子協定”,不能因為與對方熟悉,從而忽略了簽約過程。口頭協議是最危險的交易方法,弄不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雞飛蛋打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