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玄谘(三)(1 / 2)

“你就是李允?”忻州宣撫使玄谘從座位上站起,親自走下帥台將李允扶起,爽朗笑道,“昔日名震演武場的神槍小將,玄王那時就看出日後必為國之棟梁!本帥如今得你襄助,何愁大功不成?”

“玄帥過譽了,李允蒙玄帥青眼,得以效勞馬前,一切憑玄帥驅馳。”李允連忙斂容行禮,不敢有半分差池。對於玄谘提到的比武,正是他昔日初入軍中的例行演習,那一次,雖然他武藝冠絕一時,卻最終隻授了雲都校尉的區區職位,不像玄谘以空桑玄之一族的貴族身份,年紀輕輕便做到了帥位。

“李校尉太客氣了。”玄谘笑道,“皇上看中校尉的才幹,本來派你去清剿葉城海盜,是我幾次三番向皇上懇求,皇上才肯調撥校尉到我麾下。如此難得招攬的人才,玄谘豈敢不倚仗重用?”

“多謝玄大人栽培,李允敢不用命。”李允聽玄谘的口氣,分明是向自己展示恩威,連忙再次躬身施禮,以示忠誠。

正客套間,忽有一名小校匆匆跑進議事堂:“報!叛軍先鋒官遇明,在西門外罵戰!”

玄谘眉頭一皺,向堂下諸位將佐問道:“遇明這廝甚是可惡,幾番挑釁——哪位將軍願意出戰,挫一挫叛軍的威風?”

李允微微一動,又忍下了。等了一會,見眾人目光都偷偷覷向自己,大有不以為然之色,顯是對方才玄谘的溢美之詞心存不滿,終於鼓起勇氣出列道:“大人,我願前往!”

玄谘麵有喜色,假意關切道:“李允,你鞍馬勞頓,還是將息些時日再出戰吧。”

“多謝大人。”李允反倒為自己的唐突有些不安起來,紅著臉道,“初來乍到,請大人給我個立功的機會!”

“好!”玄谘籠了籠袖子,頒下令箭道:“李允聽令:我給你五百人馬,開西門出戰!”

號角聲中,忻州城西門大開,五百人馬簇擁著手提騰淵槍的年少將軍,踏上城外廣袤的原野。李允官職低微,又來得匆忙,是以連個標明字號的旌旗也沒有,五百人馬麵對蒼梧王麾下旌旗飄動、氣峙山嶽的軍隊,顯得頗為寒磣。

玄谘帶領諸位隨從,登上西門城樓,親自為李允觀陣。雖然李允出身於曾經煊赫一時的靖平李府,但蒼梧大將遇明卻是有名的虎將,否則也不會以孤軍深入忻州城下,為後續的蒼梧大軍做先遣。這一場廝殺,正好可以窺探李允的實力,方便玄谘以後見機行事。

天祈朝沿用雲荒的慣例,兩軍對陣多為雙方將領拚殺在先,士兵混戰在後,因此打頭陣的武將勢必武藝超群,否則定會折了士兵的銳氣,影響整個戰事的成敗。於是此刻所有人的視線,全都聚集在緩緩策馬走近的兩個將領身上。

玄谘整一整身上的披風,耳聽得鼓聲四起,為即將對決的兩人助威,而眼中披甲持槍的李允則不複方才唯唯諾諾的模樣,神色顧盼間英姿颯爽,倒似陡然生出光芒來。玄谘正驚詫間,城下二人已經動手,卻都是使的長槍,跨下戰馬踢騰起一片濃密的煙塵,頃刻間已分不清彼此。玄谘看著看著,見李允手中長槍勢如蛟龍,竟比昔日在越京演武場上更為精熟,不由暗暗一驚。心裏忽然想起臨行前清越的話語,身上立時有些寒意,便低頭看了一眼袖中物件。正在這時,猛聽到兩軍陣中一起鼓噪,連帶身邊幾個武將也情不自禁喝了一聲采,連忙抬起眼時,正看見李允已一槍將遇明挑落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