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能屈能伸,不逞一時之能(3 / 3)

王峻濤1999年開始在北京籌劃電子商務項目,不久8848.net開通,王峻濤出任總經理。

隨後融資問題提上日程,風險投資商們蜂擁而至。除了IDG,還有雅虎、軟銀和其他華爾街投資企業和個人。經過一係列的資本運作,創業者的股份被迅速稀釋,IDG成為最大股東,同時也掌控了話語權。下一步他們要做的就是到納斯達克上市。

2000年7月,8848拿到了中國證監會的正式批文,據說8848還在納斯達克進行了路演,甚至已經取得了股票上市的代碼。

但是,就是在最後關頭,董事會內部卻出現了重大分歧。分歧主要集中在IPO的價格上。此時全球互聯網泡沫正在破滅,互聯網企業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從2000年4月起開始下滑,先行上市的網易、新浪的股價已經跌到了摘牌的邊緣。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8848IPO的定價。據說隻有10美元左右,而當時8848的私募價格已經達到了每股8、9美元。投資商們認為,如果以10美元每股IPO 價格上市,那麼後來進入的投資者就幾乎無利可圖,投資商們的股票就無法迅速套現,這是讓他們難以接受的。

為此,大股東IDG建議推遲上市,等待納斯達克回暖。無奈之下,創始人王峻濤也隻能妥協做出讓步。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納市並沒有出現意料中的反彈,而是一路狂泄。8848的上市日期一推再推,眼巴巴地看著自己最終錯過納市規定的6個月期限。

怎麼辦?過了很久,同樣的問題仍舊擺在麵前。既不想虧本上市,也不能繼續傻等納斯達克的回暖,不甘心的投資者找到了想象中的一根救命稻草——B2B。也就是讓在B2C電子商務領軍的8848,將自己的運營模式轉變為B2B,這在公司內部引發了巨大的分歧與爭吵。對於投資者提出的轉型方案,王峻濤表示堅決反對,但是最終在資本方的壓力下,又再一次做出了妥協。

最後, 投資人決定將8 8 4 8 的B 2 C 業務拆分出來, 隻留下剛發布的MarketPlace和ASP業務,單獨以B2B的概念上市;分拆出來的B2C業務由王峻濤另找投資人買下,自己經營。後來事實證明,這是88 4 8走向最後崩潰的轉折點。

分家後的日子並不好過。王峻濤的B2C業務遲遲找不到資金,引起了原8848投資者的極大不滿,王峻濤不得已選擇了抽身走人。隨後,B2C管理層開始大量流失,業務迅速萎縮。B2B業務由譚智全麵負責,結果也不盡如人意。

2001年9月中旬,8848宣布與電商網合並。但時隔不久,譚智就掛職而去。隨後,8848電商數據進入休眠狀態,不久清盤,喧囂一時的8848自此正式宣告消亡。

8848最終落此下場,可以說與王峻濤沒有原則的妥協與退讓有很大關係,當然其背後的風險資本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現實中,要想讓自己的利益免遭不必要的損害,應該把握好進退的尺度。至於該何時進,何時退,進退的尺度如何把握,我們可以借鑒曹操的策略,要縝密思考前進與讓步的幅度,做到恰到好處,既不能太過於損害自己的利益,同時也要使對方的利益得到一定的滿足,從而達成共識,實現雙贏。

【做事金言】

知進退之術, 可化險為夷; 懂進退之道, 則終身無禍。

4.低頭,是一種智慧

《周易·謙》裏說得好:“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更是智者的體現。要學會低頭,就必須明白低頭是一種智慧,它需要求同存異、應時順勢、謙恭溫良。

【梟雄做事之道】

經過董卓之亂後,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外戚董承和一批大臣帶著漢獻帝逃出長安,暫居洛陽。皇帝落難,衣食住宿都成了問題。當時曹操正屯兵許城(今河南許昌),謀士荀彧建議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曹操采納此建議,於公元196年將漢獻帝迎到許昌。

然而,此時曹操尚不能明目張膽地“挾天子以令諸侯”,因為其實力還不及袁紹等人。而且,此時袁紹等人對曹操挾持天子也多有不滿及顧忌,頻頻向曹操發起刁難。袁紹還以許昌破敗為由,要求將漢獻帝遷到距離自己勢力範圍比較近的鄄城。對袁紹的這一要求,曹操斷然予以拒絕,而且還以漢獻帝的名義下旨將袁紹斥責一番,袁紹無奈,隻得趕緊上書獻帝表明自己的忠心。

看到袁紹並不敢公開違逆朝廷,曹操於是以天子的名義封袁紹為太尉,以試探他的反應。太尉位列“三公”,但卻在大將軍(曹操時任大將軍)之下,袁紹因此大怒,拒不接受這一任命。

如何收拾這一局麵?這是擺在曹操麵前的一大難題。由於實力不如袁紹,曹操並不想因為這件事與他徹底翻臉,而影響了自己的大計,於是,他決定暫時向袁紹“低頭”,將大將軍之職讓給袁紹,自己則改任司空(也是三公之一),以此來緩和同袁紹之間的矛盾。而且曹操自感與袁紹相比遜色了不少,於是在處事上也低調收斂了很多。

事實上,曹操除了放低了姿態之外,卻沒有任何實際損失。由於袁紹平日不在許昌,所以仍舊由曹操總攬朝政;而且,曹操還借此機會,不斷在朝廷和軍中安插自己的心腹親信,暗中發展力量。

【跟曹操學做事】

羽翼未豐,難以高飛。曹操深知在自己的實力不如袁紹的情況下,不宜和他硬碰硬,所以選擇避其鋒芒這不是一種屈辱,而是一種與對手進行巧妙斡旋的智慧。

蘇格拉底曾說:“天地之間三尺高。”有人問:“我們每個人都有五尺,你難道要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答道:“所以,身高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間,就得懂得低頭。”

“懂得低頭”是做事的一種境界。昂頭和低頭都是人生常態。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地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自身的矛盾中度過的。如果在處理好這些矛盾時,不懂得低頭,而是天馬行空、一意孤行,那麼結果不是“碰壁”,就是“觸網”,總之,會招致各種更大的麻煩。

2007年3月15日,在中央電視台“3·15”晚會上,由知名相聲演員郭德綱代言的“藏秘排油減肥茶”遭到觀眾投訴而被曝光。一時間,“郭德綱200萬代言‘藏秘排油’涉嫌虛假宣傳”的消息也被廣為流傳。

這一事件讓郭德綱的個人聲譽及形象受到了重創,其實當初郭德綱在代言這種“藏秘排油”產品時就是以一種不夠負責的態度來對待的。郭德綱在廣告中反複大加稱讚“藏秘排油”,如“藏茶是經過上千年考驗的”、“我前後瘦了6斤”。廣告中甚至還設了這樣一個小片段:一個人提問郭德綱:“你為‘藏秘排油’代言,敢負這個責任嗎?”而郭德綱則信誓旦旦地說:“當然敢了!”

而對於“藏秘排油”的真實情況,根據央視調查的結果,這根本就是一個被策劃出來的產品,經專家鑒定,“藏秘排油”與藏茶沒有任何關係。而且在調查中發現,該產品使用的商標是正在受理尚未批準的商標,可以說是一個虛假產品。

其實,這些還不是讓郭德綱形象大跌的關鍵。真正讓形勢變得不可收拾的是郭德綱在“3·15”晚會後的態度。郭德綱似乎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但沒有低頭承認自己的過錯,而且仍在推脫。當有記者向郭德綱求證這一問題時,郭德綱居然說:“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因為我沒有上‘春晚’的緣故吧。”

但隨後他又否定了這一說法:“我想肯定不是我沒有參加‘春晚’的原因。從我代言這個產品開始,業內業外已經經曆過六七次這樣的打擊了,所有事情總有揭穿迷霧真相大白的時候,如果明明知道它有問題還代言,那肯定是瘋了。今天還有很多明星和我一起拍這個廣告。”後來,郭德綱還在自己博客上發表言論稱:“人在三更夢,禍到大門前,一個聲音低聲道:毀他。”

在問題突然發生後,郭德綱若能以一種坦誠的態度低下頭,以他的口才及應變能力,要為自己辯解甚至開脫並不太難,但他錯就錯在不懂得低頭,太將自己當回事了,太不將媒體和公眾當回事了。於是對公眾而言,他們也隻能認為是200萬的報酬在郭德綱那裏起了作用,導致其個人聲譽一落千丈。

雷墨曾經說過:“低頭是需要勇氣的。”的確是這樣,否則又怎會有明知是輸依然執迷不悟的賭徒呢?反觀曆史,因缺乏這種“低頭”的勇氣而一怒之下殺死進諫之人的昏庸君王比比皆是。再看看身邊,因為缺乏這種勇氣而釀成大錯的世人更是舉不勝舉。而像曹操那樣具有一定地位及實力的人,卻仍然能夠根據現實需要去適時低頭的人,才真正少見,而這些人更容易成為英雄豪傑,成就一番大業。

【做事金言】

低頭不是妥協,而是戰勝困難的一種理智的忍讓;低頭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該低頭時就低頭,調整一下目標,改變一下思路,就能巧妙地穿過人生荊棘,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