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激術 ——鐵不敲打不成器(1 / 3)

《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84967209991,7257453146853608507,7023706537877064711,7078184356296002568,7233628637570796605,7229640720594766906,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10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start_container_index\":10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quote_content\":\"《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6915002082147699725,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698919145067616973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4,\"start_container_index\":10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9},\"quote_content\":\"《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6915002082147699725,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698919145067616973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start_container_index\":10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quote_content\":\"《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6915002082147699725,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698919145067616973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4,\"start_container_index\":10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9},\"quote_content\":\"《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6915002082147699725,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6989191450676169735]}],\"11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3,\"start_container_index\":1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8},\"quote_content\":\"《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6915002082147699725,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698919145067616973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批中帶評

批評是一種一般人都不願意采用的交流方式,然而,在有些場合,必須通過批評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尤其是作為領導者,批評下屬的機會更多一些。如果批評不得其法的話,不但不會使對方改正自己的錯誤,相反還會激起一些人的反感,表麵上服從,內心裏卻會鉚足了勁與你對著幹。到了這種地步,批評已經完全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那麼,究竟該如何批評對方才能不引起對方的反感呢?還是讓我們看看批評高手諸葛亮是怎麼做的吧!

當諸葛亮結束北伐回到成都時,費禕祝賀道:“我聽說丞相已經攻下了四個縣城,我非常高興(明顯的拍馬屁)。”

諸葛亮很生氣地說道:“這是什麼話,以前丟掉了,現在又得到了,跟沒有得到有什麼兩樣?你拿這個原因來向我道賀,不過是使我更加感到羞愧罷了。”

費禕又說:“近來聽說丞相你收服了薑維這員大將,天子都非常高興。”

諸葛亮憤怒地說道:“作戰失敗才無奈回來,又沒有奪到尺寸地盤,這按理說就是一樁大罪。即使得到了一個薑維,但是對於魏國來說,他們有什麼損失呢?”

費禕又說道:“現在丞相帶領著數十萬大軍,可以再次出征去討伐魏國嗎?”

諸葛亮說:“過去大軍駐紮在靠近魏國邊境的祁山時,我軍的兵力多於魏國的兵力,那時反而被魏兵擊敗;看來這個原因不在兵力的多少,而是在於主將的責任。現在我打算精減兵員和將領,領受懲罰在家裏反省自己的過失,研究變通的辦法以應付將來的需要。如果不這樣,就是兵力再多,又有什麼用呢?自此以後,不管哪個人,隻要有出於對國家的長遠考慮,就要勤於指出我的缺點,責備我的過失(而不是像你一樣隻會拍馬屁),那麼大業才可以成就,敵人才能消滅,功勞才可以很快地看到。”

費禕等各位將領聽罷都非常歎服。

當諸葛亮結束北伐時,其實他心裏很清楚這次北伐沒有任何功績,隻不過是又一次的勞民傷財而已。因此,當費禕向諸葛亮道賀時,諸葛亮非常清醒地批評了他,同時又借題發揮,告誡眾部下,讓他們多多提醒自己,少犯錯誤,並且把這樣做的原因清楚地告訴了眾位部下,從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這樣做不但展示了自己的虛懷若穀,也為日後減少自己的錯誤提了個醒。這樣的批評,不隻是費禕,連眾將領都心服口服。

跟諸葛亮學說話

讚美能激勵人,批評同樣也能,隻是要巧妙地批評才能收到這樣的效果。有一些人就很聰明,能把批評變成陽光雨露,使批評產生最好的效果。請看下麵的例子:有一次,幾個屬鼠的男同學在期中考試中考了滿分,挺得意,有點飄飄然。他們的班主任發現了,委婉地通過一個故事批評了他們:“我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有隻小老鼠外出旅遊,恰好兩個孩子在下獸棋,小老鼠就悄悄地看,還發現了一個秘密,這就是,盡管獸棋中的老鼠可以被貓吃掉,被狼吃掉,被虎吃掉,卻可以戰勝大象,於是立刻認定,它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呢!就這麼一想,小老鼠就得意起來了,從此瞧不起貓,看不起狗,甚至拿狼開心。有一天,它還大搖大擺地爬到老虎的背上,恰好老虎在打瞌睡,懶得動,就抖了抖身子。小老鼠於是更加得意,它還趁著黑夜鑽進了大象的鼻子,大象覺得鼻子癢癢,也就打了個噴嚏,小老鼠立刻像出膛炮彈似的飛了出去,就這麼飛呀飛呀飛了好半天,撲通一聲掉在了臭水坑裏!好,現在就請大家注意一下,‘臭’字的寫法,怎麼寫的?‘自大’再加一點就是‘臭’。有趣的是,今年正好是鼠年,咱們班有不少屬鼠的同學,那麼,這些‘小老鼠’們會不會也掉到臭水坑裏呢?我想不會,但必須有一個條件,這就是永不驕傲!”說到這裏,這位班主任還特意看了看那幾個男同學,那幾個男同學當然明白,老師的批評全包含在那個有趣的故事中了!他們挺感激,很快改正了自己的缺點。

某個女中學生早戀,老師找她談過後,她有所改變。但臨近期末,她又有些不放心,怕老師在操行評語中提及早戀之事。一次閑談中,她突然問:“老師,你覺得我近來怎麼樣,會不會在評語中給我來上一筆?”老師本來可以直言,但看到還有兩個女生在場,不便明說,可也不能不說兩句,讓這個女生放心。於是老師隨機答道:“你自己覺得怎樣就是怎樣,難道你和她們不是一樣的嗎?你為什麼要把自己特殊看待呢?”如此含蓄委婉,那位女生也就心領神會了。

還有一位老師,他的批評之道簡直就是藝術。那是在一次數學考試之後,他發現班上的女生普遍考得比男生好,就在班會上給大家講了個故事:“昨天我做了個夢,夢見我的老師在課堂上問我,來生當男生還是當女生,我就回了一句:當女生!我的老師就問我,為什麼?我就說,男生與女生下棋時,要是女生贏了,她就會立刻被大夥稱為女才子,要是輸了,人們也不會責怪她;可男生就慘了,要是他下贏了,肯定沒人說他是男才子,可要是下輸了,人們又立刻說他是個大草包。天!虧不虧!”聽到這個奇怪的夢,大家全都笑出了聲,而他也就從從容容地接著說:“不過今天我不說夢,而是要表揚咱們班的女生。為什麼?因為她們考得好,超過了男生!這說明,不僅下棋,考試也一樣,女才子特別多!因此,我既要為我們班女生們的勝利而驕傲,也要為我們班男生們的謙虛而驕傲!”哄的一聲,大家又一次快活地笑了!女生們笑,是因為老師在誇她們;男生笑,則是因為老師的妙侃是對自己的一個極巧妙的批評。

批評是激術中的一種,如何在批評對方時使對方心服口服,並能順利接受,卻是衡量一個人口才好壞的重要依據。雖然上述的例子都是有關教育,但是也體現了批評時的語言藝術。

希望你在看了上述例子之後,會有所啟發。

促使對方下決心

當你碰上一個生性猶豫不決的人時,你該如何說話,才能促使他快一些下定決心呢?這是一個難點。因為如果你說的方式不對,對方很可能會認為你別有用心,反而更加不敢下決心,所以,在對這樣的人說話時,你更要小心一些。

在諸葛亮見到孫權準備勸服他和劉備聯合抗擊曹操時,諸葛亮就暗想:“這人的相貌長得頗不平凡,隻可以激發他的大誌,不可以勸說他(接受自己的主張)。等到他問自己(天下的大事)時,就拿話語來激他就行了。”

孫權說道:“經常聽魯肅談到你的才華過人,如今很榮幸地見到了你,想向你請教。”

諸葛亮說:“我其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請你不要顧及麵子,(有什麼樣的問題)明說就行了。”

孫權問:“你曾經於近期在新野與曹操作戰,必然很清楚地知道曹軍的虛實。你說曹操實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

諸葛亮說:“算上騎兵、步兵和水兵,一共有一百多萬人。”

孫權又問:“這難道不是曹操為了欺騙世人自己誇大的兵力嗎?”

諸葛亮說:“並不是曹操騙人的話。曹操在兗州的時候就已經擁有自己在青州招募的部隊二三十萬人;滅了袁紹,又得到(袁紹的部隊)五六十萬人;現在又得到荊州的部隊二三十萬人,以這樣的方式計算,他的部隊不下一百五十萬人。我僅僅說他有大約一百萬人,是害怕嚇著了江東的人(更加害怕曹操的軍隊)。”

魯肅在一旁,聽到以後臉色都變了,用眼睛來暗示諸葛亮(按原先商量好的少說一些)。然而,諸葛亮隻假裝沒有看見。

孫權又問:“曹操手下的將軍,又有多少人?”

諸葛亮說:“足智多謀的謀士和能征善戰的名將,何止一兩千人之多。”

孫權問:“現在曹操平定了荊州、襄陽,還會有更大的打算嗎?”

諸葛亮:“現在他正在沿著長江向前推進,準備大量的戰船,如果他不打算攻打江東,又準備去攻打誰呢(除了江東,誰又需要用戰船去攻打)?”

孫權說:“如果他有吞並我們江東的打算,與他作戰還是投降,請你幫助我做一個決定。”

諸葛亮說:“我已經有一個決斷,但是恐怕將軍不肯聽從(我的意見)。”

“願意聽取你的高明見解。”

“過去因為天下大亂,所以將軍你在江東起兵,劉備則在漢水以南招收部隊,與曹操一同爭奪天下。到了後來曹操接連攻克了幾個強敵,平定了許多地方,充實了自己的實力,近來又攻克了荊州,他的威名更是傳於天下。(由於天下已大部分都被曹操平定)即使有真正的英雄,也沒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所以劉備才逃避到了這裏。希望你能夠估計自己的實力而選擇自己的處境:如果能夠拿吳越的部隊,與曹操相抗衡,那就不如早一點與他斷絕一切關係;如果不打算這樣做,那還不如聽從你手下眾謀士的意見,約束部隊,捆起鎧甲,向他稱臣而服從於他。將軍雖然表麵上表示服從,內心裏卻並不打算這樣,形勢急迫卻不能夠早做決斷,你的禍事已經不遠了!”

孫權說:“如果像你說的那樣,劉備為什麼不(按照你說的那樣)投降曹操(省得東跑西躲來躲避曹操的追殺)?”

諸葛亮說:“曆史上的田橫,隻不過是齊國的一個普通人,尚且為了忠義而不投降,何況劉備是真正的皇室後裔,憑借自己的出眾才能而聞名天下,眾多的能人賢士都仰慕他的名聲。雖然到現在沒有成就大的事業,那是因為天數不到的緣故,又怎麼能夠甘心屈居他人的手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