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激術 ——鐵不敲打不成器(2 / 3)

孫權聽了諸葛亮這樣的話(拿他做反麵典型),就突然變了臉色,(惱怒地)拂了一下衣服袖子,站起身來(把諸葛亮晾在一旁)自己一個人去了後堂。

諸葛亮因為用言語激孫權,把孫權激怒了,使其獨自一個人退回了後堂。表麵上看這次勸說是不成功的,其實則不然。如果孫權骨子裏就不想和劉備聯合,那麼他就會對諸葛亮客客氣氣的,讓諸葛亮無從勸起,最後禮貌地把諸葛亮打發走了事。然而,孫權卻有了怒氣,這至少說明諸葛亮的話讓他有所觸動,內心裏正在進行複雜的鬥爭。這裏就顯示出了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先用激術,把孫權內心裏的骨氣調動起來,然後給他足夠的時間讓他自己思考,同時還暗示他劉備雖然力量不如他,仍然打算抗擊到底,反襯出孫權的優柔寡斷,同時提醒他如果再這樣,禍事馬上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這樣一係列的激與勸的結合,使得孫權動了心,並最終促使孫權下定決心與劉備聯合,一起抗擊曹操的大軍。

跟諸葛亮學說話

麵對猶豫躊躇的人,與他們溝通時,經常需要提出你的意見,甚至替他們做決定。此時,明確地說出答案,給對方徘徊不定的意見一個臨門一腳,可以當成說服的手段。

例如,在服飾店鏡子前比畫許久的女士,常為買這件或那件而傷腦筋時,銷售小姐如果能具體地提出意見,往往能促使顧客做決定。比如:長裙能表現出飄逸的美感,牛仔褲呈現瀟灑的帥氣。倘若仍無法選擇時,不妨再告訴她:“你身材修長,穿牛仔褲更合適。”顧客通常就會買了,這是高明的銷售手法。

用簡單直接而又令人驚訝的斷定法來操縱對方,往往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某男對自己心儀已久的女子說:“除了我以外,再也無人能讓你幸福,隻有我才最合適你!”老練的刑警在審訊犯人時,會偶爾插入這樣的話:“你遲早要說出真相!落在我手上的人,沒有一個能隱瞞住真相!”這位刑警重複地將這個信息灌輸到犯人的腦海中,讓他在無形中產生一種“我一定躲不過”的印象,而最終吐露實情。

另外一種促使對方下決心的方法是給人以絕處逢生感。

在說服的時候,如果一上來就指出對方的做法所產生的惡劣後果,就會使他因絕望而放棄自己的想法。相反,如果你在對方泄氣的時候,給他指明一條出路,他肯定會十分高興地采納。

一位父親就是利用人絕處逢生的心理來勸說兒子養成儲蓄的習慣的。

父:“孩子,好久前你就想買球棒,媽媽給你買了沒有?”

子:“沒有!”

父:“為什麼不自己想想辦法呢?”(引起對方的需求欲)子:“可是我沒有錢呀?”

父:“這樣吧!從明天起,爸爸每天給你1元錢。你存一個月,該有多少錢了?”

子:“30元呀!”

父:“兩個月後你就有60元了,60元就可以買球棒了。不過,這兩個月中,你必須不花錢買其他東西。”

子(高興地):“那我就不用等媽媽買了。”

父:“是呀,你以前沒有球棒,當時感覺怎麼樣呢(使對方產生絕望感)?現在你把零用錢儲蓄起來,就可以買到新的球棒,你的朋友等到你有了新球棒會怎樣?你有沒有必要存錢呀?”

伏爾泰說:“判斷一個人憑的是他提出的問題,而不是他的回答。”要想給人以絕處逢生感就得把問題提好。這類提問,不僅能使你有條不紊地誘導對方,而且還有助於對方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一語驚醒“夢”中人

執迷不悟的人往往固執於自己的錯誤,抗拒別人的規勸,如何說話才能讓他們願意傾聽,又不至於招惹他們反感而引起爭吵,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難題。既然是難題,如果把它順利解決,那就會顯示出你的與眾不同。那麼,該如何做呢?

先讓我們看看諸葛亮是怎麼做的。

在北伐魏國時,諸葛亮把魏延派作先鋒,以為重用。然而魏延認為自己沒有被重用而生怨言。

魏延說道:“我既然作為先鋒,按理說應該衝鋒在前,進攻敵人,為什麼反而讓我閑居一旁,無所事事?”

諸葛亮說道:“衝在前麵去進攻敵人的,是那些偏將們的事情。現在讓你負責接應街亭這個戰略要地,守在陽平關的主要通道上,同時負責防守漢中這個更重要的地方,這是更重大的任務,怎麼能說是讓你閑居一旁,無所事事呢?你不要拿這個任務不當回事,從而耽誤了我的大事。你務必要小心謹慎,不可以大意!”

魏延一聽,(接受這樣重要的任務)非常高興。

起初魏延是帶著滿腹的怨氣來見諸葛亮的,認為諸葛亮把他大材小用,不委以重任,而是以一個閑職來敷衍他。諸葛亮針對他的怨氣,進行了解釋,告訴他那些衝鋒在先的任務,是一般將領的事情,而不是大將們要做的。其實給他的任務相當重要,隻不過他並不能明白戰略方麵的布置和諸葛亮的深意。經過一番解釋,魏延明白了諸葛亮的苦心,便不再堅持自己的錯誤理解,高高興興地接受了任務。

跟諸葛亮學說話

其實,勸解別人,方法有多種,就看你怎麼用了:(1)當頭棒喝,反向刺激

一個高二女生受不良風氣影響有了早戀傾向,和同班一個男生頻繁約會,上課時也心不在焉,以至於成績大幅滑坡。班主任把她叫到辦公室,問她為什麼不認真學習,她回答:“沒心思學。”

班主任聽後厲聲嗬斥道:“你那心思都幹什麼去了?你為什麼就這樣執迷不悟?告訴你,中學生不允許談情說愛。再過一年,你就後悔莫及了,他考上了重點大學,就絕不會跟你來往了——因為你太淺薄,太虛榮,太目光短淺了!”

那女生一聽這麼嚴厲的話,眼淚就撲簌簌地流了下來,眼裏滿是對老師的記恨,但心裏卻受到極大的震動。待她哭完,班主任又溫和地說:“對不起,我剛才的話可能不夠禮貌,其實我隻是出於無奈,是害怕你墮落到那種地步啊!”

那女生終於領會了班主任初而嚴厲繼而溫和的真實用意,因此,一麵接受了老師的道歉,一麵痛下了洗刷“淺薄”的決心。

生活中一些執迷不悟的人,成天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渾渾噩噩,糊裏糊塗。這時,要驚醒他們,可以采取像這位班主任一樣“當頭棒喝,反向刺激”的方式,給對方強烈的心理刺激,促使他深刻反思自己。當然,反向刺激的最終目的還在於正麵引導,所以,最好能在對方有所觸動後,再為自己剛才的率真加以道歉,讓對方恢複心理上的平衡,隻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說服效果。

(2)迷惑對方,迂回出擊

戰國時的靖郭君是齊國的貴族,很受齊王重用,在國內很有權勢。後來他與齊王有了矛盾,擔心有朝一日會與齊王鬧翻,於是,他打算在自己的封邑四周築起城牆,以防止齊王的進攻。這一舉措顯然是不明智的,以一個家族的力量與強大的齊王相抗衡,無異於以卵擊石。築起高高的城牆,不僅擋不住齊王,反而會使雙方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因此,門客們紛紛勸阻,無奈靖郭君非常固執,不但不聽,還下令守門的人不得為說客通報。

正當眾人束手無策時,一個齊國人自告奮勇,上門求見,他向靖郭君保證見麵時隻說三個字,多一個願受烹刑。由於他許諾的條件十分奇特,靖郭君總算同意了他求見的請求。進門之後,他十分嚴肅地凝視著靖郭君,看了很長時間,然後,緩緩吐出三個字:“海、大、魚。”

說完,轉身就走。靖郭君聽了大惑不解,忙叫住他追問,那人卻不肯多說,直到靖郭君聲明前麵的約定作廢時,他才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先生沒有看見海裏的大魚嗎?何其逍遙自在!漁網捕不住它,魚鉤釣不住它。然而,一旦離開大海,在海灘上擱了淺,就連小小的螻蛄也能群起而攻之,把它當作口中之食。如今,齊國就是您的大海,若有齊王的寵信,您何須築城牆?如果失去齊王的支持,即使把城牆築得再高,又有何用?”

靖郭君聽了恍然大悟,就此放棄了築城牆的計劃。

這位說客首先使用“海、大、魚”三個字激起了靖郭君的好奇心。按照常理,談話時話語應該圍繞特定的話題展開。“海、大、魚”三個字,從字麵上看,和當時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築城牆沒有絲毫聯係。這樣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不能不使靖郭君好奇心大增,這時主客之勢在無形中發生了轉換。本來是靖郭君擺開架勢,嚴陣以待,準備拒諫,現在卻是放下架子,好言安撫,虛心求諫。然後,這個齊國人采取迂回出擊的戰術。盡管靖郭君有了求諫的表示,但說客並不急於談論築城牆之事。因為“築城牆”是一個敏感的話題,過早觸及這個話題沒準又會喚起靖郭君的戒備心理,使他重新回到原來那種封閉的狀態中去。所以,這位老練的說客開始時仍是若即若離地說“海”和“大魚”的故事,直到他把“大魚”對“海”的依存關係表述清楚,並明晰地描述了魚在失去大海後為螻蟻所食的殘酷景象時,才畫龍點睛地道出寓言的真意所在。這對靖郭君來說,不啻是醍醐灌頂,幡然醒悟,於是他馬上放棄築城牆的計劃。

(3)一針見血,切中要害

漢代著名的丞相蕭何,有一次向漢高祖劉邦請求將上林苑的大片空地讓出給百姓耕種。上林苑是一處專供皇室遊玩嬉戲和打獵消遣的園林。劉邦一聽蕭何居然要縮減自己的園林,不禁勃然大怒,認為蕭何肯定是接受了百姓和商人的錢財,才公然替他們說話辦事。於是下令將蕭何逮捕入獄。廷尉是專門為皇帝辦案子的部門,隻要皇帝認定某人有罪,廷尉官員就不惜動用大刑使犯人認罪,以討好皇上。因此,如果把蕭何交給廷尉處理,那麼肯定要屈打成招。可這時的劉邦非常固執,誰的規勸都聽不進去。

在這緊要關頭,有一位侍衛官上前說:“陛下是否記得原來與項羽抗爭以及後來黥布謀反,陛下親自帶兵東征的時候?那幾年,隻有丞相一個駐守關中,關中百姓又非常愛戴丞相,如果丞相有利己之心,那麼關中就不會是陛下的了。丞相不在那個時候去為自己謀大利,難道還會在這個時候去貪百姓與商人的一點小利嗎?”

簡單一席話,擊中了要害。劉邦深受觸動,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魯莽,愧對丞相的一片苦心,非常慚愧,於是立即下令赦免蕭何,並官複原職。

那些執迷不悟的人,執意堅持自己的意見,心結打不開,就不可能走出思想的誤區。這時,如果能一針見血,切中對方的要害,往往能起到醍醐灌頂之效。

用讚美激勵對方

讚美是一種常見的激勵方式,尤其是領導者,更是把這種手段作為自己的秘密武器之一。殊不知,讚美也是需要技巧的,如果讚美過分,那就成了拍馬屁;如果讚美與對方的心理期望不能互相銜接,對方會認為你是虛情假意。所以說,拿捏好讚美的分寸很重要。

當諸葛亮收服了薑維以後,就拉著薑維的手說:“我自從茅廬中出山以來,無時無刻不在尋訪賢能的人,然後把我的一生所學傳授於他,隻是沒有找到這樣的人。現在遇上了你,我的心願可以了結了!”薑維大喜,感謝諸葛亮的美意。

諸葛亮得到薑維以後,麵對這樣一個人才,首先想到的是怎麼才能使對方死心塌地地為自己效命,為蜀國盡忠。況且諸葛亮還有一層考慮,那就是自己的一生所學,後繼無人,正好薑維可以填補這個空缺。而對於薑維來說,能夠學到諸葛亮的本事,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況且諸葛亮又適當地恭維了他,使得薑維不為諸葛亮死心塌地地效命都不行了。在這裏,諸葛亮並沒有過分地讚美薑維,隻是告訴他,他就是自己所要尋找的那個人,薑維就已經注定要將自己的命運與諸葛亮及蜀國捆綁在一起了。一句簡單的讚美就可以產生這麼大的力量,足見適當讚美的作用。

跟諸葛亮學說話

很少有人能認識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是多麼需要他人的讚賞和鼓勵,因為在此當中,人們不僅能夠感受到樂趣和溫馨,同時也能增添自信。

有一個人上大學前,母親告訴他:“你6歲時有位算命先生為你看過相,說你是有福氣的人,將來肯定能飛起來的。”他告訴母親那是迷信,騙錢罷了。但是母親當時是用非常懇切的語氣說的,好像把假話都說成是真話了。

“你一定會飛起來的!”這句話一直在他心中打轉,模擬考試考砸了的時候,他急得吃不下飯,恍惚中又想起了母親的那句“你一定會飛起來的”。後來他以全縣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了北京讀書,他至今雖然還不太明白母親當時的用心,但卻悟出:就是母親的那句讚美之詞讓他走得更遠的。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我們若不斷地讚揚年輕人,他們必會產生自信。此時,我們再加以嚴格督促,這樣,他們便會對自己的能力深具信心,因而能夠擺脫低落的情緒,接受更進一步的指導。”

生活中,經常需要稱讚別人的優點。真誠的讚美,於人於己都有重要意義。對別人來說,他的優點和長處,因你的讚美而顯得更加光彩;對自己來說,表明了你已被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所吸引,這有可能是進步的開端。

英國文豪狄更斯年輕時潦倒不堪,稿件不斷被退回。一次,一名編輯承認了他的價值,寫信誇獎了他。這個讚揚改變了狄更斯的一生,從此世界上多了一個偉大的文學家。

讚美是一件好事情,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若在讚美別人時,不審時度勢,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即使是真誠的讚美,也會使好事變為壞事。

有些人因第一次幹某種事情,幹得不好,你應該怎樣說他呢?不管他有多大的毛病,你應該說:“第一次有這樣的成績就不錯了。”這適用於第一次登台、第一次比賽、第一次做飯、第一次……你這種讚揚會讓他深刻地記一輩子。

以讚美來激勵,激起他的自尊心,他一定會努力做得更好。要知道,讓他自己督促自己,總比你用命令督促他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