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場的話怎樣說
當一個人需要說圓場的話時,一般是處於場“不圓”的狀況下,或尷尬難堪,或劍拔弩張,或對方心神不寧、格外擔憂的時候,這時隻有具備了高超的說話技巧,才能化解這種緊張的氣氛。
同時,在這種場合下如何說話,才顯得你既不是在插科打諢,又不是在違心討好,其中的度如何把握,就要看這個人的口才水平如何了。
在赤壁之戰馬上就要開始的時候,諸葛亮智激關羽,讓他把最重要的任務——捉拿曹操給承擔下來,並且立了軍令狀。
這時劉備擔憂地說:“我這個兄弟最講究義氣,如果曹操真的從那裏逃跑,(以我的了解)他一定會把他給放走的。”諸葛亮安慰他說:“我曾經在夜裏觀看天象,曹操不會死在這個時候。索性把這個人情,讓給關羽,這也是一件美事。”劉備恭維道:“你神機妙算,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人能夠超過你了!”
當關羽領命出發以後,劉備就非常擔憂關羽了,因為他深知關羽一定會放曹操走的。諸葛亮於是就對劉備說了之所以用關羽的原因,就是為了讓關羽報恩,報過這一次恩後,關羽就真正不欠曹操什麼了。以後再捉住曹操時,就可以不必手下留情了。何況對於關羽會放走曹操的結果,諸葛亮早已料到,之所以要讓關羽放曹操走,是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布置。如果捉住曹操並把他殺了,天下又會大亂,劉、吳兩家勢必為敵,而此時,劉備的力量還敵不過吳國。因此,才把這個順水人情讓給關羽做,這樣的話,大家都有好處。這足以顯示出諸葛亮高人一等的超凡才能和見識。
跟諸葛亮學說話
(1)化分歧為兩麵,讓雙方都滿意清末的陳樹屏口才極好,善於調解紛爭。他在江夏當知縣時,張之洞在湖北任督撫,譚繼詢任撫軍,張、譚兩人素來不和。一天,陳樹屏宴請張之洞、譚繼詢等人。當座中談到長江江麵寬窄時,譚繼詢說江麵寬是五裏三分,張之洞卻說江麵寬是七裏三分,雙方爭得麵紅耳赤,本來輕鬆的宴會一下子變得異常尷尬。
陳樹屏知道兩位上司是借題發揮,故意爭鬧。為了不使宴會大煞風景,更為了不得罪兩位上司,他靈機一動,說道:“江麵水漲就寬到七裏三分,而落潮時就是五裏三分。張督撫是指漲潮而言,而譚撫軍是指落潮而言,兩位大人都說得對。”
陳樹屏巧妙地將江麵寬窄分成兩種情況,一寬一窄,讓張、譚兩人的觀點在各自的方麵都顯得正確。張、譚兩人聽了下屬這麼高明的圓場話,也不好意思再爭下去了。
有時候,爭執雙方的觀點明顯不一致,而且也不能“和稀泥”,這時,如果你能把雙方的分歧點分解為事物的兩個方麵,讓分歧在各自的方麵都顯得正確,這必定是一個上乘的好辦法。
(2)善意的謊言,營造輕鬆氛圍
一次大學同學聚會,大家都好多年沒有見麵了,所以聚在一起有說有笑,氣氛十分熱烈。這時有個男士突然對一位女士說:“當年可是你主動追求我的,還記得不?”這雖然不是一句非常得體的話,可在這樣的場合下開開玩笑,也無傷大雅。誰知,這位女士心情不好,很是生氣地回敬了他:“神經病!誰會追你這樣的人哪?也不看看自己是誰!”大家愣住了,場麵頓時冷了下來,沉默得讓人難堪。
這時,小李站起來,摟著這位女士的肩膀,說:“小妹,怎麼還跟大學時的脾氣一樣啊?喜歡誰說誰是神經病,越喜歡還罵得越起勁兒!對了,你不記得了,那時……”大家一陣嬉笑,又開始聊起大學時的往事,氣氛重新活躍起來。至於當時這位女士是不是真的喜歡誰就說誰是神經病,也沒有人去較真了。
在交際中,有些人不合時宜地開玩笑,撞到別人的槍口上,免不了會引起尷尬。為了緩解這種局麵,就可以善意地撒點小謊,為對方的玩笑話添加特定的背景資料,從而將玩笑從有利於氣氛緩和的角度去解釋,最好加上一點幽默的調料或者結合當時的場景說話,為大家營造出輕鬆的氛圍,從而將話題引開,也就恰當地避免了一觸即發的爭執。
(3)旁逸斜出,順著對方的心意
有一個調皮的孩子,大年初一那天,一大早就出門找夥伴玩去了。玩到中午時分,他才發現自己頭上的那頂新帽子不知什麼時候丟了。他於是膽戰心驚地跑回家去,向母親彙報了一下大體情況。要是在平時發生這種情況,母親一定會大聲斥責他,可當天是大年初一,不能罵孩子,於是就強忍著沒有爆發。
這時隔壁的李叔來她家串門,感覺到了這位母親的火氣和孩子的害怕攪和在一起的異樣氣氛。一打聽,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於是他笑著說:“孩子的帽子丟了,這是好事啊,不正意味著孩子要‘出頭’了嗎?今年你一定走好運,有好日子過了。”一席話,說得孩子的母親轉怒為喜,並附和著說:“對,對,孩子從此出頭了。”於是大家一陣哈哈大笑,家裏又恢複了祥和喜慶的氣氛。
當雙方因為其中一個做錯了事,而情緒緊張時,把事情往好的方向解釋,順著對方的心意,往往就能化解緊張的氣氛。
言語失誤時要積極彌補
在人們的交際過程中,無論凡人名人,都免不了隨時可能出現言語失誤。雖然個中原因有別,但它造成的後果卻是相似的:或貽笑大方,或糾紛四起,有時甚至難以收場。
那麼,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或者矯正之術,去避免言語失誤帶來的難堪局麵呢?回答是肯定的。
先看看諸葛亮是怎麼彌補的。
在諸葛亮調兵遣將完畢以後,部下中的一員老將,卻大聲說道:“我雖然年紀大了,還有名將廉頗的勇猛,馬援的雄氣。這兩個古人尚且不服老,為什麼又不用我呢?”眾人回頭看時,卻是趙雲。諸葛亮說:“我自從平定南方回來以後,馬超就因病逝世了。我感到非常惋惜,就好像折去了我的一條胳膊一樣。現在將軍你的年紀已經很老了,若稍有差錯,便會毀了你的一世英名,同時也打擊了我們蜀國部隊的銳氣。”趙雲大聲說道:“我自從追隨先帝以來,碰到戰鬥時從來沒有後退過,總是衝在部隊的最前麵。大丈夫如果戰死在疆場之上,是一種榮幸,我又有什麼遺憾的?我願意繼續擔當先鋒一職!”接著又說道:“如果不讓我當先鋒,我就一頭撞死在台階之上!”諸葛亮說:“將軍如果一定要當先鋒,那就得和另外一個人一起去。……”於是黃忠自己推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