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圓術 ——話有失足,圓之有道(2 / 3)

諸葛亮一時失言說趙雲年紀大了,稍有差錯,便會毀了一世英名,殊不知,作為大將,最怕聽到這樣的話,於是趙雲一急就說出了極端的話。這時諸葛亮也意識到自己的失言,但是好在他很快就反應過來,進行了積極的彌補,答應了趙雲的要求,同時也做了穩妥的布置,從而安慰了趙雲,不使其因與自己賭氣而做出極端的事來。

跟諸葛亮學說話

彌補失誤有以下幾種技巧:

(1)及時改口

一次,美國總統裏根訪問巴西,由於旅途疲乏,年歲又大,在歡迎宴會上,他脫口說道:“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為能訪問玻利維亞而感到非常高興。”

有人低聲提醒他說溜了嘴,裏根忙改口道:“很抱歉,我們不久前訪問過玻利維亞。”

盡管他並未去過玻利維亞。當那些不明就裏的人還來不及反應時,他的口誤已經淹沒在後來的滔滔大論之中了。這種將說錯的地點、時間加以掩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當麵丟醜,不失為補救的有效手段。隻是,這裏需要的是發現及時、改口巧妙的語言技巧,否則要想化解難堪也是很困難的。

在實踐中,遇到這種情況時,有三個補救辦法可供參考:①移植法。就是把錯誤移植到他人頭上。比如說“這是某些人的觀點,我認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錯誤糾正過來了。對方雖有某種感覺,但是無法認定是你說錯了。

②引申法。迅速將錯誤引開,避免在錯中糾纏。然後,接著那句話之後說“然而正確說法應該是……”或者說“我剛才那句話還應做如下補充……”這樣就可以將錯話抹掉。

③改義法。當意識到自己講了錯話時,幹脆重複肯定,將錯就錯,然後巧妙地改變錯話的含義,將明顯的錯誤變成正確的說法。

(2)顧左右而言他

某校某班在一次高考中,數學和外語成績突出,名列前茅。校長在總結會上這樣說:“數學考得好,是老師教得好;外語考得好,是學生基礎好。”

在座老師聽罷沸沸揚揚,都認為校長的說法顯得有失公正。一位老師起身反駁:“同一個班,師生條件基本相同。相同的條件產生了相同的結果,原是很自然的事,不公平地對待,實在令人費解。原有的基礎與之後的提高,有相互聯係,不能設想某學生某一學科基礎差反而能提高得快,也不能設想學生某一學科基礎好而不需要良好的教學就能提高。校長對待老師的勞動不一視同仁,將不利於團結,不能調動廣大老師的積極性。”

會場有人輕輕鼓掌,然後一陣沉默。而沉默似乎比掌聲對校長更有壓力和挑戰意味。校長沒有發怒,反而笑了起來,他說:“大家都看到了吧,X老師能言善辯,真是好口才。很好,很好!言者無罪,言者無罪。”

盡管別人都猜不透校長說這話的真實意思,然而卻不得不佩服他的應變能力:他為自己鋪了台階,而且下得又快又好。聽了上述回答後,無人再就此問題對校長跟蹤追擊。

既然要撤退,就不宜做任何辯解,辯解無異於作繭自縛,結果仍然無法擺脫困境。

(3)借題發揮

司馬昭與阮籍有一次同上早朝,忽然有侍者跑來報告:“有人殺死了你母親!”

放蕩不羈的阮籍不假思索便說:“殺父親也就罷了,怎麼能殺母親呢?”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一片嘩然,認為他“有悖孝道”。阮籍也意識到自己言語的失誤,忙解釋說:“我的意思是說,禽獸才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殺父就如同禽獸一般,殺母呢?就連禽獸也不如了。”

一席話,竟使眾人無可反駁,阮籍也避免了殺身之禍。其實,阮籍在失口之後,隻是使用了一個比喻,就暗中更換了題旨,然後借題發揮一番,巧妙地平息了眾怒。

在現實生活中,借題發揮也大有用武之地。某中專學校在一次智力競賽中,主持人問:“三綱五常中的‘三綱’指的是什麼?”一名女生搶答道:“臣為君綱,子為父綱,妻為夫綱。”恰好顛倒了三者的關係,引起哄堂大笑。當這名女生意識到答錯後,她索性將錯就錯,立刻大聲說道:“笑什麼,解放這麼多年了,封建的舊‘三綱’早已不存在,我說的是新‘三綱’。”主持人問:“什麼叫作新‘三綱’?”她說:“現在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上級要為下級服務,領導者是人民的公仆,豈不是臣為君綱?當前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小皇帝,家裏大小事都依著他,豈不是子為父綱?在許多家庭中,妻子的權力遠遠超過了丈夫,‘妻管嚴’比比皆是,豈不是妻為夫綱嗎?”她的話音一落,場上掌聲四起。大家為她的言論創新叫絕,為她的應變能力叫好。

隨機應變,應對自如

幽默是一種高超的智慧,幽默需要超人的機智,是才華學識的爆發,更是平日口才訓練的結晶。無論是在針鋒相對的談判桌上,還是在日常交際場合,隨機應變的詼諧幽默語言都可以令對手大為歎服,從而征服對手。

劉備問諸葛亮:“周瑜已經死了,我們該怎麼做呢?”

諸葛亮說:“代替周瑜率領軍隊的,必然是魯肅了。我昨天晚上觀看天象,發現有預示大將出現的星出現在東方。我要以為周瑜吊喪為理由,到東吳走一趟,實際是去尋找賢士來輔佐主公成就大事。”

劉備說:“隻是害怕東吳的將士(因為諸葛亮與周瑜的恩怨)加害於你。”

諸葛亮說:“周瑜活著的時候,我尚且不怕他;現在周瑜已經變成了死人,我還怕什麼呢?”

諸葛亮在這裏巧妙地用“死人”和“活人”來打比方,好讓劉備放心讓他去東吳走一趟。活人當然不會害怕死人,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然而諸葛亮用在這裏,就有一種特別的效果。連素來嚴肅的劉備,聽了這話以後,也禁不住笑了,放心地放諸葛亮去了東吳。諸葛亮也不虛此行,為劉備帶回了鳳雛先生龐統。

跟諸葛亮學說話

1800年,約翰?亞當斯競選美國總統。共和黨人指控約翰?亞當斯,說他曾派其競選夥伴平克尼將軍到英國去挑選四個美女做情婦,兩個歸平克尼,兩個留給自己。約翰?亞當斯聽後哈哈大笑,說道:“假若這是真的,那平克尼將軍肯定是瞞過了我,全都獨吞了!”約翰?亞當斯用幽默的語言既嘲弄了誹謗者,又使自己得以清白,讓選民弄清了真相,終於當選為美國曆史上第二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