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你不可不知的銷售潛規則(1 / 3)

引言

一些推銷中的金科玉律是推銷員必須遵守的。遵守原則做業務,則無往不利,而且也是一個具有強烈職業操守的職業人的品性所在。推銷員在工作中,不能違背銷售的基本規則。正是這些原則將你打造成一個出色的、自律的、受人歡迎的推銷員,你應該感謝這些原則。隻有在遵守原則的前提下,銷售活動才得以有序開展,生意才能夠順利進行,最終與客戶實現雙贏。

1.推銷中的遵守與自律原則

世界最偉大推銷員如是說

世界上任何一種行為,都有自身的準則與秩序,對於推銷行為,秩序就是要使自己的行動更有組織性。

——[美]法蘭克·貝德佳

有些推銷員自以為能力和素質是以接單的多少來衡量的,至於其他細微小節,均無傷大雅,因此對自己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個人品性的修煉並不放在心上,讓一些細微小節在不自覺中違反社交禮儀規範,結果導致許多交往的失敗。甚至有些人在失敗麵前仍找不到失敗的原因,於是形成了周而複始的惡性循環。

交往應遵守的原則,往往是人們最容易忽視的問題。在交往初期雙方未形成約束時,如果自己本身不具備某種良好的素質,往往是不可能刻意地去表現這些東西的。例如,在一個社交場合中,一個與你素不相識的人,今後也許會成為你的客戶,在雙方沒有認識和溝通之前,你絕不會在他麵前刻意地去表現自己原本不具備的一種社交禮儀;而交往成功後,又常常會流露出隨意性和表現出不理智的行為。又如,在公眾場合,你為渲染氣氛,忘乎所以地大笑或高談闊論,這樣也許給客人帶來了愉悅,但同時你也逐漸降低了身份。

守時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要求。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內容多樣化,社交活動也越來越頻繁,這就需要加強個人的時間觀念。在日常交往中,守時是禮貌修養的基本原則。守時,就是指與人約見不得違時、不可失約。當你與別人約定了時間,卻遲遲不到,無論是什麼原因這都是失禮的。在推銷活動中,不守時,不僅是一個失禮的行為,有時還會給推銷工作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曾經有一日本外商與一中國企業洽談一項合資的業務。日本外商參觀了這家企業的場地,考察了企業的技術力量後,均感滿意。於是,外商在經過鄭重考慮後約該廠的負責人到其下榻的賓館洽談有關合資的具體事宜。第一次,該廠廠長因堵車遲到了20多分鍾,日本外商在頗為不滿的情緒下原諒了廠長;第二次約見,廠長又因會議安排的衝突,失約了半個小時。結果,這位外商在簽署了意向性協議書後再沒有深入下去。外商認為,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辦事嚴謹、信守承諾的優秀企業家。他不願將幾百萬元押在一個不可靠的管理者身上。於是,一個好端端的機會就因兩次不守時而喪失了。

守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赴約時,要不要先整衣冠,要不要攜帶什麼,要不要預計途中有多少紅燈,這些都要盤算一下。

要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提高自我控製能力,使自己成為控製者而不是被控製者,這就是自律。

把“當然”、“不用說”等字眼改掉,換成“據我所知”、“我隻是覺得”、“似乎”、“可能”等等的口頭語,給自己留有一定的餘地。

對於推銷員來說,不能在客戶麵前批評其他公司的產品。這會給客戶留有不道德,說別人長短的印象。

細節決定成敗。推銷員在工作中要重視小節,做到自律、守時,遵守社交禮儀規範。

2.推銷中的切境與適度原則

世界最偉大推銷員如是說

如果你不得不以說話的方式告訴別人自己是怎樣的,那麼你多半是那樣的。

——[美]喬·吉拉德

服務過頭和無原則的服務,都是錯誤的。良好的服務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可是,在服務的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值得重視。其中服務過頭,會為自己埋下隱患,給以後的銷售工作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

往往因為售後服務好,客戶就會提出種種不合乎規定的問題。給予解決,明顯是吃虧;不給予解決,客戶就以此為借口,說售後服務不好。

其實,客戶的期望是永遠滿足不了的。銷售人員在為客戶服務時,不能放棄原則。不顧自己公司利益去一味討好客戶,結果未必就能換來客戶的訂單。要有原則、有步驟地去為客戶服務。讓客戶知道你的處境,能理解你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到位服務。

這裏有一則關於原則問題的故事,值得每位銷售人員思考。

在城裏,提起“福記西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20多年來,“福記”始終是那塊老招牌。朱老板也總是那個笑容,挺著啤酒肚,站在店門口盯著每個過客的西裝,上下打量。

看到剪裁高明的,朱老板一定主動讚美:“這位先生,你的西服在哪兒做的?真高明!”遇到水平一般的剪裁,朱老板也很厚道,即使對方請他品評,他也隻是笑笑:“還不錯!還不錯!”

不知是否就因為朱老板會做人,所以生意興隆,20多年不衰。

有人眼紅,在旁邊也開了幾家縫紉店,都搶不過朱老板。其實,“福記西服”的價錢並不便宜,式樣也不算新潮。可以說,朱老板人固然和藹,做生意卻有點怪。

比如有人自己拿布料上門,請朱老板剪裁,料子太差的,朱老板一定拒收;顧客要求特別的花樣,朱老板也難得接受。算算,這推出去的生意還真不少。妙的是,每個“福記西服”的員工,都跟朱老板有同樣的堅持,甚至出去開了分店,仍然秉持朱老板的原則。據說他們都是在看到朱老板的一件法寶之後,就成了忠實的信徒。

那“法寶”是一件西服上裝。

“這是我早年在上海開業時做的。”朱老板總是指著那衣服說,“有一天,來了位顧客,拿著料子,要我為他剪裁,我一看布料,說:‘這料子太差了,隻怕不值得吧?’”

“顧客回答:‘你隻管賺工錢就成了,管什麼料子?’我心想也對,就接了。”朱老板解開那件衣服的口子,歎口氣,“接著,那顧客又要我把扣子和扣眼縫成不一樣高。我笑說:‘那不是太滑稽了嗎?’顧客還是那句話:‘你照做,隻管賺工錢就成了!’我想,隻要他給錢,有什麼問題呢?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