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能說會道關係廣(1 / 3)

《人性》reference_book_ids\":[7257355077046766651,6959122722664221709,6959122722664221703]}],\"35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5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35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菜根譚》reference_book_ids\":[7254873615454178367,6857436090370886663,7225560265360673804,7267077380982705167,7109046350297189383,6992952061541223454,6838936263853083655,723625313101991429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在辦事的過程中,人們總是覺得沒有門路,於是東托朋友,西求親戚。最後找到的人跟自己八杆子也打不著的人。要想辦事不再如此困難,平時應該多接交一些對你有用的人。嘴上的功夫很重要,平時多和人交流,多和人談話,多交些朋友,廣拉關係辦事不難。

1.言談風儀是良好關係的開始

善於說話,言談雅致是人際關係廣泛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想關係廣,必須培養良好的談吐。

人類用來溝通的工具或媒介,包括語言、文字、態度、表情和姿態。其中最普遍、最有效的工具為語言,它占所有的溝通流量百分之九十以上。良好的談吐,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了解,可以把彼此間的歧見,逐漸凝聚成為共同的意見。它代表一個人的精神、睿智和學識修養。更重要的是它能增長智慧,使你生活得快活。

有位名叫亞諾?本奈的小說家曾說:“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衝突都起因於惱人的聲音、語調以及不良的談吐習慣。”此話說得頗有道理。何故?隻要我們細察生活於自己身邊的人就會發現,談吐的缺陷往往可能導致個人事業的不幸或損及所服務機構的榮譽與利益,可能導致父子不和、夫妻離異乃至人際關係的緊張惡化。一個人的談吐如何,往往決定企業是否願意聘請他工作、與之交往,或是否願意投他信任一票與之發生商業關係。

一個人如果談吐有障礙或者表達能力不足,則會被人低估他的能力,會被人散播殘酷無情的謊言,還會被人扭曲形象。一個人即使思想如星星熠熠生輝,即使勤奮得如一頭老黃牛,即使知識淵博得像一本百科全書,但若缺乏良好的談吐能力,成功的機遇往往比其他人要少得多,也往往難以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可見良好的說吐對人生是多麼重要,但要想擁有它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

平常說話有許多口頭“敬語”,我們可以用來表示對人尊重之意。“請問”有如下說法:借問、動問、敢問、請教、借光、指教、見教、討教、賜教等;“打擾”有如下詞彙:勞駕、勞神、費心、煩勞、麻煩、辛苦、難為、費神、偏勞等等委婉的用詞。如果我們在語言交際中記得使用這些詞彙,相互間定可形成親切友好的氣氛,減少許多可以避免的摩擦和口角。

你和人相見,互道“你好”,這再容易不過。可別小瞧這聲問候,它傳遞了豐厚的信息,表示尊重、親切和友情,顯示你懂禮貌,有教養,有風度。其實,許多小小的日常用語都是人際交往中不可忽略的。

日本人說話愛道“謝謝”。有人統計,一個在百貨公司工作的日本職員,一天平均要說571次謝謝,否則他就不是一個好職員,有被解雇的可能。不管571次這個數字是否準確,但有一點須承認,顧客如果買了東西,營業員對他說聲“謝謝,歡迎再來”,顧客不買東西,隻是逛了一圈,仍對他說聲“謝謝,歡迎光臨”,相信你更願意光顧這樣洋溢著溫馨氣氛的場所。

美國人說話愛說“請”。說話、寫信、打電報都用,如請坐、請講、請轉告。傳聞美國人打電報時,寧可多付電報費,也絕不省掉“請”,因此,美國電話總局每年從請字上就可多收入一千萬美元。美國人情願花錢買請字,我們與人相處,說個請字,既不費力,又不花錢,何樂不為?

英國人說話少不了“對不起”這句話,凡是請人幫助之事,他們總開口說聲對不起:對不起,我要下車了;對不起,請給我一杯水;對不起,占用了您的時間。英國警察對違章司機就地處理時,先要說聲“對不起,先生,您的車速超過規定”。兩車相撞,大家先彼此說對不起。在這樣的氣氛下,雙方自尊心同時獲得滿足,爭吵自然不會發生。

相形之下,中國人則以吵架為生。馬路上,騎車者碰倒了行人,有的騎車者會先發製人:“混蛋,你怎麼不閃開?”被撞者是受害方,自然不會讓步,於是謾罵、廝打的事情發生。此時,如果騎車人開始真誠地說聲“對不起,您沒傷著吧”,被撞者再大度一些,結果會大不相同。

一滴甜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擁獲到更多的蒼蠅,良好的談吐,令人心花怒放,滿麵春風。

語言溝通與個人的人格特質關係密切。人格是一個人恒常固定的行為模式。現在針對如何改善語言的溝通,提出如下建議:

懂得讚揚別人。讚揚別人要對事讚揚,並表示真誠;

爭辯是傷害人際關係和友誼的毒箭,多應用商量和協調,少逞強爭辯;

說話不可武斷,不說掃興話。即使心有不快,亦不可借嘲弄來諷刺別人;

語氣要溫和客氣,越是不滿和激怒,越需要用溫和與客氣來處理,頂撞絕無好處。

避免采取教誡別人或礙於情麵而勉強接受意見,那對彼此都無好處。要平心靜氣討論問題的本身,而不能毛毛躁躁地攻擊對方的自尊。

要學會聆聽,仔細的聽,欣賞別人的意見,並測量它究竟與自己的意思相差多遠。要常常提醒自己,一定有一個更好的答案,夾在兩者的中間。

當你感覺到受激怒時,應該說“讓我想想”,爭取短短的十幾秒鍾,讓自己不說話。你的心思會有時間和空間來做休息,激動的語言就不致脫口而出。

少使用批評的語句,多解析事情的真象,先談彼此同感的事情,讓對方一開始就說:“不錯!不錯!”接二連三地提出對方認為正確的部分,又次次讚同他的論點。最後,使對方不知不覺地同意幾分鍾前還堅決否定的結論。千萬不要直接告訴他的錯處,而要平心靜氣引導對方讚同自己的結論。

今天,說話的作用,在個人成長和工作中日漸重要;一個人的良好舉止吸引人,良好的談吐更加長久地吸引人,它會促使你獲得成功。

2.愛打招呼朋友多

在這個社會裏,要想工作順利,事業有所發展,一個人必須廣交各方麵的朋友。

在你為了業務奔波忙碌時,必然會遇見許多與你業務有關的人。這些人,你隻知道他的姓名,甚至連姓名都不知道,你跟他見麵時,也不過說兩三句有關業務的話,甚至於有時你隻是跟他點一點頭。例如,你經常到某大廈去接洽事務,經常遇見那個大廈的電梯司機,或是你到貨倉去提貨,經常遇見那個貨倉的守門人,或是你經常到某銀行存款,經常遇見那個櫃台後麵的出納員等諸如此類人員,你不知他姓啥名誰,何方人氏,但他們或多或少地都與你的業務有點關係。

你怎樣對待這些人呢?你用什麼態度和他們打招呼?這是一個很微妙的也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你是把他們當作一個機器配件,根本不把他們當作跟你一樣的人呢,還是神氣活現作威作福,大擺你的架子呢?你還是對他謙恭有禮,和藹親切,把他們當作你的朋友呢?

有許多人為了謀生出來工作,待遇很少,工作既辛苦,又單調、繁重,平常已經是受累受氣,心煩意亂,如果你對他們神氣活現,或是不理不睬,他們對你也不會有什麼好感,辦起事來,也隻顧他們自己的方便,不願你的方便。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態度不好,那麼就會到處碰到不方便。但是如果你把他們也當作朋友看待,對他們有適當的尊敬與關懷,他們即使不知你的姓名,但一看見你的麵容,聽到你的聲調就已經有了好感。這時,他們就像吸進一股清風,精神為之一振。既然他們對你印象很好,那麼,他們就好像本能一樣,除了自己的方便之外,也會兼顧到你的方便。電梯司機會多等你幾秒鍾,貨倉的守門人會替你找搬運工友。銀行、保險公司、郵局、物業公司……的職員們,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或大或小的方便。

打打招呼,你言談的投入不是很多,但可以收到很多回報。實際上,如果你到處都能結交許多業務上的朋友,有許多業務可以很迅速地順利地辦妥,不但減省許多手續上的麻煩,並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對於這些業務上的朋友,除了對他們保持禮貌、親切的態度之外,還應該在業務上盡量幫助他們。那就是說,我們也要盡量給別人方便。業務上總是有來有往的,別人既然給我們許多方便,我們也應該給別人許多方便,辦起事情來不讓別人久等,不讓別人吃虧。大家都在互助互利的友誼氣氛中,把事情辦妥。

對於關係比較密切的業務上的朋友,我們除了業務上的接觸之外,還要安排一些私人間的接觸機會,使雙方在業餘時間可以輕鬆隨便地談談笑笑,說不定在談談笑笑之間又可以解決許多業務上的問題。

但要記住,這些業務上的朋友,究竟跟我們私人間的朋友有點不同。固然有許多在業務上認識的朋友到後來發展成我們的知交,但社會複雜,有許多業務上的朋友,我們隻應跟他們在業務上保持聯係,除了業務不及其他。至於有些人借口業務上的聯係,就跟著某些人跑到歌樓舞榭、煙窟賭場裏鬼混,那更是我們應該絕對避免的。

情況就是這樣,往往是那些隻有一麵之緣的朋友在最關鍵的時候伸手幫了你的忙。平時不吝嗇你的語言,你會交到許許多多的朋友,讓他們成為你辦事的得力助手。

3.閑談是深入交往的熱身準備

有人認為聊天是極為浪費時間的事,豈知一般社交性質的談話,多半是從“閑談”開始的。實際上,之所以有些人“能說會道”、關係廣泛就是因為他們“閑談”的功夫很棒。

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歡“閑談”,他們覺得“今天天氣怎麼樣”和“吃過早飯了嗎”這一類的話,都是無聊的廢話,他們不喜歡談,也不屑於談,他們不知道像這一類看來好像沒有意義的話,卻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什麼作用呢?就是交談的準備作用,就像在踢足球之前,蹦蹦跳跳,伸手伸腳,做一些柔軟體操或熱身運動一樣。

一般的交談總是由“閑談”開始的,說些看來好像沒有什麼意義的話,其實就是先使大家輕鬆一點,熟悉一點,造成一種有利交談的氣氛。

交談都是由“閑扯”開始,比如說天氣,而天氣幾乎是中外人士最常用的最普遍的話題。天氣對於人生活的影響太密切了,天氣很好,不妨同聲讚美;天氣太熱,也不妨交換一下彼此的苦惱;如果有什麼台風、暴雨或是季節流行病的消息,更值得拿出來談談,因為那是人人都關心的。

什麼時候都有一個良好而又艱難的開端,就是交談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也不例外。開始交談,的確是需要相當的經驗,當你麵對著各式各樣的場合,麵對著各式各樣的人物,要能作得恰到好處,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交談開始得不好,就不能繼續發展雙方之間的交往,而且還會使得對方感到不快,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自然,親切有禮、言詞得體是最重要的。然而做到這一點,也不能說就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談話也是對自身資源的一次挖掘,很考驗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和文化層次,平時除了你所最關心、最感興趣的問題之外,你要多儲備一些和別人“閑談”的資料。這些資料往往應輕鬆、有趣,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

除了天氣之外,還有些常用的閑談資料,例如:

1.自己鬧過的有些無傷大雅的笑話。例如,買東西上當啦,語言上的誤會啦等等,這一類的笑話,多數人都愛聽。如果把別人鬧的笑話拿來講,固然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但對於那個鬧笑話的人,就未免有點不敬,當然,隻要你不指名道姓也就可以了。講自己鬧過的笑話,開開自己的玩笑,除去能夠博人一笑之外,還會使人覺得自己為人很隨便,很容易相處。

2.驚險故事。特別是自己的或朋友的親身經曆的驚險故事,最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人們的生活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天大家照常吃飯,照常睡覺,可是忽然大禍臨頭了,或是被迫到一個很遠的地方,路上可能遭遇到很多危險……怎樣應付這些不平常的局麵,怎樣機智地或是幸運地在間不容發的時候死裏逃生,都是一個人永遠不會漠視的題材。

3.健康與醫藥,也是人人都有興趣的話題。談談新發明的藥品,介紹著名的醫生,對流行病的醫療護理,自己或親友養病的經驗,怎樣可以延年益壽,怎樣可以增加體重,怎樣可以減肥……這一類的話題,也許純粹就是一家之言,但它能吸引人的注意,而且也沒有什麼不好。特別遇到自己或家人健康有問題的時候,假如你能向他提供有價值的意見,那他更是會對你非常感激的。事實上,有哪一個人、哪一個家庭沒有這方麵的問題呢?

4.家庭問題。關於每個家庭裏需要知道的各方麵的知識,例如兒童教育、購物經驗、夫婦之間怎樣相處、親友之間的交際應酬、家庭布置……這一切,也會使多數人發生興趣,家庭主婦們尤其愛關心這些問題。

5.運動與娛樂。夏天談遊泳,冬天談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籃球、乒乓球,都能引起人們普遍的興趣。娛樂方麵像盆栽、集郵、釣魚、聽唱片、看戲,什麼地方可以吃到著名的食品,怎樣安排假期的節目……這些都是一般人饒有興趣的話題。特別是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足球隊前來表演的時候,或是有特別賣座的好戲、好影片上演的時候,這些更是熱鬧的閑談資料。

6.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也是熱鬧的閑談資料。假使你有一些特有的新聞或特殊的意見和看法,那足夠可以把一批聽眾吸引在你的周圍。

7.政治和宗教。這兩方麵的問題,倘若你遇到的人,大家在政治上的見解頗為接近,或是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那這方麵的話題,就變成最生動、最熱烈、最引人入勝的了。

8.笑話。當然,人人都喜歡笑話,假如你構思了大量各式各樣的笑話,而又富有說笑話經驗的話,那你恐怕是最受人歡迎的人了。

閑談是交往的開始,人們喜歡跟“能說會道”的人打交道,在閑談上下功夫,你會得到好人緣和好的人際關係。

4.從閑談中抓住機會,讓別人認同

閑談並不是談“閑”現實生活中很多會交朋友的人,他們能抓住閑談的機會,讓別人認同他,並樂意為他辦事。

擴大人際關係的關鍵取決於相互之間的交流,許多事就是在不經意的閑談中找到雙方的共同點,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產生一種共鳴,達成一種共識,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同,使你和他人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一些事情就輕而易舉地辦成了。

閑談是擴大關係的好辦法

人與人之間交往,是從交談開始的,閑談是交朋友、拉近距離、在思想上溝通的有效手段。很多時候,通過閑談,可以讓兩個毫不相幹的陌生人交上朋友。有一次,一個人獨自去看電影,然而看到一半時卻停電了。他感到十分難受,因為旁邊沒有一個熟人可以交談,沒想到身邊的人開口與他搭腔:“沒電真討厭,咱們聊聊好嗎?”這正合他的心意,本來他正想不出如何來打發這無聊的時光,準備起身離開電影院。於是兩人海闊天空地閑談起來,最後電影散場時兩人竟成了好朋友,而且後來還保持聯係。後來他感慨地說:“原來,友情就在一句話裏麵。”

閑談是交流、引發共鳴、交上朋友的最好方法。

富蘭克林?羅斯福從非洲回到美國,準備參加1912年的競選。因為他是已故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堂弟,又是一位有名的律師,自然知名度很高。

在一次宴會上,大家都認識他,但羅斯福卻不認識在場的來賓。這時,他看出雖然這些人都認識他,然而表情卻顯得很冷漠,似乎看不出對他有好感的樣子。

羅斯福想出一個接近自己不認識的人並能同他們搭話的主意。於是他對坐在自己旁邊的陸思瓦特博士悄聲說道:“陸思瓦特博士,請你把坐在我對麵的那些客人的大致情況告訴我,好嗎?”陸思瓦特博士便把每個人的大致情況告訴了羅斯福。

了解大致情況後,羅斯福在閑談中隨口向那些不認識的客人提出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從中了解到他們的性格、特點、愛好,知道他們曾從事過什麼事業?最得意的是什麼?掌握這些後,羅斯福就有了同他們閑談的資料,並引起他們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羅斯福便成了他們的新朋友。

閑談會變不認識為認識,能廣交天下朋友。

閑談要照顧別人的處境

在閑談中要注意的是,不要隻談自己得意的事情。在與人閑談中,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要隻談自己的得意事。因為你的得意襯托出別人的倒黴,甚至認為你講述自己的得意便是嘲笑他的無能。這樣,對方肯定不會喜歡你,也不會認同你了。

如果你在閑談中隻顧談自己的得意之事,還會讓別人產生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覺。

一次,有人約了幾個朋友來家裏吃飯,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悉的。主人把他們聚攏來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一位目前正陷入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關閉了一家公司,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內外交迫,他實在痛苦極了。

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談與事業有關的事,可是其中一位朋友因為目前賺了很多錢,酒一下肚,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和花錢功夫,那種得意的神情,連主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後來他提前離開了。主人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憤憤地說:“老吳會賺錢也不必在我麵前說得那麼神氣。”

主人非常了解他當時的心情,因為在多年前他也遇過低潮,正風光的親戚在他麵前炫耀他的薪水,年終獎金,那種感受,就如同把針一支支插在心上那般,說有多難過就有多難過。

因此要提醒你,與人相處,切記不要在失意者麵前談論你的得意。

如果你隻顧談自己最得意的事,對方就會疏遠你,避免和你碰麵,以免再見到你,於是你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一個朋友,少了個朋友,自然就少了個關係。和朋友閑談的話題是很多的,可以多談對方關心和得意之事,這樣可以贏得對方的好感和認同。

很多人在閑談中,往往忘記了這條根本原則,隻知一味談論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而對於對方的感受根本不去理會,這樣的結果是,各人隻談自己關心的事,談話時貌合神離,導致交際失敗關係圈縮小。

林一達在某地區人事局調配科工作,他剛到人事局的時候,幾乎在同事中一個朋友也沒有。因為他正春風得意,對自己滿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閑談中都使勁吹噓他在工作中的成績,比如:每天有多少人找他幫忙,昨天又有人硬是給他送了禮等等,但同事們聽了以後不僅沒有分享他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

後來還是當了多年領導的父親一語點破,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症結在哪裏。從此很少談自己,而是多聽同事說話。因為同事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把他們的成就說出來,遠比聽別人吹噓更令他們興奮。

後來,每當他有時間與同事閑聊的時候,他總是請對方滔滔不絕地把他們的歡樂炫耀出來,與其共同分享,而隻是在對方問他的時候,才謙虛地說一下自己的成績。

少談自己,多談對方所關心的事,這樣,言語才會投機,辦事才會順利。

閑談談出共同點

沒有人會喜歡一個閑談中隻講他自己,而不關心對方的人。人們隻願意和那些與自己有共同話題的人交往。

前耶魯大學文學教授威廉萊亞?惠勒普斯在《人性》這篇論文中,這樣敘述:

我在8歲那年的一個星期六,去斯托拉多姨媽家度周末。記得傍晚時分,來了一位中年男子。他先和姨媽嘻嘻哈哈談了好一會兒,然後便走近我和我說話。當時我正迷上小船,整天抱著小船愛不釋手地玩。我以為他隻是隨便和我聊幾句,沒想到他對我說的全是有關小船的事。

等他走了以後,我還念念不忘,對姨媽說:

“那位先生真了不起,他懂得許多關於小船的事,很少會有人那麼喜歡小船。”

姨媽笑著告訴我,那位客人是紐約的一位律師,他對小船根本沒有研究。

我不解地問:“為什麼他的話都和小船有關呢?”

“那是因為他是位有禮貌的紳士,他想和你交朋友,知道你喜歡小船所以專門挑你喜歡的話題和你說。”姨媽笑著告訴我其中的道理。

所謂的共同點,就是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能在閑談中很好地駕馭共同的話題,你肯定會成為受歡迎的人物。

關係廣闊善於交友辦事的人都是善於交談的人,即便是完全陌生的人,他也能打破沉默,在閑談中找到雙方的共同點。尋找共同點,抓住了共同點就抓住了談話的話題,那事情就好辦了。

有位朋友談了他親眼目睹的一個場麵。一次他外出住旅店,一個先他而住的旅客已悠閑地躺在床上看電視,一個後他而住的旅客休息片刻,沏了一杯茶,邊品茶邊同那位先來者閑談起來:“先生來了好久了吧?”

“剛住進來沒多久。”

“聽口音不是蘇北人啊?”

“噢,山東棗莊人!”

“棗莊是個好地方啊!我讀小學的時候,就在《鐵道遊擊隊》連環畫上知道了,3年前去了一趟棗莊,還很有興致地玩了一遭呢!”

聽了這話,那位棗莊客人馬上來了興趣。於是,這兩個人便從棗莊和鐵道遊擊隊談開了。那股親熱勁,不知底細的人還以為他們是舊友重逢呢。接著互贈名片,一起進餐,很快談成了一筆生意,睡覺前雙方居然在各自帶來的合同上簽了字……

他們的交談與成功,就在於找到了共同點。雙方的共同點、接近處正是進行交談的突破口。

初次見麵,尋找共同的話題,除了能消除彼此的緊張感、陌生感外,有時還可以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獲,廣告公司營業部李兵的一段經曆就是很好的一例。

不久前,李兵到雲南旅行,晚餐時來到一間小餐館,進門一看是酒吧式的座位,座位上有許多顧客在用餐。李兵心裏正想著不知有沒有位置,眼光一掃發現在最內側還有一處空位,但不知是否有人預約。

猶豫片刻,走過去主動向坐在空位旁邊的那位先生打招呼,親切爽朗地說了聲“你好”。

對方也非常有禮貌地回了他一聲“你好”。

李兵接著問這位先生:“請問這位子有人嗎?”

對方回答:“沒有人坐。”

李兵便說:“我是否可以坐在這裏?”

對方心情非常愉快地回答:“當然!當然!請坐。”

李兵坐下之後同對方閑談說:“我是今天才從北京來這裏的,雲南的街道真是古意盎然,許多白色牆壁的建築,看了之後讓人心情平靜了許多。”

對方親切地回答說:“你是從北京特地來的啊!那你去過某某地方了嗎?這個地方是很有曆史內涵的……”接著,他同李兵談起了雲南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這位先生又給了他一張名片,原來他是雲南新聞社的業務主任。李兵也謙虛地遞出自己的名片,這位業務主任看到李兵的名片驚喜地說:“噯!你在廣告公司高就啊!今天能夠遇見你真是太有緣了!是這樣的,我們公司想在北京成立一處新部門,正想找一個廣告公司合作呢?”

就這樣,第一次見麵的陌生人,竟然給了他一個750萬元的業務,真是意想不到。

事後李兵說:“真沒想到,同陌生人的一次閑談,竟然給我帶來了如此可觀的效益。”

同陌生人閑談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盡快地找到雙方的共同點。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同初次見麵的人之間的共同點呢?

1.察言觀色,尋找共同點

其實尋找共同點不是件難事。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精神追求、生活愛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在他們的表情、服飾、談吐、舉止等方麵有所表現。隻要你善於觀察,就會發現你們的共同點。

在火車上,一名中文教師見到對麵座位上一個年輕人正在看一本世界名著。於是主動與他交談:“你是學什麼專業的呀?”

對方回答:“我是學中文的。”

“哎呀,咱們是學同一個專業的,我也是學中文的。你們上學時學的什麼版本?……”

由於這位中文老師觀察仔細,尋找到共同點便打開了交談的思路。當然,察言觀色發現的東西,還要同自己的情趣愛好相結合,自己對此也要有興趣,才有可能打破沉默的氣氛。否則,即使發現了共同點,也還會無話可講,或講一兩句就“卡殼”了。

2.投石問路,偵察共同點

陌生人相遇,為了打破沉默的局麵,開口講話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開場,有人以動作開場,一邊幫對方做某些急需幫助的事,一邊以話試探,有的通過借書借報,來展開交談。

劉女士到醫院裏就診,坐在候診室裏,鄰座坐著的一位大姐很健談,大姐主動和她閑談:“你是來看什麼病的?聽口音不像本地人,你老家是哪裏的呀!”當她得知劉女士是山東青島人時,很高興地說:“青島非常美,我以前出差多次去過……”劉女士便問:“那您在什麼單位工作呀?”於是她們親切地交談起來,等到就診時,她們已經是熟悉的朋友了,分手時還互邀對方方便時到自己家做客。這位大姐的說話方式早已形成,也許她不知道自己在試探。如果你的功夫不到家,那就得加緊“火力偵察”。

3.聽人介紹,猜度共同點

你去朋友家串門,遇到有陌生人在座,作為對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會馬上出麵為雙方介紹,說明雙方與主人的關係,各自的身份、工作單位,甚至個性特點、愛好等等。細心人從介紹中馬上就可發現對方與自己有什麼共同之處。一位縣物價局的科長和一位縣中學的教師,在朋友家見麵了,主人把這對陌生人做了介紹,他們發現都是主人的同學這個共同點,馬上就圍繞“同學”這個突破口進行交談,相互認識和了解後,以至變得親熱起來。這當中重要的是在聽介紹時要仔細地分析、認識對方,發現共同點後再在閑談中延伸不斷地發現新的共同關心的話題。

4.揣摩閑談,探索共同點

為了發現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點,可以在需要交際的人同別人談話時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對方和自己交談時揣摩對方的話語,從中發現共同點。在公共汽車上,小張不慎踩到了旁邊一位老者的腳,她忙道歉說:“對不起,對不起。”老先生笑逐顏開地說:“你是哈爾濱人吧!”小張奇怪地點點頭,老先生忙說:“我曾經在那裏工作了三年,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現在哈爾濱變化挺大吧!”這樣一路下來,小張同老先生談得很投機。後來才得知,老先生就是小張上學的學校的老教授,後來小張還多次拜訪過老先生,有很大的收益。可見通過細心揣摩對方的談話,可以找出雙方的共同點,使陌生的路人變為熟人,進而發展為朋友。

5.用閑談打開辦事之門

閑談好比一把鑰匙,可以輕易地打開辦事之門。

人們的興趣愛好往往牽連著頭腦中的興奮點。我們如果在閑談中根據不同人的興趣愛好,從不同的話題入手,常常可以比較容易地開啟對方的心扉,步入對方的心靈深處,有效地激發對方的情感的共鳴,順利辦成所求之事。

有一次,一位供銷員到某廠聯係業務。一進廠長辦公室,隻見牆上掛了幾幅裝裱精致的書法長幅,仔細一看,是篆書,便同廠長閑談起來:“廠長,看來您對書法一定很有研究。唔,這幅篆書寫得好!真稱得上‘送腳,如遊魚得水;舞筆,如景山興雲’。妙!看這裏懸針垂露之法的用筆,就具有多樣的變化美。好,好極了!”

廠長一聽,此人談吐不俗,還懂漢代曹全的懸針垂露之法,一定是書法同好,連忙熱情地招呼說:“請坐,請坐下細談。”……這樣,廠長無意中已把這位“書法同好”視為“知音”了,當後來供銷員引入談業務之事時,自然就“好說”多了。

通過閑談,雙方都發現了有價值的東西,迅速融治了雙方的關係,這樣,一個陌生領域就不再陌生了。

一次。一個年輕人去求一位著名書法家辦事,在沙發上落座後,年輕人隨手從茶幾上拿過一份刊有整版老年人書法作品的《晚霞報》,再看看牆上老人的幾幅書法作品,在閑談中年輕人說:“就是拿不準先學行書好,還是楷書好?”

“嗬,年輕人是應該學點書法,現在呀……”於是老先生滔滔不絕地說起了書法的可憂現狀、祖國書法的燦爛曆史以及學習書法的正確途徑、合理步驟等等。老先生與年輕人“一見如故”,年輕人不僅把事辦成了,還從老人那裏懂得了許多書法知識,他的成功正是閑談的結果。

好的人際關係是辦事順利的基礎。把握好閑談的機會,可以大大拓展一個人的社交範圍,使別人認可你,承認你,那麼你要辦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5.巧說話獲得別人的好感

通常那些社交關係廣泛的人都是言談靈話又吸引人的人,如果你想關係廣,好辦事,你必須廣拉關係,贏得人們的好感。所以,如何在談話中奪得人們的好感就非常有必要。

1.表達善意的關心

當他人關心自己時,隻要這份關心不會傷到自己,一般人往往不會拒絕。尤其是能滿足自尊心的關懷,往往立即轉化為對關懷者的好感。

滿足他人自尊心最佳的方法就是善意的建議。對方是女性時,僅說:“你的發型很美”,隻不過是句單純的讚美詞;若是說:“稍微剪短點,看起來會更可愛”,對方定能感受到你對自己的關心。若是能不斷地表示出此種關心,對方對你必然更加親切信任。

2.表達缺陷,贏得關注

每當百貨公司舉辦“瑕疵品賤賣會”,必然造成洶湧的盛況,甚至連大拍賣也比不上它的吸引力。為什麼“瑕疵品”能如此地激起人們的購買欲呢?這可說是百貨公司敢於表示商品具有瑕疵的緣故,而實際上,一丁點瑕疵根本遮掩不了你本人的光輝。

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坦率地暴露缺點,反而使人對你正直、誠實的作風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此種誠實、正直往往轉變成別人對你的信賴,自然你也就大受其益了。

隻是暴露自己的缺點並不是毫不保留地將所有的缺點都暴露出來,如此做,反而使人認為你是個毫無可取之人,因而喪失了你的信用。

暴露的缺點隻要一兩個就可以了,可使他人難以將這一兩個缺點和其他部分聯想在一起,因而產生其他部分毫無缺點的感覺。“這個人有點小缺點,但是其他方麵挑不出毛病來,是個相當不錯的人!”類似上述的想法就能深深植入他人的心中。

3.要記住對方所說的話

某位心理學家應邀至地方上演講時,不料主辦者之一卻問他:“請問先生的專長是什麼?”他頗為不高興地回答:“你請我來演講,還問我的專長是什麼?”

招待他人或是主動邀約他人見麵,事先多少都應該先收集對方的資料,此乃一種禮貌。換句話說,表現自己相當關心對方,必然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記住對方說過的話,事後再提出來做話題,也是表示關心的做法之一。尤其是興趣、嗜好、夢想等事,對對方來說,是最重要、最有趣的事情,一旦提出來作為話題,對方一定會覺得很愉快。在麵試時,不妨引用主考官說過的話,定能使主考官對你另眼相看。

4.及時指出對方微小變化

一般情況下,做丈夫的都不擅長對妻子表現自己的關心。比方說,妻子上美容院改變發型時,明明覺得“看起來年輕多了”,卻不說出口。因而使妻子心裏不滿,覺得丈夫不關心自己。

不論是誰,都渴求擁有他人的關心。而對於關心自己的人,一般都具有好感。因而,若想獲得對方的好感,首先必須先積極地表示出自己的關心。隻要一發現對方的服裝或使用物品有些微小的改變,不要吝惜你的言詞,立即告訴對方。例如:同事打了條新領帶時,“新領帶吧!在哪兒買的?”像這樣表示自己的關心,決沒有人會因此覺得不高興。

另外,指出對方與往日不同的變化時,愈是細微、不輕易發現的變化,使對方高興的效果愈大。不僅使對方感受到你的細心也感受到你的關懷,轉瞬間,你們之間的關係就會遠比以前更親密可信。

5.呼叫對方名字

歐美人在說話時,常說:“來杯咖啡好嗎?史密斯先生”,“關於這一點,你的想法如何?史密斯先生”,頻頻將對方的名字掛在嘴邊。很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此種作風往往使對方湧起股親密感,宛如彼此早已相交多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感受到對方已經認可自己了。

在我們的社會裏,大部分人不習慣或者不願意直忽別人的名字。但是,借著頻頻呼叫對方的名字,來增進彼此的親密感,並不是百無一利的方法啊!

6.提供對方關心的“情報”

提供別人關心的情況,首先可以引起別人的興趣,這是非常有必要的,為做到這一點,你可以把別人的名片當成是記事本。

與其說這樣是為了整理人際資料或是不忘記對方,倒不如說是為了下一次見麵做準備。也就是說,將對方感興趣的事物記錄下來,再度見麵時,自己就可提供對方關心的情報作為禮物。

即使隻是見過一次麵的人,若能記住對方的興趣,比方說是釣魚吧!在第二次、第三次見麵時,不斷地提供這方麵的知識或是趣事,借此顯示自己對於對方的興趣很關心,結果,必然使對方產生很大的好感。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此種做法太過於功利主義。但事實際上卻非如此。懷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不假,但對別人的關心就未必不真誠。借著經常保持此種姿態,結果必然能將一般通用的話題化為己身之物。換句話說,以長遠的目標來衡量,此種做法能成為表現自我的有力武器,延續對方對自己的好感和信任。

閑談不會“閑”,閑談是拉關係、推銷自我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要小看閑談的功力。

6.如何尋找交談的話題

有些人覺得,和陌生人或者不十分相熟的人打交道時,總是不知道該說什麼,造成一種非常尷尬的氣氛。

於是,人們經常要問,交談時,應該如何引起話題?如何才不致使話題中斷?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交談中出於劣勢的一方常常是尋找話題的責任者,例如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求人者需要仔細挑選交談的話題;在談生意的過程中,希望合作的一方則有選擇交談話題的義務,至於在情侶的交談場合中,往往會聽到男人喋喋不休地談論這種或那種的事,而我們單位如何如何,通常是最常見的話題。

如果這一對正在談戀愛的人是在同一個單位服務的話,這倒不致於找不到話題,否則,一定會使女方覺得無味。例如,假若男方是在汽車保養場工作,於是他一直談著汽車零件或機械構造方麵的事,那一定會使女性聽得發呆,而不知應從何答起。

所以,聰明的人應該站在關懷對方的立場去和對方交談,尤其是采取主動的人更應該注意,不論如何,關懷對方總會令對方覺得愉快。

另一方麵,作為被動的一方,對於不懂內容的話題,也不要顯出漠不關心的樣子。不過,事實上,這是個很不好應付的場麵,你應該怎麼做呢?原則上,隻要你對每一件事,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那應該就不會有不感興趣的話題出現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