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好生意談出來:怎樣說客戶才會聽才會買(2 / 3)

5.“演”的技巧

有的問題如果僅憑三寸之舌還難以讓顧客明白,那就要采用實物、圖片、模型等來加以說明和演示。小的商品可以隨身攜帶,在顧客麵前充分展示。而大的商品,如電器、汽車、機床等,或抽象的商品,如證券、勞務、服務等,因無法隨身攜帶,需要將其好處具體化、形象化。必要時請顧客親臨現場,將商品的功能、特點、使用方式逐一演示,充分展現商品的魅力,這比言辭說明更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例如,一位推銷員走進客戶的辦公室,向主人打招呼以後,指著一塊粘滿油漬汙垢的玻璃,有禮貌地說:“請允許我用帶來的清潔劑擦一下。”結果,由於不用水就毫不費力地把玻璃擦得幹幹淨淨,從而引起了客戶的興趣,於是生意便很快做成了。

6.“貼”的技巧

有人說,一句貼心話,招來萬戶客。這話十分有道理。

在推銷商品中,一句貼心話,會使顧客全“忘記”你是推銷員,而把你當成他們的知心朋友;一句貼心話,可以縮小你與顧客之間的距離,使顧客對你言聽計從。這樣,既為產品打開了銷路,又交了朋友,幫助了顧客,最終也幫助了自己。

專業話並非程式化和職業腔

優秀的銷售人員和失敗的銷售人員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優秀的銷售人員看起來是自然而然的,而失敗的銷售人員卻很難從端著的職業架子中跳出來。所以,避免程式化和職業腔調是銷售人員成長中的最大難題。

很多銷售人員往往會認為做什麼就得像什麼,做銷售人員就得有銷售人員的樣子,說話做事一定要像個職業人士。他們對客戶總是客氣地稱“先生、女士”,而不知道親切地稱呼他們“王經理、李老師”。

職業腔調會使部分客戶感到十分不舒服、不自然,對於銷售人員來說,是十分不好的。程式化是指銷售人員不能自然行事。

一位辦公大樓的采購員想要采購大批的辦公用品,向一個營銷信件分報箱的營銷員介紹了相關情況,並對信箱提出一些要求,營銷員聽後考慮片刻,便認定采購員最需要他們的CSI。

“什麼是CSI?”采購員問。

“怎麼?”營銷員以凝滯的語調回答,內中還夾著幾分悲歎,“這就是你們所需要的信箱。”

“它是紙板做的、金屬做的,還是木頭做的?”采購員探問。

“噢,如果你們想用金屬的,那就需要我們的FDX了,也可以為每一個FDX配上兩個NCO。”

“我們有些打印件的信封會相當的長。”采購員說明。

“那樣的話,你們便需要用配有兩個NCO的FDX轉發普通信件,而用配有RIP的Pll轉發打印件。”

“小夥子,你的話讓我聽起來十分荒唐。我要買的是辦公用品,不是字母。如果你說的是希臘語、亞美尼亞語或漢語,我們的翻譯或許還能聽出點道道,弄清楚你們產品的材料、規格、使用方法、容量、顏色和價格。”采購員幾乎憤怒了。

“哦,”他開口說道,“我說的都是我們的產品序號。”

對於推銷員來說,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來購買商品的顧客不都是行家。真正的行家來購買你的商品,可能根本不需要你的介紹,而那些需要你介紹的顧客大部分都是門外漢。這時,你能否將專業的語言向顧客表達清楚是取得顧客信任的一個關鍵因素。

首先,專業話要通俗易懂,多使用他人能理解的語彙。

其次,多使用描繪性的語言,少使用抽象的概念。

再次,多使用聽起來令人愉快舒服的語彙。

總之,將專業話說得清楚,讓每一位顧客都能聽得懂,這是推銷員必須要做到的。

換個說法,給客戶提供“實惠”

碰壁是常有的事,有的時候因為人家根本不需要,有的時候人家可以有很多選擇。這時候,如果能換一種切入角度,尋找打動對方的關鍵,加以言辭的妥當修飾,定會柳暗花明。

希爾廣告公司的斯通先生到一家具商場去推銷一項計劃,一張口就吃了“閉門羹”。商場經理拒絕參加,使斯通先生十分尷尬,但斯通先生隻是笑笑,說:“無妨,那我就當您的一個顧客吧。”經理對此不能不表示歡迎。

看過商品之後,斯通先生指著一種優質進口床墊問商場經理銷路如何,經理不由歎道:“一般顧客對一種新品牌總有個認識過程。”斯通先生給他出了個“點子”:在樓梯口放張床墊,再在旁邊迎門立一塊告示牌,上書:“踩斷一根簧,送您一張床。”經理將信將疑地照辦了。結果,顧客進店先蹦床成為該商場的一道風景,人們聞訊而至,爭相蹦踏,笑聲不息,接下來的經濟效益可想而知了。後來,商場經理專門宴請斯通先生並主動表示願意加入那項營銷計劃。

因礙於某種情麵,當我們給予對方一定物質的實惠時,說得太過於直接就有傷大雅,有時會使對方感到尷尬,甚至因厭煩而回絕我們。所以,在提供“實惠”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李某是一名經營科長。廠裏緊缺一部分原料,恰好他和供應此種原料的廠家的一位工作人員有交情,廠裏便派他去和那位業務員聯係。因為此種原料在當時的國內市場十分緊缺,考慮到有一點難度,廠家便決定給予那位業務員相關報酬。李某因此陷入了兩難境地,憑他和那位業務員的交情,開口提錢的確有點太俗套,不說吧,又有些虧欠那個業務員。正在為難時,李某突然想到那個業務員母親的生日快到了。於是,在業務員母親大壽那天,李某把業務員拉到一邊,說:“伯母大壽,我也沒什麼可送的,這不,我代表我們廠給伯母送來一份薄禮,算是我們的一片心意吧!”那位業務員一聽是他們廠出的錢,心裏已明白了,便順水推舟地說:“老兄,你們廠真是重情義,兄弟我別的不說,原料方麵的事別著急,我會盡我所能辦到!”就這樣,李某既避免了使雙方尷尬,又順利地辦好了想辦的事。

如果李某生硬地把錢塞給那位業務員,直說求他辦的事,就會使人感到很“見外”,即使當時應承下來,也是很勉強的。所以,在做生意的過程中,換一種說話的角度,效果或許就會隨之而改變。

讓你的語言具有誘導性

在銷售中,銷售人員運用一定的語言誘導是很重要的。運用語言誘導的時候,必須強調話語的合適性,確保使用的語言能夠達到一定的說服效果。如果語言運用不適,有可能會給客戶帶來負麵的影響。同時,語言誘導不可濫用,一定要恰到好處。

1.要有目的性地進行語言誘導

在進行語言暗示的時候,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的,要有一個所要實現的目標作為指引,不能任意發揮語言,而必須讓說服過程中所有的語言指向要完成的心願。例如,你要說服客戶購買你的產品進行減肥,在設計以減肥為目的的暗示語時,必須圍繞著減肥進行。你可以暗示客戶說:“想象一下,使用了這個產品後,你身材越來越好了,你再也不用擔心那些熱量很高的食物了,你會實現你想要的體重的……”

要想實現暗示的特有效果,必須讓設計的說服語言指向一個專有的目的,不可沒有目的或是目的不構單一的去進行說服活動。

2.你的語氣一定要帶有誘惑性

同樣的語言,在一流的銷售員口中會帶給人強大的暗示和指引,而讓普通人說來卻顯得毫無價值,這就是在說話的過程中,使用了一定的技巧。銷售員的目的在於引導客戶進入說服中,並且可以毫無防備地接受銷售員所施加給他的各種語言暗示,因此,如何讓這些有價值的引導語言完全的進入人的意識中,就需要一定的專業經驗的積累。

如果在說服中依然使用和平常一樣的腔調,甚至依然采用命令性的語氣,可能會喪失客戶的信任和好感,語氣要輕柔且讓人感覺到像是一種來自遙遠的引導指令,讓人們可以在毫無防備的情景下自然地接受這些指令。

3.誘導用詞要具有適當性

在誘導進入說服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合適的時間詞,要讓這些代表時間的詞或短語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力,起到較強的效果。如“在決定擁有這件產品之前,你真的想感受一下它的功效嗎?”這句話讓人將注意力引導到是否要感受產品功效,而且還假設他會試用這件產品。“在你完成這項計劃前,我想和你討論點東西。”這句話假設了你將會完成這項計劃。這些合適的時間副詞會讓人產生不一樣的理解力,恰當地運用帶有假設含義的語言,如“你打算多快做這個決定?”暗示了你一定會做出決定;“你準備什麼時候開始更進一步合作?”暗示了你已經處在合作狀態,同時你還要繼續合作下去”。

對於一些帶有否定色彩的詞語,在運用的時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酌情使用。如“在你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前,不要輕易購買”,其實暗示了你一定會購買定,同時暗示一個人去做充分的準備。這種恰如其分的暗示,會讓客戶對你更信任。

說服語言的運用不是簡單地把話說出來就完事了,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以使簡單的語言收到更好的效果。也許,在我們試圖說服客戶的時候,說了一大堆好話都沒起作用,而一句一針見血、抓住要害的簡單話語則可能收獲難以預想的效果,這就在於合適的話語可以帶來人們不一般的體驗,引起人們心靈上的共鳴。

總之,利用語言誘導對客戶進行暗示和說服,必須在實踐中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隻有把握住分寸和尺度,才能實現你想要的效果。

不要忽視電話溝通

打電話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商務交流中最普遍的方式之一,但商務電話與私人電話有很大差別。作為一名營銷經理,你每天都要接聽很多電話,也要打出無數個電話。與你在電話中進行交流的可能是你的熟人,也可能是一些陌生的顧客。短短一根電話線,有時決定著你事業的成敗。

當你打電話或接聽電話的時候,你能自如地運用自己的語言嗎?你能讓對方覺得你誠實可信嗎?你能在互不見麵的情況下主動駕馭對方嗎?作為一名營銷經理,你的大部分信息交流和業務都是通過電話來實現的,無論是回答別人的谘詢,闡述自己的觀點,還是決定一項商業事務或者處理一個令人頭疼的電話,掌握打電話的技巧能夠有效地防止你進行不必要的交談,也是節省金錢和時間的有效途徑。

電話溝通隻聞其聲不見其人,要想達成交易比麵對麵溝通還要難。所以,對電話溝通的技巧要求會更高:

打電話時要簡短,而且聲音要柔和。保持柔和、輕鬆的語調,並盡可能用最短的時間表達你的目的,然後結束。如果你遵循這個原則來打電話,別人會很樂意在辦公室裏接聽你的電話。

注意聽對方在說些什麼。當你接聽電話時,不要同時看報紙,或是閱讀放在桌上的一篇報告,否則你會錯失重要的談話內容。保持輕鬆,要有適當的間歇,這樣,電話就會很快結束,當然也就愈能稱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