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效溝通的藝術(3 / 3)

試著從大辭典裏尋找這些單詞的來源:atlas(地圖冊)、boycott(抵製)、cereal(穀類食品)、colossal(巨大的)、concord(和諧)、curfew(宵禁)、education(教育)、finance(財政)、lunatic(瘋人)、panic(驚慌)、palace(皇宮)、pecuniary(金錢)、sandwich(三明治)、tantalize(誘惑)。找出它們背後的故事,這將會使這些詞的意義更加多姿多彩,更加有趣,而在使用它們時你也將會更加覺得有滋有味、其樂無窮。

B.一個句子改寫了104次

試著正確說出你的意思,表達你思想中最微妙的部分,這不見得是容易辦得到的——即使是有經驗的作家也不一定辦得到。美國著名的女作家芳妮?赫斯特曾經對我說,她有時候把寫好的句子一改再改,通常要改50~100次。她說,有一次她還特地計算了一下,發現一個句子竟被她改寫了104次之多。另一位名女作家沃倫坦誠地對我說,為了從一篇即將在各報紙聯合刊登的短篇小說中刪去一到兩個句子,有時甚至要花掉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

美國政治家莫裏斯曾經述說過美國名作家戴維斯為了找出最合用的詞是如何辛勤地工作的:

他寫的小說中的每一個詞,都是他從他所能想到的無數單詞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他所選用的詞,都是依據他一絲不苟的判斷,且都必須是最能經得起考驗的詞。每個詞,每個句子,每一段落,每一頁,甚至整篇小說,都是寫了一遍又一遍。他采用的是一種“淘汰”的原則。如果他希望描述一輛汽車轉彎駛入某院大門,他首先要作冗長而詳細的敘述,任何細節都不放過。然後,他開始一一刪除他痛苦思索出來的這些細節。每做一次刪除,他都要問問自己:“我所要描述的情景是否仍然存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就把剛剛刪除的那個細節又放回原處,然後,試著去刪除其他的細節,如此一一刪節下去。在經過如此千辛萬苦的努力之後,最後呈現在讀者麵前的就是那些簡潔而明澈的片斷。正是有了這一過程作鋪墊,他的小說與愛情故事才會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

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花如此多的時間,也沒有如此盡力、辛勤地尋找那些合意的字眼。我們之所以在此舉出這些例子,是要向你表明,成功的作家是十分重視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考的。我們同時期望,這樣做能夠鼓勵學習演講的學員們對語言及文字的運用更感興趣。當然,一個演講者不應該到了演講途中停頓下來,支支吾吾地,以求找出他渴望表達的意義的正確語言。不過,他應該每天練習,以對自己的意思做最正確的表達,一直到這些語言能夠很自然順暢地從頭腦中湧出為止。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演講家,你是應該這樣做的,但你這樣做了嗎?沒有。

大文豪彌爾頓在他的作品中共使用了8000個單詞,莎士比亞作品使用的詞彙達15000個。一本標準的辭典詞彙為45萬個。但根據最普通的估計,一般人隻要認識2000個詞,在講話時就足以運用自如了。一般人通常隻懂得一些動詞,以及把它們串聯起來的一些連接詞,再加上一些名詞,以及一些被已經濫用了的形容詞。一般人在精神方麵也相當懶散,或是太過於專心於事業,因此無暇學習如何將意念做最正確的表達。其結果怎樣呢?且讓我舉個例子吧。我曾經在科羅拉多的大峽穀邊度過終生難忘的幾天。在有一天下午,我聽見一位女士竟以一個相同的形容詞來形容一隻狗、一段管弦樂曲和一位男士的脾氣,以及大峽穀本身,那就是,他們全都很“漂亮”。

那麼,她到底用的是哪一個形容詞呢?因為英國語言學家羅傑在“beautiful”(漂亮)下麵列出了許多的同義字。你能猜得出她所使用的到底應該是其中的哪一個嗎?

C.避免使用老掉牙的表達方式

你不僅要努力做正確的表達,也要盡量使自己的表達具有新鮮感與創意。要有勇氣把你對事情的看法說出來,因為“事情本身就是上帝”。例如,在聖經記載的諾亞大洪水之後不久,一些最富創意的人首先使用了這個比喻:“冷得像條胡瓜。”這個比喻真是太好了,因為它極具新鮮感。即使是在後來的貝爾夏加的著名盛宴上,這個比喻仍可保有它的原始新鮮感,並值得在一場宴會後的演講中使用。但是到了今天,我們這些以擁有創造力而自負的人,如果還在重複使用這個比喻,你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下麵是12句用於表示寒冷的比喻。它們豈不跟那個陳腐的“胡瓜”比喻具有同樣的效果,不僅更新鮮,也更能為人所接受嗎?

冷得像青蛙。

冷得像清晨的熱水袋。

冷得像步槍的通條。

冷得像墳墓。

冷得像格陵蘭的冰山。

冷得像泥土。

冷得像烏龜。

冷得像飄雪。

冷得像鹽巴。

冷得像蚯蚓。

冷得像黎明。

冷得像秋雨。

趁你現在還有這份興致,可以想想你自己的比喻,用以表達寒冷的感覺。要有與眾不同的勇氣,並把它們寫在下麵。

我曾經請教女作家凱瑟琳?諾利斯,如何才能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來。她回答說:“閱讀古典散文與詩集,並嚴厲地刪除你的作品中無意義的詞句及陳腐的比喻。”

一位雜誌編輯有一次告訴我,每次當他發現投來的稿子中有兩三處陳腐的比喻時,他就立即把稿子退還給作者,以免浪費時間去看它!在他心目中,一個沒有表達創意的作家,將無法表現任何有創意的思想。

台風與個性

台風與個性,是決定演講成敗的重要因素。唯有自然、真誠,才能贏得聽眾信任。有一次,卡耐基技術研究所曾對100位著名的商界人士進行過智力測驗。這次測驗的內容與戰時對陸軍所進行的測試相似。該研究所最後將測驗結果鄭重對外公布:在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各種因素中,個性的重要性遠勝過他智力的高低。

這是一項意義極為重大的結論:對商人而言,極為重要;對教育而言,極為重要;對專業人員而言,十分重要;對演講者而言,更是十分重要。

對於成功的演講來講,除了事前的準備之外,個性可能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了。著名演講家阿爾伯特?哈伯德就曾說過:“在演講中,贏取聽眾信任的,是演講的態度,而不是講稿的詞句。”我要對他的這句話略作修正,應該是態度加上觀念。但個性是一種模糊而且難以捉摸的東西,就像紫羅蘭的香氣一般,即使是最能幹的分析家也無法把握。個性是一個人的全部組合:肉體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還包括遺傳、嗜好、傾向、氣質、思想、精力、經驗、訓練,以及全部的生活境況。它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般複雜,同樣幾乎隻有極少數人能夠理解它。

個性是由遺傳和環境所決定的,而且極難更改或改進,但我們可以使之強化到某種程度,使它變得更有力量,更具吸引力。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努力對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這項奇異的事物作最大的利用。這個目標,對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改善的可能性盡管微乎其微,但我們仍然可以進行討論及分析。

1.演講之前要充分休息

如果你希望將自己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必須先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一位顯出疲態的演講者在講台上是沒有吸引力的。千萬不要犯這種最常見的老毛病,即把你的準備工作及計劃一直拖延到最後1分鍾,然後再匆匆忙忙趕著進行,企圖彌補失去的時間。這樣幹會對你的身體造成破壞,引起頭腦的疲乏。這是一種可怕的破壞力量,它將會拖累你,削弱你的活力,使你的頭腦與神經同時變得虛弱。

如果你必須在4點鍾時向委員會發表一個重要的演講,你就應該吃一頓輕便的午餐,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小睡一會兒,以恢複精神。休息正是你所需要的,不管是精神上、肉體上還是神經上都是如此。

法拉的行為習慣就經常讓她的新朋友大吃一驚,因為她常常很早就向他們道晚安,然後上床睡覺,留下他們同她的丈夫繼續談話。她知道她所從事的藝術工作需要有充足的睡眠。

諾蒂卡夫人在她當上了歌劇第一女主角後就表示,必須放棄自己所喜愛的一切:社交生活、朋友、誘人的美食。

當你要發表一篇重要的演講時,注意,切不可吃得太飽。你演講第一頓的飲食要像一位聖徒那般少。周日下午5點,亨利?比徹經常隻吃一些餅幹,喝點牛奶,除此之外不會再吃任何東西。

摩貝爾夫人說:“要是我準備在晚上演唱,我就不吃午餐,隻在下午5點的晚餐進分量很少的食物,包括一塊雞或魚肉,或是甜麵包、一個蘋果和一杯水。每一次當我從歌劇院或音樂會回到家中時,總是發現自己餓得都支持不住了!”

摩貝爾夫人和比徹的做法真是太明智了。我起初也不理解這樣做的意義,後來,當我成為一名職業演講家之後,每當我在吃完一頓豐盛的大餐後要發表兩個小時的演講時,我才明白個中的道理。經驗告訴我,在喝完飯前酒及湯之後,接著就是牛排、炸薯片、沙拉、蔬菜和甜點,帶著這樣的負重感再到台上站上1個小時,到那時我不但不能發揮我身體的最佳狀況,而且也不能使我的演講盡情發揮。本來應該流淌在我腦中的血液,現在全都集中到了胃部去同牛排及炸薯片戰鬥去了。著名音樂家帕德列夫斯基說得對!他說,他若在演奏會之前隨心所欲地大吃一頓,那麼他身上的獸性將會占據最上風,甚至還會滲進他的指尖,而使他的演奏遭到破壞及變得呆板。

2.不要忽略衣著與態度

有一次,一位擔任大學校長的心理學家向一大群人發出問卷,向他們詢問,衣服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結果,被詢問者幾乎一致表示,當他們穿戴整齊、全身上下一塵不染時,他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穿得很整齊,而且也可以感覺得到,這表明衣服會對他們產生某種影響。這種影響雖然很難解釋,但十分明確,十分真實。得體的衣服會使他們增加信心,使他們的自信心大增並提高他們的自尊心。他們發現,當他們的外表顯得很自信時,他們的思想也比較容易順暢,他們的表達也更容易取得成功。這就是衣裝對穿著者本人所產生的影響。

演講者的衣著會對聽眾產生什麼影響呢?我注意到,如果演講者是位不修邊幅的男士,穿著寬寬鬆鬆的褲子、變形的外衣和鞋子,自來水筆和鉛筆露在胸前口袋外麵,一張報紙、一隻煙鬥或一罐煙草把西裝的外側塞得凸了出來;如果演講者是一位女士,帶著一個樣子醜陋的大手提包,襯裙還露在外麵,聽眾對這樣的一位演講者根本就沒有信心,就如同演講者對自己的外表也沒有信心一般。看了他或她那個蓬亂樣,聽眾豈不是也認為,這位演講者的頭腦一定也是亂七八糟的,就如同他那蓬亂的頭發、未經擦拭的皮鞋,或是脹得鼓鼓的手提包一樣。

當羅伯特?李將軍代表他的軍隊前往阿波麥托克斯鎮表示投降時,他穿著一套整整齊齊的製服,腰邊還係了一柄很珍貴的長劍。與他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格蘭特卻未穿外套,也未佩劍,隻穿著士兵的襯衫和長褲。格蘭特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相較之下,我一定是個十分怪異的對象,而對方則是一名衣著漂亮的男士,身高6英尺,服飾整齊。”未能在這個曆史性場合穿上合適得體的服飾,這也成為格蘭特將軍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之一。

美國農業部曾在其實驗農場上養了幾百箱的蜜蜂。每一個蜂巢都被裝上一麵很大的放大鏡,隻要按下按鈕,蜂巢內部就會被電燈照得通明。這樣,在任何時候,不論是白天或夜晚,這些蜜蜂的一舉一動都能被很細密地觀察到。演講者的情況也與此類似。他也像被安置在放大鏡下,被聚光燈所照射,所有的眼睛都在看著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個人外表上哪怕是最微小的不協調之處,也立刻會像科羅拉多的帕克山峰那般醒目。

幾年以前,我曾替《美國雜誌》撰寫過一篇關於紐約一位銀行家的生平故事。我請他的一位朋友說明他成功的原因。他說,這位銀行家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於他那迷人的微笑。乍聽之下,這種說法可能顯得有點兒誇張,但我相信這是千真萬確的。其他的人——可能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可能擁有更豐富的經驗,而且也具備更為優越的財經判斷力,但這位銀行家卻不同,他擁有他們所沒有的一種額外資產:最隨和的個性。在這種個性中,他那溫暖、受人歡迎的微笑,則是其中最大的特色之一。這種微笑能使他立即贏取別人的信任,使他立刻獲得別人的好感。隻要是與他有過一麵之交的人,都願意看到他獲得成功,而且都十分樂意對他表示支持。

中國有個成語叫“和氣生財”。在觀眾麵前展露笑容,豈不是與在櫃台後麵的笑容一樣受人歡迎嗎?談到這兒,想起了一件事,有位學生參加了由布魯克林商會主辦的演講訓練班。當他出現在觀眾麵前時,全身都散發出一股氣息,仿佛在向台下的人表明他很高興能來到這兒,他很喜歡他即將進行的演講。他總是麵帶微笑,而且顯得十分樂意地麵對著他的聽眾。他的這種情緒很快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位聽眾,人們立即覺得他十分親切,而他也大受歡迎。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卻經常看到演講者以一種冷漠、造作的姿態走上講台,以一種很不情願的神態來發表這次演講。等到演講完了,好像完成一個苦差事似的,謝天謝地的。我們這些當觀眾的,也會很快被他的這種情緒所感染,會十分沉重地聽完他的演講。

奧佛?斯特裏特教授在《有影響力的人類行為》一書中寫道:

喜歡產生喜歡。如果我們對我們的聽眾有興趣,聽眾也會對我們產生興趣。如果我們不喜歡台下的聽眾,他們不管在外表或內心,也會對我們表示厭惡。如果我們表現得很膽怯而且慌亂,他們也會對我們缺乏信心。如果我們表現得很無賴,而且大吹其牛,聽眾們也會表現出自我保護性的自大。經常的,我們甚至尚未開口說話,聽眾就已評定我們的好或壞了。因此,我有充分的理由指出,我們必須事先確信我們的態度一定會引起聽眾的熱烈反應。

3.把聽眾聚集在一起

身為一名演講者,我經常會在下午對稀稀落落分坐在大廳內的一小群聽眾發表演講,或是在晚間對擁擠在一個狹小空間內的一大群人發表演講。在不同時間,聽眾對演講者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晚上聽眾們聽了會開心地哈哈大笑的同一個話題,到了下午卻隻能使聽眾們的臉上露出淺淺的微笑;晚上的聽眾會對每一段落都報以熱烈的鼓掌,但下午的聽眾們卻毫無反應。

這是為什麼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下午的聽眾大多是年老的婦人或小孩子。他們當然比不上晚上那些精力充沛且比較有辨識能力的聽眾那般對講題有那樣熱烈的反應。但這隻是一部分的原因而已。

更真實的原因是,當聽眾分散開來時,他們不易受到相互感染。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那種場地裏空空的聽眾與聽眾之間空了很多椅子更能澆滅聽眾的熱情了。

亨利?比徹在耶魯大學發表有關講道的演講時說:

“人們經常問我:‘你是不是認為,對一大群人發表演講,要比向一小群人演講更有意思?’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可以向12個人發表精彩演講,同樣,我也可以向1000個人發表同樣精彩的演講,對於前一個群體隻要這12個人能夠圍坐在我的身邊,緊緊地靠在一起,並且彼此可以碰到對方的身體。同樣,對於後一種情形,如果1000個人分散而坐,每兩個人還相隔4英尺之遠,那也像在一間空無一人的房子裏一般糟糕……把你的聽眾緊緊聚集在一起吧,你隻要花一半的精神,就能令他們大為感動。”

當一個人置身於一大群聽眾之間時,他很容易有一種失去自我的感覺,因為他成了這些聽眾中的一分子,這當然比他單獨一個人時更容易受到影響,他會不由自主地隨大眾的氣氛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熱烈鼓掌。但如果他隻是聽你演講的五六個聽眾中的一個,雖然你對他說的仍然是同一內容,由於氣氛太冷清,他會顯得無動於衷。

當人們成為一個整體時,你很容易使他們發生反應,相反,如果你要使一個獨處的人有所反應,就比較困難了。例如,當男兵們前往戰場時,他們一定會采取世界上最不顧一切後果的行動:他們希望大家聚成一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家都知道德國士兵們上戰場時,彼此要緊握住同伴們的手不放。

群眾!群眾!群眾!他們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所有規模龐大的運動及社會改革,都是經由群眾的呼應而推展開來的。關於這個題材,我的書裏有一本極為有趣的著作作了極為精彩的論述,這本書就是由艾佛特?狄恩?馬丁所寫的《群眾行為》。

如果我們要向一小群人發表演講,就應該去找一個小房間。把聽眾塞進一個狹小的空間,好過讓他們分散在寬廣的大廳裏。

如果你的聽眾坐得很分散,就請他們移到前排來,坐在靠近你的位子上。你一定要堅持讓他們移過來後才展開你的演講。

除非聽眾相當多,而且確實需要演講者站到講台上去,否則不要這樣做。你可以下台去和他們站在同一高度,站在他們身邊,這樣可以不拘形式,同聽眾們親切地打成一片,這能使你的演講和日常談話一樣。

4.注意演講場所的環境

保持空氣的新鮮。在演講過程中,氧氣的供應是極為重要的基本要素。不管是如何動人的演講,也不論是音樂廳中如何美麗的女高音,都無法使置身於惡劣空氣中的聽眾保持清醒。因此,當我置身於一個空氣不怎麼清新的環境中發表演講時,在開始演講之前,我總是要請聽眾們站起來先休息兩分鍾,同時把窗戶全部打開。

過去14年來,詹姆斯?龐德少校曾擔任過亨利?比徹的經理,為此他不得不一直穿梭於美國及加拿大各地。當時,這位著名的布魯克林傳道師廣受人們的歡迎。龐德經常在信徒來臨之前,先去察看比徹將要前往傳道的地點,並且認真地檢查燈光、座位、溫度及通風情況。龐德是位喜歡大吼大叫的退伍陸軍軍官,他很喜歡運用權威。因此,如果一處傳道場所太熱,空氣不流通,而他又打不開窗子,他會拿起書本對著窗戶丟過去,一下子把窗戶的玻璃砸得粉碎。他深信:“對於一位傳道者來說,僅次於上帝恩典的最佳事物就是氧氣。”

燈光是影響演講成功與否的另一要素。除非你是在一群人麵前表演招靈術,否則,應盡可能讓房間裏的光線保持充足。要在一個像熱水瓶內部那樣半明不亮的房間裏激發起聽眾的熱烈情緒,就如同想要馴服野鵪鶉那般困難。

如果你看過名製片家彼拉斯科有關舞台製作的著作,你將會發現,一般演講者對於適中燈光的重要性的觀點可以說是一絲一毫也沒有。

讓燈光照在你的臉上,人們希望看清楚你的麵容。在你五官上所產生的那種微妙變化,是自我表現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為真實的一部分。有時候,這種外觀表現更甚於你的言語表達。如果你站在燈光的正下方,你的臉孔上可能會有陰影;如果你站在燈光的正前方,你的臉上一定也會有陰影。因此,在你站起來演講之前,先選定一個光線最佳的地點,這豈不是一種很聰明的行動嗎?

千萬不要躲在桌子後麵。聽眾希望看到演講者的全部麵貌。你是否發現,有的人為了打量你,他們甚至會從座位上探出頭來,以把演講者的整個人看清楚。

一些好意的演講組織者一定會替你預備一張桌子,一個水壺和一個杯子。實際上,如果你的喉嚨很幹,可以考慮含一點鹽在口裏,或嚐一點檸檬,它們會使你的唾液再度流出來。

你不能要水壺或杯子。你也不能將一般講台上放置的那些毫無用處且又難看的廢物堆在你的講台上。

你是否打量過,位於百老彙大道上的各種品牌的汽車展示廳都布置得十分漂亮、整潔、幹淨,讓人賞心悅目。法國巴黎那些名牌香水及珠寶店的辦公室也布置得既高雅又豪華。這是為什麼?因為這些產品都極為高級。當顧客看到這些展示室布置得如此美麗之後,將會對這些產品更加肅然起敬,更有信心,也將更為羨慕。

同樣的理由,一名演講者也應該擁有為他設置的令人賞心悅目的背景。在我的意念中,理想的布置應該是完全沒有家具的,在演講者的後麵不應有任何吸引聽眾注意力的東西,在他的兩邊也不能有任何東西。也就是說,除了一幅深藍色的天鵝絨幕布之外,什麼東西也不要。

但是,看一看,一般演講者的背後通常都有些什麼東西呢?地圖、圖表及桌子,也許還有很多積滿灰塵的椅子相互疊在一起。這會造成什麼結果呢?隻會是一種粗俗、淩亂及不調和的氣氛。因此,你一定要把沒用的東西全部清除掉。

亨利?比徹說:“演講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人。”

因此,你一定要讓演講者在整個會場突顯出來,要像少女峰白雪覆蓋的峰頂與瑞士的蔚藍天空相互輝映那般突出。

有一次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蘭登市,正好碰上加國總理在當地演講。在他演講時,卻有一名工友拿著一根長木棒從這個窗戶走到另一個窗戶,他在一一調整窗子的開合。結果發生了什麼事呢?聽眾幾乎一致地暫時忘記了台上的演講者,轉而去看那位工友,仿佛他正在表演什麼魔術似的。

不管是聽眾或觀眾,他們都無法抵抗——或者應該說他們不願意抗拒,向移動物體望去的誘惑。演講者隻要能夠記住這一真理,那麼,他就能使自己免於一些困擾及不必要的煩惱了。

第一,他應該克製自己,不要把弄自己的手指、撥動衣服或是做些能減少別人對他的注意力的一些緊張的小動作。我記得,有一次有位很有名的紐約演講家在演講時,用手玩弄著講台上的桌布,結果聽眾們全都專心地望著他的手,足足有半小時之久。

第二,如果可能的話,演講組織者應該把聽眾的座位做適當的安排,使他們不會看到遲到的聽眾進來,如此可以防止他們分散注意力。

第三,演講者不應該安排貴賓坐在講台上。幾年以前,雷蒙?羅賓斯在布魯克林發表一係列的演講。他邀請我和另外多位貴賓一起坐在講台上。我予以了拒絕。理由是,這樣做對演講者並不好。第一天晚上,我注意到很多位貴賓移動身子,以及把一條大腿放到另一條大腿上,然後又放下來,等等。每一次,他們之中隻要有任何一個人稍微移動一下,聽眾就會把眼光從演講者身上移到這位賓客身上。第二天,我把這種情形告訴了羅賓斯先生,請他注意。於是,在以後的幾個晚上,他很聰明地單獨一個人站在講台上。

比拉斯克不允許舞台上放置紅色的鮮花,因為它們會吸引聽眾太多的注意力。演講者怎麼可能允許在他演講時有一個動個不停的人麵對觀眾坐著呢!他不應該這樣做。隻要他稍微聰明一點,就不應該這樣做。

5.保持良好的姿態

演講者在演講之前,不要坐著麵對聽眾,你應以嶄新的姿態到達會場,這豈不是比聽眾在你還沒有演講之前就看到你的尊容更好一點嗎?

但是,如果我們必須先坐下來,也要十分注意我們的坐姿。你一定看過別人四處張望找空位子的情形吧,那是否很像一頭獵犬在找一處可以讓它躺下來過夜的地方?他們先是到處張望著,當他們真的找到一張椅子時,就加快腳步跑上前去,然後就像放置一個大沙袋一樣把自己的身體猛地放在了椅子上。

懂得如何坐的藝術的人就不這樣,他一般先用腳背碰一下椅子,並使自己在內心的完全控製下,讓整個身子從頭部到臀部都保持輕鬆的直立姿勢,然後緩緩坐下去。

我們在前麵說過,不要撥弄你的衣服或首飾,因為這樣做會分散聽眾對你的注意力。不僅如此,這樣做還會給人一種懦弱而缺乏自我控製的印象。任何不能增加你的演講分量的動作都會減少聽眾對你的注意力。在演講會場,是沒有任何動作不會吸引聽眾注意力的。因此,當你站立時,必須保持靜止的狀態控製好你的身體,這樣就會使你在聽眾麵前產生一種能控製心理的、泰然自若的感覺。

當你準備站起來向聽眾發表演講時,急急忙忙地開口是業餘演講家的通病。你應先深深吸一口氣,對著你的聽眾望大約1分鍾的時間,如果聽眾席上還有嘈雜聲或騷動,停下來,等到一切平靜為止。

挺起你的胸膛,這種姿勢有助於你自信的表達,讓聽眾從你這兒感受到一種力量。當然這種行為也不是說當你站在聽眾麵前的霎時就能筆直的站立的,你必須每天都這樣練習,隻有這樣,當你站在聽眾麵前時,你才會很自然地挺起胸膛。

盧瑟?克裏克在他的《有效率的生活》一書中說:“在每10個人當中,我們也找不出1個能使自己保持最佳姿態的人……你一定要使頸部緊緊貼住衣領。”他建議人們每天從事下述這種練習:緩慢地吸氣,但要盡量用力。與此同時,把頸部緊緊貼住衣領。即使這一套動作很誇張,也對你有益而無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介於兩肩之中的背部能夠挺直,同時也會使胸部加厚。

你的雙手應該如何擺放呢?忘掉它們吧。如果能夠將它們很自然地下垂於身體兩側,那就最理想了。如果你感到它們就像一大串香蕉似的,千萬不要以為沒有人會去注意它們,或是沒有人對它們感興趣。

最好是讓它們輕鬆地下垂於你身體的兩側,這樣才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即使是最吹毛求疵的人也無法批評你的這種姿勢。當然,如果需要,你還可以自然地打出各種強調性的手勢。

但是,假如你很緊張,而且你發現,把它們放在你背後,或是插入口袋中,或是放在講桌上,能夠使你減少緊張的情緒,你該怎麼辦呢?運用你的常識去判斷。我曾經聆聽過我們這一時代許多著名演講家發表的演講。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在演講時,會偶爾把手插入口袋中。布萊恩曾這樣,德普也曾這樣做過,羅斯福總統也會這樣做。即使像英國政治家狄斯累利這樣注重儀態的紳士,有時候也會向這種誘惑投降。但是,天並不會塌下來,而且根據氣象預報,如果我的記憶正確的話,明天早上,太陽仍會準時升起。如果一個人準備演講的內容是有價值的,而且他也能很有說服力地說出來,那麼,他究竟如何處理他的雙手或雙腳,當然是小事一樁。隻要他的頭腦充實,心中熱情澎湃,則這些次要的細節大都是可以自行解決的。畢竟,發表演講最重要的部分是內容,而不是手或腳的姿勢問題。

這會很自然地引領我們去注意到經常被濫用的姿勢問題。我所上的第一堂演講課,是由中西部一所學院的院長親自講授的。在我的記憶中,這一堂課談到的主題就是姿勢問題。遺憾的是,對我來說,這堂課不僅毫無用處,而且認為其觀念錯誤,絕對有害。他教導我說,我應該讓我的手臂鬆弛地下垂於我的身體兩側,手掌心向後,手指半彎曲,拇指與我的大腿接觸。他還訓練我要以優雅的曲線舉起我的手臂,手腕以古典方式轉一圈,然後先把食指伸開,接著是中指、小指。等到這堂具有美學及裝飾性的訓導進行完畢後,還要求我的手臂再循著同樣優雅但不自然的曲線放下來,還要再度貼住大腿外側。整個表演極其呆板,而且十分造作,完全不合情理,也非常不真實。十分可笑的是,在他內心深處還覺得他所教的這一套是別處學不到的。

然而,他沒有教我應創造出一套獨特的動作;也沒有鼓勵我培養起做出手勢的感覺;沒有要求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注入生命的活力,使它顯得自然;也沒有要求我放鬆心情,學會自動自發,突破我保守的外殼,像一個正常人一樣談話及行動。整個表演令人感到十分遺憾,就像一架打字機一樣,也像去年已築的鳥巢般毫無生氣,更像電視鬧劇那般荒唐不堪。

如此荒謬的言談居然到了20世紀還能聽到教授,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就在幾年以前,我的書架上還曾擺放過一本有關演講姿勢的書——整本書的內容都在企圖使人成為機械。它居然告訴讀者,在講到這個句子時該做出什麼手勢,講到那個句子時又該做出什麼手勢,哪種情形要用一隻手,哪種情形要用雙手,哪種情形要把手舉高,哪一種要舉到中等高度,哪一種要放低,如何把這根手指彎起來,以及怎樣彎起那根手指。有一次我看到有20個同學站在一班同學的麵前,同時念著從這本書中摘錄出來的相同句子,並在完全相同的句子上做出完全相同的手勢,這一場景使人感到非常荒謬可笑、造作、浪費時間、機械化且有害於健康。這種機械化的演講觀念已使許多人對演講教學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印象。馬薩諸塞州一所規模很大的學院的院長最近說,他的學校不開班教授演講,因為他一直未看到任何一種實用而且能教學生合情合理發表演講的教學方法。我百分之百同意這位院長的看法。

有關演講姿勢的所有著作,9/10都是廢紙一堆,而且它們不隻是浪費了好紙張及好油墨,因為讓學生從這些書上學來的任何姿勢,很可能都是一大誤導。你要想學會有用的姿勢,隻能自己去揣摩,從自己的內心,從自己的思想,從你自己對這方麵的興趣中去培養。唯一有價值的手勢就是你天生就會的那一種。一盎司的本能比一噸的規則更有價值。

手勢與晚宴服這種可以隨意穿上或脫下的東西完全不同。後者隻是一個人內在本能的一種外在表現,如同親吻、腹痛、大笑及暈船一般。

而一個人的手勢,就如同他的牙刷,應該是專屬於他個人使用的東西。而且,誠如人人特點各異一般,隻要他們順其自然,每個人的手勢也應該都各不相同。

不應該把兩個特點各異的人訓練成手勢完全相同的人。你們可以想象,如果個子修長、動作笨拙、思想緩慢的林肯,和說話很快、個性急躁而且溫文爾雅的道格拉斯使用完全相同的手勢,那將是多麼荒謬無比!

據曾經與林肯共同執行法律業務並且替他撰寫傳記的賀恩登說:

林肯用手做手勢的次數,不如他用腦袋做姿勢那般多。他經常使用腦部,也就是在加強部分,他會用力甩動頭部。當他企圖強調他的某種說法時,這種動作尤其有意義。有時候這個動作會猛然頓住,仿佛將火花飛濺到易燃物上一樣。他從來不像其他的演講者那般猛揮手勢,好像要把空氣及空間切成碎片一般。他從來不采取具有舞台效果的行動……隨著演講過程的進行,他的動作會愈來愈自由而且安然自在,最後達到優美的程度。他擁有完全的自然感,強烈的特點,因此他也就顯得富有尊嚴且十分高貴。他看不起虛榮、炫耀、造作與虛偽……當他把見解散播於聽眾的腦海中時,他右手的瘦長手指則蘊含著一個極有意義而又特加強調的世界。有的時候,為了表示喜悅與歡樂,他會高舉雙手,大約成五十度的角度,手掌向上,仿佛渴望擁抱他所喜愛的那種精神。如果他所要表現的是厭惡的情緒,例如,譴責奴隸製度時,他會高舉雙臂,握緊雙拳,在空中揮舞,表現出真正的憎惡感。這是他最有效果的手勢之一,表現了他的一種最生動的堅定決心,顯示他決心把他痛恨的東西接下來,丟在灰塵中予以踐踏。他總是站得中規中矩,兩腳的腳指頭踏在同一條線上;也就是說,他絕不會把某隻腳放在另一腳之前。他絕不會扶住或靠在任何東西上支撐身體。在整個演講過程中,他隻對他的姿勢與態度做少許的變化。他絕不會狂喊亂叫,也不會在講台上來回走動。為了使他的雙臂能夠輕鬆一點,他有時會用左手抓住外衣的衣領,拇指向上,剩下的右手可自由地做出各種手勢。

著名雕塑家聖高登斯曾把他的這種姿態雕成一座雕像,矗立在芝加哥的林肯公園。

羅斯福則比林肯更有活力、更激昂、更積極。他的臉孔因為充滿各種表情而顯得生氣蓬勃。他握緊拳頭,整個身體成為他表達感情的工具。政治家布萊思在演講時經常伸出一隻手,手掌張開。格雷斯通經常用手掌拍擊桌子,或是用腳踩地板,發出很大的聲響。羅斯伯利習慣高舉右臂,然後以無盡的力量猛然往下一甩。當然,這種力量不是每個人身上都具備的,隻有演講者的思想與信念具有相當的力量才行,隻有這樣才能使演講者的姿勢強而有力,顯得自然。

自然而充滿活力,它們是行動的至善表現。英國政治家伯克的手勢非常的笨拙,且極不自然。英國名演講家庇特,用手在空中亂舞,“像個笨拙的小醜”。亨利?凱爾文爵士跛著腳,行動怪異。麥考雷爵士在講台上的行為,也令人不敢恭維。葛拉登也是一樣。巴尼爾也一樣。已故的庫鬆爵士在劍橋大學說:“答案顯然在於:偉大的演講家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手勢。雖然偉大的演講家一定要有漂亮的外形及優雅的姿態,但如果演講者不巧生得很醜,行動又笨拙,那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許多年以前,我聽過著名的吉普西?史密斯的傳道。他的演講曾使好幾千人信了耶穌,我對他的精彩演講極為佩服。他也使用手勢——而且用得相當多,但不致令人覺得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這才是最理想的方式。隻要你能練習及運用這些原則,你將發現,你自己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做出你的手勢的。我無法替你舉出任何運用姿勢的法則,因為一切決定於演講者的氣質,決定於他準備的情形,他的熱誠,他的個性,演講者的主題、聽眾,以及會場的情況。

不過,我這兒仍有有限的幾條建議,可能對你也有點用處。不要重複使用一種手勢,否則會令人產生枯燥、單調的感覺;不要使用肘部做短而急速的動作;由肩部發出的動作在講台上看來要好得多;手勢不要結束得太快;如果你用食指強調你的想法,一定要在整個句子中維持那個手勢。一般人都會忽略這一點。這是很普通但也是很嚴重的錯誤。這種錯誤會削弱你所強調的內容,而相形之下,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反而會變得仿佛很重要,而使真正的要點卻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當你在聽眾麵前進行演講時,隻做出那些自然發出的手勢。當你在練習時,如果必要的話,應強迫你自己做出手勢。因為在台下,當你強迫自己這樣做時,會顯得十分清醒而刺激,不久,你的手勢將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把書本合上。你無法從書本上學會手勢的。當你演講時,你自己的衝動和欲望才是最值得你信任的,比任何教授所能告訴你的任何指示都更有價值。

如果你忘記我們對手勢所做的一切說明,而你又將上台演講,請記住一點:如果一個人如此專心於思考他所要說的內容,並如此急於把他的意見表達出來,以至於他忘掉了自己的存在,談話及舉止皆出於自然,那麼他的手勢及表達方式將不會受人批評。如果你對此有所懷疑,你可以走向某人,一拳將他打倒。你將會發現,當那人站起來之後,他將會向你說出一段幾乎無懈可擊的完美談話。

以下三句話是對演講時台風的最好說明:

a.裝滿桶子。

b.敲掉塞子。

c.讓自然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