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交幣的增值:尋找社交財富的“引爆點”(3 / 3)

但是,毫無疑問,這些門派正麵臨危機,甚至正走向沒落。

轉發派首先被無視。他們缺少自己的創意,隻知道當搬運工,而他們搬運來的東西又顯得大同小異,讓人連看一眼的興致都沒有,所以他們經常被屏蔽。

自拍派越來越不受歡迎。很少有自拍門徒懂得“節製”二字的,他們無止境地曬著一個美顏相機打造出的表情和姿勢、一桌用來看的飯菜、一個沒有多少變化的娃娃、一些並不精彩的風景照,人們很快便從新鮮變為了厭煩。

養生派緊隨其後。那些大大小小矛盾百出的秘方偏方,造成了人們極大的認知困難,簡直就像偽科學。為了真正的健康,人們隻好選擇不看。

微商派兩極分化,一部分信譽好的微商和代購,給大家帶來了真正的方便和實惠,正在逐步擴大自己的店鋪;另一部分刷麵膜、刷高仿、刷各種三無產品的微商,則被視為毒瘤,人人欲罵之而後快。

雞湯派基數大,真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隻有極少數雞湯大師能熬出老少皆宜的美味雞湯,讓人繼續心甘情願地接受推送,也正因為這極少數的存在,這個門派依然有生機、有前途。

段子派成立的時間最短,卻很快便攻下了一大片地盤。他們的吸睛秘訣是有趣、有趣、繼續有趣!不過,段子手們素質參差不齊,好玩的是真好玩,無聊的是真無聊,結果讓這個門派的口碑呈現兩極分化,而且段子手最迅速地與廣告商實現聯姻,形象進一步複雜。

在這六大門派一統微信朋友圈江湖的格局下,想要自立門戶奠定江湖地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連想要在門派內開辟出一片新天地,也有數不清的阻礙。這時,你需要的仍然是尋找爆點!

例如,加入雞湯派的你,想要揚名立萬,就要摒除那些雞湯派老招式,因為隻放雞精調味,結果端出的還是一盆清水。相反,把別人心裏想說的話說出來,才能引起共鳴。隻有這樣,你的雞湯才是暖的、有味道的。

又如,你是個養生派,但你可以不轉發那些真假難辨的經驗帖,而是去談一些真正有用的經驗,或是親身經曆的被證明是很有效的養生保健良方。

再如,微商派的你,至少要做到不賣假貨,然後把服務提高上去。你還可以轉發一些資訊,談一些自用心得。比如,食品微商可以說說營養,服裝微商可以說說搭配,化妝品微商可以聊聊妝麵,商品和資訊結合,也能產生不錯的效果。

雞湯派和段子派都是文字活兒(現在還要加上圖片、視頻等多種媒體),老調新彈是思路,推陳出新才能有勃勃生機。

總之,在社交環境下,想要化社交幣為真財富,創意、是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長久的方法。

沒有爆點怎麼辦?用話題量變累積質變

通過前麵幾節的內容,我們學習了尋找爆點、製造爆點、抓住爆點以及反向爆破的方法,還修煉了爆點神功的基本大法。當然,即便如此,想必還是有人會說,爆點,是個天時、地利、人和的運氣活兒,網上人這麼多,出名的又有多少呢?出名的人這麼多,靠爆點走紅的又有多少呢?這樣一計算下來,靠爆點得到社交財富的概率還真不高。

其實,我們的腦子沒必要一根筋。爆點雖好,也不用隻盯著它,沒有瞬間爆炸的級數增長,我們還可以學習另一種突破式引爆法。當然,這種方法需要更長的時間、更深的智慧,不會讓你“一夜暴富”,卻能讓你能夠天天看到社交幣在增長。這就是“話題量增長法”。這個名字是不是太抽象?別被它嚇到,它一點也不難懂。

首先請你回答一個問題:在微博上,經常上頭條的是哪一位?

回答不上來?你當然回答不上來,哪有人整天都能占據頭條的。

再回答一個問題:在微博上,永遠上不了頭條的人是誰?

答案居然如此一致,是的,我們都知道這個人是——汪峰。

說起汪峰和頭條的關係,簡直是一場讓人心疼的喜劇大戲。搖滾歌星汪峰成名已久,在新人當道的娛樂圈,他和許多老牌明星一樣,漸漸成了年長一代的記憶,漸漸遠離了年青一代的視野。後來,他成為“中國好聲音”的導師,重新有了走紅的跡象,微博粉絲持續增加,歌唱事業也在發展,但大紅大紫還說不上。

混娛樂圈的人誰不想上頭條?人們相信汪老師也一樣,特別是汪老師找了一個國際巨星做對象,話題度更是節節攀高。但是,任憑他和國際巨星合作也好,互相表達情意也好,甚至訂婚、結婚、生孩子,他都沒有撈到一次上頭條的機會。不是合作者不給力——國際巨星靠著新電影拿了一堆大獎,收獲了很多頭條,唯獨他總是與頭條擦肩而過。

每當汪老師有了新動作,比如發表新歌開演唱會秀恩愛時,總會有突發性爆炸式的新聞來襲,然後把汪老師的新聞擠到角落裏去。某某出軌,某某結婚,某某回國發展,某某演唱會等,仿佛全世界都在阻止汪老師上一次頭條。

人們哲學地做了這樣一條歸納:“萊昂納多與奧斯卡,村上春樹與諾貝爾,汪峰與頭條。”——2016年,萊昂納多終於捧到了奧斯卡金像獎,但汪老師還是沒能上頭條。

汪老師與頭條逐漸變成了網絡上最經典的笑話之一,不論什麼人上了頭條,人們都會加上一句“汪峰又上不了頭條了”,“心疼汪峰,頭條又沒了”。你以為汪老師會在乎一個頭條?他現在被娛樂圈稱為“中國搖滾界的半壁江山”,你能經常聽到他的歌,在哪裏都能看到他的名字,他有數一數二的話題度。隻要有這個頭條哏,上不上頭條又有什麼關係呢?要知道,這比上頭條的影響力大多了。

對汪峰老師致敬完畢。我們其實是想用這個極度成功的例子來說明以下道理:話題的積累能夠導致社交幣的質變,持續性的話題度最終會變為爆點,這種爆點的作用力範圍更廣,影響也更深。

沒有爆點的時候,千萬不要氣餒,而要用各種方法保持你的話題度,你不需要大熱,隻需要保持!在不斷的量變積累中,總有一天你也可以迎來你的爆點。

小成本,大突圍:社交幣的核心本位是什麼

2016年,第31屆奧運會在巴西的裏約熱內盧舉行。在開幕前,BBC放出了本屆奧運會的宣傳片,這是一個製造工藝簡單、畫麵並不十分精致的動畫宣傳片,從細節上就能推算其成本並不高。但是,它卻得到了一致的讚揚。人們忽略了它粗糙的部分,也不挑剔它並不是大製作,隻因它傳達的創意衝擊了人們的心理。

點開這個視頻,你看到的不是預想中的著名運動員的麵孔,不是巴西政府興建的奧運會體育場館,不是國家式的宣傳,而是動物——天空的、雨林的、水生的、兩棲的各類動物。這些動物以自身的形態做出了奔跑、跳躍、單杠、體操、跳水、遊泳等多種動作。最後,這些叢林猛獸都變成了體格健美的人類。這個簡單的視頻還不到2分鍾,卻傳達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意。

奧運會的口號是什麼?更高,更快,更強!古時候人們希望有動物一樣的跳躍能力、奔跑能力和擊打能力,以便更好地在生存競爭中取勝。這種競爭如今依然存在,奧運會則是人類追求的具體體現之一。宣傳片準確地把握了奧運的主旨和人們心理上的渴望,以最簡單的形式征服了觀眾。雖然本屆奧運會因為成本問題造成了住宿、比賽場地和招待的種種應付了事,但這個宣傳片的創意依然可圈可點,堪稱經典。

網絡有時是個無須激勵機製就能自行作用的平台,就看你有沒有頭腦加以利用。這是個呼喚創意的年代,這是個渴望刺激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裏,新鮮事物有成長的沃土,小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製作,隻要製作得當,擊中人們的心理,也能迅速瘋傳,取得讓人驚訝的宣傳效果。這種“突圍式”的宣傳,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了社交幣的核心本位在於創意。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風靡一時的小遊戲《植物大戰僵屍》,它同樣是小成本取得大成功的逆襲力作。

這款風靡全球的小遊戲在開發之初也有一個團隊,但團隊隻有四個人,一個做設計,一個做美工,一個做音樂,一個做程序,配置之低讓人咂舌。

這款上市9天就賺了百萬美元的小遊戲當初也有一筆啟動資金,但隻有區區150萬美元,比起那些動輒千萬美元的遊戲,實在寒酸。

這款充滿著蔬菜、鮮花和笑臉的小遊戲也並非這四個人的獨創,在它之前,已有不少庭院類遊戲,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加進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反派——僵屍。

沒錯,可愛的植物形象和簡單的攻防模式都不新鮮,是那些搖搖晃晃的僵屍給了這款遊戲真正的熱點、爆點、流行點!他們狀似可怕卻笨拙,戴著各種裝備走向你的房子,一路被植物們阻擊,倘若稍有不慎,他們邁過最後一道防線,從後門進入你的屋子,然後,伴隨著咀嚼聲,一行觸目驚心的字跡便出現了——“僵屍吃掉了你的腦子!”恐怖嗎?有一點,但更多的是有趣。

這就是創意的力量。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無須逆天的美工,隻需做到足夠有誠意和可愛,再加上有趣的創意,你就可以獨領風騷。

在這個時代,反而是動輒上千萬、上億元的大製作顯得有些冒險。可不是嗎,我們每年到底看到過多少爛片,這些片子隻肯把錢花在大牌明星的出場費和網絡媒體的營銷費上,卻不知道在最根本上投入一點資金——找個好點子,找個好編劇,或者找個好賣點。

但這種格局尚未分明的時候,正適合人們一展所長,拋掉思想負擔,盡情發揮創意。在網絡上,創業並不難,誰都有第一筆社交幣,誰都可能賺到第一桶社交資金。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小成本能否幹出大事業?本章的內容其實已經給了你答案。

情感分享:很容易操作的社交幣持續增加的方法

說到爆點,無論短期爆炸也好,長期積累也好,一定要強調創意,一定會要求機遇,一定要製造話題。到底有沒有一個方法,不需要那麼高的技術含量,不需要整天琢磨時機,不需要分分鍾爭取話題,卻能保持社交幣的增加,能保持社交信用的額度,能帶來更多的增值機會,甚至還有在某一天成為爆點的機會呢?

有。

不過不要興奮得太早,下麵要說的這種方法已經被數不清的人應用過,因為它是混跡網絡、遊走社交圈的基本方法之一。有人靠它成名,有人靠它撈金,也有人靠它成為社交的焦點。隻要你願意持之以恒,再有一點兒文筆與情商,它就能給你帶來一筆穩定的社交幣,屢試不爽。

如果說別的方法都是難題,這種方法就等於是送分題。在這裏,我們不妨將它命名為“情感分享增值大法”。

所謂“情感分享增值大法”,顧名思義,就是以情感分享作為基礎信息,借用剖析情感案例、解答情感疑惑、探討情感難題、促進情感交流等手段,實現消息提供者、發布人、議論者的三方互動,並讓更多人跟隨話題進行情感分析交流。這個方法的好處是操作難度不大,接地氣,參與的人多,話題性強,可以帶來持續性的關注。

這種介於八卦、段子、雞湯中間地帶的社交銀行一直是飲食男女放不下的場所,銀行主人坐地理財,靠著打碼幫人透露隱私,憑空收入大量社交幣——當然,有些隱私是自己編的段子,這個就不必說了,大家都懂,隻要夠狗血、夠熱鬧,沒有人會去拆穿。

都市男女需要這樣一個空間:當他們在愛情上受了委屈、一腔怒火無處發泄時,就想讓更多人看看自己的前任究竟是如何的極品;當他們遇到了笑裏藏刀、爭搶功勞的同事時,吃了大虧又要維持表麵上的和平,隻好在網上匿名發表帖子說“我的同事是個奇葩”;當他們遇到了難解難分的人事糾葛,洪荒之力無法克製時,會在互聯網上找一個地方吐一吐槽,並請網友們幫助自己出出主意……

這類情感社交幣的擁有者,在微博,在知乎,在微信上,每天都會有一大堆的業務,中國人那麼多,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幾個極品,每個人都可能會發生匪夷所思的故事,大多數人都有一腔傾訴的欲望卻無處發泄。隻可惜,他們不能直接上網去隨便罵,隻能通過匿名發一個帖子,或者把事情發給某個公眾號,借助對方的粉絲的傳播來達到自己發泄的目的。

還有一部分人遇到麻煩事難以解決時,會真心實意地@某些大V、某些公眾號、某些作家想要請求這些名人的幫助。他們或想得到這些看起來很聰明的人的建議,或想聽一聽網友們究竟是怎麼說的。這一類公眾號大多是兼職的情感作家或勵誌作家,他們往往會分享別人的經曆、暢談自己的智慧,盡管也有熬雞湯的嫌疑,但總的來說,還是起到了很強的正麵作用,因此一直有著不俗的人氣。

還有一些互聯網論壇上的分享帖,因為內容很奇葩,讓很多人忍不住去轉發,於是也能呈現出一種大規模擴張的趨勢。有時候公眾號也會利用粉絲量大這個優勢,拋出一些爭議性問題,例如“產婦剖腹保大保小”的尖銳話題,讓每個人都願意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會引起爭論,而話題的最終目的就是關注度和轉發率,也就是更多的社交幣。

也不要認為這件事毫無技術含量。在大量信息中選取有代表性的,也需要有獨到的眼光;想要找出一個能夠引起廣泛關注的話題,也需要了解時事和熱點。最起碼,要了解人們心理上的命門。

感情分享方式可不隻有一種。看,一群普通男女穿上西裝禮服,戴上狗耳朵、狗爪手套,在交響樂舞台上唱了一曲《感覺身體被掏空》,幽默又無奈地控訴著“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隻狗”,因為真實地描述了都市白領們的工作心情,這首歌於是迅速走紅,成為新一代神曲,也讓人記住了彩虹室內合唱團和作曲指揮金承誌。這就是共鳴帶來的傳播力。

想當一個成功的情感大V也許不容易,但情感分享依然是每個人都能取得社交幣的好方法。隻要你能抓住普羅大眾的情感點,你就不會沒有市場。

即使你有其他的話題點,也可以考慮進行適當的情感分享。或者,說一說你的情感經曆或情感困惑,讓別人更能了解你;或者,參與幾個情感話題,說一說你的看法,這樣更容易拉近你與關注者的距離。

如果你有很多粉絲,你也肯定會收到他們的求助或者傾訴。這時候,你不妨在征得對方的同意後與更多的人分享這個問題,這樣既能幫助他人解惑,又能進一步拉動你的人氣。須知,社交社交,聯絡的終究是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