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快樂康泰的心情(2 / 3)

假如以此作為準則,那麼,我的嶽父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基督徒了。

現代心理學之父詹姆斯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上這麼說:“假如神消失了,那該如何度過這漫長的日子!”

在前文我說起過有兩篇作品難分高下,就這樣,將獎金一分為二地發下去了。有一篇作品使我難以忘懷,是一位女性寫的親身經曆,她的大意是經過慘淡的經營,如果沒有主的支撐,她能否活過今天都是個未知數,

在這篇作品公布的同時,為了不使她的家人感到難堪,我們就暫且稱她為瑪麗。大約兩個星期前,她對我說起這段難忘的往事:

在經濟危機的時候,我丈夫每月的收入隻不過18美元左右,由於身體不好,常常缺席工作,時常每月18美元都拿不回來,天有不測風雲,就這樣疾病又找上了我們。為了給他治病,房子也抵債了。為了將5個孩子撫養成人,不得已我又找了一份洗衣工的工作,孩子身上穿的是在某海軍救濟所買來的低廉服裝經修補改裝而成的,在這樣貧困的日子裏,煩惱和憂愁損壞了我的健康。有一天,11歲的孩子因被我們對麵副食店的老板誣告偷了兩隻鉛筆而傷心地哭了。其實,他是位老實、聰明且自尊心極強的孩子,在眾人麵前受辱當然傷心至極,自尊心也受到了莫大的打擊。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是可忍孰不可忍,由於這些慘痛的不幸,我對生活失去了勇氣。我可能因為憂愁而得上了一種衝動型的精神錯亂症,我將正在洗衣的機器關掉,並將5歲的女兒帶入房中,關嚴所有窗戶,有一點縫隙也用紙封嚴。女兒感到不解地問:“媽媽你要幹什麼?”我說:“縫隙會將風帶進來,所以將它封緊。”隨後將瓦斯打開,將女兒抱到床上。女兒說:“媽媽,你怎麼如此古怪。我們不是才起床嗎?”我緊閉雙眼說:“這有什麼,再繼續睡一下。”我此時聽到了瓦斯的嗞嗞聲……我這一生都難以忘懷那瓦斯的氣味。

那個時候,我甚感奇怪,耳邊有美妙的音樂彈奏著,我仔細聽著,廚房的收音機忘記關掉了。此時,一切都不那麼重要,可音樂卻在我耳邊奏起,是一首極其古老的讚美詩:

耶穌是我的知己

他將我們的罪惡與煩惱都容忍了

將我們的重負扛在肩上

我們無比崇敬上帝

啊!對於我們的缺點而伸出援助之手

在我遇到煩惱和意誌沉悶的時候

祈禱,會在精神上有一種好的麵貌

在聆聽了這像仙樂般的聖歌後,我找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毛病。於是。我精神亢奮地關掉了瓦斯,將所有的窗戶推開,讓新鮮空氣注入進來。

從這以後,我不停地唱著這段聖歌,此時並不是有求於它,而是感謝它賜予我全家人的幸福與健康。我暗下決心將與以前的毛病一刀兩斷,經過這段經曆,我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在房子抵押之後,我必須花上5美元去租房子,此時我也深感得多謝神對我的恩典,它沒有使我在風雨中露宿街頭,我真誠地祝福,神一定會聆聽得到。黑暗的前麵是光明,雖然現在我們會有這樣和那樣的困難,我深信光明的前途就會在不久的將來到來,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點。此時的我也有了一些存款,孩子們已事業有成,並已成婚,我還有了3位快樂可愛的孫子。現在,我正供職於一家俱樂部。如果不是那次瓦斯事件,上帝也不會垂青於我,也不會有我的今天,我不得不由衷地感謝上帝讓我及時地醒悟。假如說個不吉利的話,當初我死了的話,也不會有今天的快樂。如今,我要鄭重規勸那些尋短見者:“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即使有再大的痛苦,它也隻不過是人生一角,是人生中不太重要的一小部分,而絕大部分是無比快樂的美麗人生。

據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平均每35分鍾就有一人死於自殺,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而且每2分鍾就有人患上妄想症。假如這些人能得到宗教信仰和禱告的撫慰的話,也許不會有這麼多的悲劇發生。

成績最為卓著的精神病專家榮格博士在其專著《對現代人的靈魂探索》一文中這樣寫道:“在已經過去的30年裏,我診斷了來自於許多國家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大都超過35歲這一年齡,在這個層次上,應該是人的一生中的第二階段了。憑我長期積累的經驗來看,他們絕大多數都處於一種浮躁的心理狀態,從另個角度來看,對宗教都缺乏起碼的追求,在心靈上完全是一段空白。這種症狀太難以醫治了。”

這真是畫龍點睛的一句話,我很讚同這個觀點,我要將它重複幾遍。

佛教公認的教主釋迦牟尼死去了好多年,在印度又出現了一位聖雄,他名叫甘地,他也是靠著精神上的寄托來鼓勵自己的,他曾這麼說過:“假如我不是在宗教方麵尋找到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我也很可能患上了發狂症。”

很多人都印證了這不可辯駁的事實,就像我在前麵說過的,我的父親也是受到了我母親神奇的感召,從而獲得了生存下去的勇氣,並奇跡般地一直活到了89歲。在如今,精神病院的患者如果將他們的靈魂和痛楚早一點交給天主,也不會有今天的鬼哭狼嚎般的哀鳴。

第四節 禱告

上帝不會使人對未來的事有所知悉,因為如果他知道未來是幸福的,他便會生活得漫不經心。(卡耐基語錄)

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主人。我們不該期待命運的安排,必須憑自己的努力創造命運。(卡耐基語錄)

要生活過得好,一個人年輕時應有老年人的經驗,老年時就有年輕人的活力。要知道,一個人的生活完全是他的思想所形成的。(卡耐基語錄)

被痛苦消耗得精疲力盡的人們,他們大多數都學會了借助神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在硝煙彌漫的最前線沒有人不相信神”的原因。可是,為何要到了最後關頭才去抱佛腳呢?為何要等到周末才去相信神呢?在這幾年,我每周日風雨無阻地來到教堂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進行懺悔,每當精神崩潰和痛苦難忍的時候,我就默默地對自己說:“你為何要將煩惱留給自己享用呢?”此時,我就會立馬奔向教堂去懺悔。或許我們活不過30年,可宗教信仰將與江河同在,並永遠常青。當閉眼懺悔時,你的思路將更加明了,對事物的判斷非常清晰,並對人生有了明確的認識。

在準備寫這本書的6年間,我收集了大量資料,足跡遍布了大半個美國,並對幾百例如何解除煩惱和憂愁的實例進行了核實,下麵是一位律師所經曆過的相關曆程,他是得克薩斯州的安東尼。

20多年前,我供職於全美法律書籍公司,任銷售員,並將自己所開的法律事務所關閉了,我的工作是向客戶推薦一些法律書籍。

從事此工作前,我進行過推銷技巧和專業業務方麵的嚴格訓練,在推銷中我也能口若懸河,可不知為什麼,我一張業務單也沒有簽到。

就這麼過去了幾個星期,我雖然付出了很多,可情況岌岌可危,並在心裏產生了煩躁和憂愁,使我真的不敢再涉足推銷了。對於每家律師事務所我都望而卻步,我的勇氣消失殆盡,即使進去了也是精神緊張,渾身發抖,語無倫次地瞎說一通,並有這種怪念頭:真希望律師不在家裏。

此時,我的頂頭上司也準備給我下驅逐令,如果再沒有進賬,那也隻好走人了。這時,妻子也在催交生活費,雙重壓力使我更加疲勞,身體明顯地垮下去了,連租住房屋的租金也付不出來了,甚至有時是徒步走回家中,退一步說,就是有錢買火車票也不願回去受到無辜的冷落。就在焦頭爛額之際,我回到了旅館,真好像世界末日來臨了,身上的錢隻夠買一杯牛奶,這時我真正明白了,那些走投無路的人為什麼會跳樓自盡。如果我有那麼大的勇氣的話,我可能又是一個十足的犧牲品了。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並且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此時喊天不應喊地不靈,我隻好求助於基督,並作著純潔的祈禱,求助他給予無限的希望,並在我的事業上給予更大的幫助,使我事業有成並使我的家庭過上美滿的生活。事畢,我睜大雙眼,並在原來的抽屜裏發現了一本《聖經》,我找到裏麵的一段至理名言,它是天主耶穌告誡門徒少煩惱少憂愁的警句:“不要為了生存而過分考慮衣、食、住、行的問題。生命的存在不比吃得好更有意義嗎?身體的健康不比穿得好更實在嗎?你可知道天上飛行的鳥既不種田、也不收割、更不將它們的食物囤積在糧倉裏,你們的主尚且養著它們,難道你們不比鳥兒還貴重嗎?”

就在我默默祈禱的時候,突然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精神的壓力和情緒上的緊張開始鬆弛,全身不覺有一股暖流在來回奔湧,自信的感覺開始回到了我的心中。

即使這個時候還是一貧如洗,我的房租還是沒有著落,可心中還是覺得非常幸福,此時什麼負擔也沒有,倒頭便睡,煩惱和不快也已經從我的身旁消失殆盡。

第二天的清晨,我帶著飽滿的熱情來到了律師事務所並開始新的一天,我的眼神裏充滿自信。邁著矯健的步伐,用力地推開門,微笑著麵對嚴肅的律師,說:“親愛的朋友,早上好。我是全美法律書籍公司的業務員約翰?安東尼,請多多幫助!”

律師也麵帶微笑說:“哦!你好!你好!”並握起了我有力的手:“很高興與您相見,請隨便坐!”

從那之後,我與從前判若兩人,業績一直名列前茅。那晚,我仿佛覺得我像個得勝的將軍回到豪宅一般,人生來了個大變樣。人逢喜事精神爽,從前一杯牛奶的待遇已經大為改觀了,如今是除一杯牛奶之外還外帶牛排大餐。這是我劃時代的重生,我個人發展的巔峰時期。

就在旅店那個晚上,改變了我人生的價值觀,拚搏給我帶來了無尚的榮光,第二天的來臨,我也覺得環境也沒有什麼巨大的變化,所不同的是我開始在變,在神的指引下,我開始意識到人不能做自己的奴隸,應該將眼光放遠一點,不要無故地孤立自己,隻有聚集在上帝的周圍,你才會使自己更完善。

耶穌說過:“假如你在禱告,上帝必然承諾你的事情,如果你繼續尋求,上帝當然會給予你。你敲門,上帝將毫不猶豫地將門開啟”。

我們這個州有位叫彼德太太的少婦在悲劇到來的時候,就當即做著祈禱:“主啊!我聽從你的吩咐吧!”說來也怪,馬上她會恢複平靜。

她在信中寫道:

電話響了14次,我終於鼓足勇氣拿起話筒,我想可能是醫院來的電話,我這樣想是不是孩子情況危急,因為此前,醫生曾對我說要作最壞的打算。如果感染的話,可能就沒有辦法了。果真如此,電話的確是醫院方麵打來的,要我們速去醫院一趟。

我們心情複雜地在急診室大廳等著,看著一對對的夫婦抱著他們康複的孩子從我們麵前經過,我們心如刀絞,為什麼命運對我們如此不公,我們的孩子能否康複。沒過多久,主治醫生將我們約到他的私人辦公室,聳聳肩說:“你的孩子,我們實在是盡了力,他生還的概率隻有25%,我希望你們另請高明。”

在回家的路上,我丈夫顯得很衝動並大聲說道:“我一定要將他救活,我絕對不會放棄的。”我從沒有看過任何男人落淚,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隨後,我們冷靜下來商量出了一個結果,我們決定依靠神的力量來擺脫困境,於是,我們來到了教堂,此時淚水淹沒了我的腮幫,我跪下,很真誠地對著天主祈禱:“主啊,一切聽從你的安排。”那個晚上,我們睡得很安詳。幾天後的一個下午,我們意外地接到了孩子主治醫生的電話,他對我說:“孩子度過了危險期,朝著令人鼓舞的方向發展。”這時,我由衷地感謝基督,是他使我們的孩子得以再生。

原來,人們總將宗教作為兒童和婦女的專用品,男人們總以為是單靠自己的能力能夠與自然搏擊的強人。

假如你知道世界上很多有名的“硬漢”也是宗教的信仰者,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吧。傑克?戴普西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經對我說:“無論是吃飯前、睡覺前或者比賽的前夕,我都要祈求主賜福於我,因為隻有這樣,我才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樹立起敢與對手爭鬥的決心。”

康尼?麥克告訴我,宗教已經滲入到他的靈魂深處,如果每天不祈求上帝,就好像缺點什麼,一天都沒有主心骨。另一位名人飛行家艾迪?雷肯貝克堅信是在主的拯救下才獲得新生的,祈禱是每天的必修之課。

美國國務卿愛德華?史塔提對我說:“每天晚上,我都祈求天主指引我正確的方法和賜予我智慧。”

摩根財團的創始人佩波德?摩根,在每個周末的下午雷打不動地道教堂進行祈禱。

艾森豪威爾將軍在英國的戰爭生涯中,從不忘記對主的禱告,身上必備一本《聖經》。

麥克?克拉將軍也對我說:“在硝煙彌漫的戰場前線,每天必讀《聖經》,定時對主祈禱。”

赫赫有名的納爾遜、華盛頓、李將軍、傑弗遜都有以上的習慣。

很多人都已經領悟到了心理學宗師詹姆斯博士所揭示的真理:“人和天主是親密的關係,如能做到這一點,並將自己完完全全托付給神,那你必將是一個幸福快樂的人。”

越來越多的人都讚同這個觀點,美國教會在最近幾年勢力猛增,一下子擴充到了七八千萬。這在任何曆史時期都是絕無僅有的,就像前麵提過的,一些頗有成就的科學家也加入了宗教的行列,極有成就的諾貝爾生物獎獲得者、著名法國生理學家卡列爾深有感觸地說:“禱告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產生的最強能源,它可以同地球吸引力媲美,是固有的強大助推器。作為一名醫生,當病人病症到了晚期的時候是無能為力的,但有許多因祈禱使很多疾病和痛苦轉危為安的故事……禱告就像天空中的太陽散發強勁的光芒……世界由於宗教的傳播使大自然充滿了活力,使人們的精力得到無限的發展。禱告的時候,世界無限的能量與我們的能量相結合而形成無窮的精力,正是由於禱告,才將這自然的能量轉換到我們的身上,這樣,使人類欠缺的東西加以彌補,哪怕是作為一陣子的祈禱,也會使你有個好的開端。”

著名的將軍伯德對天主的力量是深有體會的,這樣,他在最難的時刻也能堅強地挺過來。他在一本專著《一個人》中描述道:

1934年,我被南極的冰天雪地圍困了5個多月,那時,我是在南極的最南端,我大約是南緯78°以南惟一的生物,每日暴風雪不止,冰雹在我的小屋上空咆哮,可怕的是南極溫度一下降至零下82度,我的住處儼然像一座冰窟,而一氧化碳充斥在小屋之中,我似覺中毒一般。我該怎樣來應付它呢?救護隊還在百裏之外,遠水解不了近渴,要等到他們得幾個月的時間。就這樣,我決定親自動手來改裝現有的設備,由於技術原因,還是對一氧化碳的中毒問題解決不了,有幾次都因此而暈倒在地,就連想離開睡床的力氣都沒有了。第二天早上,我甚至擔心會葬身於白雪皚皚的冰雪洞穴裏。

他靠什麼神奇的力量解救了自己呢?那一天他正在絕望的時候,抓起日記本寫下自己對人生的體會,他是這樣寫的:“人在世間其實並不孤獨……”他仰頭注視天上的星星,它們在有規律地沿著軌道轉動,亮光不停地閃爍,太陽的光線最終會照射到南極的每一個角落,這樣,他在日記最後寫下了:“我真的很充實!”

就是困在了這麼荒涼的冰國的伯德將軍也因此獲救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擺脫困境而得以再生的真理:“如今仍有極個別人使用的是極為有限的能量,而絕大多數人所積累的能量可以享用一輩子乃至幾輩子,它的源頭是無止境的。”伯德認為這種能量是來自於宗教的祈禱。

著名保險經紀人阿諾德偶然一次在農田裏領悟了與此相同的真理。他在談到克服煩惱的體會時說:

十年前,我在想,一切都完蛋了。我將大門緊鎖,瘋狂地開著車直奔河邊,此時的我是一個十足的絕望者,我整個人活像一具木乃伊。我所打理的百貨公司行將倒閉,妻子即將臨產,由於資不抵債,連付醫院的藥費也是個難題,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充抵過去了,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我因此而絕望。

車子開出幾裏之後,我在車裏像個孩子似的痛哭起來,傷心之後,我開始冷靜地思考,目前我的境況糟糕到了什麼程度?還會有惡化的可能嗎?我是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嗎?

此時,我決心將我的一切完完全全托付給天主,聽從天主的一切安排,並皈依宗教,將禱告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就這樣奇跡再現:自從托付上帝後,我的心情非常平和和安詳,僅僅傷心了30多分鍾,我回家安然入睡了。並且非常輕鬆。

隔日清晨,我睜開了雙眼,這時,自信也爬上了我的心頭,一切煩惱和不愉快都不複存在了,因為我將自己的一生托付與上帝了。我很自信地來到某家大公司,在應聘電氣業務員這個崗位的時候,我非常成功,直到這家大公司的解體,爾後我又轉向保險行業,就在5~6年間,我又重新崛起,將原來所有債務都還清了,並將家裏房屋翻修一新,三個孩子非常健康,還有幾萬元的積蓄和一輛新車。

回顧往事,我得多謝那一場厄運,它引導我認識了上帝,由此而使我擁有更加美滿的家庭和在精神上的不斷充實。

宗教為什麼比特效藥還靈,能夠使人在平和安詳的氣氛中完成自己的事業,使人變得不屈不撓呢?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回答說:“即使海上風浪很大,可在大洋洋底卻一片寧靜。你要站在世界最高的位置眺望人生,即使對於人類再大的險阻,也是多麼的微不足道,這時不論有再大的困難,你都會安然處之。”

假如我們產生了恐懼的情緒,那就去借助主的力量吧!就如著名哲學家康德所說:“親近天主,因為我們需要這種信仰。”

就算你不是教徒,對於你實際的需求,祈禱也會有意外的驚喜給你。不管你對以上的思想信不信,它對於普通人都有的三個最為一般的欲望提供滿足:

1.通過祈禱,可以使我們內心的苦悶傾瀉出來。前麵說過:假如一個問題過於模糊,那是無法解決的,即便是祈禱大師,也需將症結清晰地一句一句地表達出來,即便主宰世間的神,也要一件件地解決事情,將你的問題弄清楚。

2。禱告可以使我們丟下包袱。作為一個人,不可能承受超負荷的壓力,可有的時候難以說出口,就這樣,隻好向主傾訴,一些患者這樣對我們說,隻有將自己的煩惱向別人訴說,才可能減輕他們的壓力,於是他們隻好同主訴說,因為主是世間最為可信的朋友,主是仁慈的慰藉者。

3.祈禱能使最為被動的東西轉為積極的因素,這麼說吧,它是成功的開始。在世界上聲名顯赫的科學家卡瑞爾就說過:“祈禱是人世間強有力的武器。”既然這樣,我們為何不加以發揮呢?

為何不馬上實踐一下呢?此時將書放下,進入臥室,雙膝跪在床上,將雙手合起來並解除心裏的負擔吧!假如背叛了上帝,請你馬上投入主的懷抱,讓我們重讀一遍七百年前聖方濟那段聖文:

主啊,請你帶我進安詳的樂園,使我心中的恨轉為愛,並將悲憤轉為寬容、將遲疑變為自信、將失望轉為希望、使黑暗變為光明、將悲觀轉為樂觀。讓我們去愛戴朋友,就像朋友愛撫我一樣;去認識朋友,如同朋友認識我一樣;關愛朋友,就如同朋友關愛我一樣。

隻有在施舍中,我們才有可能獲取;隻有在寬容的前提下,我們才會得到別人的理解;也隻有在高尚的覺悟和實驗中,我們的人生活力才有複蘇的可能。

第五節 怎樣沒有困倦

世上大部分的重大事情,都是由那些在似乎一點希望也沒有時,仍然繼續努力的人們所完成的。(卡耐基語錄)

弓弦不能老繃緊了不放,人是個軟弱的東西,沒一點適當的鬆散,是支持不住的。(卡耐基語錄)

你不要想著如何放鬆,並為放鬆這個問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順暢的感覺是將所有的緊張壓力統統消除,讓鬱悶的心得到緩解,並真正得到歡樂。(卡耐基語錄)

我為何在以憂慮為題的這些文章 中談起消除倦意。正是由於疲勞是問題的根本,它會因為一次小小的感冒發燒,引發你全身酸痛,使你的免疫力下降,產生困倦感。心理醫生這樣說過:困倦的發展會導致心理恐懼、對煩惱沒有抵禦能力,所以對疲倦的預防也等同於對憂慮的預防。

誠然,可以這麼說:預先防止憂慮是種委婉的說法。傑科布森博士的想法更直接,為此,他還出了兩本這方麵的書,經過他多年不懈的鑽研,在醫學上提出了一些看法,他這樣說:“不論憂愁、壓力及緊張,都是由於精神及情緒帶來的,這麼說吧,將大腦置於一定程度的休眠狀態,什麼壓力都將消失殆盡。”

所以,對消除憂慮的第一要素是經常休息。在甚感煩悶之前,就要利用一切間隙時間加強休息,讓緊張的心情徹底放鬆。

真有這麼嚴重嗎?正是因為困倦積累起來極為迅猛,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美國軍方為此做過多次的實驗,在軍隊訓練過程中,每小時隻要休息10分鍾,就能發現生物鍾調整了,將行程拉得更遠,並能使人的精神更飽滿,站立起來更穩健。哈佛的教授也這麼認為:“心髒不斷地工作,將血液運往全身各個部位,好似晝夜在工作。如果它真能這樣不間斷地運作,那真是不可思議。其實不盡然,在每運作一段時間後,它都會作短暫的休息,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是在持續地工作。而是以它的正常頻率一分鍾作72次跳動,這麼計算下來,它每天隻工作9個小時,其他的15個小時是在作間斷地休息。”

下麵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一件事:年齡快70歲的丘吉爾元首,仍在指揮英國皇家軍隊同德軍作戰,並且每天工作16個小時,真是令人不可思議。這樣充沛的精力源於何處?哦!事情是這樣的,他早上都在床上躺著簽署文件和發布對敵作戰的命令,並在11點才下來吃一些食物,午餐後再小憩一小時,並在傍晚8點鍾晚餐前又休息兩個小時,這樣,他根本沒有困倦的感覺。這樣不間斷的休息以期將精力補充至最佳狀態,能夠從白天工作至深夜的秘密就清楚了。

還有一個奇人,洛克菲勒利用自己積累的經驗也創造了兩項非凡的紀錄,其一是擁有巨大的財富,成為世人仰慕的億萬富翁,其二就是活到98歲高齡。是什麼使他擁有這麼強健的身體?當然,父母的遺傳隻是一個方麵,最重要的是生活有一定的規律性,午飯過後,他有著在長沙發上睡半個小時的習慣,即使是總統有要事相商,也不能打破這個習慣。

《為什麼疲倦》的作者喬塞利也這麼說:“休息並不是睡得死沉沉的,它其實是在對整個身體部位的養分的及時填補,即使是短短的5分鍾,對我們疲憊不堪狀態的消除也是恰到好處的。”棒球巨星康尼?麥克也曾這麼對我說:“我在比賽前,假如不那麼稍作休息,比賽到了第五局後,全身就像散了架一樣,反過來,我隻需休息那麼短短的5分鍾,即使有兩場比賽等著我,我也能精神飽滿地迎接任何挑戰。”

愛琳娜?羅斯福在12年白宮生涯中是如何應付那繁重的事務的?她這麼說:“無論有多麼繁忙的工作和演說,我都會在椅子上靜靜休息20分鍾,才開始進入角色。”

不久前,我采訪了赫赫有名的西部牛仔歌王喬因?奧屈瑞。在采訪時,我驚奇地發現,在他工作的辦公室有一張很普通的床,他看著我疑惑的眼光笑著對我說:“是這樣的,無論我忙到什麼程度,中午也要在它上麵休息一個小時左右,之後我的精神出奇的好,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發明大王愛迪生之所以一生有多項發明創造,都歸功於有極其強壯的體魄,但更重要的是得益於躺下立即入睡的習慣,是它帶來的良好身體。

我采訪另一個巨人亨利?福特的時候,正是他80大壽的前夕,我備感不解的是,80歲的他精神如此飽滿,看上去根本不像是這個年齡的人,活脫脫隻有五六十歲,我向他討教長壽的秘訣,他說:“是這樣的,當我能夠坐著,絕不站起來;當我能夠躺著,絕不坐起來。”

現代教育之父赫雷斯?曼也是運用同樣的方法解決了他年老體力不支的窘況。他在擔任安提俄克大學的校長的時候,時常在長椅上會見學生。

我曾用這種方法拯救了一位好萊塢的名導,不久之後,他對我說實在太有效了,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傑克?查特克。多年前,他任職於米高梅影業公司,繁重的工作使他不堪重負,嚐試了所有藥物及精神療法,都沒有效果,我就教他用片刻休息法,以期達到恢複精力的目的。

兩年後再見他時,我簡直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傑克嗎?他健壯得如一頭牛,他滿懷喜悅地對我說:“老朋友,太神了,連我的保健醫生也在嘖嘖稱奇。以往,我都坐在椅子上討論工作和劇本,現在,我是躺在沙發上工作,這樣精神多了,即使比以前多工作兩個時辰,也沒有倦意。”

當然,這種方法不是適合任何人,例如打字員和會計吧,他們是不能隨意在沙發和床上工作的,可是,從事這兩種職業的人,必須在工作之餘作好必要的休息,起碼要休息10分鍾左右,可將疲勞消除殆盡。如果你是個工作狂,且已過50,你還是花上一點錢去投個保吧,起碼身後可以給你妻子留點錢。

假如你太忙,中午確實抽不出時間來休息,但晚飯前一定切記休息上一個小時。你要知道,這一小時的休息是超值的,勝過晚上睡的六個小時,可將你絕大部分的疲倦及不快驅走,好比在夏日喝一杯加冰的威士忌,倍感輕鬆,比連續睡上八小時要強多了,不信,你可以來試一試。

上述的經驗不僅對腦力勞動者有奇效,對體力勞動者更為重要,管理學宗師弗裏德裏克?泰羅在擔任伯利恒鋼鐵廠工程師時也得出了這個經驗:一個工人平均每天搬運12.5噸鋼材,到了中午他就會不成人形了。泰羅經過研究,作了一個測試,他讓一位工人搬一定數量的重物就停下來休息那麼短短的幾分鍾,你會想到他的結果嗎?一般常人隻運送了12.5噸,可他卻運送了47噸。他在疲勞之前作了稍微的休息,在每小時的60分鍾裏,他隻幹了那麼26分鍾,其他的34分鍾都在作片刻地休整,卻在較短的時間做出了較大的成績,幾乎是常人效率的4倍,這是個奇怪的數字嗎?不信,你可以去看泰羅所著的管理學巨著《科學管理原理》。

我再次重申,把軍方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經驗並加以掌握,學習你心髒的工作方式——在疲倦來臨之前注意休息,你能掌握這些秘訣,就不會怕自己疲勞過度了。

說來也奇怪,有一件事實讓我驚訝不已,也影響了我一生。腦力勞動者是不會有疲憊的感覺,這或許會讓人無法想像,多年前,從事大腦研究的科學家們,對此論點作了詳盡的實證並得出結論:腦部作不停的運作,不論時間多長都不致疲倦。從體力勞動者身上所取的血液中充滿了疲勞毒素及其他有害物,但從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血液中抽取一滴,即使愛因斯坦工作了一整天,那裏麵也沒有任何有害的疲勞毒素。

僅限於腦力勞動,即使是不停地工作8小時或12小時,它與工作前的狀況並無二致。英國赫赫有名的心理精神醫生哈得費爾德撰寫的《心理的力量》這本書上說:“由於生理所造成的疲憊不堪是很少見的,一大半的原因來自於情緒不穩和精神不振。”

美國有史以來最出類拔萃的精神病理分析學家之一的布瑞博士對此有精辟的分析,他說:“一個健壯的體力勞動者的疲勞,100%來自於心理因素和情緒的控製。”

是何種疲勞會左右勞動者呢?高興嗎?滿足感嗎?顯然這些不可能導致疲勞,導致疲勞的因素不外乎憤怒、仇視、憂慮、焦慮、煩躁——這些無形的殺手將導致勞動者的情緒低落、感冒、全身發冷而使身心疲憊不堪,過早地衰老。綜上所述,任何疲勞都來源於精神萎靡和情緒的失落。

一所著名的人壽保險公司為此專門印製了一本小冊子,並論證以下事實:過度的勞動不會造成疲倦,精神緊張、情緒低落和困擾不安是導致疲倦的三大因素。以往總被認定為身體或精神勞作而造成的倦怠正是由於以上三大因素造成的,它們才是我們身體的無形殺手,切莫忘了,緊張正是肌肉在不停地工作,對此,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工作前就是要盡量放鬆。

現在,先將書拋開,並開始自省,剛才看此書時,你是否皺眉了?雙眼產生疲憊感了嗎?坐在椅子上腰酸背痛了嗎?肩膀聳著?臉有僵硬的感覺嗎?假如你的身軀不像布娃娃一樣柔軟,那麼你正在產生緊張疲憊的感覺。你仔細思索一下,會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在精神上的勞作為何會有如此多的不必要緊張呢?著名精神分析家宙瑟林說:“世上任何人都信奉這麼個真理,在困難麵前,你必須作出奮發行動的樣子,否則你就很難逾越過去。如此這般,我們就產生了精神上的壓力,皺眉頭、煩躁、苦悶,可它無益於解決問題,並會使我們陷入萬丈深淵。”

有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時常發生,那就是大多數人在自暴自棄,在無情地揮霍自己充沛的精力。

讓精神性疲勞得到恢複的最佳對策就是鬆弛,再鬆弛,並在工作的同時學會鬆弛。

說起來很容易,辦起來實在太難,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難移”並不是說不能移,不能改變。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還要加倍努力,這是為了你健康的一生,太值得去做了。

心理學大師詹姆斯在《輕鬆的福音》裏有如下精辟的論述:“美國人如此過度的緊張、心情浮躁、痛苦不堪的感覺……說真的,這是種極壞的習慣,養成這種習慣沒有什麼好處。”壞習慣有,好習慣也有,何不丟掉壞習慣,保留好的習慣,以期讓自己的生活變好呢?

怎樣才能使自己輕鬆呢?從心理開始?從神經開始?其實從肌肉開始放鬆才是首要的。

就如此嚐試一番吧。首先要從眼睛入手,看完此段後,靜閉雙眼,再對自己說:“鬆弛,再鬆弛,不要太緊張,將眉頭放鬆,休息,再休息。”並在一分鍾內不斷告誡自己。

隨著二三秒的消失,眼睛的肌肉隨著話語而消除疲憊了嗎?就如同有人將眼上的疲勞抹掉了一樣,不再有緊張的感覺了嗎?這太奇妙了,在一分鍾內,的的確確領悟到了放鬆的秘訣。同樣針對於下巴、臉部肌肉、頸脖、肩膀及全身都是適合的,可最重要的是你的眼睛。正如芝加哥大學的傑克伯遜博士所言,假如眼睛全部放鬆了,那麼你所有的煩惱就不存在了!可眼睛怎麼顯得如此的舉足輕重呢?在醫學上說,全身的精力,眼睛獨占了四分之一,即使是對於視力正常的人也是這樣的,都會因眼睛而緊張。

著名作家威吉?鮑姆說她年幼的時候,由於跌傷,被一位老人家救起,老人家說了一番頗具哲理的話:“你受傷,是由於不知道讓身體得到放鬆這個秘訣,你要把身體想像如舊襪子那麼柔軟。”並現場重演了跌倒的模樣,他還翻起跟頭,說:“如果像這樣的話,快樂隨時伴著你。”

你不要想著如何放鬆,並為放鬆這個問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順暢的感覺是將所有的緊張壓力統統消除,讓鬱悶的心得到緩解,並真正得到歡樂。最先的步驟是從眼睛和臉部的肌肉入手的,不間斷地做鬆弛——鬆弛——鬆弛的演練。這樣,就會明白精力是從臉部肌肉流回身體內部的。總而言之,要像嬰兒一樣自然地鬆弛。

偉大的女高音歌唱家蓋的?克絲也嚐試了相同的辦法,在演出之前,她常常在長椅上隨意地彎下腰,趴在大腿上,下巴低垂,猶如掛在臉上。

下麵是介紹放鬆的四種方法:

1.隨時隨地地鬆弛。讓身體如同舊襪子一樣的柔軟。將舊襪子長期放置在桌上,就是要我們不要忘記它的柔軟狀態。假如襪子不行,就用貓代替,你有沒有抓起過曬陽光的小貓?它的前腳和後腳像打濕的報紙一樣鬆軟,聽說印度瑜珈大師的放鬆之術就是從貓那兒得到啟示的。到現在,我確實未曾見過疲勞不堪的貓和精神不振的貓,或者得了胃潰瘍的貓,如果你領悟了貓放鬆的方法,這些災難永遠不會煩你。

2.盡可能地不給自己加壓力,切記,太緊張的工作姿勢會引起許多不適,它引起肩膀過度酸痛和精神不振。

3.一天要告誡自己四五次:“我在緊張的工作中,有無浪費精力?與工作無關的肌肉我沒用到吧?”像這樣的話不斷重複,對自己自然的鬆弛也起到建立習慣的作用。迪威特?哈羅特?芬克博士有這樣一句話:“對心理學精通的人,明白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4.每天結束時再次問自己:“我的疲勞來自於哪裏?假如我疲倦的話,並不是我工作過度,而是我在運用上不得當而造成的。”宙瑟林這麼說:“我為了對一天的工作有一個準確的評估,在這天工作結束時對自己所產生的疲勞來一次評判,當一天結束之時,假如我疲憊不堪,渾身酸軟,並且在精神上也不堪重負,那麼,這一天不論在質量上和工作成效上都是不盡人意的一天。”假如美國所有企業管理者都掌握了如此奧秘的話,就會使眾多的這類疾病患者的發病率銳減,也會使療養院、精神病院出現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