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哈佛的學生,他們是從來不會將該做的事拖延的。他們在課堂上,會聽到這樣的教誨:要想抓住今天,就不要等待明天。因為總是等待明天,明天就會把你送進墳墓。所以,他們也把這種理念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絕不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很多人可能覺得拖延一會兒沒有什麼,但就是這一會兒可能就給你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要知道,絕大多數不成功的人正是因為拖延才錯過了種種機遇,讓自己始終停滯不前。對此,比爾·蓋茨說:“凡是將應該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而想留待將來再做的人總是弱者。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都會在對一件事情充滿興趣、充滿熱忱的時候,就立刻迎頭去做”。
拖延是對生命的揮霍。拖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如果你將一天時間記錄下來,就會驚訝地發現,拖延正在不知不覺地消耗著我們的生命。拖延是因為人的惰性在作怪,把今天該完成的事情拖延敷衍到明天,是一種很壞的工作習慣。對一位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拖延是最具破壞性,也是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人喪失進取心。一旦開始遇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解決拖拉的惟一良方就是今日事今日畢。當你開始著手做事——任何事,你就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處境正迅速地改變。
所以,想要早日登上成功殿堂的人,一定要根除拖延的壞習慣,一定不要將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再做。真正地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你會發現成功也並不那麼難。
哈佛啟示錄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拖延是對生命的揮霍,解決拖拉的惟一良方就是今日事今日畢。當你開始著手做事——任何事,你就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處境正迅速地改變。
★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作為世界知名的學府,哈佛十分強調要有長遠眼光,為未來投資。第27任哈佛校長薩默斯認為,哈佛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與它擁有長遠的教育眼光分不開,它不僅重視現在流行和熱門的學科,更關注一門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前景。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他們才提出這樣的說法: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我們說人要忠於現實,但忠於現實的人應該是有長遠眼光的,因為現實在不斷發展,不能隻顧於眼前的利益得失,而要把目光著眼於未來,為未來的發展精心規劃,隻有這樣,才能從容地迎接未來。
1995年8月以前,域名是免費注冊的。就在那一年,TimLee為自己注冊了一個域名cool.com,當時他還是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四年級學生。
這一做法受到了朋友們的嘲笑,他們不明白Tim要一個域名有什麼用。當時Tim隻想掙到足夠的錢,用於支付學費和房租,他差一點把它以不到一萬美元的價格賣了。
到了1996年,Tim平均每周要接到兩個電話,都是想買cool.com這個域名的,這其中就有個航空公司。但是他沒有答應任何人。最後,通過紐約一位律師,Tim將cool.com這個域名以300萬美元的現金轉讓給了一家著名的消費品生產商。
當時也有不少人嘲笑這家公司:七個字母加一個圓點,八個符號而已。花這麼多錢真是發瘋了。可是後來,這家公司讓這個域名的價格升到3800萬美元。
要投資未來,就要定好未來的投資方向,也就是要及早地設定人生目標,並為了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而這一目標一定要長遠且有意義,要站在一個現實的高度來規劃未來。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就象船沒有羅盤一樣。沒有目標,就談不到發展,更談不上成功。哈佛學子都知道那個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多年來,他們時刻以這個調查的案例來警示自己。
哈佛大學曾進行過這樣一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在智力、學曆和環境等方麵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
27%的人沒有目標;
60%的人目標模糊;
10%的人有著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
其餘3%的人有著清晰而長遠的目標。
以後的歲月,他們行進在各自的人生旅途。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
結果是這樣的:
3%的人,在25年間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和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成績,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個“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當然,也抱怨自己。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25年前,他們中的一些人就已經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麼,而另一些人則不清楚或不很清楚。這個調查生動地說明了明確目標對於人生成功的重要意義。
調查後,教授們指出,沒有目標,也就沒有成就未來的方向,但目標是服務於未來的,因此一定要有其長遠性。而且,最主要的是切合自己的實際,就像選擇投資方式一樣,你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使其適合自己,真正為自己謀利。而不能盲目追隨,讓自己無所適從,也不能製定不切實際的目標,讓奮鬥的指針太過遙遠。
曾經有一個才華出眾的小夥子深受美國汽車工業巨頭福特的欣賞。福特很想幫這個小夥子一把,於是問他一生中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小夥子毫不猶豫地說,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賺到1000億美元。這讓福特大吃一驚,因為這個數字是福特現有財產的10倍。福特不解地問:“能不能告訴我,你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小夥子想了想,輕描淡寫地說:“坦白地說,我也不知道幹什麼,我隻覺得隻有這樣才算是成功。”
福特說:“小夥子,一個人如果真有那麼多錢,將會威脅整個世界,何況你這個目標也太遙遠太偉大了,我想我能幫你做的是其他更實際更近一點的事情。”
小夥子聽後很是失望。在接下來的五年裏,福特一直拒絕再見這個年輕人。他覺得自己實在是看錯人了,這個年輕人這麼目空一切,這麼極端,肯定不會有大出息的。
有一天,小夥子突然登門拜訪福特,他告訴福特自己想創辦一所大學,需要800萬美元的經費,他自己經過這五年的奮鬥已經有了700萬,希望福特能援助他另外100萬美元。這一次,福特爽快地答應了他,此後還幫了他不少忙,隻是他倆誰也沒有再提起那1000億美元的事了。
經過8年的奮鬥,小夥子最終成功了,他創辦的大學成為美國最著名的公立大學之一,他就是著名的伊利諾斯大學的創始人本·伊利諾斯。
從某種程度上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投資者。你今天所付出的一切,在將來都能得到回報。而如果你不去努力,不去付出,不讓自己有所進步,那就像存折裏的金錢一樣,不僅不會有利息的回報,反而會使錢財不斷流失,最終讓自己身無分文。所以,一定要不斷地前進,增加自身籌碼。
哈佛啟示錄
人要忠於現實,但忠於現實的人應該是有長遠眼光的,因為現實在不斷發展,不能隻顧於眼前的利益得失,而要把目光著眼於未來,為未來的發展精心規劃,隻有這樣,才能從容地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