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師:“那麼你的體育是不是比班上學習最好的要好?”學生:“嗯!”
谘詢師:“你的籃球是不是比足球最好的那個打得要好?”
學生:“嗯,我班上踢足球最好的那個不會打籃球。”谘詢師:“你比體育成績最好的那個學習是不是好呢?”學生:“對,那個體育好的學習一直是倒數幾名。”
谘詢師:“你看,你也挺厲害的嘛!”
學生:“是啊,不過我老覺得自己不夠好。”
谘詢師:“是不是你的家人給你的壓力有些大呢?”
學生:“是啊,他們老是拿我和別人比較。我就是想做出一番事業給他們看。”
谘詢師:“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你拿你最壞的和別人最好的比,效果當然不理想啦!任何有成就的人都受到過很多挫折和磨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從未放棄他們的理想。可以說說你的理想是什麼嗎?”
學生:“我想考一所好的大學……”
谘詢師:“既然這樣,那麼你為什麼又要出去做生意呢?隻是想證明給你的爸爸媽媽看嗎?你剛剛給我的感覺是,你想要逃離這個給你壓力太大的環境。”
學生:“我其實很喜歡學習。不過他們越是讓我學,我就越不想學。而且我始終追趕不上比我學習好的那些人。”
谘詢師:“嗯,因為你帶的包袱太多也太重了。”學生:“包袱?”
谘詢師:“嗯,包袱。你爸爸媽媽對你的期望,老師對你的期望,你周圍的朋友互相攀比成績,這些對你來說都是包袱,也都是負擔。”
學生:“但是如果我的學習成績上不去怎麼辦?”
谘詢師:“學習成績隻不過是考核你學習效果的一種手段而已,並不是你真正價值的體現。”
學生:“那麼你的意思是?”
谘詢師:“如果你用你喜歡的學習方式去學習的話,你的學習就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充實自己。”
隨後,谘詢師給學生做了一個放鬆誘導: “你現在用最舒服的姿勢坐在椅子上,慢慢地放鬆。你的腦海裏慢慢地出現了一幅場景,周圍的人看著你,都在對你微笑,你也用微笑回應著周圍的人。當你微笑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更加的自信……”
治療結束後,谘詢師又給學生布置了一些家庭作業,讓他多做一些有氧運動,多遊泳,這樣會讓他更好地放鬆,也會讓他更加的自信。
治療結束之後,當從谘詢室裏麵走出來的時候,學生高興地牽起了母親的手。
懷疑是一堵封閉自己的牆。過分的自我懷疑更是會把自己牢牢地困在消極的思想之中,即使是你最優秀的。
案例中的男生正是這樣,他的籃球打得很棒,學習也不錯,但是卻經常懷疑自己不夠好,特別是當父母拿成績更好的同學與他做對比時,他的自我懷疑就更加嚴重了。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不是絕對不可以懷疑自己。適當的懷疑會加強自身的反省意識,發現自身的不足。不過在懷疑的同時,一定要知道自己堅信什麼,我們是堅信事實呢,還是一意孤行地堅信自己的猜疑?朋友,要知道,過度懷疑自己,就會嚴重摧毀自己的自信心,導致自己的毀滅。
自我懷疑往往是自卑心理的起源,過於自卑無異於自我毀滅。若是長期處於自我懷疑之中,有甚者最終竟然放棄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由此可見,自我懷疑對於我們的危害是多麼大啊!
一個人在懷疑自己的同時,要思考一下自己堅信的是什麼,如果堅信的是自己的懷疑,那其實是毫無意義的。有的人開始時懷疑自己不能成功,時間長了,就會堅信自己不能成功,一旦有了這樣的心理,成功也就永遠不會光顧。
要想成功,就不要懷疑,行動是最好的檢驗方法。在行動之前,誰也沒有資格說自己行還是不行,隻有試了才能知道,即使沒有成功,也不要後悔,至少自己沒有蹉跎歲月,同時也為最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地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所以我們要學會衝破自卑的束縛,尊重自己,善待自己,相信自己,切不可過度懷疑自己。
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觸,在夢中我們總是不可思議地具有極其強大的能力,幾乎什麼事情都能夠做成。
比如,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隨意轉換場景和環境,穿牆而過,變成富翁和名人,克服大障礙,創造巨大的財富等。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似乎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在夢中,我們從不懷疑自己,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能的。
可是在現實中,我們中的很多人處於清醒的狀態時,卻總是浪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懷疑自己的能力。這其實是我們的一大損失。
當你心裏不以為然或懷疑時,你就會想出各種理由來支持你的“不信”,告訴自己“我為什麼不能”“我為什麼會失敗”。
懷疑、不信、潛意識認為要失敗的傾向,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須將懷疑從生命中放逐出去,學會相信自己,創造內在的正確認知。把懷疑從你的心中統統放逐,你就會發現自身所具備的許多潛質,一切也都會變得順利。
我們來看看下麵這個年輕人是怎樣做的:
我一度沉浸在別人的意見之中,甚至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我都會把每個人的意見從頭到尾分析一遍。經過不斷思考後我發現,在所有意見當中,唯獨沒有我自己的意見。
我這才恍然大悟,自己竟成了別人思維的複製者,完全喪失了自己的主見。意識到自己正在犯一個非常愚蠢的錯誤後,我開始重新整理思維。
我將每個人的意見一一列在紙上,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逐個分析,吸收好的,排除壞的,最後整理出了幾點自己的確存在的問題,再加以改進,結果我不但完善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自我懷疑的心理也消除了。
是的,要想消除自我懷疑,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要相信自己是絕對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不能聽風就是雨,聽了別人的意見後不進行仔細思考就拿來采用。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後再吸取其他人意見的精髓進行自我完善。
大多數人陷入自我否定的陷阱都與上麵那個年輕人的經曆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在征求他人意見的同時保持自己的主見,認真分析所遇到的問題後再采取行動,就能有效地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親愛的朋友,我們要想突破自己,就要解除自我懷疑,打消消極的念頭。成功者的思想裏隻有成功,沒有失敗。他們也會接受別人的意見,但從來不會懷疑自己是否有取得成功的能力。
我們除了在吸取他人意見時要保持謹慎,還有一點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要有必勝的決心。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始終堅定自己的立場,保持自己的主見,不被別人所左右,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一味地自我懷疑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因為它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所有的懷疑都是浪費精力,而且幹擾了我們與生俱來創造奇跡的能力。
朋友,選擇自信,就選擇了成功;選擇自卑,就選擇了失敗,因為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就會決定什麼樣的人生。讓我們告別懷疑,揚帆遠航吧!
你的消極情緒,正在殺死你
一個悲觀、消極的人,每當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都不會積極主動地去麵對並且加以解決。反而選擇退縮,自困自憂,意誌消沉。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年輕人的心聲和故事吧:
我一直對自己很失望,感覺自己大學畢業後什麼也幹不了。辦公室裏其他人都在工作,唯獨我閑著沒事做。總感覺領導看我不順眼,連領導的臉都不想看。可是沒辦法,為了工資,我還得在辦公室裏待著,可日子真的很難過啊!
我已經是跳過一次槽的人了,我也知道找好工作不容易,所以我現在也不敢輕易地辭職。況且家裏也不是很有錢,辭職了父母怎麼辦?
我真的很愛我的父母,很愛我的哥哥妹妹,他們也都對我很好。之前上大學的時候,自己的生活就過得很節儉,也是為了給家裏省點兒錢。一直想著畢業後,工作了,掙錢了,給父母些錢,讓父母也能過上好點兒的日子,可沒想到的是畢業後,工作極其不順心。
我是2010年畢業的,曾在浙江辭職過一次,不過辭職沒幾天又回去了,自從再次踏入那家公司之後,領導對我就極其苛刻,我也知道這不能怪他,最後我還是辭職走人了。
如今來到西安了,離家也近,我找了一家學校上班,本該感到高興才對,可沒想到自己的想法一直很消極、很悲觀,感覺自己很無能,感覺自己什麼都做不成,什麼都不懂。
上學的時候,我是個學習很好的學生,本該現在過比較好的日子才對。可如今過成了這個樣子,一直對自己感到很失望。這種消極的思想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大概兩個多月了吧!一直不知道怎麼才能從這種消極悲觀中走出來。感覺每一天都過得很難受,很痛苦。
看著現在這個學校的好多同事們要麼在考教師資格證,要麼在考公務員,在考研,可再想想自己卻什麼目標都沒有。悲觀失望,看不到未來,不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向努力。
下學期就要給學生上課了,現在好擔心自己能不能把課上好。我感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個悲劇,自己過得真的很差。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心情好一點兒,能讓自己感覺樂觀一點兒、快樂一點兒啊?
別人都忙忙碌碌的有事情做,就我整天在浪費時間,浪費光陰,什麼都不願意學,將來怎麼辦啊?我快愁死了。
詩人汪國真說:“悲觀是瘟疫,樂觀是甘霖;悲觀是一種毀滅,樂觀是一種拯救。”人一旦悲觀,就會變得做事猶豫、畏首畏尾,不自信,甚至連日常生活都找不到半點兒樂趣。故事中的年輕人正是這樣,他的人生多麼痛苦啊!
在生活、學習和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困難或者麻煩,從而產生一定的挫敗感。比如,學習成績落後、人際關係欠佳、被朋友誤會等問題。這些挫折會使我們心中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比如灰心喪氣、意誌低落。
此時如果不能對挫折進行正確的歸因和對自己進行適當的情緒調節,就有可能使這種不良情緒造成長期的影響,使得我們對自我的評價下降,自信心減弱,甚至會產生極其嚴重的悲觀情緒。
如果長期處於過於悲觀的心理狀態中,勢必會給日常生活和學習帶來極大的影響。越是悲觀,就越自卑,越缺乏自信心。
悲觀會使人精神萎靡,眼界狹窄,沒有自信。悲觀是撲滅理想之火的水,是事業成功的絆腳石。悲觀是失望的兄弟,是失敗的根源,是苦惱的要素,是煩惱的土壤。
悲觀之樹隻能開出苦澀的花,結出煩人的果。悲觀的人說,希望是地平線,就算看得見,也永遠走不到;樂觀的人說,希望是啟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訴人們曙光就在前頭。所以說,悲觀的人總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快樂,也無法抵達成功的巔峰。
如果一個人整日都完全地沉浸在一種悲觀消極的情緒中,會大大影響他的工作,他更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成就。相反,如果我們能夠恰當地控製自己的悲觀情緒,就能獲得更大的發展。
梁朝偉是大家早已熟悉的明星,他憂鬱的眼神和成熟男人的魅力讓很多人為之著迷。在一期《藝術人生》節目中,梁朝偉一直強調自己是個很悲觀的人。
梁朝偉說:“我覺得自己一直是一個很自卑、很害羞的人,所以才當演員,躲在角色後麵很安全,否則我就去做主持人了。因為悲觀,我永遠隻會往自己的缺點方麵看,永遠看不到我自己好的地方在哪裏。”
但從另一方麵講,因為他悲觀,所以他不怕失敗。他說: “如果我沒有失敗過,下回我就可能犯錯誤,而失敗過就會記住自己的缺點。如果我曾經做得很好,下回這個優點自然還會存在。不過,不能整天隻記著自己的優點,不然會漸漸自大和驕傲。”
很明顯,梁朝偉把悲觀變成了一種鞭策自己前進的力量,使得他能夠不斷地完善自己。
所以說,悲觀的性格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直麵現實,而隻是在悲傷的情緒中不能自拔。要克服悲觀,保持樂觀,就不能害怕麵對挫折。
麵對困難,我們不能退縮,更不能放棄;麵對失敗,我們不能垂頭喪氣、灰心失望,更不能悲觀;麵對傷痛,我們不能讓眼淚白流,我們不能因傷痛而失去勇氣;麵對所有事情,我們都要樂觀向上。
這裏有一些克服悲觀消極思想的方法,大家不妨借鑒一下:一是注意力轉移法。首先,要有意識地轉移注意的焦點。
當你遇到挫折,感到苦悶、煩惱,情緒處於低潮時,就暫時拋開眼前的麻煩不要再去想引起苦悶、煩惱的事,而將注意力轉移到較感興趣的活動和話題中去。多回憶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事,以此來衝淡或忘卻煩惱,從而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其次,可以自覺地改換環境。如外出散步、旅遊參觀,調換居住地點等。這樣通過新的環境,衝淡、緩解消極的心理情緒。最後是合理發泄情緒法。所謂合理發泄情緒,是指在適當的場合,采取適當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緒。具體而言有以下幾種方式:
哭泣。當你遭到突如其來的災禍,精神受到打擊心理不能承受時,可以在適當的場合放聲大哭。這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排遣緊張、煩惱、鬱悶、痛苦情緒的方法。
傾訴。當你心中積滿苦悶、煩惱、抑鬱等不良情緒無法緩解時,可以向父母、老師、同學、知心朋友盡情傾訴,發發牢騷,吐吐苦水。這樣使消極情緒發泄出來後,精神就會放鬆,心中的不平之感也會漸漸消除。
活動。當你的消極心理使情緒極度低落時,越不願參加活動,情緒就越低落;而情緒越低落,又越不願意參加活動。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使不良情緒加重。如果適當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或跑跑步、打打球、幹幹體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鬱積的怒氣和不良情緒得到發泄,這樣,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緒就可以得到緩解。
二是自我控製情緒法。人不僅要有感情,還要有理智。如果失去理智,感情也就成了脫韁的野馬。在陷入消極情緒而難以自拔時,應有意識地用理智去控製,這裏有以下幾種方式供借鑒:
自我暗示。采取這種方法,可以抑製不良情緒的產生。當你參加一些緊張的活動如重要的考試或競賽前,要在心裏暗暗提醒自己,沉住氣,別緊張,勝利一定是屬於自己的。這樣就能增強自信心,情緒就會平靜,就能遏製衝動,避免不良情緒造成不良後果。
自我激勵。這是用理智控製不良情緒的又一良好方法。恰當運用自我激勵,可以給人精神動力。當一個人麵臨困難或身處逆境時,自我激勵能使你從困難和逆境造成的不良情緒中振作起來。“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句名言,但是如果在失敗後一味消沉,不采取自我激勵的方法振作精神,那麼失敗隻能永遠是失敗,而不會成為成功之母。
心理換位。這也是消除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所謂心理換位,就是與他人互換位置角色,即俗話所說的“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
通過心理換位,來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思想,這樣就有利於消除和防止不良情緒。如當我們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時,自己心裏有氣,這時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假如自己是老師、家長,遇到此類情況會怎樣呢?這樣,往往就能理解家長、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從而使心情平靜下來。
升華轉化。就是要發掘調動思想中的積極情緒,抵製和克服消極情緒。將痛苦、煩惱和憂愁等消極情緒升華轉化為積極有益的行動。
總之,我們的人生猶如一麵鏡子,我們對它笑,它就會衝我們笑;我們對它皺眉頭,它就會對我們皺眉頭。所以在生活中,要學會保持一顆樂觀開朗的心。
樂觀的心態對於人生,就像陽光對於黑暗,清泉對於幹涸的大地,燈塔對於航船!放下心中悲觀的包袱吧!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隻要勇於攀登,就一定能夠成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