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必須活出自己的價值(2 / 3)

一個15歲的貧苦少年,就寫下了那麼多的人生誌願。正因為他敢於向命運挑戰,才有了後來願望的實現。

隻要你有一顆永不服輸的心靈,有一種愈挫愈奮的意誌,就算你是個再貧窮的人,內心也會升騰起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氣,從而也就不再抱怨上蒼的不公。

這樣艱苦卓絕地去做了,雖然不一定都能達到理想的彼岸,不一定能夠采擷到預想的果實,但這個心靈的激勵,這個奮鬥過程本身,就閃耀著無邊無際的生命之美的光芒。

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麼圓滿,也不要幻想在生活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個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溝溝坎坎,品嚐苦澀與無奈,經曆挫折與失意。

比爾·蓋茨說過,生活中的不幸,要認為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而這些不幸早晚都會過去的,時間會衝淡痛苦的感覺。把“這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這句話在心中重複幾次。絕不能因為不幸的打擊,就變得憔悴萬分,而應不再痛苦,振作起來,幹你自己應該幹的事情。

威爾遜先生是一個極為普通的人,而經過多年的努力奮鬥,終於成了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家。

這一天,當走出辦公樓時,聽到背後傳來“嗒嗒”的聲音,威爾遜知道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麵發出來的,所以他停下了腳步。

這時盲人意識到前方有人,連忙上前說道:“先生,我是個可憐的盲人,幫幫我,買一個精美的打火機吧,隻需要1美元。”

威爾遜歎了口氣,接過了打火機:“我不會用的,但我願意幫你。”說著遞了張鈔票過去。盲人一摸發現是100美元,興奮得聲音都顫抖了:“您真是個好心的人,上帝一定會保佑您的!”

就在威爾遜準備轉身離去時,盲人自言自語地說道: “我本不是天生的瞎子,是18年前布爾頓的那次事故引起的,真可怕。”

威爾遜聽他這麼一說,心裏非常地震撼,回過頭失聲地叫道:“那次化工廠爆炸嗎?”

“是啊!”盲人見引起了威爾遜的注意,便喋喋不休地講起了自己的遭遇,希望博得這位富人的同情,從而得到更多的好處。

“那次死了好多人,我也因此落到了今天這種田地,貧困交加。您不知道,當時的情景真可怕,一聲驚雷巨響,然後到處都是熊熊烈火。逃命的人擠作一團,我本來已經到了門口,可後麵一個大個子卻叫道:‘我還年輕,讓我先出去’。邊說邊用力把我推倒。踩在我身上跑了出去。等我醒過來後,眼睛便什麼也看不見了……”

盲人還要繼續講下去,威爾遜卻冷冷地打斷了他的話頭:“你說的都是假話。事情根本就不是這樣的。”聽到威爾遜說出的這句話後,盲人非常吃驚,停止了自己的訴說。

威爾遜又說道:“當時我也在化工廠內,是你踩著我的身體跑出門的,你說的那幾句話,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盲人呆住了,他忽然拉住威爾遜的衣服,激動地大叫:“這不公平!我跑了出去,卻成了瞎子;你留在了裏麵,如今卻風光得意!”

威爾遜用力地掙脫了他,舉起手中一支精致的手杖,不屑地說道:“我也是瞎子,可我從不相信命運。”

人的生命總是充滿著變數,每個人都有或大或小的苦難,不同的人麵對這種困境有不同的應對方法。身體殘疾,尤其是眼睛,對人的生活影響最大,很不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而威爾遜先生卻沒有向命運做出妥協,而是堅強地克服了困難,開創出了屬於自己的事業,而且能夠成功。他的成功中,應該包含著一種無比的寬容,就像寬容18年前從自己身上踐踏過去、奪路而逃的那個人,隻是不能寬容他的頹廢、他的不振作、他的聽天由命。

麵對狂風暴雨,優美的詩句可以失去新意,而鏗鏘的足音卻不能消失在生命的跋涉裏。在困難麵前,一味退縮而不求進取的人永遠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永遠不會擁有多彩的人生,永遠體會不到青春激昂的旋律和絢麗的篇章!

張波在10年前,是在山西芮城一家刺繡廠上班。後來因為廠子不景氣,所以養家糊口都讓他覺得困難。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跳槽到了一家銀行上班。

他工作很賣力,領導也賞識,幾年後成了人事主管。這期間,由於芮城地區盛產蘋果,果農又多半把蘋果運到廣州銷售,銀行為開展業務,便派張波常駐廣州兩年,讓他為當地果農辦理往家彙款業務。

後來他發現,從當地到廣州,公路旁的加油站並不是很多,但是路卻越修越大。因此,張波心裏就在想著辦加油站。加上當時下海經商的潮流衝擊,1999年,他便停薪留職下了海。

他在平常有一個喜好,就是愛看報紙、雜誌、電視新聞,而且好動腦,搞調查。他發現由芮城到廣州一個來回就需要1100多公升汽油,汽車每走三四百公裏就必須加一次油,整個路途需三個加油站。

特別是,果農都喜歡到三門峽加油,因為三門峽可從三省進油,價格比芮城每公升低2角錢。他覺得這就是機會,因此便開始了自己大膽的計劃。

他與合夥人在廣東清遠投資辦了個加油站,掛上專門招待運城地區老鄉的招牌(芮城屬運城地區)。為招攬顧客,他們還提供食宿、換車胎以及為資金一時周轉不開的老鄉提供幫助。

接著來到三門峽,他找了一個瀕臨倒閉的加油站進行合作。因為這個加油站生意冷清,費用自然低。

合作後他們掛上了標語牌:“車行萬裏覓知音,運城老鄉在這裏,遇到困難需幫助,隨時為你解憂愁”。

此招果然奏效,當天晚上便有5輛車進駐。這種做法極易喚起同鄉司機的親切感,加之各項服務周到,生意越來越好。曾有一天,該油站光運城地區的車就來了150輛。

因為從三門峽到武漢,車一般都沒油了,他們又與武漢一個加油站合作,也打出為運城老鄉提供各種服務的招牌,而且效果甚佳。

但對於永不滿足的張波來講,他感覺在加油買賣中利潤小,總想找點新門路。他發現,當地果農的車,一般是大卡車,如解放141、142,由於路程長,載重量大,加之晝夜連軸轉,使用周期短,二三年就要淘汰,而一輛小解放半截車往往能用上七八年。

於是他腦瓜一轉,決定搞大卡車代理。為多攬生意,他想到果農買車一次拿出十六七萬有困難,如能分期付款,必然買主大增。

因此他計劃好以後,就開始行動,因此,他在太原、西安、運城地區找了多家合作夥伴,但都談得不是很理想。

最後找到山西通達集團,雙方一拍即合,結果時間不長便銷售了50輛。並且在不到四個月期間的銷售便增到70多輛。由於是預交30%,其餘款在兩年內月月扣,所以他對其經營狀況還有些管理權。至此,他仍不滿足,一心想著怎麼才能在車上再做點賺錢的文章。

有一天,他在吃飯時,忽然看見芮城的大型知名製藥企業亞寶集團的車從路上駛過,車廂上噴有“寶寶一貼靈”“亞寶珍菊降壓片”的廣告字樣,忽然靈感驟來,何不在他所管轄的車上也噴上這些廣告呢?因此他便趕緊找到亞寶集團,把想法說出來。

精明的老總立即同意。因為他們每年的廣告費三五千萬,此計劃投入小,而這些車每天都在全國各地跑,效果肯定錯不了,便答應每輛車付4000元廣告費。

而且車主還能得到幾百元,車主自然樂意。除去噴廣告及交納各種費用,一輛車張波賺兩千多元。於是,一夜間,張波成為10萬元小富翁的佳話便傳開了。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挑戰,隻有接受挑戰,不斷追求,才能有充實的生命,才能體驗到生活的美妙絕倫。所謂有誌者事竟成,正是這種人生的寫照。

沒有永恒的成功,隻有成功了的永恒。向挫折挑戰,向失敗挑戰,向命運挑戰,才能造就偉大的自我。

掉進錢眼兒裏的你,就是一井底之蛙

一個人如果總是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資而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麼能看到工資背後可能獲得的成長機會呢?他又怎麼能意識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的未來將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呢?這樣的人隻會無形中將自己困在裝著工資的信封裏,永遠也不懂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孔子有一句名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說人若無長遠考慮,必有眼前憂患。要做到深思熟慮,就要瞻前顧後,不能隻顧眼前利益。工作所給你的,要比你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

項羽一生雖然驍勇善戰,卻缺乏謀略,他攻取鹹陽後未做深入細致的思考,便以霸王的身份大封諸侯,封劉邦為漢王,自封為西楚霸王。他隻看到眼前的勝利,卻未想到以後的失敗。那些諸侯和功臣時隔不久就率兵再起,劉邦趁機與項羽爭奪天下,最後在垓下將項羽包圍,迫使項羽“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這一曲悲歌提醒我們,深思熟慮者成功,急功近利者則必敗。能力比金錢更重要,不要隻是為了薪水而工作。

有許多人上班時總喜歡“忙裏偷閑”,他們要麼上班遲到、早退,要麼在辦公室與人閑聊,要麼借出差之名遊山玩水……這些人也許並沒有因此被開除或扣減工資,但他們會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也就很難有晉升的機會。如果他們想轉換門庭,也不會有其他人對他們感興趣。

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的建立者齊瓦勃出生在美國鄉村,隻受過很短的學校教育。盡管如此,齊瓦勃卻雄心勃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大事。

18歲那年,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築工地,齊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

一天晚上,同伴們都在閑聊,唯獨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這恰巧被到工地檢查工作的公司經理看到了,問道: “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不是嗎?”有些人諷刺挖苦齊瓦勃,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

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向上,升到了總工程師、總經理,最後被卡內基任命為了鋼鐵公司的董事長。最後,齊瓦勃終於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鋼鐵公司,並創下了非凡業績。憑著自己對成功的長久夢想和實踐,齊瓦勃完成了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

為薪水而工作,看起來目的明確,但是往往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心智,使我們看不清未來發展的道路,結果使得我們即便日後奮起直追,振作努力,也無法超越。

那些不滿於薪水低而敷衍了事工作的人,固然對老板是一種損害,但是長此以往,無異於使自己的生命枯萎,將自己的希望斷送,一生隻能做一個庸庸碌碌、心胸狹隘的懦夫。他們埋沒了自己的才能,湮滅了自己的創造力。

因此,麵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雇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

工作所給你的,要比你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

我想誠懇地告誡那些剛剛踏入社會,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不必過分考慮薪水的多少,而應該注意工作本身帶給你們的報酬。譬如發展自己的技能,在工作中努力創新,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個人的人格魅力等。

與你在工作中獲得的技能與經驗相比,微薄的工資會顯得不那麼重要了。老板支付給你的是金錢,你自己賦予自己的是可以令你終身受益的黃金。

能力比金錢重要萬倍.因為它不會遺失也不會被竊取。如果你有機會去研究那些成功人士.就會發現他們並非始終高居事業的頂峰。在他們的一生中,曾多次攀上頂峰又墜落穀底,雖起伏跌宕,但是有一些東西卻永遠伴隨著他們,那就是能力、毅力與創新力。這些能幫助他們重返巔峰,俯瞰人生。

人們都羨慕那些傑出人士所具有的創新能力、決策能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但是他們也並非一開始就擁有這種天賦,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到的。在工作中他們學會了了解自我,發現自我,使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不為薪水而工作,工作所給予你的要比你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在進步,你就會有一個良好的、沒有汙點的人生記錄,使你在公司甚至整個行業擁有一個好名聲,良好的聲譽將陪伴你一生。

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確定你的人生的遠見。你的遠見不能由別人給你,如果那不是你自己的遠見,你就不會有實現它的衝動和決心。這遠見必須以你的才能、夢想、希望與激情為基礎。遠見是了不起的東西,它還會對別人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當一個人的遠見與他生活的目的不謀而合時。

逆境永遠都是成功者的法寶

你努力過,但失敗了。你的愛人離你而去,你的朋友也棄你不顧。從此,你的心中便留下了一道傷疤,一觸碰,就痛徹心扉。或許你曾試過一些方法,再找一份工作、再結識一位伴侶,讓快樂的時光重現,可都未見成效。有些人或許會重新振作,力圖扭轉困境,但當一再失敗時,往往就失去了再嚐試的勇氣。為什麼會這樣呢?

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想避開痛苦,沒有人願意再三遭受失敗的打擊。當一個人付出全力去做,結果得到的盡是失望的時候,請問他還有勁去嚐試嗎?也就是經常受到失望的打擊,我們不僅不願再去嚐試,甚至根本不相信還有任何可為之處。

若你發現自己有了不想再嚐試的念頭,那麼就得當心這種心態,你已經患了“無力感”的心理病了。幸好,這種病並不是絕症,隻要你現在就改變自己的認知和做法,那麼所有的不如意就會一掃而空。發明家愛迪生說:“我才不會沮喪,因為每一次錯誤的嚐試都會把我往前更推進一步。”

扭轉人生的第一步,就在於拋卻一切負麵、消極的想法,別一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是無可救藥的了。為何你會這個樣子?隻因為曾經試過好多次不見成效,就意味著自己束手無策了嗎?

在這個時候,你要記住這樣一句話:過去不等於未來。過去你曾怎麼想、怎麼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後你要怎麼想、怎麼做。在駛往未來的道路上,許多人是借著後視鏡的引導,如果你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就不免會出意外。相反的,你應放眼於現在,著眼於未來,看看有什麼能使你變得更好的方法。

扭轉人生的另一重要步驟,就是需要你堅持到底,為改變困境努力不懈。

許多人曾說過這樣的話:“為了成功,我嚐試了不下上千次,可就是不見成效。”你相信這句話是真的嗎?別說他們沒有試上100次,甚至於有沒有10次都頗令人懷疑。或許有些人曾試過8次、9次、乃至於10次,但因為不見成效,結果就放棄了再嚐試的念頭。

成功的秘訣,就在於確認出什麼對你是最重要的。然後拿出各種行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那麼,具體該如何對待逆境呢?那就需要你擁有把憂慮改變成為自己的動力的能力。

布魯斯?詹諾在1976年7月30日以8618分的成績打破十項全能世界紀錄,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成為“世界最佳運動員”。但他也曾經憂慮、悲觀過。

詹諾於1949年10月出生於紐約州的奧辛寧,他在那裏就開始為“奪取金牌”而努力了。在上學的時候,他患上了一種名為“誦讀困難”症,這導致他學習能力變低,被分到慢班裏上課。

“我對於自己的能力,或者作為一個人,從來沒有這樣強烈的自信,”詹諾現在這樣說。“我搞體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在學校裏被人輕視,而搞體育有可能證明我自己的為人。在教室裏,我可能已經落後了,但是我要到籃球場上同任何一個人較量一番。”

中學畢業以後,他在艾奧瓦州格雷斯蘭大學獲得一筆田徑獎學金。在這所大學裏,他的教練L.D.韋爾登發現他做運動員很有前途,動員他練十項全能,準備參加奧運會選拔賽。

“從1973年到1975年7月,”詹諾回憶說,“我從未敗過一場。我非常勤奮地訓練,準備1975年的賽季。但是,我的成績連8500分都不到。雖然我在運動會上連連獲勝,但是總有些地方不對頭,達不到要求。我參加了在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舉行的全美大學聯賽,但有些地方還是達不到要求。”

在聖巴巴拉的運動會上,詹諾在比賽撐杆跳的時候徹底失敗了,他練了幾年的起跳步子有點反常。“如果跳不到及格高度,就輸了。隻這一項就能拿1000分。但是,我起跳的步子錯了,根本就沒跳起來。我非常失望,說了幾句話就跑出了大門,看到有一片樹林,在那兒大哭了一場。沒跳出成績,關係還不大,可是離奧運會隻有一年了。

“千頭萬緒湧上我的心頭:我的成績也許永遠上不去了,也許已經到頂了。不管怎麼苦練,永遠也不會成功了。我要在精神上有所準備,以防萬一得不到第一名,因為我知道那將會是一個重大打擊。”詹諾沒等運動會結束,就回到家裏去思考自己的前途。

“我同我的妻子克裏絲蒂談了幾次。她對我說:‘你想在奧運會上奪金牌嗎?在奧運會上獲勝是不是重要的事,是不是你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

克裏絲蒂的問題打中了要害。“記得我當時坐在起居室的一張大椅子上。我不能說是,因為當時我腦子裏想的都是不會成功。接著,我就想,還是穩妥一點吧。也許去搞保險公司的生意吧。搞不成體育,就靠別的過活吧。”詹諾後來如是說。

“但是,我是有獲勝的潛力的;要是得了第二三名,對我來說都是失敗。所以我自己又想,如果我說那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那麼,從思想深處來說便是在欺騙自己。因為我實際上不是那麼想的,隻是在壓製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