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來是無知的,成長的過程需要經曆很多的坎坷與挫折,會有很多的困惑和迷茫。蛇為什麼蛻皮?因為它要成長。成長需要更大的空間,隻有在蛻去一層舊皮的束縛之後,才有可能爭取更大的空間讓自己茁壯成長。人類也一樣,隻有不斷地學習,補充新的思想和觀念,我們才能成長,這樣的生命才更有活力,生活也才更有意義。
一個人物質上的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腦袋裏的貧窮。沒有學習的人生如同幹涸的沙漠,生命裏是一望無際的貧瘠與荒涼,尋找不到一絲綠色。學習的真正意義,是為了豐富自己,提高人生的境界。
當我們正確認識了學習之後,就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迷失學習的目的及意義。如果我們能充分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就不會再困惑,不會再猶豫。
在知識的海洋裏,自古以來就是以苦作舟,但是學習的樂趣更是用筆墨無法描述的。沒有苦,就沒有樂,苦與樂都是相對的。青少年朋友,我們要正確對待這種辯證關係,在無涯的學海中盡情地遨遊。
實戰指點:熱情會提高學習效率
朋友,請記住:熱情的性格,可以在生活中廣泛發揮和應用。一個睿智的人,能以飽滿的激情對待自己的工作,同時也將收到人生回饋的最好禮物——事業成功,人生幸福。
在我們身邊,常常聽到有人談起激情和熱情的問題,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對現在的工作不再那麼熱情了。接下去的發展,基本是兩個趨勢,要麼是選擇離開,另覓他處,希望在新的崗位上激發出新的激情和熱情;要麼就是原地不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漸漸變成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不得不做,勉強打起精神去做,渾渾噩噩度日。
實際上,要做好工作,就得有熱情。熱情是基本動力,當對一件自己要投入全部身心去做的東西,或者賴以生存、賴以立足的事業,都興趣大缺的時候,其發展方向與最終結果便可預料。
說到這裏,青少年朋友肯定會納悶,認為自己現在是學生,還沒有參加工作,所以對工作有沒有熱情與自己無關。其實,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需要熱情。對學習的熱情在於能否喚醒內心的衝動、一種想要取得學習成功的衝動。如果我們可以喚醒自己心中的巨人,熱情就會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著名藝術家米開朗琪羅73歲的時候已經衰老了,躺在床上難以起身。教皇的特使來到他的床前,請他去繪製聖彼得堡教堂圓頂的畫。他思量再三,終於同意了,但卻提出了一個奇怪的條件:不要報酬。
因為他覺得自己最多隻能幹幾個月,如果運氣足夠好的話可以幹一兩年。既然注定無法完成,也就不應該索取報酬了。
教皇同意了這個條件。於是,這個70多歲的老人起了床,顫巍巍地來到教堂,徒手爬上五層樓高的支架,仰著頭創作,誰知他一發而不可收,竟然越畫越有幹勁,體力與智力越來越好。
教皇去世了,換了一個新教皇,他還在畫,後來新教皇去世,又來了一個新教皇,換了三個教皇,他還在畫。足足畫了16年,他8 9歲的時候終於完成了這項永載史冊的藝術巨作。
最後一次走下支架的米開朗琪羅顯得容光煥發,他興奮極了,他穿上厚重的騎士鎧甲,手持長矛,騎上戰馬,在曠野中奔馳,歡呼自己的勝利。
在完成這項任務以後不到一年,米開朗琪羅就去世了。
在這個小小的故事中,米開朗琪羅創造了兩個奇跡,一是藝術史上的奇跡——聖彼得堡教堂圓頂壁畫;一是生命的奇跡,一個垂死的老人不可思議又活了16年,而且越活越精神。是什麼力量讓米開朗琪羅創造了這兩個奇跡呢?答案很簡單——熱情,創作的熱情。
熱情是支撐生命的元素,是完成一切偉大事業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動力。有了熱情,什麼人間奇跡都可能創造出來,沒有熱情,再偉大的奇跡也將被慢慢侵蝕,直至毀滅。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億萬富豪克裏蒙特·斯通也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斯通於1902年5月4日生於美國芝加哥貧民區。童年時父親便離開了人世。由於生活困難,斯通賣報賺錢,維持生計。斯通的母親是一位很有修養的美國婦女,她省吃儉用,把積攢的錢投資於底特律的一家小保險公司。後來幹脆成了這家小公司的保險推銷員。
年少的斯通深受母親的影響,在初中升高中的那年夏天,他利用假期為保險公司推銷保單。他拜訪完一幢辦公樓,又馬不停蹄地走進另一幢辦公樓,他幾乎跑遍整個商業區,最後,通過努力,他爭取到兩位客戶。
對斯通而言,這是人生旅程的一座新裏程碑。
斯通20歲時,創辦了一家保險代理公司,取名為“聯合保險代理公司”。公司剛開張時,就他一個工作人員。開張營業的第一天,居然有50多位客戶投保。聯合公司的信譽慢慢地受到當地人的好評,有一天,他居然推銷出120多份保單,令人難以置信。
斯通36歲時,已成為百萬富翁,他創辦的公司後來成了美國聯合保險公司。斯通一生都從事推銷,既推銷保險,也推銷信念和成功的方法。
他與人合做出版的《成功之路,積極的人生觀》一書,發行25萬冊。1962年,他又出版了暢銷書《永不失敗的成功定律道》。再後來,他買下霍桑出版公司。
斯通身兼三職:美國聯合保險公司的董事長,阿波特公司的董事,霍桑公司的董事長。他成了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就擁有了4億美元的資產。
斯通對於自己的成功,他是這樣認為的:“遭遇困境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伺機東山再起……推銷的成功取決於你對工作的熱情。”
可見,積極的人生觀、開朗熱情的性格有助於激發出一個人鞭策自己、鼓勵自己的內驅力,從而加強自身優勢的建立,使自己在身處逆境、麵對困難之時,都能無所畏懼地大踏步前進,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因此,帶著激情去做事,多一份對待事情的熱情,我們就會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天賦。
熱情是我們想做好任何事的助力組件,或者說必備條件,沒有它,是不行的,少了熱情,就像鳥兒少了翅膀、車子少了輪子一樣,我們所有的願望和目標,隻能是空想、夢想,乃至臆測、妄想,再有價值的想法,也會慢慢變得沒有價值,失去實際意義。
科學研究表明,缺乏熱情的人,工作和學習的時候比充滿熱情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倦,更難以集中注意力。如果把學習看成一件死氣沉沉的事情,我們的學習效率就必然低下。
那麼,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怎樣獲得對學習的熱情呢?首先,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學習熱情。熱情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像周總理那樣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的熱情非常好。但是,它並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激勵作用,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尋找屬於自己的奮鬥熱情,這種熱情是真誠的而不是虛假的,是旺盛的而不是虛弱的。
對知識的好奇心、學會解題的成就感、對成功的幻想包括以後掙錢讓自己經濟獨立、照顧親人的自豪感、要讓看不起自己的人對自己刮目相看……這些都可以作為熱情的來源。我們要善於在學習和生活中去發現屬於自己的熱情,從而為自己的學習進步提供不懈的動力。
其次,用行動激發自己的熱情。想一想,我們是否覺得自己接連幾天都精神不振?對任何事情,尤其是學習提不起興趣?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什麼呢?那就是立刻行動。
我們不要對自己說:“我學不入腦,我現在沒有狀態學習。”考試不會專門挑我們有狀態的那一天舉行,我們唯一的辦法是讓“有狀態”成為一種習慣,我們要學會用行動去尋找狀態,用行動尋回信心。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如果我們不愛學習,也請好好地愛自己。畢竟,人是為了更好地活著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學習而活著。學習和考試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所以請不要為了學習暫時落後於人而自暴自棄。青少年朋友,不要再等待了,立刻行動起來,投入到學習中去吧!
秘密武器:以飽滿的熱情迎接考試
作為學生,我們最怕的就是考試,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每次麵對考試都無所畏懼呢?這就需要我們平常做到努力學習,每天專心聽課,按時完成作業,將所學的知識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的目的。
除此之外,考試的成敗還與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水平有直接關係,但是,在生活中,一些學習用功、知識掌握較好的同學也常常會考試失敗。
露露是某實驗中學初三的學生。她平時學習很認真、基礎紮實,也很得老師們的讚賞。可是心理素質欠佳,每次一到考試的時候,她就會感覺自己的心如擂鼓一般,緊張不已。
據老師反映,她平時的作業很不錯,但一到了考試,成績卻總是徘徊在60分左右。她自己也說,看到試卷腦袋就發蒙,生怕考不好。特別是在她第一科考試中“卡殼”以後,心裏就慌了神,結果頭腦就不清醒了,思緒紊亂,後麵考試就會一塌糊塗。
另外,有一次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讓同學們練習跳遠,露露前麵的一個同學沒跳好,摔了一跤,她就非常著急,心裏也很緊張。結果到她跳的時候,果然也摔倒了。
其實,露露的例子就是缺少考試的心理技巧,即考試心理的自我調控能力。那麼,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怎樣調節考試心理,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考試呢?
第一,在考試之前保持一顆平常心。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首先是在考試的前幾天,我們別一門心思專做調整心理狀態的事,為調整心理狀態所累。因為在考試前出現心理焦慮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麵對考試無所謂的人是少數,心情緊張、壓抑、焦慮、煩躁是較普遍的現象,不要覺得隻有自己是這樣,也不要覺得有什麼不應該或是不正常。
適度采取一些辦法是可以的,但也不能把它太當回事,我們可以仔細體會一下,產生心理失衡的原因大多是自己幻想出來的,如某次考試成績不如預期的好就認為自己高考一定考不好,而對自己過去的成績全盤否定;如果高考考不好,就認為會受到別人的指責,覺得對不起父母等。仔細想想,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嚇唬自己。
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就要學會優化情緒和自我減壓。心理學認為,人的學習生活中,情緒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像染色劑,使人的學習生活染上各種各樣的色彩。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老婆婆非常疼愛她的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均為小販,一個賣雨傘,一個賣布鞋,這個婆婆晴天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擔心小女兒的布鞋賣不出去,又整天淚流。街鄰都叫她哭婆婆。
後來一位先生開導她說:“你應該感到高興。雨天時,您大女兒的傘賣得好,晴天時,您小女兒的鞋賣得俏。”婆婆聽後,臉色馬上轉陰為晴,由哭到笑,街鄰又都叫她笑婆婆。
哭婆婆變為笑婆婆的故事說明,同一件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情緒就不同,結果就兩樣。變換角度看問題,情緒自然就調整過來了。因此,在迎接考試時,我們要學會轉移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在情緒緊張的時候,聽聽輕音樂,哼哼小調,或伸伸手,彎彎腰,搖搖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戶外,看看雲霞;或與同學聊聊天,講講趣事,幽默幽默。考場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通過這些,我們就能夠調節心理,優化情緒。
第二,要隨時保持自信心。不管現在是成績拔尖,還是跟別人有一定差距,千萬別忘了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不論個人情況怎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有的同學基礎紮實、根底深,不論高考如何變,都能遊刃有餘;有的同學思維靈活敏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理解能力強,對考創新的試題尤為適應;有的同學閱讀麵廣,視野開闊,心理素質好,抗挫能力強,善於超水平發揮。
不管怎樣,在考試前,對於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們不要過多自我責備,要多看、多想,發揮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