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生修煉四:人生不要過於執著(2 / 3)

仔細分析他們的這些煩惱都是以我為中心,以惟我獨尊為原則,這就是中國成語中的“自尋煩惱”,為了自己的私心而尋來的煩惱。

從前,有兩位很虔誠、很要好的教徒,決定一起到遙遠的聖山朝聖。聖者看到這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裏迢迢去朝聖,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我要送給你們每人一件禮物!不過你們當中一個要先許願,他的願望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則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其中一個教徒心裏想:“太好了,我已經想好我要許什麼願了,但我不能先講,那樣的話太吃虧了,應該讓他先講。”而另一個教徒也懷有這樣的想法:“我怎麼可以先講,讓他獲得兩倍的禮物。”於是,兩個教徒就開始假裝客氣地推讓起來。“你先講!”“你比我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人彼此推來讓去。最後兩人都不耐煩起來,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你幹嘛呀?”“你先講啊!”“為什麼你不先講而讓我先講?我才不先講呢!”

到最後,其中一個氣呼呼地大聲嚷道:“喂,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打斷你的狗腿,掐死你!”另外一個見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變臉,而且還恐嚇自己,幹脆把心一橫,狠狠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隻眼睛瞎掉了,而與此同時,他的朋友雙眼也立即瞎掉了!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因為兩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劇。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越南戰爭中,一個美國士兵打完仗後回到國內,在舊金山旅館裏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午夜,他給家中的父母打了一個電話。

“爸爸,媽媽,我要回家了。但是我要你們幫一個忙,我要帶一個朋友一起回來。”

“當然可以。”父母親回答說,“我們見到他會很高興的。”

“但是,有件事一定要告訴你們,他在那可惡的戰爭中踩響了一個地雷,受了重傷,他成了殘疾人,少了一條腿和一隻手。他已無處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們住在一起。”

“我們為他感到遺憾。孩子,我們幫他另找一個地方住下,好嗎?”

“不,他隻能和我們住在一起。”

“孩子,你不知道,這樣他會給我們造成多大的拖累,我們有我們的生活。孩子,你自己一個人回家來吧。他會有活路的。”話沒說完,兒子的電話就斷了。

父母在家等了許多天,未見兒子回來。

一個星期後,他們接到警察局打來的電話,被告知他們的兒子墜樓自殺了。

悲痛欲絕的父母飛到舊金山,在停屍房內,他們認出了他們的兒子,然而,他們驚愕地發現:他們的兒子少了一條腿、一隻手。

所以人若想活的輕鬆,活的年歲長,就當放下私心,少為自己想,多為別人想,與此同時便會找到快樂。“助人為樂”嘛,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你便會發現心靈上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心裏樂了,臉上笑了,笑容是最好的化妝品,即使長的再醜,若用笑容來裝飾便覺可愛,若長得很漂亮,天天愁眉苦臉,像別人欠他錢似的,人人見了人人煩。

欣賞別人,而不是挑剔別人

人本來就不完美,也隻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人必須承認自己和別人都不完美,才可能欣賞別人,同時欣賞自己。人生活在欣賞之中,而不是活在挑剔之中。欣賞就是美,挑剔就是醜陋,這是禪者對生活的注釋。

德國有句諺語:“好嫉妒的人會因為鄰居的身體發福而越發憔悴。”這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嫉妒的人總是拿別人的優點來折磨自己。別人年輕他嫉妒,別人長相好他嫉妒,別人身材高他嫉妒,別人風度瀟灑他嫉妒,別人有才學他嫉妒,別人富有他嫉妒,別人學曆高他嫉妒……好嫉妒的人往往自大。因為自大,想高人一等。所以就容不下比他強的人。看到周圍的人有超過自己之處,要麼設法去貶低,要麼設置陷阱去坑害對方。好嫉妒的人必然自私,自私的人必然嫉妒。嫉妒和自私猶如孿生兄弟。法國作家拉羅什弗科就曾說過:“嫉妒是萬惡之源,懷有嫉妒心的人不會有絲毫同情心”;“嫉妒者愛己勝於愛人”。因為嫉妒,他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優越;因為自私,他總是想剝奪別人的優越。好嫉妒的人從來不為別人說好話。好嫉妒的人,因為容不下別人的長處,所以他就通過說別人的壞話來尋求一種心理的滿足。好嫉妒的人沒有朋友,因為他容不下別人的長處,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所以他就把所有的人視作自己的敵人,以冷漠的目光注視別人。高明的人則善於欣賞別人的所作所為,而不是去挑剔他。日本著名的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說:“身為一個經營者,如果總覺得員工這裏不行,那裏不行,以雞蛋裏挑骨頭的態度來觀察部屬,不但部屬不好做事,久而久之,他會發現周圍沒有一個可用的人了。

如果你想保持快樂心境,免除心中的自責和苦悶,就得學會不挑剔別人,也不挑剔自己。古人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對的。但是如果在辦完一件事之後,會挑剔自己,悔恨沒有把它做得十全十美,那就不對了。挑剔自己會使自己變得鑽牛角尖,苛責自己,情緒低落,造成憂鬱。同樣,挑剔別人也不會給你增加快樂。

唐朝盤山寶積禪師說:“心若無事,萬法不生,意絕玄機,纖塵何立?”心中絲毫的煩惱和無明,都是自己惹出來的,隻要你不那麼想,一切自然周遍圓融,體會到春花處處秀之美了。禪宗第三祖僧璨大師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玻”。我們的情緒不好,不得清心,是由於我們犯了揀擇的毛病,起了挑剔的念頭,於是有了順逆的苦惱。

逃避者沒有明天

抱怨會因為借口的到來趕走機遇;拖延會因為借口的到來讓生命頹廢;逃避會讓你永遠守著今天而看不到明天!

一天晚上,外麵正下著大雨,猴子和癩蛤蟆坐在一棵大樹底下,互相抱怨這天氣太冷了。

“咳!咳!”猴子咳嗽起來。

“呱—呱—呱!”癩蛤蟆也喊個不停。

它們被淋成了落湯雞,凍得渾身發抖。這種日子多難過呀!它們想來想去,決定明天就去砍樹,用樹皮搭個暖和的棚子。

第二天一早,紅彤彤的太陽露出了笑臉,大地被曬得暖洋洋的。猴子在樹頂上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的溫暖,癩蛤蟆也躺在樹根附近曬太陽。

猴子從樹上跳下來,對癩蛤蟆說:

“喂!我的朋友,你感覺怎麼樣?”

“好極了!”癩蛤蟆回答說。

“我們現在還要不要去搭棚子呢?”猴子問。

“你這是怎麼啦?”癩蛤蟆被問得不耐煩了,“這件事明天再幹也不遲。你瞧,現在我有多暖和,多舒服呀!”

“當然啦,棚子可以等明天再搭!”猴子也爽快地同意了。

它們為溫暖的陽光整整高興了一天。

傍晚,又下起雨來。

它們又一起坐在大樹底下,抱怨這天氣太冷,空氣太潮濕。

“咳!咳!”猴子又咳嗽起來。

“呱—呱—呱!”癩蛤蟆也凍得喊個不停。

它們再一次下了決心:明天一早就去砍樹,搭一個暖和的棚子。

可是,第二天一早,火紅的太陽又從東方升起,大地灑滿了金光。猴子高興極了,趕緊爬到樹頂上去享受太陽的溫暖。癩蛤蟆也一動也不動地躺在地上曬太陽。

猴子又想起了昨晚說過的話,可是,癩蛤蟆卻說什麼也不同意:

“幹嗎要浪費這麼寶貴的時光,棚子留到明天再搭嘛!”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重複一遍。情況一直都沒有變化。

癩蛤蟆和猴子還是一起坐在大樹底下呻吟,抱怨這天氣太冷,空氣太潮濕。

“咳!咳!”

“呱—呱—呱!”

生活中,我們常把明天變為逃避今天的心靈寄托,明天會因為你的懶惰而更困惑。從現在開始就停止你的抱怨、拖延、逃避吧——抱怨會因為借口的到來趕走機遇;拖延會因為借口的到來頹廢生命;逃避會讓你永遠守著今天而看不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