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笑容就是你好意的信使。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對那些整天都看到皺眉頭、愁容滿麵、視若無睹的人來說,你的笑容就像穿過烏雲的太陽;尤其對那些受到上司、客戶、老師、父母或子女的壓力的人,一個笑容能幫助他們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世界是有歡樂的。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個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用控製你的思想來得到。幸福並不是依靠外在的情況,而是依靠內心的感受。記住:微笑能改變你的生活。如果你不喜歡微笑,那怎麼辦呢?那就強迫你自己微笑。如果你是唯獨一個人,強迫你自己吹口哨,或哼一曲,表現出你似乎已經很快樂,這就容易使你快樂了。
勿用煩惱麵對一切
無論周遭事物如何腐壞,以如何的速度在腐壞,我們都要拋卻雜念,換一種眼光看它,以積極的心態麵對它,改變它。其實生活中有許多感人的地方,是我們自己忽略了,讓其從身邊溜走。如果能經常換一種心境去看待,就會多了許多美好。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佛家有言:心存牛糞,看人都是牛糞;心存如來,看人都是如來。每個人對世界、對人對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善美還是醜惡,快樂還是痛苦,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心境。
我們所看到的是什麼樣的世界,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內心。假使我們以嗔恨之心去看世界,那麼我們看到的就是羅刹世界;假使我們以貪欲之心去看世界,則會看到餓鬼世界;假使我們以怨恨、嫉妒之心去看世界,那麼我們看到的就是阿修羅世界。
換一種心境,假使我們能夠放下我們痛苦的煩惱心,以清淨之心去看世界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夠窺見那神聖、清淨與和樂的淨土世界了。淨土世界其實遍布一切世間和出世間,往生淨土與人間之淨土並沒有差異,淨土就在我們心中,對於能夠洞徹本自心性的人來說,當下便是淨土!
有一個女人已經34歲了,過著平靜、舒適的中產階層的家庭生活。但是,她突然連遭四重厄運的打擊。丈夫在一次事故中喪生,留下兩個小孩。沒過多久,一個女兒被熱水燙傷了臉,醫生告訴她孩子臉上的傷疤終生難消,母親為此傷透了心。她在一家小商店找了份工作,可沒過多久,這家商店就關門倒閉了。丈夫給她留下一份小額保險,但是她耽誤了最後一次保費的續交期,因此保險公司拒絕支付保費。一連串不幸事件讓女人近於絕望。她左思右想,為了自救,她決定再做一次努力,盡力拿到保險補償。在此之前,她一直與保險公司的下級員工打交道。當她想麵見經理時,一位多管閑事的接待員告訴她經理出去了。她站在辦公室門口無所適從,就在這時,接待員離開了辦公桌。
機遇來了。她毫不猶豫地走進裏麵的辦公室。結果,看見經理獨自一人在那裏。經理很有禮貌地問候了她。她受到了鼓勵,鎮靜地講述了索賠時碰到的難題。經理派人取來她的檔案,經過再三思索,決定應當以德為先,給予賠償,雖然從法律上講公司沒有承擔賠償的義務。工作人員按照經理的決定為她辦了賠償手續。
但是,由此引發的好運並沒有到此中止。經理尚未結婚,對這位年輕寡婦一見傾心,他給她打了電話。幾星期後,他為寡婦推薦了一位醫生,醫生為她的女兒治好了病,臉上的傷疤被清除幹淨。經理又通過在一家大百貨公司工作的朋友給寡婦安排了一份工作,這份工作比以前那份工作好多了。不久,經理向她求婚。幾個月後,他們結為夫妻,而且婚姻生活相當美滿。
這個女人雖身處絕境,但她的心沒有絕望,所以她也沒有永遠處於絕境。隻有內心美好,才能看到一個世界的美好;唯有內心坦蕩,才能逍遙地活在天地之間。
承擔之後是收獲
每個人都要敢於去承擔起自己身上的責任,不要選擇逃避現實,因為責任未必是一件壞事,相反它會讓你有更大的收獲。
我們每個人都有大大小小的夢想,夢想成真時,我們都興奮異常,因為我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但是深入想想,“得到”隻是瞬間,而“得到”同時來的,還有付出與承擔。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我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要承擔養育他的重任;我們和一個女人結婚,體味甜蜜的同時要承擔她的缺點;我們要做成功的事業男性,擁有成就感的同時要承擔更多的工作和職責;甚至很小的事,比如我們買一套精美的瓷器,需要更加精心的愛護;喜愛穿棉麻質料的服裝,需要更多的熨燙。總之,通常來說,得到越多,需要承擔的也越多。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活的更加從容,因為我們心裏有所準備。
有時候你會覺得矛盾,覺得痛苦,每次遇到,請告訴自己,不必為了這個鬱悶,兩三天就可以過去了。這很自然。生命當中有很多偶然的東西,我們不可能掌握它,所以,別拿自己的痛苦太當真。
有間廟宇,蓋在一座大湖中央,大湖一望無際,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鏈子,廟裏隻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外人無路接近,把佛珠鏈子放在湖中廟,更顯現佛珠鏈子的珍貴與安全。
廟裏,住著一位老師父,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加上菩薩鏈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成。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煉,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菩薩鏈子不見了!
和尚們都不敢置信,因為廟中唯一的門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佛珠鏈子不可能不見,和尚們議論紛紛,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嫌犯。
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隻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鏈子,老師父願意將鏈子送給喜歡的人。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
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因為多了猜疑,彼此間已不再交談,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鏈子不曾誘惑得了你,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裏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隔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準備搭舟離開,隻剩一個雙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薩麵前念經,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鏈子,讓冤情大白。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瞎和尚:你為什麼不離開?鏈子是你拿的嗎?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師父問到。
瞎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老師父從袈裟中拿出傳說中的佛珠鏈子,戴在瞎和尚的頸子上:鏈子還在,隻有你學會了承擔!
不為小事而煩惱
做人應大氣一點,別老醉心於雞毛蒜皮的小事。要知道在小事上糾纏,是對時間的浪費,也可以說就是對於生命的無端消耗。一個人雖不能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認死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太認真了,就會對什麼都看不慣,也就無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有位朋友總抱怨他家附近商店裏的售貨員態度不好,像誰欠了他錢似的。後來,朋友偶然知道了售貨員的身世:丈夫因車禍去世,老母癱瘓在床,上小學的兒子患哮喘病,他每月隻能開很少的工資。一家三口住的是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平房。難怪他一天天愁眉不展呢。這位朋友從此再不計較他的態度,甚至還悄悄地幫助他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後,他們還成了好朋友。
在人際交往、工作、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小錯誤很多,如將你的姓名搞錯,或者在談話所表述的內容上,把“廣西自治區”說成是“廣西省”、“3元錢1公斤”說成是“4元錢1公斤”、“托爾斯泰”說成了“泰戈爾”等,諸如此類雞毛蒜皮、無關大局的小錯誤,大可不必去當麵糾正,假裝沒有發現好了。這是一個聰明人做人的智慧。
一個人最想擁有的東西,就是這個人的大事。雖然很多事情都是從小事開始的,但是,隻有專心致誌地做大事,才有可能談得上高效率。然而既有趣又悲哀的是,我們通常都能夠很勇敢地麵對生活裏麵那些大危機,卻經常被一些小事情搞得垂頭喪氣。
在日常生活中,小事也會把人逼瘋。例如在仲裁過四萬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後,芝加哥大法官埃爾文·約翰遜就曾經說過:“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滿,最基本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紐約的地方檢察官派蒂·波森也說過:“我們的刑事案件裏,有一半以上都起因於一些很小的事情。”
怎樣化解這些小事對我們情緒的幹擾,並且使我們把情緒波動的時間騰出來工作呢?
最專製的沙皇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廚子把飯做壞了的時候,通常隻是付之一笑。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與夫人剛剛結婚的時候,羅斯福夫人每天都在擔心,因為她的新廚子做飯做得很差。後來她說:“可是如果事情發生在現在,我就會聳聳肩,把這事給忘了。”事實就是這樣,“聳聳肩”就是一個好做法。
羅斯福夫人所言不差,而我們更要清清楚楚地說,在多數的時間裏,我們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擾,隻要把目光轉移一下就行了——讓我們有一個新的、能夠使我們開心一點的看法一一如此一來,熱水爐的響聲,也可以被我們聽成美妙的音樂。很多其他的小憂慮也是一樣,我們不喜歡它們,結果弄得整個人很頹喪,原因隻不過是我們不自知地誇大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當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果斷地舍棄那些小事。
懂得遺忘,就是人生
人生短短幾十年,何苦撐的那麼勞累,何不學會忘卻?一味的追求完美,而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種缺陷,有缺陷的東西才真正的完美。人生更是如此,沒有遺憾人生的人,並不快樂。所以追求的完美,其實就是追求一種完美的心態。
生活裏有鮮花和笑臉,但更多的時候,卻是苦酒,它會讓你嚐夠酸甜苦辣,讓你苦不堪言,有苦難言,“舉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滿腹辛酸與誰說。這時,我要告訴你:“學會遺忘”。遺忘那些不值得回憶的事情,對於現在所麵對的痛苦,也是一種解脫,對疲憊不堪的心境,也是一種安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可以算是另一種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