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嚴重心律失常(二)(1 / 3)

四、房室傳導阻滯

(臨床表現及診斷)

1.Ⅰ度房室傳導阻滯(AVB)本身無臨床症狀,體檢可發現第一心音減弱,見於迷走張力增高的年輕人和運動員,常發生於洋地黃治療期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及風濕熱。ECG:PR間期長於。如QRS正常,則AVB發生在房室結,如QRS增寬,AVB發生於希-蒲係統。

2.Ⅱ度房室傳導阻滯當心率較慢時,可有心悸頭暈、乏力等症狀,可發展為高度AVB,引起黑蒙、暈厥。ECG分為兩種類型:Ⅱ度Ⅰ型:P?R間期逐漸延長,直到P波不下傳,產生一次QRS波脫落,多為房室結的傳導延擱;Ⅱ度Ⅱ型:P?R間期延長,但恒定;p波在數次心搏後突然不能下傳,造成一次QRS波脫落,能下傳的QRS波可正常或寬大畸形。Ⅱ度Ⅱ型AVB的阻滯部位常在希氏束內及以下,易發展為高度及Ⅲ度AVB。當房室傳導比例在3?1或更高時,為高度AVB。

3.Ⅲ度房室傳導阻滯臨床表現為心悸、眩暈、乏力,易暈厥及發生阿?斯綜合征。ECG:P波與QRS波無固定關係,P波頻率大於QRS波。QRS波頻率、形態取決於阻滯部位。

(治療)

1.病因治療針對引起AVB的病因治療。

2.藥物治療Ⅱ度Ⅰ型AVB,如無症狀,可不予特殊處理,如心率慢,可口服阿托品、麻黃堿、異丙腎上腺素。Ⅲ度AVB,有暈厥發生的病人,在未置入起搏器之前,可靜脈滴注異丙腎上腺素(1μg/min)以提高心室率。

3.人工心髒起搏器治療房室傳導阻滯永久性起搏器置入適應證:①有症狀的Ⅲ度和高度AVB;②Ⅱ度AVB經電生理檢查證實阻滯部位在希氏束內或以下;③Ⅱ度房室傳導阻滯或三分支阻滯(右束支阻滯伴交替的左前分支或左後分支阻滯引起左右束支傳導阻滯)伴有暈厥發作。

五、頻發性室性期前收縮

(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可以無任何症狀,體檢時偶然發現;部分病人可有心悸、胸悶等表現。

2.心電圖表現提前發生寬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前無P波;T波常與QRS主波方向相反;其後常有完全代償性間歇。

(治療)

1.去除病因和誘因。

2.無器質性心髒病和症狀的可以不用藥物治療。

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可應用胺碘酮,靜脈注射負荷量150mg,10min注入,10~15min後可重複,以1~min靜脈注射,6h後可以減至kg,24h總量不超過,注意密切監測血壓。也可應用利多卡因,負荷量10mg/kg,3~5min內靜脈注射,如無效5~10min可重複,1~2mg/min靜脈滴注維持,1h總量為200~300mg,70歲以上維持減半。應用時注意血壓。

4.高血壓冠心病頻發性室性期前收縮首選β受體阻滯藥,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

5.有症狀者可以用下列藥物治療:①美西律100~150mg開始,1次/8h,2~3d後可以根據臨床反應增減50mg。②普羅帕酮150mg開始,口服,1次/8h,最大量200mg,1次/6h。靜脈注射1~2mg/kg,單次不超過140mg,心功能不全慎用。③β受體阻滯藥等。

六、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診斷要點)

1.病史、症狀症狀突發突止,可由運動或情緒激動誘發,多有反複發作史。發作時心率極快或突停時出現長間歇,常導致暈厥,病程長,持續發作時可導致心動過速性心肌病。病史應詢問以往是否進行過心電圖檢查,結果如何,非發作期的心電圖表現,是否應用過維拉帕米、毛花苷C等藥物,療效如何。

2.體檢發現發作時心率多在160~240/min,快而整齊,心音有力,多無心髒雜音,血壓正常或稍低。

3.輔助檢查心電圖檢查可確診:

①窄QRS波心動過速,QRS波呈室上性,時限70ms,心率150~250/min,多大於180/min。

②寬QRS波心動過速,QRS波呈寬大畸形,時限>120ms,見於預激綜合征旁道前傳(如合並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顫動時)或室上速伴有束支傳導阻滯及差異傳導。須注意與室性心動過速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