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好笑,但也正說明了多替別人著想,不僅能不再為自己憂慮,也能幫助你結交許多朋友,並獲得更多的樂趣。
如果你想永遠快樂,那麼就學會對別人感興趣,忘掉你自己;每天都做一件能使別人快樂、微笑的好事吧。
◎施恩不圖報
要是我自己能夠遵守職責,那些旁觀者,也會自願地去履行職責。
——《快樂的人生》
古代聖賢說:“憤怒的人,心裏都會充滿怨恨。”最近,我在德克薩斯州遇到一個商人,這個商人正為某事而發怒。有人告訴我說,隻要我認識他不到一刻鍾,他就會原原本本地將事情告訴我。果不其然,令他生氣的那件事是在十一個月以前發生的,但他的火氣還是大得嚇人,簡直抑製不住不談那件事。那件事是這樣的:他給三十四位員工總共發了一萬美元的年終獎金,卻沒有一個人感激他。他很傷心地埋怨說:“我實在後悔莫及,應該不給他們一分錢。”
這個人的內心充滿了怨恨。該商人六十歲左右,也許還可以活十四五年,但是卻浪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去抱怨早已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可惜了!
說實話,我很同情這位商人,其實,他不該總是陷入怨恨與自憐之中,他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沒有人感激他?也許是員工認為年終獎金並不是什麼禮物,而是他們憑勞動賺來的;也許是他平時給員工支付的薪水太低,分給他們的工作卻太多;也許是他們認為他之所以給大家年終獎金,是因為這些收益的大部分得拿去交稅;也許是他平常對人太挑剔、太苛刻,所以沒有人敢或者願意感謝他。
當然,從另一方麵來說,那些員工也許都很卑劣、很自私、很不講禮貌。也許是這樣,也許是那樣,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我和你一樣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薩姆爾.強生博士曾說過:“感激別人的恩惠是良好教育的結果,這很難在一般人中找到。”
我在這裏想說的是,某個人希望別人感激他的恩德,這正犯了一般人共有的毛病。可以說,他完全不了解人性。試問,如果你救了某人性命,你是不是希望他感激你呢?可能會。裏博維茲在擔任法官之前,是一個有名的刑事律師,他曾救過七十八個人的生命,使他們不必坐上電椅被處死。你想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感激裏博維茲呢?猜猜看,有多少?說實話,一個也沒有!耶穌曾在一個下午為十個麻風病患者治好了病,可是這些人中有幾個向他道謝了呢?隻有一個。當耶穌轉身問他的門徒“那九個人在哪裏”的時候,他發現那九個人連“謝謝”都沒說一聲就走了。
人終究是人,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在他的有生之日大概都不會有什麼改變,既然對人施恩就不要希望得到回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你信不信,事情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為什麼不接受這個事實?曾統治過古羅馬帝國的那個聰明的馬卡斯.奧理歐斯就認清了這個現實,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今天就要去見那些多嘴多舌的人——那些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絲毫不知感激的人。可是我對此既不吃驚,也不難過,因為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這種人的世界將是什麼樣的。”
這句話很有道理!如果一個人總是埋怨別人不感激自己,那你該怪誰呢?是怪人性如此,還是怪我們不了解人性呢?其實,當我們施恩時,如果我們偶然得到了別人的感激,那是一種意外之喜;如果我們得不到這種感激,也不必為此而難過。
我認識一個住在紐約的女人,她常常因為孤獨而不停地抱怨,她的親戚沒有一個願意親近她。這實在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一個親戚願意親近她呢?原因很簡單,主要是因為,當別人去看望她時,她就會連續不停地說她對侄女有多好,在她們患麻疹、腮腺炎和百日咳的時候都是她照顧她們;多年來她給她們提供吃住,還幫其中一個上完了商業學校,另一個也一直在她家住,直到結婚。
這個女人沒有必要抱怨,侄女們為了盡義務也來看過她。但是,後來她們都怕來看她,因為她們知道自己來了以後必須在那兒坐好幾個小時聽她旁敲側擊地罵人,還得聽她那毫無休止的埋怨和自憐的歎息。並且,當這個女人再也無法威逼利誘她的侄女來看她的時候,她就使出另一件“法寶”——心髒病發作。
當然,她並不是真的心髒病發作。是的,醫生都說她有一個“很神經的心髒”,才會發生這種病症。但醫生們也說,他們對她毫無辦法,因為她的問題完全是情感上的。這個女人真正需要的是愛和關切,可是她將此稱為“感恩圖報”。可以說,如果她強求它,並認為那是她所該得的,她將永遠得不到感恩和愛。
像她這樣的人,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她們都因為別人的忘恩負義、孤獨和被人忽視而患病。她們希望有人去愛她們,但我們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得到愛的辦法,就是不再去乞求,而是立即開始付出,並且不希望得到回報。
這話聽起來很荒謬,很不切實際,很理想化。但這是事實,是普通常識,同時也是讓你和我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當然,像以上事例中的情況隨處可見。幾千年來,為人父母者一直為兒女的不知感恩而感到悲傷難過。就連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也叫道:“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齒還要尖利。”
但是,你是否想過,你的孩子為什麼要感激呢?忘記恩德是人類的天性,就像野草一樣;而感恩卻如玫瑰,必須給它施肥澆水,給它教養、愛和嗬護。如果你想得到孩子們的感激,那麼,我們就要教育他們應該那樣。
我們要謹記:子女的行為完全是由父母造成的。要教育出感恩圖報的孩子,就一定要自己先懂得感恩。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在孩子麵前,千萬不要詆毀別人的善意,也千萬別說:“看看表妹送的聖誕禮物,都是她自己做的,連一毛錢也舍不得花!”這種反應對我們可能是件小事,但是孩子們卻聽進去了。因此,我們最好這麼說:“表妹準備這份聖誕禮物,一定花費了不少時間!她真好!我們得寫信謝謝她。”這樣,我們的子女無意中也會養成讚賞和感激的習慣了。
◎勿存報複之心
每個人都有宣泄情緒的權利,區別僅在於能否正確地表達。正如明明是擔心,表現的卻是生氣、攻擊他人,這樣做隻會使問題更糟糕。
——《成功之道全書》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遊覽黃石公園,並與其他觀光客一起坐在露天座位上。麵對茂密的森林,我們期待看到森林殺手灰熊的出現。果然,那健壯的身影出現了,它走到森林旅館丟棄的垃圾中翻找食物。這時,騎在馬上的森林管理員告訴我們,灰熊在美國西部幾乎是所向無敵的,大概隻有美洲野牛及阿拉斯加熊例外。我卻發現,隻有一隻小動物隨著灰熊走出森林,它是一隻很臭的鼬鼠。灰熊不僅沒有一巴掌把它毀掉,而且還容忍它在旁邊分一杯羹,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經驗告訴它,不劃算。
我也發現了這一點。我在農場長大,小時候曾在圍籬旁邊捉到過一隻臭鼬。到了紐約,也在街上碰到過幾隻兩條腿的“臭鼬”,經驗告訴我,有兩種情形都不值得碰。
如果我們對敵人心懷仇恨,那麼就意味著我們要付出比對方更大的力量來擊垮自己,使他得以有機會控製我們的睡眠、胃口、血壓、健康,甚至心情。如果我們的敵人知道他給我們這麼大的麻煩,他一定要高興死了!憎恨傷不了對方一根汗毛,卻把自己的日子弄成了煉獄。在紐約警察局的布告欄上曾出現過這樣一段話:如果有個自私的人占了你的便宜,把他從你的朋友名單上刪除,千萬不要去報複。一旦你心存報複,那麼你對自己的傷害將會比對任何人的都要大得多。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心髒病嚴重發作,醫生要求他躺在床上,不論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能生氣。醫生都知道患有心髒衰竭症的人,一發怒、生氣就可能送命。幾年前,在華盛頓州的斯潑坎城,有一家餐館的老板因為生氣致死。現在我麵前就有一封寄自華盛頓州斯潑坎城警察局局長傑瑞的信。他在信中說:“幾年前,六十八歲的威廉.崔堪伯在斯潑坎城開了一家小餐館。因為他的廚師堅持用茶碟喝咖啡,而將他活活氣死。當時,那個小餐館的老板非常惱火,抓起一把左輪手槍去追那個廚師,結果因為心髒病發作而倒地死去——而他手裏還緊緊地抓著那把手槍。驗屍官報告說:他因為憤怒而導致心髒病發作。”
其實,當我們痛恨我們的仇人時,就等於給了他們取勝的力量。那種力量能夠影響我們的血壓、我們的食欲、我們的睡眠、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快樂。如果我們的仇人知道他們是如何讓我們擔心、讓我們煩惱、讓我們一心隻想報複的話,他們一定會高興得手舞足蹈的。實際上,我們心中的恨意完全傷害不到他們,但是,這種恨意卻使我們的生活變成地獄。
我們要時刻記住:如果是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就不必理睬他,更不必報複他。當你想跟他扯平的時候,你對自己的傷害,遠比對那家夥的傷害更多。其實,報複對我們傷害的地方很多。就如以上所說的那樣,報複會損害你的健康。《生活》雜誌說:“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容易憤怒。憤怒不止的話,長期性高血壓和心髒病就會隨之而來。”
當你說“要原諒七十個七次”的時候,這正是在教導我們如何避免患高血壓、心髒病、胃潰瘍和其他許多疾病。當然,我想,你也和我一樣認識一些女性,她們的臉頰因為怨恨而布滿了皺紋,因為悔恨而變了臉形,甚至表情僵硬。不管她們如何做美容,使容貌如何美麗,也不能讓她的心裏充滿溫柔、寬容和愛。
怨恨之心甚至會毀壞我們享受食物的美味。聖人說:“懷著愛心吃蔬菜,會比懷著怨恨吃牛肉要好得多。”
我們要試著去愛我們的仇人。即使我們不能愛我們的仇人,那我們至少也要愛我們自己。我們不能讓仇人控製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快樂和我們的外表。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不要因為你的敵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結果卻燒傷你自己。”
我們可能不能像聖人那樣愛我們的仇人,但為了自己的健康和快樂,我們要原諒他們、忘記他們。如果我們能這樣做,實在是明智之舉。
有一次,我曾問伯納.巴魯屈(他曾擔任過六位總統——威爾遜、哈定、柯立芝、胡佛、羅斯福和杜魯門的顧問),我問他會不會因為敵人的攻擊而使他難過。“沒有任何人能夠羞辱我或幹擾我,”他回答說,“我不會讓他們得逞的。”我還問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兒子約翰,他父親是否一直懷恨別人。他回答說:“不,我父親從來不去為那些不喜歡的人而浪費他一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