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人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一遇到麻煩事就抽身而退,不敢麵對現實。許多小孩在遊戲的時候,常因自己沒有勝算便拒絕玩下去,成熟的成年人便不會如此,他們會一試再試,直到成功時才肯罷休。

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既然來到了這個世上,我們就得曆經一些苦難,正好像我們也曆經許多快樂一樣。或早或晚,生活都會告訴我們在受苦受難的經曆裏,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是國王或乞丐、詩人或農夫、男人或女人,當他們麵對各種不幸時,他們所承受的折磨都是一樣的。無論是任何年紀,不成熟的人會表現得特別痛苦或怨天尤人,因為他們不了解,諸如生活中的種種苦難,像生、老、病、死或其他不幸,其實都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下麵是擺脫不幸的五種方法,希望每個人都能記住它。

一、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讓時間去治療傷痛;

二、采取行動以抵製困境;

三、集中精神,幫助他人;

四、在有生之年,充分利用自己的生命;

五、計算我們所擁有的幸福。

◎逆境助人成長

一個人要先經過困難,然後踏進順境,才覺得受用、舒服。

——《成功的12種方法》

在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和嚐試之後,芭蕾舞演員才呈現出優美的舞姿,提琴手才演奏出悅耳的曲子。麵對別人對自己演奏的音樂予以優雅的讚揚,卡利斯密感歎道:“哎!你們又如何知道,我是費了多大的心血才能做到這優雅的演奏呢!”別人問約瑟亞.雷諾:“你的作品需要用多少時間完成?”他答道:“我的一生都會獻給它。”

逆境可能顯得過於嚴格,可是最終你會發現它是一位好老師。在逆境麵前,我們的本能會提醒我們退卻,可是我們不能逃避,必須拿出勇氣去麵對。彭斯滿懷真情地說道:“你可以從那些慘痛的損失和教訓中獲得智慧。事實上,這是你獲得才智的唯一方法。”

苦澀之中才會產生甜蜜。我們的潛能和力量都在逆境中得以彰顯。要是真具有內在的價值,那麼,其在外力的磨煉下就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通往天堂的台階是由挫折組成的。”一句流傳很久的諺語如是說道。裏奇說:“什麼是貧困?對於貧困,人們何必給予過多的抱怨?我認為,貧窮是少女在耳朵上穿洞的陣痛,在耳朵上的傷好了以後,就能掛上美麗的寶石了。”

一部奮鬥史,就是對生活最好的詮釋,在大多數時候,奮鬥都是與艱辛為伴的。要是目標唾手可得,就好比進行了一場沒有榮譽的戰鬥,讓人興致全無。可以說日後的輝煌成就是經過逆境的磨礪得來的。成就是在為目標而奮鬥後才得以獲取的。隻有怯懦的人才會在困境麵前退縮,在堅強和勇敢的強者看來,這不過是他們前進的推動力。所有的生活經驗都告訴我們:“隻要滿懷熱情、決不後退、抱有破除萬難的決心,那就能勇敢地直麵不幸,越過那些擋在前進路上的障礙。”

在困境中,人類的能力與技巧得到提高,人類麵對困境,會更加堅定地向著未來努力前行。這就如同在平常鍛煉時做著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到了真正的比賽,就能表現得更加遊刃有餘。在成功的路上,阻礙重重,可是你越過了障礙,就能證明你的能力。在經驗中,我們能夠容易地做出判斷,就像經過捶打的蕁麻會變得柔軟一樣,對於困難,隻要找對了方法,就能輕而易舉地解決。樹立目標,並且堅信能夠成功,這是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的達到目的最有效的方法。

沒有嚐試也就沒有成功。有許多成功,都是在嚐試之後獲得的。在嚐試之前,誰都無法了解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可是盡力嚐試的行為,都是大多數人萬不得已情況下的行動。那些意誌消沉的年輕人這樣歎息道:“要是我這樣做了……要是我那樣做了……”他不明白,隻在假設中幻想,而不去做嚐試,是無法有所收獲的。一千次的熱切希望也不如一次嚐試有效。那些毫無作用的假設,阻礙了更進一步的確定,讓人們的嚐試行為受到束縛。林德赫斯特勳爵說過:“解決困難是必須去做的事。”對待問題,最好還是及時解決。那些有利的條件和環境,都是在嚐試之後得來的,力量和堅毅也是通過不斷努力得來的。這樣你會獲得更加完善的性格和更加聰明的頭腦,與那些沒有你相似經曆的人相比,他們都不如你高雅,也沒有你身上那強大的勇氣和對自由的欲望。

我們會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學到知識。解決前麵的困難也往往讓以後的困難變得容易解決。我們在接受教育時,有些初次接觸的東西,可能在當時覺得沒有用,例如學習無人再用的語言、對數學中的線麵關係進行研究,可是這些教育並不是無用的,它們都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通過對這些看似無用的知識的學習,人會變得更加努力,也能讓人獲得在實際運用中的使用能力。

若不這樣做,人的上進心和實際運用能力就會處於沉睡之中,無法發揮出來,找不到展示的舞台。聯係在所有的事情中都存在著,要讓它們被各自的聯係所串聯起來。人的一生都包裹在工作中。隻要生命不息,逆境就會永遠與你相伴,你將不停地接受困境的磨煉。一味的氣餒對於克服苦難來說,是毫無幫助的。有一位學生,他對達蘭貝爾抱怨道:“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真是太難了!”達蘭貝爾用一句話給予了回答,這也是一句箴言:“年輕人,不要放棄,繼續奮鬥下去,信心和能力,你都將會得到。”

生活中的經驗告訴我們,逆境之中,人不但能把個性磨煉得更加堅強,還能學會保護自我。

在貧困麵前,許多人都能表現出樂觀的精神和與困難作戰的勇氣。可是麵對後來的富裕生活,人反而會被慢慢地腐蝕。寬厚的本性的確可以在富足的生活中得到培養,可是財富也就僅能做到這一點,對於其他性格的塑造,它就無能為力了。錢隻會讓你的心變得更加冷漠。那些原本小氣並且諂媚的人,在富裕後,依然會吝嗇,可是他們諂媚的一麵會消失,變得自高自大起來。

人會在財富的作用下變得冷漠和驕傲。堅毅的人會在貧窮中變得無所畏懼。伯克說:“困境身兼數職,它是嚴厲的老師,是嚴格的父親,也是慈愛的母親。對於我們的了解,困境比我們自己更為清楚。同樣,對於我們的愛護,它也比我們自己給得還要多。我們的力量和技巧,都是在我們摔跤對手身上得到提高的,所以我們最大的幫助者,就是我們的敵人。”人類的生活會因為缺少逆境而變得更加簡單,可是這樣,人類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不停地在困難中抗爭,不但讓人的個性得到鍛煉,也教會了人如何自立。所以我們的行為能在逆境中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得到規範。

在被人用卑鄙的手段從印度軍隊指揮官的位置排擠下來時,年少氣盛、驍勇善戰的霍德森感到十分委屈,為此而不平,認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是惡意言論的犧牲品。可是他沒有就此認輸,他很堅強地對一位朋友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哪怕麵對最糟的情況,我也不會害怕,我會像同戰場上的敵人戰鬥一樣,盡全力地去抗爭。對於我分內的職責,我會盡到責任,這是我必須去做的。我認為,即使任務非常討厭,隻要我出色完成了任務也會獲得回報的。可是就算沒有回報,我也必須盡到我的義務和責任。”

◎成功是失敗積累而成的

不要恐懼黑暗,在它裏麵是生命的起始。

——《人性的優點》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輕易完成的,外界有利的環境隻起到輔助作用,個人的努力和困境的磨煉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那些可以輕易獲得成功的美事,可能並不會在生活中存在。生活最好的老師其實就是磨難,“吃一次虧,學一次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查爾斯.詹姆斯.福克斯經常說,那些在失敗中從不放棄的人和事業上一帆風順的人相比,他對前者的期望更高。他說:“第一次就能獲得演講成功的年輕人當然值得讚許,可是對於那些首戰失利,但敢於再次嚐試的年輕人,我會更加欣賞。這樣的年輕人,我會給予有力的支持,我相信,他們與那些沒有遭受過失敗的人相比,會表現得更加優秀。”

在成功中,我們獲得的東西遠不如在失敗中得到的多。我們由失敗學會了哪些事是否可行。可能那些沒有失敗過的人,不會知道哪些事是能做的。在發現大浪把輪船推到距離水平麵三十五英尺高的浪尖時,在抽氣泵的製作上失敗的人,細心觀察失敗後的提示,開始轉向研究關於大氣壓力的定律,由此也踏入了一個嶄新的科學領域,在這項研究領域出現了許多天才,其中就有伽利略、托拉斯利和波義爾等人。

約翰.亨特曾經說過:“要是職業外科醫生不敢公布其臨床上的失敗案例,而隻對外展示其成功的例子,那麼在臨床上,外科技術難以達到現在這樣的高度。”對於機械工程來說,工程師瓦特認為失敗的經曆是必不可少的。他說:“我們需要一本教科書,在它上麵應該記載了機械領域曆史上所有的失敗與錯誤。”在向公眾展示自己設計的靈巧的操縱器時,亨普裏爵士感歎道:“我要感謝上帝,他沒有讓我成為一個靈巧的控製器,我經過一係列失敗才獲得了許多重要的發現。要是我太過靈巧,可能就難以發現什麼了。”在自然科學領域,另一位聲名顯赫的學者說道:“我發現隻要我到了重大發現的關口,就會麵對一些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在困境中,往往會產生偉大的事物、偉大的發現、重要的發明和偉大的見解等。它們是發現者在逆境中確立的,是這些人成熟考慮後的結果。”

在談到羅西尼時,貝多芬說道:“他有著成為一位傑出音樂家的天賦,要是他在小時候就能踏上音樂的修行之路的話,現在一定能夠獲得成功。可是成長在眾多的便利條件下,他被慣壞了。一個具有真本事的人是不會在意他人的惡評的。可是對於那些逢迎之詞和友好的建議,人們應該報以警醒的擔憂。”

首次的“伊利亞”演奏,門德爾鬆就大獲成功,讚譽聲四起。伯明翰交響樂團對他很看重,邀請他加入。他對一位評論家朋友笑著說道:“別說你是多麼認同我的作品了,來批評我吧,告訴我,作品的哪些部分讓你覺得不好。”

曆史上的失敗據說要比成功多。這話看上去不無道理——

華盛頓參與的戰役,輸多贏少,可是他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諾曼底人在戰爭開始時都是在輸,可是最後他們也取得了驕人的勝利;

對於莫勞,他的朋友曾笑稱其是一麵鼓,響的時候要比安靜的時候少,可是它的響聲會傳出很遠;

由於磨難的磨煉,威靈頓的軍事天才變得更加完善。他的勇氣、自立和嚴格的紀律性都是在暴風雨中得以鑄就的;

對於英國海軍強大這一點,也應該感謝大海的寒冷與波濤對這支隊伍的鍛煉,它讓這支隊伍變得無往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