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景禧從一個一文不名的小學徒成長為一個世界級的經濟強人,絕對不可能是巧合,而隻能說是抓住了機遇。早年的馮景禧曆盡挫折,一次次的失敗給他注射了一劑“清醒針”,使他由一個單純的商人轉變成為一個冷靜的思考者,他從錢與錢的交易中退了出來,作為一個旁觀者,冷靜地思考時局,為自己的下一步製定方略。“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失敗教會了馮景禧如何去麵對風險,如何思考問題。
當然,把握時機隻是事物發展的外因,要實現成功還得要實現內外結合,一個正確的經營方式才是實現成功的關鍵所在。如果馮景禧不是另辟蹊徑,對散戶和小戶開展業務,而隻是一味地對大戶開展業務,我們可以想象,他可能陷入惡性競爭而難以自拔,很難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把握時機時,重點還要實現經營方式的突破,包子不光要皮好看。
另外,機會總是稍縱即逝的,而抓住機會使之成為巨大的轉折點,不僅需要對機會敏銳的“嗅覺”,也需要利用機會的魄力。
三國時期的袁紹集團,其實力在諸雄中首屈一指,被公認為最有希望問鼎天下。袁紹麾下,謀士如雲,戰將如林。但是由於袁紹的“多謀少決”,官渡一戰,卻敗於曹操之手。“多謀少決”,是缺乏判斷力的表現,這對一個統帥或決策人物來說,是致命的弱點。
袁紹手下謀士如雲,這是一個極為有利的條件,但一到決策時,眾謀士各抒己見,袁紹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取舍,優柔寡斷。
劉備是當時袁紹潛在的競爭對手之一。白馬之戰中,袁紹聽說有位赤臉長須使大刀的勇將(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斬了他的大將顏良後,大怒,謀士沮授乘機建議除去劉備。此時袁紹指著劉備說:“汝弟斬吾大將,汝必通謀,留爾何用?”說著就要將劉備拉出去斬首。劉備從容地說:“天下同貌者不少,豈赤麵長須之人,即為關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紹聽後,馬上改變了主意,反而責怪沮授:“誤聽汝言,險殺好人。”遂仍請玄德上帳坐,議報顏良之仇。接著,關羽又殺了袁紹的大將文醜,謀士郭圖、審配入見袁紹說:“今番又是關某殺了文醜,劉備佯推不知。”袁紹聽後大罵:“大耳賊,焉敢如此。”命令將劉備拿下斬首。劉備又辯解道:“曹操素忌備,今知備在明公處,恐備助公,故特使雲長誅殺二將。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殺劉備也。願明公思之。”毫無主見的袁紹聽見,竟反過來責備郭圖、審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幾使我受害賢之名。”袁紹兩次欲殺劉備,而劉備都化險為夷,從中可看出劉備的機敏,更可反映袁紹出爾反爾、多謀少決、謀而不斷的性格特征。
“多謀少決”,使袁紹失去戰機。在官渡之戰的相持階段,許攸曾向袁紹獻計:“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令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機會,兩路擊之。”但袁紹卻顧慮曹操詭計多端,拒絕了許攸的建議,在最關鍵時刻貽誤了戰機。倘若袁紹能夠當機立斷,抓住有利戰機,及時采納許攸的建議,那麼其結果很可能如曹操所說:“若袁紹用子遠言,吾事敗矣。”可見,當斷不斷,看起來似乎穩妥,實際卻潛伏了更大危險。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許多天賜良機,稍縱即逝。作為決策者,就要善於抓住這些良機,充分利用這些良機。
如何抓住良機呢?這就需要決策者具有果斷的素質。所謂果斷,是指把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迅速明確地表達出來。果斷,說明了決策者的思想高度集中,是他敏銳反應力的體現,他對信息的吸收和消化,對經驗的綜合和應用,對未來的估計和推測,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要達到這一點,作為決策者就必須對事件有迅速作出判斷和選擇的能力,有敢於對事件的過程和後果負責的精神和能力。
94 舉重若輕的策略
遇到問題,我們都想找到最好的辦法。但是最好的辦法並不意味著得來最難。事實上,很多好的辦法都很簡單,可能就是一個很小的動作就可以讓事情逆轉。當遇到很糟糕的情況的時候,我們最好的辦法無外乎從最簡單的方法想起。有的人往往不會用簡單的辦法,他們追求複雜,他們錯誤地把複雜理解成為科學和先進。顯然,這是有悖於事實的。
1933年3月,羅斯福宣誓就任美國第32任總統。當時,美國正發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廣的經濟大蕭條。就在羅斯福就任總統的當天,全國隻有很少的幾家大銀行能正常營業,大量的現金支票都無法兌現。銀行家、商人、市民都處於恐慌狀態,稍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全國性的動蕩和騷亂。
在坐上總統寶座的第3天,羅斯福發布了一條驚人決定——全國銀行一律休假3天。這意味著全國銀行將中止支付3天。這樣一來,高度緊張和疲憊的銀行係統就有了較為充裕的時間進行各種調整和準備。
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舉動,卻產生了奇跡般的作用。
全國銀行休假3天後的一周之內,占全美國銀行總數四分之三的13500多家銀行恢複了正常營業,交易所又重新響起了鑼聲,紐約股票價格上漲15%。羅斯福的這一決斷,不僅避免了銀行係統的整體癱瘓,而且帶動了經濟的整體複蘇,堪稱四兩撥千斤的經典之作。
羅斯福用這樣一種簡單方法就能力挽狂瀾,而且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因為他一下抓住了銀行——整個“國家經濟的血脈”所存在的問題,抓住了整個經濟中最重要的問題,並選擇了一個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去解決了。
要學會用最簡單有效的辦法,不要嚐試用過於複雜的辦法去解麻團。很多時候,快刀是對麻團的最好解決。也正如亞曆山大一刀砍掉繩結一樣,通過最簡單的辦法,他成了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
95 廣納百川的策略
生活的常識是好辦法的源泉,從生活的常識出發,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固執的人往往憑借著自己的經驗,這種經驗往往是形成的金科玉律式的教條,認為通過這些便可以解決問題。事實上,問題最高明的解決辦法是從生活的常識出發,一切辦法來自生活,一切辦法又回到生活。
一位十分著名的建築師建造了一組現代化的辦公大樓。這是三幢建設在一大片空地上遙遙相望的大樓,十分漂亮,建築師超人的藝術素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早在大樓輪廓初現的時候,人們已經嘖嘖讚歎了。
等到大樓快要竣工的時候,工人們問道如何鋪設三棟大樓之間的人行道。
建築師的回答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在大樓之間的空地上全種上草。”雖然大家很納悶,但是出於信任,沒有人提出任何異議。一個星期之後,這片空地全部種上了草。
一個夏天過後,在三棟大樓之間和通往外麵的草地上,已經被來來往往的行人踩出了若幹條小路。有的小路因為走的人多一些,於是比較寬,有的小路因為走的人比較少,於是比較窄。他們蜿蜒伸展,錯落有致。
到了秋天,建築師帶領著工人們來了,他讓工人沿著人們踩出的路痕鋪就了大樓之間和通向外麵的人行道,然後在道路兩旁種上了樹木和花草。
最後,每一個行走在這些道路上的人都讚歎不已,建築師真的創造了奇跡。
建築師真的創造了奇跡嗎?顯然是真的。那麼這種奇跡從哪裏來?自然是從生活的常識中來。在設計小路的時候,建築師為了充分考慮到人們通行的習慣方便,他實際上用草地做了一個調研,最後調研的結果就是未來設計的方案。
要開闊思路,掌握全局,就要學會廣泛汲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最後集合成為整體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的結果是最能讓人信服的。
96 陽光比北風更為有力
這則寓言大家都不會陌生吧!
太陽和風在爭論誰更強而有力。風說:“我來證明我更行。看到那兒一個穿大衣的老頭嗎?我打賭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脫掉大衣。”
於是,太陽躲到雲後,風就開始吹起來了。風越吹越大,但是,吹得越急,老人就越把大衣緊裹在身上。
終於,風平息下來,退卻;然後,太陽從雲後露麵,開始以溫和的微笑照著老人。不久,老人開始出汗,脫掉了大衣。這時,太陽對風說:溫和與友善總是要比憤怒和暴力更強而有力。
溫和與友善比憤怒和暴力更強有力,如果你發起脾氣,對人家說出一兩句不中聽的話,你會有一種發泄感。但對方呢?他會分享你的痛快嗎?你那火藥味的口氣、敵視的態度,能使對方更容易讚同你嗎?“如果你握緊一雙拳頭來見我,”威爾遜總統說,“我想,我可以保證,我的拳頭會握得比你的更緊。但是如果你來找我說:‘我們坐下,好好商量,看看彼此意見相異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就會發覺,彼此的距離並不那麼大,相異的觀點並不多,而且看法一致的觀點反而居多。你也會發覺,隻要我們有彼此溝通的耐心、誠意和願望,我們就能溝通。”
用寬容的心,溫和友善的態度對待別人,會得到別人更多的尊重和支持。來自長島花園城的摩爾夫人請了少數幾個朋友吃午飯,這種場合對她來說很重要。當然,摩爾夫人希望賓主盡歡。可是總招待艾米,一向是她的得力助手,但這一次卻讓她失望。午宴很失敗,到處看不到艾米,他隻派個侍者來招待。這位侍者對第一流的服務一點兒概念也沒有。每次上菜,他都是最後才端給她的主客。有一次,他竟在很大的盤子裏上了一道極小的芹菜,肉沒有燉爛,馬鈴薯油膩膩的,糟透了。摩爾夫人簡直氣死了。她盡力從頭到尾強顏歡笑,但不斷對自己說:等我見到艾米再說吧,我一定要好好給他一點兒顏色看看。
可是,不久摩爾夫人就意識到:即使教訓艾米一頓也無濟於事。他會變得不高興,跟我作對,反而會使自己失去他的幫助。於是摩爾夫人試著從他的立場來看這件事:菜不是他買的,也不是他燒的,他的一些手下太笨,他也沒有法子。摩爾夫人準備不苛責他,決定以一種友善的方式做開場白,以誇獎來開導他。這個方法效驗如神。第三天,當摩爾夫人見到了艾米,他帶著防衛的神色,嚴陣以待準備爭吵。摩爾夫人說:“聽我說,艾米,我要你知道,當我宴客的時候,你若能在場,那對我有多重要!你是紐約最好的招待。當然,我很諒解:菜不是你買的,也不是你燒的。星期三發生的事你也沒有辦法控製。”當說完這些,艾米的神情開始鬆弛了。艾米微笑地說:“的確,夫人,問題出在廚房,不是我的錯。”摩爾夫人繼續說道:“艾米,我又安排了其他的宴會,我需要你的建議。你是否認為我們再給廚房一次機會呢?”“嗬,當然,夫人,當然,上次的情形不會再發生了!”下一個星期,當摩爾夫人再度邀人午宴,艾米和她一起計劃菜單,他主動提出把服務費減收一半。當摩爾夫人和賓客到達的時候,餐桌上被兩打美國玫瑰裝扮得多彩多姿,艾米親自在場照應。即使款待瑪莉皇後,服務也不能比那次更周到。食物精美滾熱,服務完美無缺,飯菜由四位侍者端上來,而不是一位,最後,艾米親自端上可口的甜美點心作為結束。
摩爾用友善和誠意的法術,贏得了艾米的真誠回報。
而工程師史德伯也成功地運用了溫和友善的方法。他希望他的房租能夠減低,但他知道房東很難纏。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房東,通知他合約期一滿,立刻就要搬出去。事實上,史德伯不想搬,如果租金能減低,他願意繼續住下去,但看來並不可能,因為其他的房客都試過——失敗了。大家都對史德伯說,房東很難打交道,但是,史德伯對自己說,不妨試試,看看是否有效。房東一接到史德伯的信,就同秘書來找史德伯。史德伯在門口歡迎他,充滿善意和熱忱。開始史德伯並沒有談論房租太高,隻是強調他多麼的喜歡他的房子。史德伯真是“誠於嘉許,惠於稱讚”。史德伯稱讚他管理有道,表示他很願再住一年,可是房租實在負擔不起。房東顯然是從未見過一個房客對他如此熱情,他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然後,房東開始訴苦,抱怨房客,其中一位給他寫過14封信,太侮辱他了。另一位威脅要退租,如果不能製止樓上那位房客打鼾的話。“有你這種滿意的房客,多令人輕鬆啊!”房東讚許道。接著,甚至在史德伯還沒有提出要求之前,他就主動減收一點租金。史德伯想要再少一點,就說出了自己能負擔的數字,他一句也不說就同意了。
當房東離開時,又轉身問:“史德伯,有沒有什麼要為你裝修的地方呢?”如果史德伯用的是其他房客的方式要求減低房租的話,我相信他肯定不會成功,最後可能是鬧得不歡而散,甚至得搬離這裏,但他運用了寬容、友善、同情、理解的方法,他成功地使房租降了下來。
太陽與風的故事是伊索講述的,他是希臘王克裏薩斯宮中的一名奴隸,在公元前600年,講述了一些不朽的寓言。但他所講的有關人性的真理適用於任何時候、任何人。
97 淡化自己的優位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所謂淡化優位就是淡化嫉妒:當自己明顯比別人強時,你在感情上還是要和大家在一起,這樣別人就不會再嫉妒你了,也會認為你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優位。
1.介紹自己的優位時,強調外在因素以衝淡優位
你被派去單獨辦事,別人去沒辦成,而你卻一下子辦妥了。這時,你若開口閉口“我怎麼怎麼”,隻能顯出你比別人高一籌,聰明能幹,而招致妒嫉。如果你說“我能辦妥這件事,是因為我賣力肯幹”,就容易讓人覺得你處於優位是理所當然的,因而會妒嫉你的能幹。但你要說“我能辦妥這件事,一方麵是因為前麵的同誌去過了,打了基礎,另一方麵多虧了當地群眾的大力幫助”,這就將辦妥事的功勞歸於“我”以外的外在因素“前麵的同誌和群眾”中去了,從而使人產生“還沒忘了我的苦勞,我要是有群眾的大力幫助也能辦妥”這樣的藉以自慰的想法,心理上得到了暫時平衡。“我”在無形中便被淡化了優位。
2.言及自己的優位時,應謙和有禮以淡化優位
人處於優位自是可喜可賀的事,加上別人一提起一奉承,更是容易陶醉而喜形於色,這會無形中加強別人的妒嫉。所以,麵對別人的讚許恭賀,應謙和有禮、虛心,這樣,不僅顯示出自己的君子風度,淡化別人對你的妒嫉,而且能博得對你的敬佩。
“小李畢業一年多就提了業務廠長,真了不起,大有前途呀!祝賀你啊!”在外單位工作的朋友小張十分欽佩地說。“沒什麼,沒什麼,老兄你過獎了。主要是我們這兒水土好,領導和同事們抬舉我。”小李見同一年大學畢業的小王在辦公室裏,便壓抑著內心的欣喜,謙虛地回答。小王雖然也妒嫉小李的提拔,但見他這麼謙虛,也就笑盈盈地主動招呼小李的朋友小張:“來玩了?請坐啊!”
不難想象,小李此時如果說什麼“憑我的水平和能力早可以提拔了”之類的話,那麼小王不妒嫉死了,進而與小李難以相處才怪。
3.不宜在優位者的同事、朋友麵前特意誇獎優位者
顯然,誰都希望處於優位而得到他人的誇獎,但事實上總會有懸殊的差別。當同事、朋友各方麵條件都差不多,其中有人處於優位,別人若不提及,有時還不覺得,一旦有人提起,其他人聽了就不好受,難免會妒火中燒。所以,作為不會對此妒嫉的旁人,一定不要在優位者的同事、朋友等多人麵前特意誇獎優位者。否則,不僅會引發和加強其對優位者的妒嫉,還可能同時妒嫉你與優位者的“密切關係”。
某單位宣傳部幹事小張在較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了幾篇理論文章。團委小高在工會宣傳幹事小王麵前羨慕地誇獎道:“小張真不錯,最近又有一篇文章在某某刊物上發表了!”小王頓時斂住笑容,酸溜溜地說:“他有那麼多閑工夫,發兩篇文章有什麼了不得了?哼!”小高見狀,自知失言,讓小王覺得掛不住臉了,隻好尷尬地點頭笑了笑,走出工會辦公室。這裏,小高就是犯了大忌:在可能產生妒嫉的敏感區偏偏又增添了引發妒嫉的“發酵劑”。
4.突出自身的劣勢,故意示弱以淡化優位
如同“中和反應”一樣,一個人身上的劣勢往往能淡化其優勢,給人以“平平常常”的印象。當你處於優位時,注意突出自己的劣勢,就會減輕妒嫉者的心理壓力,產生一種“哦,他也和我一樣無能”的心理平衡感覺,從而淡化乃至免卻對你的妒嫉。
比如,你是大學剛畢業的新教師,對最新的教育理論有較深的研究,講課亦頗受同學歡迎,以至引起一些任教多年卻缺乏這方麵研究的老教師的強烈妒嫉。這時,你若坦誠地公開、突出自己的劣勢:教學經驗一點都沒有、對學校和學生的情況很不熟悉等等;再輔以“希望老教師們多多指教”的謙虛話,無疑會有效淡化自己的優位,襯出對方的優位,減輕弱化老教師對你的妒嫉。
5.不要當眾說“我們怎麼怎麼”,而給人以“厚此薄彼”之嫌
在眾人麵前談某群體中的某人時,你若說“我們很要好”“我倆情同手足”“我和你們單位的某某交情很深”之類的話,對方很容易產生“你厚他薄我”的冷落感。因為這種複數關係稱謂具有明顯的排他性,對方會覺得被你稱為“我們”中的人員是優位的而滋生妒嫉。
6.強調獲得優位的“艱苦曆程”以淡化妒嫉
通過艱苦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很少被人妒嫉的,如果我們處於優位確實是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得到的,那麼不妨將此“艱苦曆程”訴諸他人,加以強調以引人同情,減少妒嫉。
比如,在鄰居、同事還未買電腦的時候,你卻先買了。為了免受“紅眼”,你可以這麼說:“我買這台電腦可不容易。你們知道我節衣縮食積攢了多少年嗎?整整六年啊!辛苦啊!我們夫妻倆都是低工資,一毛錢一毛錢地攢,連場電影都舍不得看,太難了……”聽了這些話,對方就很難產生妒嫉之心,相反,或許還會報以欽佩的讚歎和由衷的同情。
7.切忌在同性中談及敏感的事情
女性之間的妒嫉多半因容貌而起。女人愛妒嫉,妒嫉可以說是女人的明顯特征之一。而女人又往往因為容貌姿色才處於優位。所以,女人對容貌、衣著以及風度氣質所帶來的愛情生活、夫妻關係等相當敏感,很容易產生妒嫉。比如,一個姑娘因有一張漂亮的臉蛋而被不少小夥子包圍著,那些容貌平平的沒有人追求的姑娘,自然會對她產生妒嫉。這時,你作為男性,千萬不要在女性之間當麵誇讚其中某一姑娘:“某某真漂亮!”“某某的穿著打扮真時髦!”“某某的氣質太迷人了!”“某某的男朋友我見過,特帥,特有魅力!”這不僅會引起其他女性的妒嫉,而且會對你產生一種莫名的敵意。
男性之間的妒嫉大多因名譽、地位、事業所致。男人對社會活動能力、工作業績、創造手段等最為關注,也最易導致相互妒嫉。比如,某人升了職而贏得不少漂亮姑娘的追求,某人因才華出眾、能說會道而顯身揚名等等,都會受到身邊其他男人的妒嫉。因此,在男性之間,作為女人的不宜當眾評頭論足,說什麼“某某真能幹!”“某某女朋友真標致!”“某某和你一塊來的吧?現在已經是廠長了!”尤其作為妻子,更不宜有所比較地奚落自己的丈夫:“你看人家小王,學理科的出身,卻發表了那麼多的小說,稿費一拿就是幾萬塊!虧你還是學中文的!”如此,就是再敦厚的人也會生出對他人的妒嫉之心來,導致家庭、鄰裏、同事之間關係的僵化和冷漠。
98 鋒芒不要太露
孔子曾經拜訪過老子,向他問禮。智者告誡仁者說:一個聰明而富於洞察力的人身上會潛藏著危險,那是因為他喜歡批評別人。雄辯而學識淵博的人也會遭遇相同的命運,因為他暴露了別人的缺點。所以,一個人還是有所節製為好,采取謹慎的處世態度,不可處處占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