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品格,也是取得事業成功的必備美德。不論什麼時候,也不論是在什麼情況下,誠實都能讓你贏得他人的敬重和信任。因此,以誠立身,首先從自己做起,付出真誠,收獲真誠。
留下誠信,信則立
一個人隻有講信用,別人才會信任你。誠信是人立足社會之本,也是想要做大事必備的一種品質。年輕人要想成大事必須講誠信。
華人首富李嘉誠曾經告誡他的兒子說:“當你什麼都不能留下的時候,隻要留下誠信,憑這一點,你就可以東山再起。”無獨有偶,韓國現代集團的鄭周永也是這樣的踐行者。
鄭周永是一個由白手起家變成韓國首富、世界頂尖富豪的傳奇人物。鄭周永不但經商有術,而且後來他棄商從政,也成為政界矚目的新聞人物。毫無疑問,鄭周永是個值得人們學習的榜樣,尤其對現代商人而言更是如此。
在鄭周永棄商從政的1991年,現代集團的銷售額達到510億美元,居世界大工業公司的第13位,資產總額900億美元,居世界工業公司自有資產額的第2位。鄭周永的個人家產,據他自己說是40多億美元,但權威人士估計達65億美元。
1915年,鄭周永出生在三八線北側一個破落的書香之家,他在家中是老大,下麵還有7個弟弟妹妹。由於人口多,生活很貧困,10歲的時候,他便一麵讀書一麵參加繁重的勞動。
1933年,18歲的鄭周永到漢城一個米店當夥計。因為正直能幹,身患重病的米店老板把店鋪交給他全權管理。當了店老板的鄭周永先後將父親及全家20多人接到了漢城。
1947年他創辦現代土建社。在這個基礎上,他於兩年後將土建社擴展為現代建設公司。
1950年初,鄭周永的現代建設公司已初具規模,成為一家擁有3000萬韓元資產的中型企業。6月朝鮮戰爭爆發,他的得力助手、二弟鄭仁永勸他攜款回老家避亂,但他卻南逃到釜山。釜山當時是韓國政府的南遷地,因為戰爭原因,急需建房屋與軍營,且造價昂貴。鄭周永抓住這一機會,先後至少承建了300棟軍營,造價隻需20多萬韓元一棟的房子,得到的承建費用卻在100萬韓元以上,讓他大賺了一筆。
能拿到軍營的承建權,與鄭周永平時做生意講信譽是密不可分的,戰爭年代人心惶惶,更需要誠信度,鄭周永因此撿了便宜。然而,講誠信有時是要付出代價的,1953年鄭周永承包釜山洛東江大橋的修複工程,就虧了大本。
承包到洛東江大橋的修複工程後,物價不斷上漲,偶爾下跌也幅度不大。江洪提前到來,衝走了大批準備好的修橋材料,開工後一算總費用,比簽約承包時的預算要增加4倍!這意味著完工後不但賺不到一分錢,還要虧賠上7000萬~8000萬韓元。
鄭周永騎虎難下,怎麼辦?是建還是停?擺在他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停止修建,宣布公司破產,以保住昔日的積蓄;另一條路是冒著虧血本的代價硬挺下去,這樣可能會把過去的積累全部賠光。為了“現代建設”的信譽,鄭周永選擇了堅持下去的做法。對於他的這一決定,當時他的親友和公司的一些管理人員都表示不可理解,有的則站出來表示反對。但為了捍衛“現代建設”的誠信度,鄭周永頂住了壓力,義無反顧地幹下去。他把自己所有的資金賠進去了,又變賣了十幾年積攢的全部值錢的家當,全投到洛東江大橋的修建工程上。
1955年洛東江大橋準時修建完成,經權威機構檢測,質量達到一流水平。鄭周永鬆了一口氣,摸摸自己的口袋,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已成了一個窮光蛋。雖然鄭周永變成了窮光蛋,但洛東江大橋像一幅傑作,成了鄭周永無形的“資產”。它為鄭周永贏得了社會信譽,光大了“現代建設”的名聲,也贏得了韓國政府對他的充分信任。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現代集團進軍交通製造業。1967年現代汽車公司建成,現在該公司的汽車已成世界名牌。
人的誠信品格就像玉一樣,品相越好就越值錢,鄭周永的成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年輕人要想在以後的事業中有所作為,必須講求誠信,才能站穩腳跟。
從一定意義上,信就是誠,誠就是信,二者是相通的,基本內涵都是真實無欺。誠信,首先從自己做起,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要誠實可信。
與人交往要講誠信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它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質。誠信是為人處世的根本,誠信是成就事業的基礎。
孔子講“民無信不立”。孟子說“言而有信,人無信而不交”。墨子雲:“言不信者,行不果。”所有這些無不強調了誠信是一種承諾、一種保證、一種真誠;講誠信就是一諾千金。
英國餐飲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用過的盤子一定要刷七次。有一次,一個在校學生在酒店做臨時雇員,開始很認真,每個盤子都刷七次,後來他感到厭煩,開始刷五次,又改為刷三次,始終沒有人發現他的偷懶行為。終於有一天老板在檢查工作時,發現了他的這種不講誠信、不負責任的行為,便將其解雇了。
這個雇員想去其他地方洗盤子,可是他不講誠信的事傳得到處都知道,以至其他酒店不再聘他!當一個人不講誠信時,他失去的不僅僅是朋友,還有事業。可見誠信對於人何等重要。
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關係。處理這種關係必須遵從一定的規則,有章必循,有諾必踐,否則,個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會就失去運行之規。
漢朝年間,有一個叫陳實的人。他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愛戴和好評。後來,陳實返回了故裏,當地的官員、鄉鄰村民們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次,他與一個友人會麵,酒足飯飽之後,兩人決定一同遠遊,他們約定,次日午時在陳實家門前的大槐樹下再次見麵。兩位友人為了表達各自的誠信,他們還在槐樹前立了個高高的樹幹。如此之後,兩人才揖手辭別。
次日,陳實提前來到了樹幹前,等了一段時間,眼看著樹幹底端的黑影漸漸東斜,午時已過。這時,陳實猜想友人是另有他事而不能同行,或是已經提前出發了,於是就上路了。
然而,就在陳實走了之後,他的朋友到了,左看右看,卻不見陳實的影子,當即就氣不打一處來,非要到他家去看個究竟問個明白。一到陳實的家門口,正看見陳實的長子在家門口玩耍,於是他便指桑罵槐,又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真不是人哪!跟人約好一塊出門的,卻又不等人。”
當時,陳實的長子剛剛年滿七歲,名陳紀,字符方,是一個人見人愛、非常懂事的孩子。等他父親的友人數落完後,小陳紀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午時,午時不來,就是無信;對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無禮!”
那友人當即羞愧萬分,想下車解釋,而小陳紀頭也不回就進屋去了。
做人要講誠信,誠信是一種無形的資本,需要人們精心維護,慢慢積累。而如果你不講誠信,僅僅一次,就會把長期的積累揮霍一空。
誠實不但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社會對人的一項基本要求。在現代商業社會中,誠實就是品牌,誠實就是財富,誠信就是優勢。
前不久,單位新分來一個小夥子,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田處長一大早就把他叫到了辦公室,笑眯眯地說:“小陳啊!我看了你的履曆,不錯不錯,以後啊咱們單位的計算機就交給你負責了,出了什麼故障你就給看看,需要升級什麼的你就看著辦!”
小夥子一陣激動:“田處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幹!”幾天之內,小夥子天天加班,把單位的幾台電腦大整修了一遍,田處長高興地說:“小陳啊,我不會委屈人才,忙過了這一段,我一定提拔你!”小夥子樂得天天“溜”著處長,甚至還跑到處長家裏教處長兒子學電腦,單位裏的同事看到小夥子這麼賣力,卻隻是暗暗搖頭。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田處長的“提拔”還是沒消息,實在忍不住了,小夥子跑去問田處長,田處長支吾以對:“這個嘛,我還得再研究一下!”小夥子心裏真是又急又氣。同事老張拍著小夥子肩膀說:“認了吧!田處長的話不能信,四年前他就說提拔我當科長,我現在還不是小科員!”
不久後,處裏的工作出現了個大紕漏,田處長急得跳腳,可還是沒有人願意幫他,最後他被降職外調了,大家樂得直鼓掌:“空頭支票機總算走了!”
做領導的有一種失敗,是最不受人同情的,那就是把大家當阿鬥,隨意哄騙。用得著大家時,又是許願又是承諾,好話堆滿一籮筐,說得大家紛紛為此效命;而當用不著時,極盡委蛇之能事,記性也不好了,以前說過的全忘了。這樣的領導失去了群眾基礎,失去了人心,一旦遇到什麼工作失誤或是錯誤,立刻就會牆倒眾人推,無可挽回地一敗塗地。因此當領導的一定要一諾千金,這樣在與下屬打交道時才會成功。
中華民族有一個古老的傳統,那就是對信用與名譽的注重。曾有個“抱柱守信”的故事,講道:古時候有個年輕人,和人相約在橋下。他等了許久,約會的人也不見。一會兒,河水上漲,漫過橋來,他為了守信,死死地抱住橋柱,等待著友人的到來。河水越漲越高,竟把他淹死了。這位年輕人抱柱而死的行為盡管有點迂腐,然而,那種“言必信,行必果”的品格,卻是永遠值得人們敬佩的。
在中國曆史上,這一類“待人以信”的故事,不勝枚舉。楚人稱道季布:“得黃金萬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孔子也把“朋友信之”列為他生平的誌向之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更是他老人家的名言。很顯然,重視信用與名譽,已經成為我們祖先做人的根本守則。
有些人口頭上對任何事都“沒問題”、“一句話,包在我身上”,一口承諾。可是,嘴上承諾,腦中遺忘,或腦中雖未遺忘,但不盡力,辦到了就吹噓,辦不到就噤若寒蟬。這種把承諾視作兒戲,是對朋友的不負責行為,要不得,遲早得為人所拋棄。
輕易對別人許諾,說明你根本就沒考慮所辦一件事情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這樣,困難一來,你就隻會幹瞪眼。從而給人留下了“不守信用”的印象。許諾越多,問題越多。所以,“輕諾”是必然“寡信”的。
有許多諾言是否能兌現得了,不隻是決定於主觀的努力,還有一個客觀條件的因素。有些按正常的情況是可以辦到的事,後來因為客觀條件起了變化,一時辦不到,這是常有的事。因此,我們在工作中,不要輕率許諾,許諾時不要斬釘截鐵地拍胸脯,應留一定的餘地。當然,這種留有餘地是為了不使對方從希望的高峰墜入失望的深穀,而不是給自己不做努力埋理由。自己必須竭盡全力。如果你沒有把握,就不要向人許諾。迫不得已時,就要實事求是,有幾分把握說幾分,這樣時間長了,人家才會信任你,把你當成靠得住的人。
從容無悔,真誠相待
無論是與人相約、繳納信用卡、簽賬款項等諸多日常生活瑣事,還是戀愛、工作、婚姻等,人生中總會麵臨各種選擇,若我們都能勇於誠實麵對自己生活與生命中的真實一麵,必能使自己在每一個當下,都活得從容、活得愉悅!
1897年的冬天,法國小說家左拉的家中走進了兩位訪客。看著這兩位意外的訪客,左拉心中感到極為驚異!因為,來訪者,正是3年前轟動一時、也是他一直苦思不解的間諜案“多裏費事件”的主角——與多裏費上尉息息相關的親哥哥,以及多裏費上尉的妻子!
“左拉先生,從您的作品裏,我看得出您是位有勇氣揭發社會醜陋事實的正人君子!所以,今天,我特地來懇求您,請您幫忙救我弟弟!他絕不是會做出‘出賣法國炮兵隊機密給德國大使館’這種事的人!他真的是無辜的!”多裏費上尉的哥哥一次次對左拉這麼說。
而打從走進左拉家中即淚流不已的多裏費夫人,此時也拿出一封她的丈夫由牢裏寄來的信,遞給左拉。先前就總覺媒體對此事的報導極度欠缺真實性的左拉,將這封信反反複複地,細細讀了3遍。他的直覺告訴他:沒錯!這封信寫的,全是實情!多裏費上尉是清白的!
“倘若我得知多裏費上尉確實無罪,卻被流放至惡魔島,但我卻對此無動於衷,甚而置之不理,那麼,我怎配做一個以‘追求真理’為職誌的文學家呢?”左拉自問。
於是,左拉在將手中的信件退還多裏費夫人的同時,以堅決的語氣對兩位訪客說:“我答應你們!我一定會竭盡全力救出多裏費上尉!”
不久,左拉便在報上發表一封公開信,大膽地向社會大眾表示“多裏費的罪名,其實是被某些軍人憑空捏造的”!
這封公開信,不僅立即引起一片嘩然,後來,法國陸軍更以“侮辱”的罪名控告左拉!審判當天,隻見左拉沉靜地立在被告席上,以清晰、平穩、莊嚴的語調,對陪審團說:“我絕對沒有被誰收買,也並非蓄意與軍隊對抗,我隻是為了正義、真理而戰!我以我的生命、名譽,以及我40年來所寫的作品,向全法國與全世界的人們起誓:多裏費是無辜的!雖然現下,議會、政府、所有的民眾與媒體,全都反對我的看法,而我也可能在此被判有罪,但是,我仍願與正義及真理為友,為消弭邪惡而戰!”
當時,左拉雖仍被不為所動的陪審團定罪,但讀到書中描述左拉說這段話的神情時,很多人都受到了感動。而且,6年後,事實證明:左拉是對的!
若非與一己真心所信的真實攜手同行,在大眾異口同聲撻伐下的左拉,焉能猶如無事般如許從容度日!
與真實握手相約,而後信守自己與它的約定,並與之攜手緩緩漫步人生的每一個人,定能活得不慌不忙、不憂不懼,一如挺立於被告席上的左拉!用自己的真誠之心獲得了成功。
講究誠信,深得人心
誠信是一種人格的體現,是人與人和平共處的基礎,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重要保證。恪守信譽,就意味著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言必信,行必果。承諾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千萬不要輕易應允,而一旦承諾就要千方百計去兌現。
《鬱離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濟陽某商人過河船沉遇險,他拚命呼救,漁人劃船相救。商人許諾:“你如救我,我付給你100兩金子。”漁人把商人救到岸上,商人卻隻給了漁人80兩金子,漁人責怪商人言而無信,商人反責漁人貪婪。於是,漁人生氣地走了。後來,這名商人又乘船遇險,再次遇上漁人。前次救商人的漁人對旁人說:“他就是那個言而無信的人。”眾漁人停船不救,商人最後淹死在河中。
事實證明,輕諾寡信或言而無信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而信守承諾卻會帶來巨額財富。埃及商人奧斯曼的事跡告訴我們,隻有講求信譽並讓信譽為自己的事業服務,才是最為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