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句話,小李對工作的態度近乎偏執。有一次,一位有錢人來店裏理發。小李告訴對方,剪發大概要用40分鍾的時間。對方沒有異議。可是,剪到30分鍾的時候,這位顧客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得馬上走。小李堅持說:必須把頭發剪完才能走,不然的話,會影響到整體的效果。顧客很生氣,但是小李仍然不肯放他走,並且再三強調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顧客沒有辦法,隻能留在店裏把頭發剪完。
半年後,那位顧客又來了,他笑眯眯地對小李說:“上次因為在你這裏剪頭發而耽誤了生意,我曾發誓再也不來這裏剪發了。但後來發現其他理發店剪出來的效果都沒有這裏好。現在,我和我的朋友們隻認你這一家理發店。”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每一個職位所規定的工作任務就是一份責任。你從事這份工作就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所擔負的責任充滿責任感。責任感與責任不同。責任是指對任務的一種負責和擔當,而責任感則是一個人對待任務、對待公司的態度。
一個人責任感的強弱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責還是敷衍了事。如果你在工作中,對待每一件事都是盡職盡責,出現問題也絕不推脫,那麼你將贏得足夠的尊敬和榮譽。
生活中,我們常常認為隻要準時上班,按時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就是對工作負起責任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工資了。其實,光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心中常存責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現出忠於職守、盡心盡責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敬業。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當我們對工作充滿責任感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這種習慣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懶散敷衍成為一種習慣時,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不誠實。這樣,人們最終必定會輕視你的工作,從而輕視你的人品。
一位母親和她的兩個女兒,三人相依為命,過著簡樸而平靜的生活。後來,母親不幸病倒,家裏的經濟狀況開始惡化起來。這時候,大女兒珍妮決定出去找工作,以維持家庭生計。
她聽說離家不遠的地方有一片森林,裏麵充滿著幸運。她決定去碰碰運氣。如人們傳說的那樣,一切都很幸運。當她在森林中迷失方向、饑寒交迫的時候,抬眼一看,不知不覺之中她已經來到一間小屋的門前。
一跨進門,她吃驚地縮回了腳步,因為她看到了杯盤狼藉、滿地灰塵的場麵。珍妮是一個喜歡幹淨的姑娘,等她的手一暖和過來,她就開始整理房子。她洗了盤子,整理了床,擦了地。
過一會兒,門開了,進來12個她從沒見過的小矮人。他們對屋裏煥然一新的環境十分驚訝。小女孩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她做的。她媽媽病了,她出來找工作,想在這裏歇歇腳。
小矮人們非常感激。他們告訴她,他們的仙女保姆去度假了。由於她不在,房子變得又髒又亂。現在他們需要一個臨時保姆。小女孩高興極了,她馬上表示願意當他們的臨時保姆。第二天,她早早地起床,給主人們做早餐、打掃屋子、準備晚餐。手腳勤快,工作又認真。第三天、第四天也是如此。
到了第五天的時候,她透過廚房的窗子看到了美麗的森林風景。“對了,自從來到這裏,我還沒有見過白天森林的景色。出去看看吧。”小女孩對自己說道。
一切都是那麼新奇。她在外麵玩了整整兩個小時。回到屋裏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落山了。她急急忙忙地跑過去整理床鋪,洗盤子,準備晚飯。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打掃地毯和地毯下麵的灰塵。但由於時間太短,她決定不打掃地毯下麵的灰塵了。“反正地毯下麵沒人看得見,有點灰塵也沒有關係。”
一切都非常順利,小矮人回來後,並沒有發現什麼。又過了一天,珍妮又跑出去玩,又沒有打掃地毯下的灰塵。“我每周清理一次灰塵就可以了。”珍妮對自己說道。又過了5天,小矮人們也沒有說些什麼。用過晚餐,他們聚在一起打撲克。其中有一位小矮人丟了一張牌,他們到處尋找都沒有找到。這時候有一位小矮人開玩笑地說:“說不定那張牌鑽到地毯下麵去了。”
很不幸的是,居然有人相信他的話,他們揭開了地毯,看見了灰塵滿地的地板。
結局如你所料,幸運之神不再眷顧珍妮,她丟掉了這份工作,離開森林,開始尋找下一份工作。在深深的懊悔中,她開始明白:就算機會垂青,工作機遇降臨身邊,也要付出責任心,百分之百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才算真正地掌握了機會,利用了機會。
這是一個在美國故事書中經常出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同時也有很多人從這個故事中領悟到了生活和工作的真諦。他們的內心擁有平衡感,不會因為看到某個人在一夜之間成功就說:“他們是上帝的寵兒,是機遇讓他們成功的。”他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待成功的本質,認為成功取決於個人品質。
責任感是我們戰勝工作中諸多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它使我們有勇氣排除萬難,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得相當出色。一旦失去責任感,即使是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也會做得一塌糊塗。
或許有人會說,隻有公司管理層人員才需要很強的責任感,而自己隻是一名普通員工,隻要把事情做完了就行了。事實上,企業是由眾多員工組成的,或許因為分工不同、崗位不同,職責也不盡相同,但每一個人卻都擔負著企業生死存亡、興衰成敗的責任,因此無論職位高低都必須具有很強的責任感。
一個缺乏責任感的員工,不將企業的利益視為自己的利益,很難處處為企業利益著想。這樣的人在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可有可無的,即使自己不辭職,隨時都有可能被解雇。
一個有責任感的員工,不僅僅認真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而且要時時刻刻為企業著想。這樣的人,在任何一個公司都會被需要,都會得到公司的信任和尊重。事實上,隻有那些能夠勇於承擔責任並具有很強責任感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機遇和榮譽。
對待工作,是充滿責任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務,還是敷衍了事,這一點正是事業成功者和事業失敗者的分水嶺。事業有成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盡心盡責,絲毫不放鬆努力;不負責任者無論做什麼,都輕率疏忽,一遇到問題就推托借口。這就是二者最大的區別。
麵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無論從事何種工作,缺乏工作責任感,無疑給自己貼上一張失業的標簽。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要知道,職場中容不得半點不負責任,你若不對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負責,怎麼企求別人對你負責呢?
職場行走指南
【擺脫窮忙】
1.思考你想要的生活;2.明白你為誰工作;3.找到“窮”與“富”、“忙”與“閑”的平衡;4.你必須積累財富;5.適時地控製欲望;6.清晰的人生規劃;7.持久的耐力;8.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9.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10.不斷挑戰自己。
14.感激工作
有位父親告誡剛踏入社會的兒子:“若遇到一位好老板,便要忠心地為他工作;假如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算你的運氣好,要努力工作以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老板也不太好,就要懂得在工作中磨煉自己的技藝。”
這位父親是睿智的,所有的年輕人都應將這些話牢牢地記在心底,始終秉持這個原則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也不要計較。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回歸到零,學會感激工作中的一切:感謝工作環境,感謝你的老板,感謝每一次的工作機會,並積極地將每一次工作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
或許每一份工作都無法盡善盡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有寶貴的經驗和資源,如失敗的沮喪、成長的經驗、老板的嚴苛,同事間的競爭等等,這些都是任何一個工作者走向成功必須體驗的感受和必須經曆的鍛造。
一種感恩的心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如果你能每天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終牢記“擁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會收獲很多。
當我們清楚地意識到無任何權力要求別人時,就會對周圍的點滴關懷或任何工作機遇都懷有強烈的感恩之情。因為要竭力回報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會竭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與周圍的人快樂相處。結果,我們不僅心情會更加愉快,所獲幫助也會更多,工作會更出色。
我們生而為人,並能順利走到今天,感謝父母的恩惠,要感謝大眾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大眾助益,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愛護,我們何能存於天地之間?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
感恩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道德。然而,人們常常為一個陌路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老板的種種恩惠和工作中的種種機遇。這種心態總是導致他們輕視工作,並把公司、同事對自己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還時常牢騷滿腹、抱怨不止,也就更談不上恪守職責了。
對工作心懷感恩的心情基於一種深刻的認識:工作為你展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工作為你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你對工作為你所帶來的一切,都要心存感激,並力圖通過努力工作以回報社會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感恩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又是一種奉獻精神,當你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你會工作得更出色。
真正的感恩應該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感激,而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現出的虛情假意。時常懷有感恩的心情,你會變得謙和、可敬且高尚。每天都用幾分鍾時間,為自己能有幸擁有眼前的這份工作而感恩,為自己能進這樣一家公司而感恩。
對工作心懷感激並不僅僅有利於公司和老板。“感激能帶來更多值得感激的事情”,請相信,努力工作一定會帶來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成功機會。
此外,對於個人來說,感恩賦予我們富裕的人生。感恩是一種深刻的感受,能夠增強個人的魅力,開啟神奇的力量之門,發掘出無窮的智慧。
一個人若失去感激之情,會馬上陷入一種糟糕的境地,對許多客觀存在的現象日益挑剔甚至不滿。如果你的頭腦被那些令你不滿的現象所占據,你就會失去平和、寧靜的心態,並開始習慣於注意那些瑣碎、消極、猥瑣、肮髒甚至卑鄙的事情。放任自己的思想關注陰暗的事情,並讓自己也慢慢變得陰暗。相反,若你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光明的事情上,你將會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一個大有作為的人。
不要浪費時間去分析和抨擊高高在上的公司領導,不要無休止地指責和厭惡在某些方麵不如自己的部門主管,指責別人並不能提高自己。相反,抨擊和指責他人隻能破壞自己的進取心,給自己徒增煩惱和不滿。請相信,市場永遠是公平的,它會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公平。
那些牢騷滿腹的年輕人,請將目光從別人的身上轉移到自己手中的工作上,心懷對工作的感激之情,多花一些時間,想想自己還有哪些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工作是否已經做得很完美了。如果你每天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而不是抱怨的心態去工作,相信工作時的心情是愉快而積極的,工作的結果也將大不相同。
職場行走指南
【職場十點需牢記】
1.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2.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3.才能不必傲盡,留些內涵;4.鋒芒不必露盡,留些深斂;5.有功不必邀盡,留些謙讓;6.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7.得寵不必恃盡,留些後路;8.氣勢不必倚盡,留些厚道;9.富貴不必享盡,留些福澤;10.凡事不必做盡,留些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