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爾先生要雇一名勤雜工到他的辦公室打雜,他最終挑選了一名男童。
“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選他,他既沒有帶介紹信,也沒有人推薦。”
魯爾說:“你錯了,他帶了很多介紹信。他在門口時擦去了鞋上的泥,進門後隨手關門,這說明他小心謹慎。進了辦公室,他先脫去帽子,回答我的提問時幹脆果斷,證明他懂禮貌而且有教養。其他所有的人直接坐到椅子上準備回答我的問題,而他卻把我故意扔在椅子邊的紙團拾起來,放在廢紙簍裏。他衣著整潔,頭發幹淨。難道這些小節不是極好的介紹信嗎?”
在一些公共環境中,人們對一個陌生人的了解,注意的往往就是他的小節。在互不熟悉的情況下,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先入為主地認為:一個小節常常反映出大問題。所以一個人在小節上的表現和修養,其實就是他身份的象征。
曼玲大學畢業了,很幸運地被一家中等規模的證券公司錄用,十分興奮,準備大幹一番。然而,踏上工作崗位才發現,對於新人,公司安排的實際工作並不多,倒是往往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事情,像發報紙、複印、傳真、文件整理等等。
同來的新人們覺得要他們大學生做雜活,未免有些丟臉,又覺得不受重視,不免滿腹牢騷,便經常找借口推脫。曼玲心裏也覺得有些委屈,回家就和母親說起了自己內心的苦悶,身為職業女性的母親笑了笑,說:“小事不做,焉能做大事。須知,由細微處方見真品性。”
於是曼玲不再和大家一起發牢騷,見到別人不願意做的瑣事,她便接過來做,一下子就忙碌了起來,有時甚至要加班加點。其他新人有些笑她傻,說有時間多休息休息不好嗎?還有些人說她愛表現,說不用這麼拚命吧。不管別人怎麼說,曼玲總是笑而不語。
其實,曼玲一點一滴的工作,部門主管都看在眼裏,便開始逐漸選擇一些專業的工作給她。公司的老員工也喜歡這個手腳麻利、不挑三揀四的“傻女孩”,平時也頗樂意將自己多年的工作心得傳授給她,並將公司裏人際關係上的微妙之處向曼玲點撥。逐漸地,曼玲工作上越來越順手,在人際交往的分寸上也把握得越來越好。
有了這麼好的群眾基礎,又有了那麼好的工作成績,在討論新人轉正的問題時,曼玲自然成了第一批轉正的新人,並且被安排到了她最向往的崗位,成功地踏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不要忽視小節,這在現代職場上已被奉為金玉良言。
在你過去的工作中,有沒有認認真真地做好過每一件小事?要知道,一個微小的細節也許就改變了你一生的命運。具體來說,工作中的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保持辦公桌的整潔。如果你的辦公桌上堆滿了信件、報告、備忘錄之類的東西,就很容易使人有混亂感。更糟的是,零亂的辦公桌無形中會加重你的工作任務,衝淡你的工作熱情,使你很難很快投入工作。一位成功學家說:“一個書桌上堆滿了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留下手邊待處理的一些工作,就會發現他的工作更容易些。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辦公室工作質量的第一步。”因此,要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首先就必須保持辦公環境的整潔有序。
不要經常缺勤。缺勤在很多員工看來是一件小事,但是,這件事情完全關係到你個人和公司的利益。因為在公司的老板看來,出勤率高的員工無疑對公司更加負責。你應該盡一切努力來保證出勤,因為缺勤會使你無形中損失很多。
不把請假看成一件小事。請假無疑會影響你的工作進度,即使你認為工作效率較高,認為耽誤一兩天也不會影響工作進度,那也不能輕易請假。因為你身處的是一個合作的環境,你的缺席很可能會給其他同事造成不便,影響其他人的工作進度。所以不要將請假當成一件小事,或者隻是你一個人的事。
不閑聊,不幹私活。就員工個人而言,利用上班時間處理個人私事或閑聊,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進而影響工作進度,造成任務逾期不能完成。所以把辦公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任務上,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下班後不要立即回去。下班後要靜下心來,將一天的工作做個簡單總結,製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計劃,並準備好相關的工作資料。這樣有利於第二天高效率地開展工作,使工作按期或提前完成。離開辦公室時,不要忘了關燈、關窗,檢查一下有無遺漏的東西。
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事業都是由點點滴滴的細節彙集而成的。在細節上能夠表現好的人,他在成功之路上一定會少許多漏洞。同樣,工作中很多細節會影響到我們的事業和前途。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話,就不要忽視這些細節,以免因小失大,給你的人生和事業帶來重大的損失。
職場行走指南
【成功源自細節】
1.知道自己想要什麼;2.成為本專業的專家;3.謙虛而風趣;4.盡力幫忙別人;5.一定記住別人的名字;6.坦誠說真心話;7.永遠不要玩消失;8.絕不一個人吃飯;9.了解對方的興趣並有所準備;10.充分尊重每個人;11.交成功的朋友並時而小聯係;12.經濟交往一定是互利的。
23.小事不小
在現實工作中,有很多人對“小事”理解不深,認識不透,有的人甚至錯誤地認為隻要在大事上不馬虎,小事做好做壞都無關緊要。殊不知,正是那些沒做好的小事,將自己的努力化為烏有。比如頂撞一位顧客、怠慢一個用戶、板了一個麵孔、說了一句風涼話、收錯了一筆費用、造成了一個誤會、缺少一個笑容——等等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表麵看來可能不會對你有多大的影響,但實際上已經給你的事業造成了巨大的危險。
許多事例告訴我們,大局的改變,往往是由每次一點點的小變化所決定的。今天你失去的可能隻是用戶的一次信任,或者是一個普通的用戶離你而去,可是,這小小的變化,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當它達到一定量的時候,產生的衝擊則是驚人的,一個用戶的離去,可以演變成一群或一大片用戶的離去。特別是我們已經為工作做出了許多努力、付出了許多汗水,到頭來卻因為自己對一些小事把握不好,從而使自己數十次熱情貼心的服務所取得的信任付之東流!
一次,國內一位旅客乘坐某航空公司的航班由濟南飛往北京,連要兩杯水後又請求再來一杯,還歉意地說實在口渴,服務小姐的回答讓她大失所望:“我們飛的是短途,儲備的水不足,剩下的還要留著飛上海用呢!”在遭遇了這一“細節”之後,那位女士決定今後不再乘坐這家公司的飛機。
每一條跑道上都擠滿了參賽選手,每一個行業都擠滿了競爭對手。如果你任何一件小事做得不好,都有可能把顧客推到競爭對手的懷抱中。可見,任何對小事的忽視,都會影響企業的效益。
日本東京一家貿易公司有一位專門負責為客商購買車票的小姐,經常給德國一家大公司的商務經理購買來往於東京、大阪之間的火車票。
不久,這位經理發現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時,座位總在右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在左窗邊。
有一次,經理詢問小姐其中的緣故。小姐笑著答道:“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您右邊;返回東京時,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富士山的壯麗景色,所以我替您買了不同的車票。”
就是這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使這位德國經理十分感動,促使他把對這家日本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歐元提高到1200萬歐元。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這家公司的職員都能夠想得這麼周到,那麼,跟他們做生意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事實上,隨著現在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員工的數量也日益增多,彼此之間的分工越來越細,其中能夠決定大事要事的高層管理者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員工從事的還是簡單的、瑣碎的、不起眼的小事。但卓越的員工卻能在這一份份平凡的工作和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通過注重在細節上下工夫,為自己和公司不斷創造價值。
一個陰雲密布的午後,由於瞬間的傾盆大雨,行人們紛紛進入就近的店鋪躲雨。一位老婦也蹣跚地走進費城百貨商店避雨。麵對她略顯狼狽的姿容和簡樸的裝束,所有的售貨員都對她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這時,一個年輕人誠懇地走過來對她說:“夫人,我能為您做點什麼嗎?”老婦人莞爾一笑:“不用了,我在這兒躲會兒雨,馬上就走。”老婦人隨即又心神不定了,不買人家的東西,卻借用人家的屋簷躲雨,似乎不近情理。於是,她開始在百貨店裏轉起來,哪怕買個頭發上的小飾物呢,也算給自己的躲雨找個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當她猶豫徘徊時,那個小夥子又走過來說:“夫人,您不必為難,我給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門口,您坐著休息就是了。”兩個小時後,雨過天晴,老婦人向那個年輕人道謝,並向他要了張名片,就顫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幾個月後,費城百貨公司的總經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將這位年輕人派往蘇格蘭收取一份裝潢整個城堡的訂單,並讓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屬的幾個大公司下一季度辦公用品的采購訂單。詹姆斯驚喜不已,匆匆一算,這一封信所帶來的利益,相當於他們公司兩年的利潤總和!
他在迅速與寫信人取得聯係後,方才知道,這封信出自一位老婦人之手,而這位老婦人正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
詹姆斯馬上把這位叫菲利的年輕人,推薦到公司董事會上。毫無疑問,當菲利打起行裝飛往蘇格蘭時,他已經成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了。那年,菲利22歲。
隨後的幾年中,菲利以他一貫的忠實和誠懇,成為“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左膀右臂,事業扶搖直上、飛黃騰達,成為美國鋼鐵行業僅次於卡內基的富可敵國的重量級人物。
“泰山不嫌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注重細節應是一名員工必備的素養,它體現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行為方式、做人理念。那些常忽略細節的人,小事在他們看來就是小事,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去幹,因此成功總離他們很遠。而那些關注細節的人,小事在他們眼裏從來不是小事,他們認真對待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將小事做細,並在細節中尋找機會,從而使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職場行走指南
【11招贏取上司最佳印象】
1.早到;2.不要過於固執;3.苦中求樂;4.立刻動手;5.謹言;6.聽從上司的臨時指派;7.榮耀歸於上司;8.保持冷靜;9.別存太多的希望;10.敢於做出果斷決定;11.廣收資訊。
24.小事不是小人物的事
在很多人眼裏,大人物總是和大事件聯係在一起,小事則是小人物做的事。其實,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一些很平凡、很簡單的小事情。不同的是,小人物總是盲目地以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從不認真對待身邊的每一件小事,而大人物從來不將小事當成小事,相信“有事情發生就是有機會來臨”。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是美國威望很高的將領和領導人,他把“注重小事”當成自己的人生信條;世界唯一一位依靠股市成為億萬富翁的沃倫·巴菲特認為一個人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裏茲·卡爾頓飯店的創始人裏茲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過於功利化的傾向越來越讓人們變得浮躁起來,總是將自己的眼睛盯在一些大的目標上,對自己工作中的小事情視而不見。殊不知,這正是影響一個人事業前途的關鍵所在。將小事做好既是一種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是一種科學的工作精神。一個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很難想像他會有什麼大的成就。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剛參加工作時,因學曆不高,又沒有特別的技術,他在公司做的工作連小孩都能勝任——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在工作中,洛克菲勒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三十九滴,焊接工作便結束。這顯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所有參與過這工作的人都知道,但沒人把這個工作中的小細節當回事。洛克菲勒卻不願放過這個細節,他不斷向技術人員詢問有關技術參數,尋找改良焊接技術的辦法。當時公司很多人暗地笑他傻,“算了,讓他折騰吧,這種小事也隻有他這樣的小工才會去想。”他們說。
經過一番研究,洛克菲勒終於研製出“三十七滴型”焊接機。
但是,利用這種機器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漏油,並不實用。但他不灰心,又研製出了“三十八滴型”焊接機。這次研製非常完美,公司對他評價很高,不久便開始生產這種機器。
洛克菲勒的“三十八滴型”焊接機在公司全方位使用後,雖然每次焊接隻節省了一滴焊接劑,一年下來卻給公司帶來了5億美元的新利潤。
“改良焊接劑”直接改變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關鍵在於:普通人工作時往往會忽略的平凡小事,而他卻特別注意。
有一個朋友,新到一家民營企業上班,本來招聘時,和人力資源部、老板都談好了,做銷售總監,負責全盤的銷售。可是上班以後,老板卻安排他暫時做總監助理,每天負責搜集報表、通知會議等雜事,而總監由老板暫時代理。於是他就配合著老板,做助理的工作,連續做了三個月。直到三個月以後,老板才讓他坐上了總監的位置上。在這三個月期間,他在總監助理的位置上每天處理的都是一些雜事、小事,但他並未將這些當成小事雜事,他知道小事並不是小人物的事,因此他最終得到了老板的信任。
在很多企業中,把高能力的人低標準使用,看他實際的表現能力,然後再給以相應的職位,這是很通常的舉動。蒙牛的老板牛根生,當年就是從伊利的刷瓶子工人做起的。他沒將打雜這種小事當成小人物的事,每一件事都做得很認真,因此他成功創建了蒙牛。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經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