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若非自己限製自己,否則別人休想阻礙他的發展。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輩的差別,就在於前者注重積累,注意利用身邊的每一件點滴小事鍛煉自己,將生活中一個個平凡的目標當成自己實現卓越的階梯。而平庸之輩隻會好高騖遠,輕率冒進,或者因為目標過於困難而放棄了奮爭的勇氣。
33.缺乏挑戰困難的勇氣
許多人雖然具備種種取得成功的能力,但是卻有個致命弱點:對自己不夠自信,缺乏挑戰困難的勇氣。他們以為,要想保住工作,必須保持熟悉的一切,對於那些頗有難度的事情,還是躲遠一些好。所以當他們麵對不時出現的困難工作,總是一躲再躲,而不敢主動發起“進攻”。如果困難的工作“不幸”輪到自己的頭上,他們總是想方設法拖延。結果,終其一生,也隻能是平庸的一生。
有位哲人說,人生最精彩的章節,並不是你在哪一天擁有了多少金錢,也不是你在哪一刻獲得了美妙的愛情,而是你在某一關鍵的瞬間,咬緊牙關戰勝了自我。勇於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挑戰,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西方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如果你想擺脫平庸的工作狀態,擁有精彩卓越的人生,就應當擺脫心靈的恐懼,不斷地挑戰自我,打破自我限製。
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是擁有進取精神,勇於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的人。”所以,敢於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的“職場勇士”和事事求安穩的“職場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職場懦夫”永遠不要奢望得到老板的垂青。如果你羨慕別人的晉升,那麼,你一定要明白,他們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在複雜的職場中,正是秉持“挑戰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這一原則,他們磨礪生存的利器,不斷力爭上遊,才脫穎而出。
美國著名鋼鐵大王卡內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優秀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著多麼高貴的血統或者多麼高學曆的人,而是那些有著鋼鐵般的堅定意誌,勇於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戰的人。”
李開複博士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有一天,老板突然問他什麼時候可以接替自己承擔老板的職責?李開複當時非常吃驚,連忙向老板表示,自己缺乏管理經驗和經營能力。但是老板卻說,這些經驗是可以培養和積累的,而且,老板希望他在兩年之後就可以做到。有了這樣的提示和鼓勵,李開複開始有意識地加強自己在這方麵的學習和實踐,向自己之前認為“不可能”的工作任務發起挑戰。果然,他真的在兩年之後接替了老板的工作。
現今享譽全球的麥當勞公司就是在莫裏斯·麥當勞和查特·麥當勞兩兄弟不向困難屈服,敢於向“不可能”挑戰的精神中誕生的。
20世紀20年代,這對心懷跳躍之心的“不安分”的小青年毅然告別鄉村老家,勇闖美國著名影城好萊塢。
1937年,曆經多次挫折的兄弟二人,抱著永不服輸的念頭,借錢辦起了全美第一家“汽車餐廳”,由餐廳服務員直接把三明治和飲料等送到車上——也就是說,麥當勞兄弟二人最初辦的是路邊餐館,定位於服務到車、方便乘客的這種經營方式。
由於形式獨特,餐廳很快一炮打響,一時間他們的“汽車餐廳”獨領風騷。後來人們紛紛效仿,辦“汽車餐廳”的人日益增多,麥當勞兄弟的生意大不如初,而且每況愈下。
在困難麵前,兄弟二人沒有絲毫的退縮、沮喪和消沉,繼續冥思苦想著再一次勇敢超越自己的良策。他們摒棄了原有的“汽車餐廳”的服務理念,轉而在“快”字上大做文章,以“想吃花哨和高檔的請到別處去,想吃簡單實惠和快捷的請到我這兒來”的全新經營理念吸引了千千萬萬顧客蜂擁而來,一舉獲勝。
兄弟二人並沒有滿足於現狀,繼續敢想敢幹,敢在“冒尖”和“出奇”上製勝。比如後來推出小紙盤、紙袋等一次性餐具,進行了廚房自動化的革命,來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麥當勞兄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斷戰勝和超越自我的決心和勇氣,並將這種決心和勇氣付諸實踐,才使得他們把在一般人眼裏已經很好或根本不可能的事,徹底推翻或改寫,從而一步步邁向快餐業霸主的地位。
如果你也希望像他們一樣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那麼當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艱難工作擺在你麵前時,不要抱著“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更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去設想最糟糕的結局,以致遲遲不敢動手去做。
你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不斷重複“根本不能完成”的念頭隻會讓你真的不能完成。就像一個高爾夫球員,不停地囑咐自己“不要把球擊入水中”,並想像球掉進水中的情形,在這樣的心態下,你能指望他打出去的球往哪裏飛呢?
勇於向“不可能”挑戰的精神、信心和勇氣,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砝碼。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蘊涵著極大的能量。勇於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有利於我們不斷打破心靈中的自我限製,充分發揮出自我的潛能。
跳蚤這種動物,有著極強的彈跳力。統計表明,一般跳蚤跳的高度可達它身體的400倍左右,所以說,跳蚤可以稱得上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把一隻跳蚤放進玻璃杯中,我們就會發現跳蚤會立即跳出來,再重複上幾遍,結果仍會如此。接下來,如果你再次把這隻跳蚤放進杯子裏,並且立即在杯上加一個玻璃蓋,“砰”的一聲,跳蚤就會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於是,跳蚤就會感到十分困惑,但是它不會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後,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過一會兒,你就會發現跳蚤再也不會撞擊到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麵自由地跳動。
一個小時後,當你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跳蚤不知道蓋子已經去掉了,它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地跳;再過幾個小時,你會發現這隻跳蚤還在原來的高度跳。一天以後發現,這隻可憐的跳蚤還在這個玻璃杯裏不停地跳躍——其實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難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嗎?絕對不是。問題在於經過幾次碰撞,它的心裏麵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
在我們的工作中,很多人也有著類似的“跳蚤式”經曆,雖屢屢去嚐試成功,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屢屢失敗。經過幾次碰壁以後,便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以為“蓋子”已成為自己無法逾越的高度,失去了向困難挑戰的勇氣。在這種心態的作用下,他們不是重整旗鼓,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因此,當“蓋子”掀起的時候,他們已經失去了挑戰的勇氣,不敢再跳,或者已習慣了,不想再跳了。他們往往因為害怕成功高度的限製,而甘願忍受平庸者和失敗者的生活。
心理高度決定事業高度,一個人若想打破平庸的生活模式,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頸,相信自己,從根本上克服這種無知的障礙,走出“不可能”這一自我否定的陰影,用信心支撐自己完成這個在別人眼中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職場行走指南
【如何在工作中得到快樂】
1.尋找工作的意義,賺大錢不是工作唯一意義;2.尋找有興趣且能發揮長處的工作和任務;3.設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目標。一旦達標,慶祝並獎勵自己;4.以努力工作的方式,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5.試著以樂觀、積極的方式處理工作,麵帶微笑麵對忙碌的一天。
34.拖延的結果是平庸
有位企業家曾說過一句話:“比別人勤奮一點點,就能超前別人一大步。”拖延有很多外表的偽裝——懶惰、漠不關心、健忘、工作過量——但這種偽裝的後麵通常有一種情緒:恐懼。恐懼導致拖延,而拖延則會導致更深的恐懼。拖延者常常被工作的分量和複雜性所嚇倒,他們害怕自己無法完成任務,結果就會不自覺地把工作一拖再拖。
拖延隻會導致一個人步入平庸。它對人的最大危害,不僅僅在所拖之事上,它會侵蝕人的意誌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揮。處於拖延狀態的人,常常陷於一種惡性循環之中不能自拔,最後隻能將問題在自己身上越積越多。
在一些失敗的企業裏,拖延是一種普遍現象。比如:瑣事纏身,無法將精力集中到工作之中,隻有被上司逼著才向前走,不願意自己主動開拓;反複修改計劃,有著極端的完美主義傾向,該實施的行動被無休止的“完善”所拖延;雖然下定決心立即行動,但就是總找不到行動的方法;做事磨磨蹭蹭,有著一種病態的悠閑,以至問題久拖不決;情緒低落,對任何工作都沒有興趣,也沒有什麼人生的憧憬。
對每一個渴望有所成就的人來說,拖延是最具破壞性的,它是一種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人喪失進取心。一旦開始遇事推脫,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
另外,喜歡拖延的人往往意誌薄弱,他們或者不敢麵對現實,習慣於逃避困難,懼怕艱苦,缺乏約束自我的毅力;或者目標和想法太多,導致無從下手,缺乏應有的計劃性和條理性;或者沒有目標,甚至不知道應該確定什麼樣的目標。
人的惰性是一種可怕的精神腐蝕劑,它可以讓人整天無精打采,生活消極頹廢。美國科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富蘭克林就曾經說過:“懶惰就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我們的身體。”而蕭伯納則說:“懶惰就像一把鎖,鎖住了知識的倉庫,使你的智力變得匱乏。”
在工作中,因懶惰而拖延是一種最不能得到原諒的行為。
思科公司的總裁約翰·錢伯斯先生對此評論說:“拖延時間常常是少數員工逃避現實、自欺欺人的表現。然而,無論我們是否在拖延時間,我們的工作都必須由我們自己去完成。通過暫時逃避現實,從暫時的遺忘中獲得片刻的輕鬆,這並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要知道,因為拖延或者其他因素而導致工作業績下滑的員工,就是公司裁員的必然對象。”
邁克是倫敦一家公司的一名低級職員,他的外號叫“奔跑的鴨子”。因為他總像一隻笨拙的鴨子一樣在辦公室飛來飛去,即使是職位比邁克還低的人,都可以支使邁克去辦事。
後來邁克被調入了銷售部。有一次,公司下達了一項任務:必須完成本年度500萬美元的銷售額。
銷售部經理認為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私下裏他開始怨天尤人,並認為老板對他太苛刻,為了使公司降低年度銷售指標,有意將與之相關的工作計劃一拖再拖。
隻有邁克一個人在拚命地工作,到離年終還有1個月的時候,邁克已經全部完成了他自己的銷售額。但是其他人沒有邁克做得好,他們隻完成了目標的50%。
經理主動提出了辭職,邁克被任命為新的銷售部經理。“奔跑的鴨子”邁克在上任後忘我地工作。他的行為感動了其他人,在年底的最後一天,他們竟然完成了剩下的50%銷售額。
不久,該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購。當新公司的董事長第一天來上班時,他親自點名任命邁克為這家公司的總經理。
因為在雙方商談收購的過程中,這位董事長多次光臨公司,這位“奔跑”的邁克先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能讓自己跑起來,總有一天你會學會飛。”這是邁克傳授給他的新下屬的一句座右銘。我們常常因為拖延時間而心生悔意,然而下一次又會慣性地拖延下去。幾次三番之後,我們竟對這種惡習習以為常,以致漠視了它對工作的危害。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輪在阿拉斯加觸礁,原油大量泄漏,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但埃克森公司因一時拿不出麵向外界的合理解釋,將此事一拖再拖,終於引起眾怒,以致引發了一場“反埃克森運動”,甚至驚動了當時的布什總統。最後,埃克森公司因此事直接損失達幾億美元,形象嚴重受損。
拖延並不能使問題消失也不能使解決問題變得容易起來,而隻會使問題深化,給工作造成嚴重的危害。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沒有在關鍵時刻及時做出決定並付諸行動,而讓事情拖延下去,就會使沒解決的問題,由小變大、由簡單變複雜,像滾球那樣越滾越大,解決起來也就越來越難。
那些經常說“唉,這件事情很煩人,還有其他的事等著做,先做其他的事情吧”的人、那些將“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以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個月”的人,總是奢望隨著時間的流逝,難題會自動消失或有另外的人解決它,須知這不過是自欺欺人。隨著完成期限的迫近,工作的壓力反而與日俱增,隻會讓他們感覺更加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