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是什麼阻礙了你的發展(3 / 3)

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小小的錯誤都有可能引起嚴重的甚至致命的後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不要以為小錯就不是錯,應該不斷反省和改正這些小的錯誤。假如你總是無視小錯,而不去關注它、改正它,那麼,失敗必然會在離你不遠的地方等著你。

職場行走指南

【白領常用四種心理法術】

1.友善術,友善的心態能使神經係統處於最佳狀態,提高控病能力;2.寬心術,營造有利自己的寬鬆環境,保持心情舒暢。3.戒逸術,克服消極情緒,選學一門藝術,每日安排一些鍛煉;4.敬業術,樂於工作,從工作中獲得滿足;5.安詳術,安定情緒,保持思想清淨。

37.卓越來自平時的積累

俗語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實現人生的目標也絕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矢誌追求者必須勇於從平凡中崛起,在長期的積累中豐富人生智慧,孕育自己的優秀。

在1984年的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冠軍。當記者問他是如何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麵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馬拉鬆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隻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簡直有些開玩笑的意思。於是,當時的報紙充滿了對山田本一的嘲諷。

沒想到兩年後,在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上,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冠軍。

這次記者又請他談經驗。他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取勝。麵對這位名將,這次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仍迷惑不解。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自傳中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時,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裏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的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失敗,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

如果我們按照山田本一的方法和智慧處理生活,一生中也許會減少許多懊悔和惋惜。把目標與日常的工作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而不要讓自滿、消極、得過且過等念頭磨損了鬥誌,一輩子做一個可有可無的庸人。

同樣的智慧,美國一位老太太則說得更為直接。

美國有位84歲的老太太,1960年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市。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種種困難,她到達了終點。老太太的壯舉在當時轟動了整個美國,人們為她的成就感到自豪,也感到不可思議。

在邁阿密市,有位記者采訪了她。記者想知道,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

“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走一步,我就到了這裏。”

我們也是一樣,要實現卓越的人生,就要注重在平時工作中的積累。為了要達成大目標,就要先設定小目標,這樣會比較容易達到目的。許多人會因目標過於遠大,或理想太過崇高而輕易放棄,這是很可惜的。若設定了小目標,便可較快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你在逐步完成“小目標”時,心理上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小,大目標總有一天也能完成。

已經去世的網壇名將亞瑟·艾虎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在生命後期,曾全力與艾滋病抗爭,來喚起人們對這個“人類殺手”的重視。

但艾虎的偉大之處並不僅僅是在這裏。在他之前,網球界一直是白人的天下,艾虎是打破網球界人種限製的第一人。

艾虎的成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不斷設定目標並完成的過程。他通過不斷訂立目標的方法,使自己登上了網球的王座。他說:“我早期的教練常定下清楚明確的目標,正是我願意遵循的。這些目標不見得一定要像贏得巡回賽這麼得重大,而是將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難、需要努力和做計劃的事定為目標。如果能達成這個目標,一定會有某種收獲。當然,不是隻有贏得巡回賽才可以作為目標的,往往一些小目標漸漸一個個地達成後,我自己都會意外地發現,嘿!大獎離我越來越接近了!”

艾虎一直以這種方式參加高難度的比賽。他說:“參加巡回賽,你總想能進入複賽。比賽時,你總希望漏接的反手球不超過某個數字。或者是你必須鍛煉體力到一定的程度,氣候太熱時,你才不至於很快就感到疲倦。這一類的小目標,可以幫助你把成為世界第一或贏得巡回賽這類的遠大目標分解為幾個較易達成的小目標。”

艾虎一生都以這種方式過日子。他實現一個具體的目標,就再訂立一個新的目標。他說:“每次你訂立一個目標,然後完成那個目標,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增強自信的過程。”自信能改變一個人,自信也能擴散到生活中很多不同的層麵。不但你對自己的專長更有自信,而且還會對很多其他的事提高信心,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因此大可運用在其他工作或另外一組目標上。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輩的差別,就在於前者注重積累,注意利用身邊的每一件點滴小事鍛煉自己,將生活中一個個平凡的目標當成自己實現卓越的階梯。而平庸之輩隻會好高騖遠,輕率冒進,或者因為目標過於困難而放棄了奮爭的勇氣。

職場行走指南

【提高個人效率的黃金技巧】

1.將自己的表撥快10分鍾;2.為目標設定1-2-3這樣的優先級;3.把大目標細分為可以立刻執行的小任務;4.第一次就做對;5.每天自學1小時,一年365小時,3年就可以成為專家;6.每周5天,每天花5分鍾改進自己的工作,在5年裏將使同一個工作被改進1200餘次。

38.避免陷入“瞎忙”的陷阱

人在工作中難免會被各種瑣事、雜事糾纏,不少人由於不能高效能的管理好自己的工作時間,整天忙得自己筋疲力盡,心煩意亂,不僅騰不出時間做最該做的事,有時還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自己最應該做的事,結果天天忙忙碌碌,月月碌碌無為,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

一位成功心理學研究專家說:“好的員工,首先是一個好的時間管理者。”

一位從事管理工作多年的某企業CEO說:“所謂優秀的人,絕對是一個在自己時間上的優秀利用者。”

時間是人生最初的財富。一個人剛來到世上時,時間是他唯一的財富。時間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富人和窮人每天所分配的時間都是24小時。隻不過有的人會善加利用,有的人任意揮霍。因此,對於一個人來講,若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工作是很多的,時間卻是有限的。不會合理地使用時間,計劃再好,目標再高,能力再強,也不會產生好的結果。一個人在時間管理上表現無能,在工作上必然也會表現無能。所以,一個人要想使自己優秀,必須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不被動地讓時間牽著鼻子走,而是主動地把握時間、規劃時間,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用。

一位世界500強企業的老總曾說:“我不喜歡看見報紙、雜誌和閑書在辦公時間出現在員工的辦公桌上。我認為這樣做表明他並不把公司的事情當回事,他隻是在混日子。如果你暫時沒事可做,為什麼不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事呢?”

會不會利用時間不是單純地看某個人在工作時間內是不是忙個不停。有很多人,從早忙到晚,不但在工作時間忙個不停,而且經常加班加點。表麵上看,他好像很努力,很會利用時間,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很多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的人的工作績效並不突出,有些還相當低。你要問他們為什麼?“事情太多,忙不過來,沒時間。”

他們一準會這麼回答。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有個學生向老師抱怨說:“我的時間總不夠用。”

於是,老師找來一隻箱子,裏麵放了些大石頭,此時箱子看來是滿的。但是老師又讓學生放一些彈珠進去,石頭的縫隙中竟可以放許多彈珠。這樣一來,似乎箱子又滿了。但是老師又要學生倒入一桶細砂,等細砂也塞不下時,居然還可以倒入一盆水。

最後老師對學生說:“你看到箱子滿了,但卻仍然可以再放入東西。你似乎覺得時間已排得滿滿的,但其中還有一些閑散的時光可以利用。”

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把握不住它的人痛苦,給牢牢將它攥在手心的人幸福。

美國一大公司的董事長賴福林就是一個有效利用時間的能手。

他每天清晨6點之前準時來到辦公室,先是默讀15分鍾經營管理哲學的書籍,然後便全神貫注地思考本年度內必須完成的重要工作,以及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必要的製度。接著開始考慮一周的工作,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他把本周內所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在黑板上。之後就在去餐廳與秘書一起喝咖啡時,把這些考慮好的事情——小至職工的孩子入托,大到公司的大政方針和計劃,幾乎他認為重要的事情都一起商量一番,然後做出決定,由秘書具體操辦。

賴福林的時間管理法,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推動了企業整體績效的提高。

著名的80\/20定律告訴我們:應該用80%的時間做能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情,而用20%的時間做其他事情。把這個定律融入工作當中,對最具價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時間,就可使自己避免陷入“瞎忙”的陷阱。

要想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可以嚐試按照下麵幾點去做:

1.分清主次,有計劃地做事。對一天的工作,要先進行整理,看看哪些是既重要又緊急的,哪些是重要而不緊急的,哪些是不重要而緊急的,哪些是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分清事情的主次,該先做哪件事,後做哪件事,做到有的放矢,從容不迫。

2.正確處理突如其來的雜事。對待突然插過來的無關緊要的電話、突然出現在桌上的文件等雜事小事,要敢於說“NO”,或者暫時放到一邊,別打亂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計劃。

3.用合並同類項的方法做事。在同一時間段裏,把幾件事情的發生地點都圈在同一區域內,盡可能搭順風車,也可以利用別人提供的順便機會,搭客戶A的車去見客戶B,少走彎路,減少無謂的時間消耗。

4.專事專辦。在做一些重要而棘手的事時,專門設立一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要避免打擾,更不能改變初衷去做別的事。

5.事情總要一件一件地做。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然後再去做下一件事,這樣才能保持頭腦清醒。

6.充分利用時間使每一分鍾都有所收益,還要學會與浪費時間的人劃清界限,有些人總是整天無所事事,參與他們的無聊對談,就休想成為一名有效利用時間的高手。如果有人找來,希望和你聊上一陣,可以直截了當地拒絕他,讓他明白現在不是閑聊的時間。

大多數重大目標無法達成的主因,就是因為人們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次要的事情上。所以,必須建立起優先順序,然後堅守這個原則。

職場行走指南

【工作中浪費時間的幾大原因】

1.幹擾太多:做事時容易被瑣事打斷;2.效率不高:心態不好做事效率低下;3.忘事兒:不經意就把重要的事忘了;4.沒動力:做事隻是為了應付;5.拖延:不怎麼想做的總向後拖;6.不分輕重:忙了一天可能做的都是不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