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reference_book_ids\":[725525349328224567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既然知識是可以改變一切的偉大力量,那麼人們要怎樣才能獲得這種力量呢?學習,堅持不斷地學習,人的一切知識都是從學習中得來的。一個人從出生時就開始學習,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習做事、學習一切。如果不學習,他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長,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歌德曾經說:“人不是靠他生下來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學生在學校時最應該培養的一種能力就是熟悉各門學科的相關書籍的能力。在圖書館中,在汗牛充棟的藏書中,找出一些對自己最有價值的書本來閱讀,這種獲取知識的能力,對於人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用的。
第1封信 珍惜時間從現在開始
孩子,現在正是你為以後人生打基礎的階段,所以好好地把握現在,對你將來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如果用存款來比喻,那麼現在就是往銀行裏存錢的時候,我敢保證你現在存得越多,利息也越多,將來的回報也會更加豐厚。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知道,在你人生的道路上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事情,我想告訴你很多事,教會你很多道理,以幫助你順利走上人生的坦途。但是,我現在最想告訴你的還是那句老話,那就是要從現在起珍惜時間以及掌握一些珍惜時間的方法。不錯,這句話人人都會說,可是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卻很少有真正懂得珍惜時間的人,真正做到珍惜時間的就更少了。
富蘭克林就是一個珍惜時間的典範。有一次在富蘭克林報社前的書店裏,一個顧客問售貨員:“這本書多少錢?”“1美元。”售貨員答。“1美元?”顧客問,“能不能便宜一點?”“不,它的價格就是1美元,而且我也沒有擅自做主的權力。”售貨員不耐煩地說。這位顧客又猶豫了一會兒,因他的確比較喜歡這本書,就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我想見富蘭克林先生。”“他正在印刷室忙著呢。”售貨員回答。“不,我一定要和他談談。”顧客堅持要見富蘭克林。最後,售貨員沒有辦法,把富蘭克林先生找了出來。顧客問富蘭克林:“富蘭克林先生,我想買這本書,你最低要收多少錢?”“1。25美元。”富蘭克林回答。“怎麼又漲價了,剛才你的售貨員還說隻要1美元呢。”“沒錯,但是,你耽誤了我的工作時間,我情願給你1美元也不願意離開我的工作。”顧客心想:這也有些道理,為了這本書,自己也浪費了不少時間,不如就算了吧。又說:“好吧。你這本書到底最少要多少錢呢?”“1。50美元。”“怎麼又漲了25美分?”“對。我現在能給的最低價格就是1。50美元。”富蘭克林先生堅定地回答。這個人默默地交了錢,把書拿回家去了。
正如富蘭克林所說,時間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一個人沒有時間,就沒有生命,沒有生命一切都不存在。當你看著鍾表上的秒針一下一下地轉動,那嘀嗒嘀嗒的聲音在提醒你,你的生命正在流逝,秒針每移動一下就表示你的生命已經縮短了一秒鍾。當你看著桌上的日曆一張一張翻過去,每翻過去一張就表示你的生命又縮短了一天。沒有人會慷慨地浪費自己的生命,但許多人卻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時間。一個成功者應該珍惜自己的時間。世界上那些工作緊張而有序的人都視時間如生命,不肯輕易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要衡量一個人對時間的重要性知道多少,隻要看看他利用時間的效率就足夠了。而一個人利用時間的效率關係著他的人生前途。在你的學習生涯中,你一定要充分利用富裕的時間,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學業中去,在這個階段奠定好自己知識的基礎。如果你不好好利用這段學習時間,讓時間從身邊溜走,那麼你在這一階段所得到的知識就會大為減少。也許,在當時你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損失,但當你某一天工作時,你會發現以前的某一天正是由於浪費了時間而沒有學到的知識正好是你所需要的。相反,如果你能充分地利用好學生時代的這段時間,在以後的某一天你一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不浪費時間就意味著一個人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要善於管理時間和利用時間。要做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就要經常為自己製定短期的計劃和詳細的時間表,另外還要有長期的計劃和長遠目標。例如,列出你一周或一個月內要處理的學習任務,按不同的重要程度分為幾類,然後按分類情況去分別對待,以免有許多重要的知識因為學習了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識而沒有學到。人不可能一天24個小時都處於工作或者學習的狀態中,總要有一些休息和娛樂的時間,而且充分的休息和適當的娛樂也是提高學習效率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一定要記住:這一切都是以學習為中心的,都是為學習服務的。當然,我並不是說為了學習而放棄生活,那樣做並沒有什麼意義,我也並不支持。
充分利用時間也有著很深的學問。我經常聽別人說,他想讀一點書,但就是沒有時間。我不太同意這種說法。不管他是多麼忙,他總不可能忙得連一點兒時間都抽不出來。其實,零碎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在許多等待的時刻,我們的時間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被浪費掉了。如果在生活中注意利用這些短暫的時間,讀幾頁書,這樣積少成多,積小成大,時間久了,也是受益無窮的。況且,利用了這段時間也會使我們在等待的時候不至於太枯燥。
一個人在學校讀書的時間是最可羨慕的一段時間,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他沒有任何生活上的或者心理上的負擔,時間完全都由自己支配。所以,我親愛的孩子,我懇求你: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請一定要從現在開始珍惜時間。
第2封信 堅信知識就是力量
我的孩子,你已經知道了時間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意義,接下來,我要很嚴肅地談一談你成年前的幾年應該做的事。這幾年對你來講,將是影響你未來漫長人生的重要時期。
首先,我希望你在18歲成人以前就能夠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在我看來,如果不在這一階段做好知識儲備,那麼你的人生理想將很難實現。因為,知識就是力量,等你長大後,知識不但會讓你得心應手,還會幫你逢凶化吉。
在聰明的猶太人家庭裏,負責啟蒙教育的父母都會問孩子這樣一個問題:“一旦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掉了,你的財產被敵人掠奪了,那麼你剩下的還有什麼寶貴的東西?”當孩子不能給出正確的答案時,他們會進一步追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東西,它就是你要帶走的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大概是水吧!”孩子們不太肯定地回答。“它和水很像,都是人類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東西,它就是知識。”父母們很嚴肅地回答,“而且你一旦獲得了某種知識,任何人都搶不走的,隻要你還活著,這寶貴的財富就會永遠跟隨著你。”猶太人在曆史上經曆了太多的苦難,但這個種族依然頑強地生存到現在,並且產生了許多聞名於世的偉大人物,我想這都是因為猶太人懂得“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當他們的孩子剛剛懂事時,母親們就會將蜂蜜滴在書上,讓孩子舔書上的蜂蜜,他們想告訴孩子:書是甜的。他們懂得知識的重要作用,讓孩子從小就產生對知識的渴望。
既然知識是可以改變一切的偉大力量,那麼人們要怎樣才能獲得這種力量呢?學習,堅持不斷地學習,人的一切知識都是從學習中得來的。一個人從出生時就開始學習,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習做事、學習一切。如果不學習,他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長,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歌德曾經說:“人不是靠他生下來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學生在學校時最應該培養的一種能力就是熟悉各門學科的相關書籍的能力。在圖書館中,在汗牛充棟的藏書中,找出一些對自己最有價值的書本來閱讀,這種獲取知識的能力,對於人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希望在一夜之間就學有所成。他們耐不住苦讀的寂寞,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樂趣。他們心態浮躁,而且有一種嚴重的功利傾向。其實這種態度對學習是非常不利的。任何事情都應該循序漸進,隻有不斷地讀書,不斷擴衝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到工作時厚積而薄發。
想想自己這一生的得失,我對自己較為滿意的就是:自己之所以能夠得到今天的這一切,完全要歸功於我自己一直能夠堅持排除外界的幹擾,靜得下心,沉浸到學習知識的樂趣中去。更讓我欣慰的是,在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我沒有虛度光陰、浪費時間,而是很認真地在努力、在用功!掌握豐富的知識,是我在社交界能夠成功地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當然,也不能說一點兒遺憾也沒有。現在想來,如果當時我更加努力的話,那麼現今我的成就肯定會更大。總而言之,就是因為當初在讀書上的認真與刻苦,才讓我找到了超越世俗的樂趣。愛讀書這個好習慣讓我受益終生。我也希望你能獲得讀書的樂趣,等你老了不用再工作了,也一樣能夠生活在群書環繞之中,不孤單、不寂寞,當然也不會倍感失落。
如今的時代是知識的時代。如果人類的全部知識像浩瀚的海洋一樣,那麼一個人所能掌握的就隻是這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這有限的精力也不能全部都用在讀書學習上。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有主觀的選擇。選擇最需要掌握的知識、最應該掌握的知識,也是在學習過程中要完成的一個重要任務。另外,在迅速膨脹的知識海洋中,有許多垃圾和有毒物質,對此一定要警惕,要有自己的判斷與分析能力,不要讓這些垃圾和有毒物質占用和汙染自己的大腦。
我親愛的孩子,未來的兩年是你人生中很重要的時期。在此,我要再次大聲提醒你:一定要利用這段時間,為將來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將來你會發現,現在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除了打基礎,這兩年也是鞏固你原有知識基礎的時候。基礎一旦牢固了,將來不管什麼時候,你都可以感受到知識的力量,而且當你感覺到自己的知識不夠用時,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添磚加瓦。相反,如果你沒有打下穩固的知識基礎,等到將來你再去鞏固它時,就已經來不及了。我可不願意你在進入社會以後,被別人教訓說:“你必須讀很多書!”因為到了那時,你已經沒有那麼多的大好時光了,而且,就算你有時間,你也很難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還有一點要提醒你,獲取知識的路是漫長而孤獨的,也許,你偶爾也會對手中的書感到厭煩,這一點,我能夠理解,但對此我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我隻能說,一旦你有這種心情的時候,不妨這樣去想:這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現在多用功一小時,就可以早一小時到達目的地,早一天獲得自由。能不能盡早得到自由,這完全取決於你對時間的認識和把握。
無論任何時刻,你都一定要牢記培根的話:“知識就是力量”。
第3封信 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孩子,你可知道,書籍的海洋是知識的源泉,勤奮讀書可以獲得廣博的知識?
首先,我要給你講一則真實的故事:在曼徹斯特有一個名叫阿克頓的學者,他生在達官顯貴之家,他一生唯一的嗜好是讀書,家有藏書18萬冊,他夜夜攻讀,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不少書都能背誦出來,可以稱得上是知識盈腦、學富五車的人物了,在當地的社交界,有著非常高的聲望,有不少富家子弟紛紛以他為學習的榜樣,立誌要當“阿克頓”第二,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不知道你聽了這個故事後,會不會喜歡上讀書呢?你要知道,一個人讀的書越多,他的眼界就會越開闊,所獲得的知識和信息也肯定會比較多。
怎麼培養自己愛讀書的習慣呢?依我多年的經驗,我覺得你可以嚐試著做到以下幾點:
在自己的書桌上擺幾部曾經照亮你心靈的書籍,每當坐在燈下苦思而不得其解時,每當你為了世事而煩惱不堪時,每當你害怕失敗、挫折而欲尋光明之路時,拿起這些書來讀上一陣兒,你就會得到智慧,看清煩惱,變得勇敢而有力量。如果在你人生的不同階段,重複閱讀這些曾經給你許多啟迪和教育的書籍,你會發現,每次閱讀時,它都能呈現給你不同的麵貌和更深層次的意義。其實,生活就像一本充滿玄機、充滿神秘的書,沒有人能完全讀懂,隻是有些人讀懂的多一些,有些人讀懂的少一些,而有些人卻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本人生之書。
朱伯特曾經說:“人能養成每天讀10分鍾書的習慣,二十年之後,他的知識程度就會有顯著提高,前提是他所讀的都是好的書籍,也就是經大眾所公認的世界名著,不管是小說、詩歌、曆史、傳記或其他種類。”有許多人,先天並不見得有多聰明,家境也不算太好,但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對知識的狂熱的愛,數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到讀書中去,最終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的學曆並不高,小的時候家裏孩子很多,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加上經濟條件比較差,他的父母整日忙於工作和家務,對孩子們的教育並不重視。在他成家以後,他意識到自己在知識方麵的貧乏,就發誓每天晚上都要拿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去讀書。一開始,我根本不相信他能履行這個誓言,因為他的脾氣比較暴躁,又非常好動,根本不能安靜地坐在那兒讀書。可沒想到他真的堅持下來了,這二十多年來他真有了令人吃驚的變化。也許是年齡增長、閱曆增加讓他沉穩了一些,但我想這主要應該歸功於每天兩個小時的讀書。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他的家人也都養成了每天晚上讀書的習慣。去他的家裏做客時,我明顯地能感覺到這個家庭裏的文化氣息和孩子們的文明修養。
將來參加工作之後,你會非常繁忙,但仔細想想,其中有許多事情都是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而是盲目地浪費時間。即使再忙,你也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讀書。當然,工作以後很少會有人繼續堅持讀書的習慣。這一方麵是由於生活、工作的繁忙,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們在學生時代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回想自己走過的讀書之路,我感到非常慶幸的是,自己能夠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一直虔誠地行走在求知的路上,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擴大自己的閱讀麵,為我今天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我親愛的孩子,永遠把學校的圖書館當做心目中的聖地,每天都要去朝拜。
第4封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親愛的孩子,在以前我們父子倆一起讀書的日子裏,我注意到你總是對哲學書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一些自然科學方麵的書籍你卻很少看。我並不為你擔心,我知道一個人不可能對所有學科都具有豐富的知識,人貴有所專。所以,我很鼓勵你在曆史、哲學方麵發展自己的興趣,而且我也希望你在這些書中體會到人生的真諦。即使你不能成為哲學家或者是曆史學家,在興趣引導下閱讀的這些書籍也會對你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