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的德威特先生是著名的法律顧問,外交涉及的國事問題都是由他一手處理的。除了公務他駕輕就熟外,晚上的集會他也是每場必到。令人驚訝的是,一個白天公務纏身、忙碌異常的人,仍然可以抽出充裕的時間來和大家共進晚餐。有時,即便是手邊工作繁雜,到了晚上,他仍然可以安排出時間去參加各種娛樂活動。於是有人向他討教,問他是如何利用時間的。德威特先生說:“這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隻要一次隻做一件事,今日事今日畢,那麼就可以了。就這麼簡單。”
我認為德威特先生比別人優秀之處在於:他能夠做到集中精神在同一件事情上,並使自己不被其他的事務所幹擾。這就是他比別人突出的地方。也許正因如此,他才被別人視為天才吧。我們反過來講,一個做事定不下心的人,他一定也難有收獲。此外,一個每天都在哀歎“我今天隻做了這一點點兒事情”的人,肯定也不會取得成功。
有的人忙了一整天,臨上床前回想一天所做的事,才發現一件事都沒做完。這樣的人即使是看了兩三個小時的書,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讀了些什麼。他的心思不在書上,他讀的不過是一個個文字,所以事後回想起來,當然就無法想起所讀的內容了。與人交流也是一樣,有的人在談話過程中會顯示出自己對話題不感興趣,這就需隨時觀察對方,把握好話題,否則自己還在喋喋不休,他人已忍無可忍,到發現時弄得大家都覺掃興。
一心多用的人去劇場觀看演出,他不會去注意劇情本身,而會去注意身旁一同前往的人,或者是關心燈光照明的問題。我可不希望這樣的情形發生在你身上。與人相處時,也要像你讀書那樣,集中精神。讀書時是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閱讀的內容上;與人相處時,是將注意力投注在對方的所見所聞裏,這點極其重要。
我時常會聽到有人這樣抱怨說,“眼前正在發生某件事,或者別人正在和我說話,可我好像什麼都沒看見,什麼也沒聽見。當時腦子裏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好像是別的什麼事,但究竟是什麼事,又想不起來……”如果你也時常出現這類情況,我的建議是,你應該認認真真地反省一下自己了:腦子裏為什麼會想著別的事情呢?這件事情又是怎麼出現到腦海中來的呢?是不是真的有必要現在就想這件事?經過這番自我責問,你會發現,當時你並沒有想什麼“別的事情”,隻是腦子一片空白而已。
這時,就會有好心人給你提供建議:“既然沒辦法集中精力工作,倒不如先將工作放在一邊,讓自己好好放鬆一下。”這個建議聽上去不錯,可實際上,一個精力不集中的人,不僅工作集中不了注意力,娛樂同樣也難以集中精力,就算是停下了手邊工作,他也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地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這類人的心態是處於一種患得患失之中,做什麼事都顯得心神不寧,顛三倒四的。
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全力以赴,與其半途而廢,倒不如一開始就不做。最重要的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去。當你決定做某件事的時候,這件事必然有做它的價值。因此,你一旦決定了去“做”,那就必須全神貫注地集中精力去完成它。你在讀荷馬史詩時,就要把自己的全部心思用到作品上,一邊理解它的內涵,一邊學習其優美的遣詞造句,而不能這邊看著荷馬史詩,那邊腦子裏又在想著伊索寓言。
第58封信 時刻不忘反省自己
你在上一周的來信中說你曾經做錯的一件事,並為此內疚至今。孩子,我為你信中流露出的坦誠與懺悔的情緒而欣慰,雖然你犯了些錯誤,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活在世上,誰都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誰都難免有醜陋的一麵。就連牛頓都宣稱,他的錯誤占90%,那麼我們普通人身上的錯誤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認為,隻要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反省,時時警示自己不能再犯,這就夠了。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常跳出自身反省自己,這樣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古今許多偉大人物就是通過反省來戰勝自己內在的敵人,清除自己思想靈魂深處的汙垢塵埃,減輕精神痛苦,從而淨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18世紀法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盧梭,在他少年時,曾經將自己的極不光彩的盜竊行為轉嫁到一個女仆的身上,致使這位無辜的少女蒙冤受屈,並被人解雇。後來這件“卑鄙齷齪”的行為使他深深地陷入痛苦的回憶中。他說:“在我苦惱得睡不著的時候,便看到那個可憐的姑娘前來譴責我的罪行,好像這個罪行是昨天才犯的。”
後來,盧梭在他的著作《懺悔錄》中對自己做了嚴肅而深刻的批判。他敢於把這件“難以啟齒”而抱恨終生的醜事告訴世人,也顯示了他勇於懺悔的坦蕩胸懷和不同凡響的偉大人格。
一般來說,能夠時時反省自己的人,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人。他們會時時考慮: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的缺點在哪裏?我有沒有做錯什麼?……這樣一來,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
要在比較中進行反省。比較可以帶來進步,但比較前要先了解自己的獨特,純粹的自我,從而認清自我,發揮潛力。否則,比較之後隻是一味地模仿別人,最後也隻能落得個“自我”的虛名而已。
人出生時,那清澈透明的眼睛所見到的天地間的任何事物,都是珍貴無比、難以得到的寶貝。但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們的眼睛開始蒙塵,同時心靈也堆滿了塵埃。每天給我們自己安排一段“冥想”的時間,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進行反省,我們就會掃除思想上的塵埃,減輕心靈的痛苦。
時刻不忘反省自己,你就能打開人生的智慧之門,進入人生的更高境界。
第59封信 習慣決定成敗
一粒橡籽可以長成橡樹,一粒鬆籽萌芽會長成鬆樹。大自然從來就不會出差錯,讓橡籽長出鬆樹或是讓鬆籽長成橡樹。這些都是我們所能見到的事實。然而,我們卻不容易看出來是一種力量造就了它們。同樣的力量使我們養成了習慣之後就不再改變。造物者隻讓人類有權利依照自己的欲望養成適當的習慣。
有一位朋友曾經向我講述了他的經曆。有一個時期,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抽煙很凶。有一天他外出辦事,那天正好下著大雨,地麵特別泥濘。開了好幾個鍾頭汽車之後,他在一個小城裏的旅館過夜。吃過晚飯後他回到自己的房裏,很快就入睡了。
淩晨3點他醒了,想抽一支香煙,打開燈,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煙,發現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尋衣服口袋,結果毫無所獲。他又搜索了他的行李,希望其中某一件衣服裏能發現他無意中留下的一包煙,結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館的酒吧和餐廳早就關門了,心想:這時候要把不耐煩的門房叫過來,後果不堪設想。他唯一能得到香煙的辦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車站,但火車站至少在三公裏之外。
情形看起來並不樂觀,外麵仍下著雨,他的汽車在離旅館尚有一段距離的車房裏,而且,別人提醒過他,車房是午夜關門,第二天早上六點才開門。這時能夠叫到計程車的機會也將等於零。
顯然,如果他真的這樣迫切地要抽一支煙,他隻有在雨中走到車站,此時,抽煙的欲望不斷地侵蝕他,並越來越迫切。於是他脫下睡衣,開始穿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傘,這時他突然停住了,開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體會到他的行為多麼不合邏輯,甚至荒謬。
他站在床邊尋思,一個所謂的知識分子,一個所謂的商人,一個自認為有足夠的理智對別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離開舒適的旅館,冒著大雨走過好幾條街,僅僅是為了得到一支煙。
他生平第一次認識到這個問題,他已經養成了一個不能自拔的習慣,他願意犧牲極大的舒適去滿足這個習慣。這個習慣顯然沒有好處,他突然明確地注意到這一點。他頭腦很快清醒過來,片刻就做出了決定。
於是,他下定決心,把那個依然放在桌上的空煙盒揉成一團,扔進廢紙簍裏,然後他脫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帶著一種解脫,甚至是勝利的感覺,他關上燈,閉上眼,聽著打在門窗上的雨點聲。幾分鍾之後,他就進入了一個深沉、滿足的睡眠中。從此他再也沒抽過一支煙,也沒有抽煙的欲望。
他還說,他並不是利用這件事來指責香煙或抽煙的人。常常回憶這件事,僅僅是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來說,被一種壞習慣製服,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程度,差一點成為它的俘虜。
如果你想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和生活的快樂,你必須明白習慣的力量是如何強大,你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應時時警惕,去除那些危害你生活的壞習慣。
一個優秀的人的生活一定是很有條理的。如果你多費一點兒時間和精力,把你的事情做出一種結果,把你的東西擺放整齊,當你再繼續下去時,要把東西找出來時,真不知會省去多少時間和精力,更不知會省掉多少無謂的糾纏和煩惱。
一個人從生活的早期開始就要培養生命中優美的品質,發展高尚的情操和別具一格的鑒賞力。總之一句話,就是培養自己愛美的習慣。有了這種品性以後,不知能獲得多少快樂與幸福!世界上沒有什麼投資能比培養美的鑒賞力這件事更合算、更值得的了。它能將永恒的喜悅帶進人的生命,並將人的生命染成彩虹一般美麗。它不但能增加人的快樂容量,並且能提升人的品格。你能夠愛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命中就自然會含有美的成分。美的思想與美的理想就自然會顯露於你的外表與行動之中。
凡是真正取得成功的人,總具有準時與敏捷的習慣。一個人做事常常不準時,赴約常常遲到,付款常常延緩,那在社會上,別人就會對他產生不信任的心理。他的內心也許很忠誠、很可靠,但別人可管不到這一點。在社會上,從事事業的最重要習慣就是“準時”與“敏捷”。所以凡是不能敏捷做事,不能準時履約的人,一定得不到他人的信任。縱然他為人忠誠,但如果僅僅有忠誠,也還是彌補不了行動的遲緩。
講衛生並不能治療疾病,但能防止疾病。如果一個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節製,飲食合理,就不至於生病。如果能夠數十年孜孜不倦地堅持身體鍛煉,保持樂觀的態度,就一定能保持身心的健康,並且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第60封信 對待金錢的智慧
孩子,你現在一定認為,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為了金錢而工作的,這話聽起來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金錢絕對不是工作的全部目的。作為父親,我更想提醒你的是,如果一個人純粹是為了金錢而生活,那他並不是一個快樂的人。物質的需求隻是最低的需求,追求自我滿足才是人生的目標。獲取金錢隻是一種手段,是實現理想的手段。理想要比金錢重要得多,有許多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甘願放棄大量的金錢。如果人們僅僅是為了金錢而生活,那麼就會成為平庸世俗的人。過於看重金錢,會使人的眼界變得狹隘,心胸也會變得狹窄。
當然,為了追求理想而放棄金錢,並不是說要反對金錢。金錢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所必需的。許多人總是抱怨自己貧窮,因此而處於不滿狀態中,並且開始拚命地賺錢,有時甚至不擇手段,觸犯法律。然而,由於太過於看重金錢,便永不滿足,同時喪失了自身的健康和安逸。對於金錢和財富,你一定要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否則即使有大把的金錢你也不會快樂,也不懂得合理地運用。
金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因為金錢可以提供給人們更加舒適的生活,可以讓人們的行動更自由。人們生活的目的大多數是想生活得更好一些。然而,我們又不可過於看重金錢,因為一旦鑽到錢眼兒裏,金錢就會束縛個人的自由。因為金錢的誘惑,常常似乎與手頭擁有的數目成正比。你擁有得越多,你想要的就越多。同時,你擁有越多,你需要得越多。美好的生活必不可缺的是財富數目,但是我們知道財富數目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一旦人們開始追求財富,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當一個人過於迷戀金錢,那麼金錢作為獲取美好生活的手段就失去了原意,金錢本身成了一種目的。當它被置於愛情、信任、家庭、健康和個人幸福之上時,它總是傾向於腐爛。
如果一個人隻為了薪水而工作,那麼他一定不會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因為他眼裏隻看到金錢,在工作中的所有過程都是為了獲得金錢這一目的而發生的。在工作的過程中,如果你隻看到薪水的高低,那麼就體會不到工作給你帶來的樂趣,也不能通過工作提升自己各方麵的能力,鍛煉自己的品格。
剛剛步入社會的你,不要太在意你的公司會給你多少薪水,不要把薪水多少當做衡量個人價值大小的尺度。你要更多地想到這項工作在豐富你的人生閱曆和工作技能中的作用。
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你一定要明確,你要做的不是聚斂財富,而是要讓財富為你服務,最終實現你的意願,獲得成功。哪怕你隻有很少的錢,也要盡量把它花在為你的事業帶來幫助的那些事情上。
第61封信 嚐試開創自己的事業
連續幾周,你都在向我詢問有關創業方麵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得到明確的答複,但是到目前,我給你的回答都顯得有些含糊。你也許會認為我對這個話題沒興趣,或是不屑於回答你,如果你真這麼想,那你就錯了。我是想聽取你全麵的難處後,對你的真實狀況有所把握,然後再細細地思量,仔細考慮我的每條建議是否合適,這樣我才能放心地和你交流,以免誤導了你。我將思考與感觸寫到信裏,這也是你喜歡的方式。
你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年輕人,自從踏入社會後,就對創建自己的事業充滿了信心與熱情,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事,也是我一直期盼的事。在我看來,你已經具備了立業所必備的一些素質。我相信,你也知道,想與做是兩碼事,能想並不代表就一定能做,有創業的想法與創業取得成功完全是兩回事。
大多數的人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有三個理由:第一,賺錢,同時享受賺錢帶來的樂趣;第二,自己當老板,不受他人支配;第三,獲得一種被他人認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以上所說來看,你創業的驅動力大概也來源於此。你的誌向問題,我不想談太多,在此,我想提醒你的是,隻要你有計劃、善決斷,而且心思周密,那麼幸運女神一定會祝福於你。話雖如此,但並非每個人都能獲得好運,即使是幸運兒,也是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好不容易才牽住了幸運之神的手,所以,你無論如何一定要明白以下我所說的事。
社會上一般是以財富論英雄的,你擁有的財富越多,你就越會被世人視為成功者、英雄。換句話說,實業家成功的象征就是他擁有財富的多寡。這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有一點我希望你不要忘記:取得成功的途徑並不隻是辦實業這一條,除了實業以外還有其他許多取得成功的途徑,那些成功人士的第一目的並不是積蓄財富,而是成為各自行業中的最優秀人才。這些人在工作上取得的偉大成就是金錢無法衡量的。我要提醒你,在所有令人敬仰的人中,同樣也包括這些人在內。
“金錢無法買到幸福”這句古老的格言你一定聽說過吧?我在你這般大時,如果聽到這句話,我一定會嘲笑對方:“真的嗎?可是我買東西付錢給別人的時候,別人還會反過來謝我呢!”經過了這麼多年,我這才真正理解這句格言的真諦。即便你再有錢,你也買不來別人對你的尊敬、無私的愛情、天賜的健康……而所有的這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你希望做自己的主宰,由此可見你強烈的自立心。一旦在別人的管轄下工作,你的工作熱情就會大大地降低;相反,如果放手讓你去做,沒人約束你,你反而工作得更加順利,工作效率也會大大地提高。從這件事來看,你如果選擇自己創業,自己當老板,這當然會使你的工作更順心一些。
我清楚你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積攢一大筆資金,然後自主操控自己的人生之船,成為自己人生之船的船長。有一個前提,你必須做出明確判斷,那就是你最適合指揮什麼樣的船?可選擇的“船”的種類達數百種,我建議你盡量選擇自己有經驗的熟悉的領域。現在大多數行業都已被有經驗的老手占據,新人們要想進入很難,即便進入了,也很難去和他們展開競爭。要知道這些行家裏手可都是經過長年的探索與失敗磨煉的,他們的堅強實力來自於多年的辛苦付出。因此,在做出準確判斷前,你千萬不能貿然行事。
成為一個開拓者、一個開路先鋒,開拓前人未涉足的領域,這是一件很值得讚賞的事,也是一件非常令人敬佩的事。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吸取了前人失敗的經驗,所以開拓未開發的新事業,即使失敗了,仍然是有意義的。可是,在開拓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有承受艱苦磨煉的思想準備,正如約翰?斯滋曾經說的:“正在壯大的事業遭受失敗,是最殘酷的地獄。”所以,你在下決心之前,除了要正確評估自己的從業經驗外,更要慎重地判斷什麼樣的事業才是你最應該投入的,才是最值得你為之付出全部心力的。
你一定會奇怪,為什麼我沒有向你強調自信和勇氣,而在不斷分析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障礙。當然,我並沒有忘記勇氣與信心的重要性。我再三強調障礙,是因為這些障礙是創業者最常遇到的,我必須一一告知。此外,我還要加上一個附加條件:在行動開始之前,對於財務方麵可能遇到的危機,要事先做好應急方案。有人說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不將全部資金都賭進去的話,就無法獲得最大的收益。當然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可我絕對不會選擇這個辦法,我的信條是:失敗但不致命,才是踏實的事業。
勤勉是我們經常論及的話題。人們總是羨慕醫生的高收入,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醫生每天工作的時間有多長。如果你要自己創業的話,就別再指望每星期隻工作40小時,每年還能享受四五周的休假,你想要稍稍放鬆一下,至少要等到勝利女神長久駐足在你家門口。在你創業初期,要想完全擁有休息的時間,這是絕不可能的,到時候你或許會自問,為什麼自己會進入到這個猶如賽馬般的競爭世界呢?現實就是這樣,每天都在賽馬,你即使不能跑過其他的馬,至少也得保持和其他馬並駕齊驅的速度。
也就是說,你必須一直保持高度的勤勉工作狀態,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我希望你能協調好積累財富與追求幸福之間的關係,這二者千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相互混淆。有了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這當然是件很誘人的事,想想的確令人陶醉。可是,你別忘了,不論你擁有多少財富,如果無暇顧及自己的健康、家庭以及朋友的話,這樣的幸福也是短暫且膚淺的,這樣的富人也不足以稱得上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喬治?巴納德?修曾說過以下這段話:“人們常說機遇造就成功,可我不這樣認為。如果真有造就成功的機遇,那也需要你親自去找,如果找不到,那就自己造!”
也有人一心想要一個安定平穩的境況,一生從事一個平實的工作,一輩子過著平靜的生活。可是,你不同!你向往挑戰、喜歡冒險、尋求刺激,還有你勇氣十足。你不是那種張嘴就說“如果失敗了怎麼辦?”的人。因此,不論是開創自己的事業,還是創造自己的成功機遇,所有的一切都非常適合你的個性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