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
我們知道,神經係統是由許多神經維構成的。在人體的神經係統裏,神經元的神經纖維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係統,其中許多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麵包著由結締組成的膜,就成為一條神經。把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傳遞給各個器官,或把各個器官的興奮傳遞給中樞神經係統的組織。在《後漢書·方術傳序》有記載:“然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於瑤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唐敬播《<大唐西域記>序》:“頗存記注,寧盡物土之宜;徒采神經,未極真如之旨。”神經係統就是人體的聯絡員,它將各個器官緊緊的聯係在一起。
神經係統主要由腦神經、脊神經、植物神經三大係統組成。在各係統之間以腦神經為中心,分工協同,共同實現心理功能。我們這所以將神經省略係統單獨寫出,那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係統概念。按生理心理學定義,神經是由神經元構成的係統,即神經元係統。其中神經元就是神經這個係統基本的功能結構單位。神經元是特殊的細胞,它是生理層次的物質。
神經元是由細胞體的突起構成的,而這個突起就是神經纖維。神經纖維之間縱橫交錯,是(神經元)構成神經元網絡(即神經)的必要條件,具有信息采集與發送功能,表現為心理層麵的刺激與反應;神經細胞體是神經元中基本的信息存儲與處理單元;經過初步處理的信息,通過神經纖維按層次傳遞,直至達到腦神經,進行最後的總處理,然後將處理的結果返回到神經元,最終通過神經元上的反應器執行,產生生理反應。由此可見,神經元是構成神經的必要條件。
我們為什麼會說神經元是構成神經的必要條件呢?那是因為在神經纖維內部,信息傳輸大都采用生物電脈衝的方式,但各神經元的神經纖維之間並非直接相連的,而是被其他物質隔開,比如乙酰膽堿等等。生物電到了相鄰神經纖維之間,會轉變為化學信號,通過物質載體進行過渡,在轉化為電信號。因此,一個完整的神經除了腦神經、脊髓神經、植物神經等不同的神經外,還有中間的化學介質。
通過上述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到幾條結論:
1.從心理現象的物質依托角度看,神經可以定義為心理的物質(生理)實現,心理是神經的功能表現;
2.從神經與神經元的關係來看,神經是神經元及介質構成的係統;
3.從生理心理角度,神經比神經係統概念更確切;
4.心理是神經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腦的功能;
5.依據以上四點,心理學中的相關概念需要做適當調整。
我們具有“虛”神經係統
“虛”神經係統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產生“虛擬”事物的“神經係統”。以前人們以為:如果外界沒有“光”射入“眼睛”,我們就“見”不到“光”的現象,但是到了晚上,我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卻發現眼前並不完全“黑暗”,如果我們用手指,刺按眼睛,我們將會發現居然眼前出現了“白光”(按左邊時,白光會出現在右邊)!如果沒有聲音傳入耳朵,我們就聽不到“聲音”,但是當一切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卻聽到了“耳鳴”!以上所說的這些,都不是通過外界的刺激而存在的,那就說明,我們有兩套神經係統,他們分別是“實神經係統”(感受現實世界的神經係統)和“虛神經係統”(產生想象中之世界的神經係統)。以前人們沒有發現,那是因為這種現在太普遍了,人們都沒有去重視它們,而且人們又把“思想意識”和“想象力”這些問題想得太“神秘”了。所以就走向了錯誤的探索方向,而最終的答案總是相差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