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要隻聽你想聽的,重要的是要聽客戶想說的(1 / 3)

傾聽顧客的心聲

多聽少說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在生活當中,能夠做到“善於傾聽”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交談中,渴望被傾聽的一方往往會因為一些情況不愉快。比如大家都有一肚子話要說,溝通起來是各說各的,都說了很多,但是根本就沒說到一起去,反而會因為一些根本就不矛盾的觀點爭得麵紅耳赤;你說的口幹舌燥,他好像是在認真聽你說,然而他一開口,說的全都是跟你剛才講的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搞得你一下子很沮喪;對方特別好說,你剛想開口,她就將音調提高幾度,搞得你興致全無。

優秀的服務人員要善於掌握人性的弱點,讓顧客暢所欲言,不論顧客的稱讚、說明、抱怨、駁斥,還是警告、責難、辱罵,都要仔細傾聽,並適當有所反應,以表示關心和重視。因為顧客所言是“難以磨滅的”,服務人員可以從傾聽中了解到顧客的購買需求,又因為顧客尊重對那些能認真聽自己講話的人,願意去回報。因此,傾聽——用心聽顧客的話,不論對導購新手還是老手,都是一句終身受用不盡的忠告。

溝通的時候就需要自己能夠盡量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和揣摩他說的每一句話的意思。能夠做到這樣並且能夠經常做到這樣,就不僅僅需要一些“技術”,而是自己在內心裏真正尊重溝通的對象,真正將自己放在與對方平等的地位。

學會並善於傾聽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情,隻要你用心,在別人講話時,給予他人以充分的尊重,那麼你也將會得到更多的尊重,與人交流也會變得更愉快。

作為銷售人員,經常會麵對各種不同類型的顧客,幾乎所有顧客都會對貨品有一些不滿或抱怨。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有耐心,盡量不要與顧客正麵對峙,更不可爭吵。麵對顧客的生氣、抱怨要認真傾聽。不要提高嗓門,也不要作負麵反應或負麵設想。顧客總是認為他們是正確的,需要做的是要讓他們認識到是他們自己錯了。若遵循這三點,大多數情況不會難以解決。

其次,與顧客一起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隻要顧客有意見,就讓他提出來,這是改進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麵對顧客的抱怨或意見時,請把握以下原則:“理解顧客,換位思考”。

一位顧客在選購傳真機時,抱怨到“哎呀!這東西的價格太高了。”並且懷疑“它真的值那麼多嗎?我有沒有必要非買這麼貴的東西?”

促銷員巧妙地為顧客算了一筆賬,陳列了“費用不高”的理由:“您說得不錯,現在一下子要拿出一筆錢來的確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是您想想看,這種東西不是用一兩年就會壞的,隻要您使用方法正確,用上10年也絕對沒問題。我們就以5年來算,實際上您1年隻需花1200元,再除以12個月,每月隻需要100元;換言之,每天隻要3元,這也不過是您每天抽一兩支煙的錢,這樣算起來不是很便宜嗎?而且,它可以給您帶來多大的方便呀,這項投資的回報可高呢!”

顧客聽了,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就會決定買下傳真機。

有一些傾聽抱怨的小經驗,供大家參考:

1.任何時候都應讓顧客體會到你的認真態度,並且對顧客的抱怨進行調查。

2.顧客並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為了讓顧客冷靜下來,“讓顧客正確”是有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3.一定範圍內,顧客的抱怨是難以避免的,但作為營銷人員要意識到,這種抱怨並不是對自己的指責。

4.為了能正確判斷顧客的抱怨,營銷人員應該站在顧客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看待顧客的抱怨,通常來說顧客的抱怨是由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引起的。

5.顧客在發怒時,情緒一般是很激動的,這時顧客對銷售員流露的不信任、不重視或輕率的態度特別敏感。因此,銷售人員應保持冷靜。

6.在你未認識到顧客說的話不真實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即使顧客是錯的,也不要直接責備顧客,等顧客自己意識到了,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7.在處理顧客的無理抱怨時,不管顧客的抱怨是否有道理,都應保持真誠合作的態度。這並不意味著你已接受了顧客的抱怨,而是表示他的抱怨已引起了你的足夠重視。即使顧客言語粗魯,你仍表現出友好的態度,這樣可以避免爭執。

8.不要向顧客提出不能或難以兌現的承諾,以免引起進一步的糾紛。

善於傾聽客戶的意見和建議

客戶的意見和建議是企業創新的源泉。通過傾聽,我們可以得到有效的信息,並可據此進行創新,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為客戶創造更多的經營價值。

當然,還應要求企業的銷售人員能正確識別客戶的要求,正確地把信息傳達給產品生產者,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出最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

宮守毅是青島市某化工廠的工人,1997年8月下崗後來到一家小區的農貿市場,擺攤賣起了冷凍肉食品。夏末秋初是青島天氣最熱的時候,他每天上的貨很快就化凍了,有的賣到下午就開始變味,如果再招上蒼蠅,就更加無人問津。算上減價處理和扔掉的貨物,宮守毅經常幹虧本的買賣。觀察了幾個月後,善於動腦筋的他給海爾集團寫了一封信,建議生產一種適合農貿市場使用的台式副食品保鮮櫃,既能保鮮,又能防止蒼蠅和灰塵汙染食品。接到信後,海爾冷櫃總公司用一個月的時間拿出了樣機,並擺在了官守毅的攤位上。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宮守毅又幫助海爾總結新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利弊,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海爾和客戶的共同努力下,“小海牛”副食保鮮櫃終於麵市,解決了許多客戶食品保鮮的難題。

“小海牛”批量生產的第一天,海爾冷櫃總公司特別要求宮守毅作為嘉賓參加首發式,以感謝他的協助與支持。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認為:出色的公司不僅是在服務、質量、可靠性和開拓市場方麵比別人強,它們還善於聽取客戶意見。這些公司之所以在質量、服務等方麵這麼強,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他們注重客戶需要,善於傾聽客戶的意見,並把客戶請到公司裏來。

張瑞敏曾為洪秀鑾女士出版的《優質服務——抱怨是最好的禮物》一書寫了推薦序。他寫道:海爾集團創立16年間,能把一個年銷售額僅348萬元人民幣、資不抵債的小廠,發展到年銷售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的國際化公司,就是靠了解抱怨、化解抱怨,不斷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獲得的。客戶的怨言對企業是良藥忠言,企業要視抱怨為黃金、為禮物。

張瑞敏在序中最後寫道:其實能根據客戶的抱怨不斷改善工作,是真正增加了企業的資產。從狹義上看,企業的資產是廠房、設備、資金等硬件。但從廣義上看,企業永恒的資產是指那些忠誠於本企業品牌的客戶,誰擁有更多高忠誠度的客戶,誰就擁有了更多的資產。反之,不僅失去了市場,資產也會成為負債,以致資不抵債。

客戶的抱怨是最好的禮物。客戶抱怨的內容,正是企業工作改進的方向。

在山東濟寧一個農家院裏,海爾集團產品經理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夫妻兩人正抬著洗衣機往院子裏走,“小心點,別碰著洗衣機!”妻子一邊小心地走,一邊提醒丈夫。在水井旁,兩人小心翼翼地放下洗衣機。妻子把地上的一大堆衣服放進洗衣機,丈夫則用手壓泵從水井裏往洗衣機裏壓水。

經理走上前和夫妻兩人聊起了家常。“我們這兒沒有自來水,每次洗衣服都得把洗衣機抬到院子裏,洗完再抬回去。抬進抬出的太麻煩,還免不了磕磕碰碰。瞧,這是以前不小心磕的,都生鏽了。俺鄰居家塑料外殼的就好。”妻子抱怨著。

“一次洗這麼多衣服?”經理看著一大堆衣服,問道。

丈夫說:“家裏人口多,農活又忙,攢一塊兒洗還省事,這洗衣機我都嫌小了呢!”

於是,聰明的海爾人開發了洗得淨、大容量、全塑外殼的洗衣機,非常受農村消費者的歡迎。

善於聽取客戶的聲音是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改進服務,贏得市場的根本。有許多企業的銷售人員不善於聽取客戶的意見,也就不能根據客戶的需求創新和服務。有的企業雖然每天都在接觸客戶,也建立了這樣或者那樣傾聽客戶聲音的渠道,但對客戶的意見和建議僅僅停留在一個較低的層次上,隻滿足於對一些具體事情的處理上,沒有提高到為企業開拓市場服務這個層麵上來,對客戶的需求和想法常常是做一番“對不起,我們暫時沒有這種產品”的解釋,雖然也是聽了,卻稱不上“善聽”。

市場源於需求,需求來自客戶。企業要開拓市場,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善於聽取客戶的意見和建議,摸清客戶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把客戶的想法和需求琢磨透了,就會針對這些想法和需求,開發出功能完善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從而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好的賣點。

有時候眼見未必為虛,耳聽未必不是實

一個真正的傾聽者,不僅要懂得用耳朵傾聽,更是用心來聽。在麵對一個人,一件事物的時候,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不要讓自己眼前所見的東西占據自己的內心,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用心去聽,讓自己的耳朵打開客戶內心之門,這樣,我們才能夠在銷售中立於不敗之地。

果果和莉莉是一個村的,同時也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高中畢業後,同時應聘到省會一家大商場珠寶專櫃當實習營業員。經理告訴她們:“你們倆長的都十分漂亮,而且冰雪聰明,都很適合做珠寶銷售工作,但我們隻需要一名銷售員,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誰的營業額高,誰留下。”作為一名實習員工,她們倆都想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得到這份不錯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