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別固執!缺憾也是一種美(2 / 3)

盡心盡力勝過盡善盡美

盡善盡美是一種理想狀態,是你永遠也達不到的狀態。為了追逐盡善盡美而不斷耗費寶貴的時間,是一種不理智、不聰明的行為。古往今來,無數青年才俊都毀在了追求盡善盡美的途中,落得個淒慘悲涼的結局。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周瑜是一位有名的能臣賢士。他才識過人,膽識過人,著名戰役“赤壁之戰”便是他的功勞。可就是這樣一位有識之士,卻因過分執著於盡善盡美,不能接受別人比自己完美的現實,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落得個英年早逝的淒慘結局。可見盲目追求盡善盡美的行為是多麼可悲而又可笑。

· 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盡心盡力

對每個人而言,時間就像一條小溪,永不停歇地流淌著,每個人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當你用有限的生命來傷感結果不夠盡善盡美,靜靜地看著時間一點一點流逝時,何其悲哉!

生活中沒有完美,完美隻存在於人們的理想世界中。過去的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未來也很虛無縹緲,唯有當下是你應該珍惜和把握的。你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執著於追逐盡善盡美,時間不會停住,等待你一味地拖延。

時間轉眼即逝,因此,為了避免拖延惡習的滋生,你應該有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盡心盡力的心態。

大學畢業後,小芳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這可是她從小的心願,終於實現了。工作了一段時間,小芳剛開始那種夢想成真的喜悅逐漸退去,轉而被一些煩惱代替。原來,小芳是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每次上課,麵對著下麵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小臉,小芳的心就開始緊張起來,把原本已經準備得十分充分的講課內容忘得一幹二淨。原本以為這種情況是由於剛做老師,太緊張造成的,等過上一段時間,熟悉了之後,這種緊張的心情就能得到緩解。可是一眨眼都過了快1個月了,幾十節課下來,小芳依舊對自己十分不滿意,甚至認為自己一點進步也沒有。為此,小芳心裏無比沮喪,順利成為教師的喜悅心情也沒有了,好幾次趁著辦公室裏沒有人,偷偷地掉下了眼淚。

學生並沒有因此對她失去信心。每當小芳因為緊張而忘記講課內容時,他們都會伸出一雙雙胖嘟嘟的小手,為老師鼓掌。看著這群可愛的孩子,小芳的心溫暖極了。

為了盡量避免這種“忘詞”的情況出現,小芳將自己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備課上。她堅信笨鳥先飛的道理,於是力爭把課件做完美,以便給孩子們帶來一節節別開生麵的課。可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小芳由於執著於備課這一環節而忽略了其他教學環節,學生們上周交上來的作文一直也沒有時間批改。

當學生們問道:“老師,我們上周交的作文怎麼還沒有發下來呀?”小芳啞口無言了。

看著辦公桌上一摞摞上周積攢下來的待批作業,小芳沮喪極了,“自己已經是辦公室裏最勤奮的老師之一了,為什麼別的老師都能及時批改完學生們的作業,而自己卻總也批改不完?學生們的作業能及時反映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果總是拖很長時間才批改出來,就不能及時發現孩子們的問題,這可怎麼辦呀?”小芳默默思考著。

這一天,小芳又懷著一副無比沮喪的心情走進了教室。看著學生們紛紛投來的充滿信任和喜愛的眼神,小芳覺得心裏舒服多了。她拿起講桌上的粉筆,轉身準備在黑板上寫下今天講課的題目時,映入眼簾的是這樣幾個大字:不一定要盡善盡美,但您一定盡心盡力了!

一時間,小芳隻覺得鼻子有些酸楚,眼角有些濕潤……故事中的小芳是幸運的,盡管之前她走入了一些誤區,但是孩子們一直沒有放棄她,並不斷地給她成長的機會和空間。孩子們不斷地鼓勵以此來告訴自己的老師: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盡心盡力。相信明白這個道理的小芳終有一天會桃李滿天下。

戰拖有術: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

如果說“欲壑難填”是人生的悲哀,那麼“盡善盡美”又何嚐不是呢?

為了避免因過分追逐盡善盡美而導致不良的後果產生,人們在奮鬥的路途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1.常懷寬容之心

眾所周知,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寬容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善待自己的生活態度,既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能帶來心靈上的安寧。

想要做到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盡心盡力,就必須擁有一顆寬容的心。隻有從心底不斷寬容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才能保持一種隻要盡力了做好的寧靜心態,不會逼著自己走入極端,最終導致惡果的降臨。如前麵例子中提到的周瑜,如果他能對自己多一些寬容,並包容自己的不足之處,大概就會有容人之量,也不會被活活氣死了。

俗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盡善盡美的事情,因此隻要你盡心盡力就可以了。

2.善於利用別人的優點

當今是一個相互合作的時代,任何天馬行空的人在這樣一個時代都不可能有所作為。

因為時代的大背景是相互合作,所以任何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應該懂得正視自己的缺點,欣賞別人的優點,並充分利用別人的優點,從而使其自己成為最終的贏家。

3.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辛棄疾曾仰天長歎:“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芸芸眾生,誰敢說自己沒有不如意的時候呢?可能昨天你還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今天就麵臨著失業的局麵。生活就是這樣,時時刻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如意。此時此刻,你需要學會放下過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無論對錯、成敗,隻要你盡心盡力了就好。

一切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拒絕“犧牲”在執著追求盡善盡美的路途中。

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盡心盡力了,這樣的結果就是最完美的。

迅速轉彎,別在錯誤裏拖延

人活在世上,誰都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誰都難免有不足的一麵。

羅曼·羅蘭說:“在你要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先得戰勝你自己內在的敵人;你不必害怕沉淪與墮落,隻要你能不斷地反省與學習。”成功人士就是通過徹底反省來打敗自己內心的敵人,“打掃”自己思想靈魂深處的“汙垢塵埃”,減輕精神痛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反省是一種心理活動的表現。

它把當局者變成一個旁觀者,把自己變成一個審視的對象,站在另外一個人的立場、角度來觀察自己,評判自己。

· 每天反省一下自己

銀行每天下午5點半關起門來結賬,隔著玻璃門,可以看見他們比上午還忙碌。他們每天都要把當天的賬目弄得清清楚楚,不拖延、不馬虎,這也是做生意的道理。

從前有一個人,每天要接見很多賓客,或者要出去辦很多事情。晚上,他總是吹滅燈火,一個人獨自坐在書房反省自己:今天使我勵精圖治的人是誰?

今天使我增加智慧的人是誰?

今天使我浪費光陰的人是誰?

今天使我貪圖享受的人是誰?

今天使我闖禍惹麻煩的人是誰?

這個人不但自己反省,也讓別人反省。他的意思是做人要像做生意那樣,每天把賬目弄得清清楚楚。如果賺了,繼續努力;如果虧了,趕快改弦更張,免得一敗塗地。

· 自我反省,自我提高

盧梭在少年時曾經將自己極不光彩的盜竊行為轉嫁在一個女仆的身上,致使這位無辜的少女蒙冤受屈,成功後盧梭為這件事陷入了痛苦的回憶中。

他說:“在我苦惱得睡不著的時候,便會看到這個可憐的姑娘前來譴責我的罪行,好像這個罪行是昨天才犯的。”

盧梭在他的名著《懺悔錄》中對自己作了嚴肅而深刻的批判。他敢把這件醜事公諸世人,顯示了他徹底反省的坦蕩胸懷和不同凡響的人格。

一個人是否具有反省能力對其為人很重要。

1.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因此,及時地自省和自我批評往往是糾正自身錯誤、實現快速轉變的關鍵所在。麵對激烈的競爭,麵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那些不願意反省自己,或者不願意及時改正錯誤的公司必將麵臨衰敗和滅亡的結局。同樣,在快節奏的信息社會中,一個人如果不能及時察覺出自身缺點,不能用最快的速度糾正自己的缺點,也必然會在學業和事業中落後。

2.懂得自省的人才能不斷成長

如果經常在反省中捫心自問: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哪些東西對自己最為重要?自己能否把每一件事做得更好?這樣的心路曆程將會成為你在成長過程中審視自己的價值觀、質疑自己的思路和鍛煉自己的判斷力的最好方法。經過了這種方法的考驗,你會變得更強大、更自信,人生目標也會更加明確。

3.懂得反省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懂得自省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更容易贏得真正的朋友;反之,不懂得自省、不知道承認錯誤的人既無法得到他人的諒解,也無法讓自己真正融入團隊之中。

員工小張在給廠長提意見的會上說,他曾看見廠長在禁止吸煙的倉庫門口吸煙。與會的人說:“廠長不會吸煙,你看錯人了。”出人意料,廠長從座位站起來做了自我批評:“小張看錯了人,說明我平時聯係群眾不夠,所以有的工人對我不熟悉。今後我要多下車間,多接觸工人,以便聽取意見,了解情況。”

這位廠長從失實的批評中,自省到自己聯係群眾不夠,並由此找到了改進工作的一個途徑。工人們看到廠長如此虛心,嚴於律己,也就更加尊重和信任他了。

如果你曾經在失敗麵前迷失了方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獲得繼續前行的動力,建議你花一些時間,培養自省的態度和勇氣,在反省中重新認識自己,在反省中尋求前行的動力。

· 拒絕認錯使問題更加嚴重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犯了錯誤,隻有認真反省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個道理簡單至極,可還是有許多人不願意這麼做。

之所以有很多人拒絕承認錯誤,就是因為他們害怕別人因此而看輕自己,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種想法都不過是在自欺欺人。一個人所犯的錯誤總會被別人看到,而且在別人眼中,問題會顯得更加客觀和透徹。在這種情況下,堅持己見隻會給人留下太清高、太愛麵子的糟糕印象,這不但有損自己的聲譽,而且也會傷害那些原本打算善意勸諫的朋友。為了小小的麵子問題而不願承認錯誤、不願改進自己,是一種愚蠢的做法。

人們應該做的是避免錯誤的發生,而不是在錯誤發生後竭力遮掩!

許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原本隻犯了一個小錯誤,但就是不願意承認,以至於不得不用各種手段遮掩和粉飾錯誤。結果一錯再錯,小錯誤演變成大災難,落得個無法收拾的結局。所以,拒絕認錯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戰拖有術:從過去的錯誤中走出來錯誤已經成了事實,不管你為此消耗了多少寶貴的時間,對於這個錯誤而言,也於事無補。與其停留在毫無意義的拖延之中,何不整理心情,以便盡快彌補所犯下的錯誤呢?停止因為過去的錯誤而引發的拖延吧!下麵介紹幾個擺脫拖延的小方法。

1.換個角度想想

一味沉浸在錯誤中,並因此產生拖延的惡習,往往是由於考慮問題太一根筋。如果能適時地轉換一個角度去想想,就會免去那些毫無意義的拖延。

當你在工作中想要拖延時,不妨換個角度想想,就會發現自己能活在這個世上並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實在是太幸運了,根本不應該再為一些過去犯下的錯誤而影響心情,自然也就不會拖延了。

假如你現在就有了這樣的領悟,還會繼續在錯誤中拖延嗎?改變自己永遠都不遲,一旦你發現自己因為過去的錯誤而拖延的舉動有多麼荒謬,就能很快改變自己了。

2.認清消極態度的荒謬性

在卡通片《史努比》中,有一次,查理·布朗的頭垂得非常低,肩膀也垮了下來。他皺著眉頭對朋友說道:“要是你想要生氣、沮喪的話,最重要的是保持這個姿態。”朋友聽完默不作聲,他繼續說道,“如果你站得直直的,抬頭挺胸,然後微笑,你就沮喪不起來了。”

同樣的道理,當你認清消極態度有多麼荒謬之後,就會改變自己了。想要改變拖延的習慣,需要一點輕鬆的氛圍。你可以這樣調整一下自己,對著鏡子中的自己說:“我不相信自己是這樣的人。”說完開心地笑一笑,負麵的情緒就能減輕很多。

3.不做自虐的傻子

錯誤已經造成,你總不能因為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而犧牲生命吧?不做自虐的傻子,因為即使為此犧牲生命也於事無補。錯了就錯了,保證日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因此拖延不已,引來更加嚴重的不良後果。

當錯誤發生時,你要做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調整好心態,汲取經驗和教訓,並引以為戒;然後放下所有的思想包袱,輕裝上路。將昨日的錯誤當成明日成功的墊腳石,這才是充滿智慧的選擇。

一生中,你可能犯下的錯誤數不勝數,如果錯誤都成為了拖延滋生的溫床,那麼來之不易的生命恐怕就失去原本的價值,變成“供養”拖延的載體了。因此,麵對錯誤,你要勇於承認並承擔責任,不要有任何的猶豫,因為錯誤已經是事實了。

用理智克製衝動

衝動指的是做事情魯莽,不去考慮後果;自身的感情很難控製,理性控製很薄弱的一種心理現象。衝動可表現在行為上,也可表現在思想潛意識裏。理智也被叫做“理知”,指的是冷靜、清醒、合乎實際的思維。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過衝動,但是關鍵是你如何用認識、理解、思考和果斷的能力來辨別是非、利害關係以及控製自己的行為。衝動是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是你心中對事物不滿或充滿疑惑時的一種表現。處在衝動中的人,往往是情緒高漲、麵紅耳赤,甚至出現更加誇張的表現。衝動者一般隻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而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結果換來的往往是適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