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主動負責,不找借口(3 / 3)

於是這個船員就向船長建議,把黑炭、煤屑、垃圾撒到船周圍的冰上,讓它吸收太陽光,把冰化掉。船長覺得有理,就發動全體船員把所有的黑炭、煤屑、垃圾都撒到冰上去,足足鋪了兩千米長,一直延伸到隻結了一些薄冰的海麵上去。南極從9月開始就沒有黑夜了,太陽始終懸掛在天空。這兩千米的冰帶吸收了太陽的熱量後就逐漸化掉。不久“高斯號”終於脫了險。

這名船員在這裏使用的就是類比法。

2.逆向法

逆向法就是大違常理,從反麵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時候,對問題隻從一個角度去想,很可能進入死胡同,因為事實也許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有時,問題實在很棘手,從正麵無法解決。這時,假如使用逆向法,反倒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

舉世聞名的好萊塢影城坐落在美國的洛杉磯。在當今“崇拜影視明星”的熱潮中,它受盡世人的矚目,裏麵充滿了值得大力開發的機遇,因而它的周圍聚集了一些生意上的經營高手,他們在這裏做起了不少頗有特色的生意。

吉迪先生就是其中一員。他的辦事眼光與眾不同,頭腦異常靈活,所做的生意也別具一格,在尋找好萊塢的商機中,他清楚地看到競爭對手爭先恐後地圍繞當世的明星,在其身上大做文章。這些老星、新星、男星、女星、童星、巨星等“星族”身上的機遇,可謂是被千般搜刮,萬般利用了。吉迪意識到這樣跟著做下去,不會有多大的收獲,想要出奇製勝更是難上加難。

有一天,他突然靈機一動,腦筋一轉,想出了一條極具特色、超乎尋常的開發之路。

吉迪從過去的報紙雜誌裏找出每位好萊塢明星的資料,按時間先後加以整理,描繪出每位明星的人生軌跡,開辦了“明星追悼會”。遊客可以從中了解自己崇拜的明星的平生事跡,既增長了知識,又滿足了自己的懷舊心理,最後他們還可以參觀巨星的逝世地。特別是一些死於非命的明星更是引人注目。例如,莎朗蒂當年遇害的小樓,吊唁者絡繹不絕。參觀者每人需要繳納25美元的介紹費。它無窮的魅力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吉迪因此“日進鬥金”,名利雙獲大豐收。

想成功最怕的就是總跟在人家後麵走。如果這樣,你得到的永遠是殘羹剩湯。不想跟著走,那該怎麼辦?辦法隻有兩個:不是跑到人家前麵去,就是與其背道而馳。如果你是一個腦筋特別靈活的人,那就不妨多去想想反麵的路。

3.側麵法

側麵法就是在思考問題時不從正麵角度出發,而是通過出人意料的側麵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毛姆是英國著名作家。在他未成名前,生活很困窘,寫的書賣不出去。

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一家最有名的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本人是一位年輕有教養、愛好廣泛的百萬富翁,希望找一位與毛姆小說中的女主角一樣的女性結婚。”

毛姆的小說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本來是賣書的廣告,結果卻通過一則征婚廣告來實現。這就是側麵法的靈活運用。

4.設身處地法

卡耐基曾用某旅館的禮堂講課。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租金要提高3倍。卡耐基前去與經理交涉。他說:“我接到通知,有點震驚,不過這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麼做。因為你是旅館的經理,你的職責是使旅館盡可能盈利。”緊接著,卡耐基為他算了一筆賬,“將禮堂用於辦舞會、晚會,當然會獲大利。但你攆走了我,也等於攆走了成千上萬有文化的中層管理人員,而他們光顧貴旅社,是你花5 000元也買不到的活廣告。那麼,哪樣更有利呢?”經理被他說服了。

卡耐基之所以成功地說服了經理,在於當他說“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麼做”時,他已經完全站到了經理的角度。接著,他站在經理的角度上算了一筆賬,抓住了經理最關心的盈利問題,使經理心甘情願地把“天平砝碼”

加到卡耐基這邊。

汽車大王福特說過:“假如有什麼成功秘訣的話,就是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態度和觀點。因為這樣你不但能得到與對方溝通的機會,而且更為清楚地了解了對方的思想及其中的‘要害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擊中‘要害’。”

5.以退為進法

遇到困難與問題,應該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是一種很好的精神。然而,具體解決的過程,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要一味地往前衝,撞了南牆也不懂得回頭。有時候,就得特別強調退。能進,也能退,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曾經有一位留美計算機博士學成後在當地找工作,他每天抱著博士證,進這個公司,出那個公司。在他看來,博士就業標準自然要高。誰知,他四處碰壁,被各家公司拒之門外。想來想去,他決定收起各種學位證書,以一種最低身份去求職。

很快地,該博士被一家公司應聘為程序錄入員。這件工作對他來說,堪稱小菜一碟,但他吸取前幾次找工作的教訓,不敢馬虎。不久,公司經理發現他能找出並糾正程序中的錯誤,不是普通的程序員所能比的。這時,博士亮出了自己的本科畢業證書,老板給他換了個和大學生相稱的工作。過了一段時間,經理發現他能經常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比普通的大學生要強得多,這時,他亮出了碩士畢業證書,老板見後又提升了他。最後,老板覺得他還是和別人不同,就和他談了一次,此時,博士終於拿出了自己的博士畢業證書。於是,老板對他的實際水平有了全麵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這位博士找工作的經曆表明,做事時如果直接進取就容易失敗,後退一步曲線再進,卻能如願以償。以退為進,由低到高,這就是自我表現的一種藝術,也是做事的一種策略。

6.裝傻充愣法

聰明人為什麼聰明?因為聰明人常常想到普通人想不到的主意;“傻子”為什麼也聰明?因為“傻子”常常作出別人不敢想、不願做的事。

聰明人是因為其正麵“進攻”;“傻子”則是亂來一氣,東衝西撞,歪打正著。

東晉元帝時,庾冰任吳郡內史。因其勤政愛民,為鄉裏做過許多好事,天下百姓敬仰。一次庾冰遇險,被叛軍懸賞緝拿,他隻好躲到一艘破船上去。幾天過去,船上沒了東西吃,船主便上岸去買東西。

當他買完東西,幾杯酒下肚返回時,正好看見一隊叛軍前來搜查,怎麼辦?船主一陣驚恐過後,很快鎮定下來。這時叛軍已到了岸邊,要讓庾冰逃跑已不可能。這時的船主,赤裸了上身,踉蹌著奔上岸,手舞著船槳,歪歪扭扭地奔叛軍而去,滿嘴酒氣地對叛軍嚷嚷:“你……你們不是要捉庾冰嗎?快拿賞錢……給我,他就在……在我的船上。拿賞錢……買酒喝……”

庾冰在艙內害怕得厲害,可又無可奈何。

“去去去!哪來的酒鬼?”叛軍見船又小、又破、又髒,也懶得再看,便罵罵咧咧地悻悻而去。庾冰死裏逃生,躲過了一劫。

這個事例中的船主走的就是“傻子”路線,他依靠裝傻達到了自己救人的目的。

7.相似聯想法

所謂相似聯想,即由此事物的某一特點,聯想到彼事物相似的某一特點。相似聯想是進行創造性勞動經常使用的思維方法。

運用相似聯想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尋找事物之間的共同點、相似點。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上也沒有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任何兩種事物或者觀念之間,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點。一旦你抓住了相似點,便能夠把千差萬別的事物聯係起來思考,從而解決問題。

在歐洲中世紀,活版印刷機是由古登堡發明的。據說,古登堡首先研究了硬幣打印機,它能在金幣上壓出印痕。可惜印出的麵積太小,沒辦法用來印書。接著,古登堡又研究了葡萄壓榨機,那是兩塊上下相對的很大的平板,成串的葡萄放在兩塊板之間便能壓出汁水。古登堡仔細比較了兩種機械,從“求同視角”出發,把兩者的長處結合起來,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歐洲第一台活版印刷機,使長期被僧侶和貴族階層所壟斷的文化知識迅速傳播到民間。

有問題、有困難,不要怕問題、怕困難、找借口,要積極找方法,越去找方法,便越會找方法;越會找方法,就越能創造大的價值。主動找方法,不僅能提高做事的效率,而且還能提高你做事的信心。

對於通過思考來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重要性,許多傑出的人士都深有體會。

比爾·蓋茨曾說:“一個出色的員工應該懂得,要想讓顧客再度選擇你的產品,就應該去尋找一個讓顧客再度接受你的理由,任何產品遇到了你善於思索的大腦,都肯定能有辦法讓它和微軟的視窗一樣行銷世界的。”

洛克菲勒也曾經一再地告誡他的員工:“請你們不要忘了思考,就像不要忘了吃飯一樣。”

隻要努力去找,解決困難的方法總是有的,而這些方法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益。

為尋找方法而經常思考吧!它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 方法比態度更重要

所有人無一例外地被教導過,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隻要努力,再努力,就可以達到目的”等說法,你早已十分熟悉了。你如果按照這樣的準則做事,會不斷地遇到挫折和產生負疚感。由於“不惜代價,堅持到底”

這一教條的存在,那些中途放棄尋找其他方法的人,也常常被認為“半途而廢”,令周圍的人失望。

正確的方法比執著的態度更重要。你應該調整思維,盡可能用簡便的方式達到目標。你應該選擇用簡便的方式工作。

了解解決問題的捷徑並非壞事,成功者常常采用這種方法。

1.換成簡單的語言

錯綜複雜的問題都可以分解成簡單的問題或語言。

例如,總銷量:25 873 892美元

成本:14 263 128美元

如果領導問成本銷售量的百分之幾,就可以用簡單方式表示,即把銷售量看成是25,把成本看成是14,14∶25這樣就可推測出成本占銷售量的56%。無論什麼問題,隻要把它簡單化就容易找到解決的辦法。

2.把別人的終點當做自己的起點

博古通今、多才多藝的裏歐納爾德·文奇說:“不能青出於藍的弟子,不算是好弟子。”

科學家皮耶·艾維迪也說:“比起史坦因美茲等科學界的巨人,我隻能算是小人物。但站在巨人肩上的小人物,卻能比巨人看得更遠。”皮耶·艾維迪在鑽研新課題時,常應用這句話,他把與研究題目有關的資料收集到手,然後加以閱讀和分析。

3.學習別人的做法

例如,要推出新式錄音機該怎麼做?假如本身缺乏這方麵的經驗,若完全靠自己的構思,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會出錯。經營錄音機的公司有好幾家,可以參考這幾家公司的錄音機,但不能依樣畫葫蘆,而是要利用先進的既有經驗來發揮自己的構思。不論麵臨什麼問題,都可以先看看別人是怎麼解決問題的,然後再加以改善。

4.使用淘汰法

有時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過多,反而不知如何取舍。這時可以采取淘汰法,把不好的逐一去掉。

例如,跳舞比賽,如果想一次從舞者中選出優勝者是很困難的,因此便可以采取淘汰法。每次評審一組,有缺點就退場,這樣陸續淘汰直至兩組,最後剩下優勝者的一組。當你要從幾個東西中選出最喜歡的時,如果把不喜歡的逐一淘汰,事情就會變得容易了。

5.向別人說明

能否提出更新、更好的解決辦法,這與了解問題的程度有關。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將計劃向第三者提出。

紐約某石油公司的老板常常把太太當做練習演講的對象。這位太太對石油所知不多,卻能耐著性子聆聽,結果對她先生幫助很大。原來,這位老板了解到把想法用語言表現出來後,可以發現其中的缺陷,幫助其改進。

戰拖有術: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

打靶找靶心,解決問題要看清問題的關鍵。但是隻把問題的所在找出來了,還是不夠的,你還應該明確解決問題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說為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

你在做事時也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問題解決了,可是結果卻不是以前所想象的那樣;問題解決了,可是卻花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問題解決了,成本卻加大了;問題解決了,人心卻渙散了;表麵上看問題解決了,實質上問題的症結依然存在;一個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出來了……可見,光是把問題解決了還是不行,關鍵是問題既要得到解決,又要滿足你所期待的結果。

明確解決問題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讓你做到有效地解決問題。要明確解決這個問題,是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滿足你怎樣的需求等,否則就是勞而無功,費力不討好。

1.最好將問題一次性解決

甲乙兩人是剛進公司的銷售人員,但甲似乎總對乙的成績不服氣,他向銷售經理抱怨:“同樣都是做銷售,為什麼乙總是得到表揚,而且業績出色,我卻業績平平呢?”銷售經理明白這個年輕人的心理,便把甲乙兩人都叫過來,他要讓甲知道乙究竟有什麼優勢。

銷售經理先對甲說:“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甲考察市場後返回:“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車土豆在賣。”

“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銷售經理問。

甲又跑出去了,不一會兒滿頭大汗地回來,報告說:“有40袋。”

“價格是多少?”

“我再去問問。”甲剛要出門,被銷售經理叫住了,“請休息一會兒吧,看看乙是怎麼做的。”

“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銷售經理對乙說。

乙考察市場後返回,報告說:“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4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我帶回幾個讓總經理看。這個農民一會還有幾箱西紅柿將出售,價格也公道,可以進一些貨。我想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大約會要,所以我不僅帶回來幾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甲愣在那兒,不知說什麼好。“現在你明白了吧?”銷售經理笑著說。

從故事中你可以看出,銷售人員甲和銷售人員乙之所以有著很大的差距,關鍵在於甲對銷售經理的內心要求沒有深入理解。乙可以一次性解決經理提出的問題,而甲隻能勞而無功。

所以,在你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先弄清楚解決問題要達到什麼目的,再選擇合適的方法去做,並且最好選擇最快捷、最省時省力的方法一步到位。

2.深入領會問題的本質再著手解決銷售人員:“我們的鏡子根本無人問津,參加這種展銷會完全是浪費時間。”

經理:“這些鏡子是幹什麼用的?”

銷售人員:“給商店和辦公室安保係統用的呀。”

經理:“那它們如何起作用呢?”

銷售人員:“把它們安裝在天花板上,然後它們就開始工作。”

經理:“你是如何演示它們的功能的?”

銷售人員:“我在會場搭了一個高台,登上去再故意跌下來,狠狠地摔到那些不會碎的鏡子上再彈起來,雖然鼻青臉腫,但借此可以向觀眾表明鏡子堅不可摧。我每隔3分鍾就表演一次。”

經理:“那有多少人會跳到天花板上去撞你的鏡子呢?你可以在展台周圍藏一些精美的小禮物,邀請大家試試看,看誰能逃過鏡子的窺視把小禮物‘偷走’。”

銷售人員:“可我們的鏡子是不會碎的呀!”

在銷售過程中,做產品演示是最常見的銷售手段。而這位銷售人員演示產品的方法實在有點誇張,不但沒能讓觀眾了解到產品,而且引來一陣嘲笑。結果演示產品本來是為了銷售但卻起了反作用。其實導致這樣的結果,原因就是演示人員沒有弄清楚產品演示的最終目的,是要讓顧客明白產品的優點、用途及使用方法。

產品演示不僅要注意產品展示效果,而且還要注意現場表演效果,忽略了任一方麵,都會導致現場演示的失敗。

總之,隻有明確解決問題的真正目的,才能用合適的方法使問題順利解決。

時間就是金錢,隻有重視時間、節省時間才能獲取成功。在如今的社會,節省時間就是節省金錢,浪費時間就是浪費金錢,而不管是時間還是金錢,對負責的人來說都浪費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