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友誼:一生的快樂源泉(2 / 3)

不是的。我們本可以做得更好!

在現代社會中,其實我們根本不缺少知心朋友,有那麼多的人總是在尋求無話不談的朋友,有那麼多的人總是在慨歎生命缺少心靈的驛站!假如讓這些人一起互相交流,互相之間尋求精神的契合,也許他們會依舊三緘其口,最終仍舊在慨歎缺少生命的撫慰呢!我們被功利世界奪去了太多的情感與信任,於是朋友往往隻是互相幫助、互相利用的工具。於是,互相隔離、互不幹涉現實生活的網友筆友才成為時尚,似乎隻有在空間拉扯成的距離下,人才可以坦誠地以心靈來互相麵對。這真是現代人莫大的悲哀!

若你是個不擅與人交談的人,就好好利用文字打開對方的心吧!不需要詞藻華麗,技巧洗練,隻需誠心誠意表達與對方溝通的內容。麵對麵的直接接觸常讓人緊張,蒼促之間往往不能將最重要的事情完全表達出來,文字的溝通則可用最空裕的時間舒暢地表現。

在現代社會裏,的確有很多人希望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否則便不願付出。此種以利益計算為先的人際關係,是不堪一擊的。商業上的競爭往來原本是功利且錙銖必較的,若把它應用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上則是很偏頗的做法。

如此看來,構成不會讓人厭倦的魅力個性,除了先天的個性優點外,還需努力對自己的個性加以修正,隻有如此,才能更鮮明地展現自己。

真正懂得交往之道的人,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盡量“給予”的。他會考慮到對方的立場、需要,奉獻一己之力幫助對方,並沉醉於此種喜悅當中,他不曾想到自己會得到什麼好處,完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誠意。而受到此種不求回報好意的人,隻要稍稍有心,決不會毫無回禮的,也會在能力所及的情形下與其合作。透過此種交流,彼此關係自會愈來愈親密,終至成為真正的朋友。

5.別讓錢財問題橫在朋友之間

所謂朋友,不但在政治上有共同的理想,在事業上有共同的追求,在生活中有基本一致的趣味,而且在經濟上也應該互相幫助。朋友之間,禮尚往來,互贈一些物品,或者在適當的時候在一起吃飯喝酒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有人認為“因為是好朋友,在經濟上就可以不分你我”,那就錯了。

友誼的基礎是興趣愛好上的一致和事業理想上的共同追求。經濟上的互助是友誼的派生物。俗話說得好,“交義不交財,交財兩不來;要想朋友好,銀錢少打擾”。把友誼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就好比把大樓修在沙灘上,這種友誼是不牢靠的;而且認真說來,這樣的友誼不是真友誼,而是假友誼。如果在朋友交往中,在經濟上長期不分你我,有飯大家吃,有錢大家花,那麼,必然帶來許多惡果。

首先,會使友誼變質,使純潔的友誼蒙上拜金主義和物質至上主義的灰塵。天長日久,就可能使朋友之間的平等關係變成經濟上的依附關係。其次,由於物質至上主義的侵入,朋友之間平等的關係還會被金錢交換關係所代替。這時,被金錢腐蝕了的“友誼”就可能變成掩蓋錯誤甚至包庇違法犯罪行為的“保護傘”;經濟上的不分你我,就會演變成不講原則,不分是非。而因為受金錢腐蝕,“以財交友,財盡則交絕”,最終會使友誼不複存在。

但是朋友之間,免不了要牽涉到經濟問題。

比如,請客吃飯。這是一個禮尚往來的事情,朋友之間為了增進友誼,加深了解,一起吃吃飯、娛樂娛樂都是很正常的。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表現得大方一點,因為沒有人願意同小氣的朋友來往,你算計我,我算計你,這種友誼是長久不了的。當然,現在都很時興AA製,一副親兄弟明算賬的架勢。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不喜歡AA製,覺得這樣疏遠了感情,那麼就要事先溝通好,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可(至少是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後才能實行。

再比如,婚喪嫁娶。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情禮。遇到紅白喜事,作為朋友、親戚、同事,都要表表心意,尤其是朋友,隨著關係的遠近還輕重有別。所以,朋友之間既然免不了這個“俗”,就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首先是不能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水平,量入為出;其次要考慮到對方的經濟條件,因為中國人都知道這些人情禮都是要“還”的,千萬不要因為送禮讓自己和朋友背上了包袱,那樣對友誼也是一種傷害。

還有,借錢。這個問題向來是很敏感的。朋友之間,往往是一方不好意思開口,另一方不好意思拒絕。處理這個問題,作為借錢的一方,開口前要想到,能否想出別的辦法,如向銀行貸款;對方的實力如何,借錢給自己是否有難處;自己的償還能力怎麼樣,可以向對方承諾多長時間內一定還清(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否則就沒有下次的機會了)。而借錢出去的朋友,一旦朋友開了口,礙於麵子又不好拒絕,而除非真的是大款,否則借錢給別人還真是比較為難。那麼,借給朋友錢的時候就應該想好了:首先這個朋友是不是有信用,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道德約束,品質不好的人本身就不值得你為借不借錢給他而發愁;然後是自己的實力,是否真有這樣一筆閑錢,還是要從自己的開支中省出,如果是省出來的錢借給別人,就要問問自己值不值得;還要考慮家人的感受;考慮對方的還錢能力是無可厚非的,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當然要花在刀刃上。

如此說來,朋友之間,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經濟上的關係呢?

應該肯定,朋友之間經濟上的幫助是應該的,也是無私的,不希圖對方報償的。但這隻是事情的一個方麵,另一方麵,應該明白,幫助從來是互相的,即使被幫助的一方無力對等地給朋友以相應的幫助,但也要心中有數,記住“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古訓,當有機會對朋友的幫助進行報答時,一定要及時報答,使這種物質上的來往大體上保持平衡。當在朋友之間已經和正在產生較大的經濟利益關係時,則不要忘記“好朋友還須清算賬”,采取適當的方法,互相尊重對方的權益,商妥處理相互經濟利益關係的原則和方法,把權利、義務關係弄清楚。這樣做,看來無情,實則有義,“買是買,送是送”,可以避免許多無益而有害的糾紛,使友誼更加牢固。

二、從友情中體味溫馨

1.友誼是人生的重要財富

友誼是人生的重要財富,在人的一生中,友誼可以說是無價的,不是金錢所能買得到的。

無論你多麼忙碌,你都應該抽出時間想一想——想想自己,想想你的友情。你必須真誠地對待你的朋友,實踐作為友誼核心的諾言,彌補友誼中那些往往具有破壞性的裂痕。

你必須抽出時間設法使你的朋友高興,想出一些體貼的辦法讓他們知道你在為他們著想,讓他們知道你在關心他們身邊發生的事情,讓他們知道你希望他們生活得快樂。

但是,友誼並不隻是為別人做些事情就垂手可得的,它含有欣賞和愉悅對方的意思,不僅僅是不求回報地幫人一個忙使對方高興。共享的感覺,就是一種回報。

此外,你也要抽出時間改善你對自己的友誼而體諒你的缺陷,寬恕你的過失,多看你成功的一麵。

你必須為你最重要的朋友——你自己而努力。你必須努力了解痛苦與甜美之間的差距,以便掌握你的真實而又積極的自我意象。

重複一遍:如果你想做他人的知心朋友,你必須先成為自己的知心朋友。

不會再有別的辦法,其他一切都是膚淺的。看看自己,你看到的是什麼?是傲慢、惱怒、恐懼、緊張、無能、判斷錯誤嗎?

當然,你是一個人,決不可老是戴著眼罩生活。不過,你看到自己的特長了嗎?看到你自己的朋友的明晰思想,自信、仁慈、謙遜和勇敢了嗎?

你要做自己的朋友,友好地對待自己。

你要看重自己,珍視你的人生價值。隻要你活一天,就應該在這一天裏把這種健康意識帶給你的自我意象。

你要像你在需要時伸手到衣袋裏取錢一樣地深入你的意識中,取出你的內在財富——你成功的自我意象。你的自我意象比金錢更重要,比金錢更有價值。

等你成為自己的朋友之後,你就可以成為別人的朋友了。

你可以體驗隻有施予的樂趣,施予自己以及你所愛的人——你的朋友。

2.友誼需要無私和膽量

交朋友非得有相當大的勇氣不可。雖然這句話往往不被人們所理解,但卻是真實的。

一般情況下,對於勇氣一詞的解釋,是指在危及生命的緊急關頭下采取行動的氣魄。

我們通常認為攀越崇山峻嶺或穿越沙漠荒地的人有勇氣——或勇敢;認為躍進火場將兒童搶救出來的消防隊員有勇氣;認為追捕攜帶武器的罪犯的警察有勇氣;認為冒著槍林彈雨跳出戰壕,去援救受傷戰友的戰士有勇氣。這些都是表現勇氣的行為,其中不乏為了社會利益而采取的行動。他們是文明世界中的英雄,是文明生活的積極維護者,因為他們能在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

但是,勇氣不一定非得在明顯的危險中才能表現出來。在每天的24小時中,出現重大危險的時刻畢竟不多,但我們可在日常種種隱藏著的小小危機中表現出勇氣。

要使友情成為手足之情,需要真正的勇氣才能做到。以自我控製的心情去麵對日常生活,便是勇氣的一種表現。不因為一個人的膚色或鼻子的大小而詆毀他,不因為一個人在跟你辯論的時候比你顯得更得人心而怨恨他,便是勇氣的一種表現。能在你的自大在傷害到別的自尊之前使之收斂,便是勇氣的表現。能駕馭難以駕馭的貪欲、欺詐、不義、自負、惡意和輕視他人的行為,能夠不找他人的錯誤來掩飾自己的不當,這都是勇氣的表現。

友誼意味著你必須勇敢地走向你的朋友,而不是像我們在消極生活中所說的那樣回避他們。友誼意味著不能對朋友漠不關心。你不僅要為自己的利益衝鋒陷陣,同時也得為朋友的利益全力以赴。隻有勇敢的人才能夠建立這種患難與共的關係。

把你的能力傳達給你不幸的朋友吧,以你的友情助他們一臂之力吧!勇敢地麵對人生,走向你的朋友,盡管這也許要遇到重重困難,難免受到挫折和失敗。你要堅強起來,以平等的精神施惠於他人。你要勇敢果斷,才能克服你的消極情緒,不然的話,你不僅不能做別人的朋友,而且也不能做你自己的朋友了。

友誼是發掘你和他人的善行的一種令人振奮的旅程,它是一種必須堅持不懈地追求的目標,是你自己和別人的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你要把它當成全天候的工作。

3.寬以待人

找到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契合點,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個人利益與公眾利益的衝突,可以使自己與多數人站在一個立場上。心中有他人,他人也就悅納了你。給別人一些關愛,縱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話,對那些憂鬱、無助的心靈都會是一縷明媚的陽光,或許其荒蕪的心田從此就衍生出一片勃勃綠意。寬以待人,其實是一種風骨和一種品位。

在這個世界裏,我們各自走著自己的生命之路,熙熙攘攘的人流,難免有碰撞。即便是最和善的人也難免有時要傷別人的心。一個朋友背叛了我們,父母辱罵了我們或兄弟離開了我們,都傷害了我們的心。或許是在很久以前,某個人傷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又很難忘記這件事。你不該繼續下去,因為它會深深地印在你的記憶中,在那繼續傷害你的心。

有位哲學家講過,堵住痛苦的回憶激流的惟一方法就是原諒。但對普通人來說,原諒別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人看來原諒傷害者幾乎不合自然法則。我們的是非觀告訴我們,人們必須承擔他所做事情的後果。但是原諒則能帶來治療內心創傷的奇跡,可以使朋友之間相互諒解。

當人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心靈創傷之後,自然對傷害者產生不同程度的怨恨情緒。怨恨是一種被動的和侵襲性的東西,它像一個惡化的不斷長大的腫瘤,它使我們忘卻歡笑,損害健康。怨恨更多地危害了怨恨者自己,使他拒絕了美好的生活。因此,為了我們自己的緣故,必須割除這個腫瘤。下麵是幫助你原諒別人的過錯的幾種方法:

(1)放棄怨恨。沒有人願意承認他恨別人,這種藏在心底的怨恨卻常常在平靜的表麵下奔流,損傷了我們的感情。承認怨恨,就等於強迫我們對靈魂施行手術以求早日痊愈,即做出原諒的決定。我們必須承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麵對另外一個人直接地說:“他傷害了我。”

麗茲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名副教授,她是一個很稱職的老師。係主任答應替她向教務長請求提升她。然而,在他向教務長提交的報告中卻嚴厲地批評了麗茲的工作表現,以致教務長對她說:“走吧,你還是另謀職業去吧。”麗茲恨透了係主任對她的詆毀。但她還要從他那裏得到一張推薦函,以便另找工作。當係主任對她說:“真抱歉,盡管我在教務長麵前為你說了許多好話,但仍然不能使教務長提升你。”她假裝相信他的話,但她難以忍受這口氣。一天,麗茲直接和係主任吐露了不滿,而他卻斷然否認了這件事。這使麗茲認清他是多麼卑微的人。於是麗茲感到不值得和他生氣,並最後決定把這樁事情拋在一邊。

(2)將錯事和做錯事的人區分開。人們往往把人的錯誤與人自身打上等號,從而混淆了自己的視線。其實,錯誤的事情和做錯事的人是不同的。我們常說,他犯了一個錯誤,但不是說他就是一個錯誤。要區分這一點,首先要重新審視這個人,他的優點,他的缺點,以及他做事所處的環境。

(3)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吧。格洛斯是一名出色的田徑運動員,幾年前在一次車禍中成了殘疾。為此,他那美貌的妻子離開了他。他隻好沉緬於對美好的往事回憶之中,麵對未來,他隻有憤恨。但最終他還是原諒了她。他說,如果我隻是終日沉緬於對她的舊日情愛的回憶之中,整天隻是怨恨她的冷酷,那麼我隻有終日流淚傷悲,對我的身體有害無益。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吧,我需要的是獲得未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