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應對棘手之人(3 / 3)

經過一番了解,馬蘭得知,這個人年輕時在馬蘭的家鄉有過一段愉快而難忘的的經曆。因此,馬蘭有意挑起有關家鄉的話題,講講這些年來那裏發生的巨大變化,她那生動的語言,特別是將那發生的變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這令他感動甚深,也將他帶回到年輕時期:那時的他和建築施工隊的其他強壯有力的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地修公路,就是這條公路帶來了那裏現在的繁榮和發展……這些都應感恩於他們當初的付出。

很顯然,他們之間的話題打開了,那個人與馬蘭越聊越起勁,似乎都有點欲罷不能了。最後,這個“悶死年”的人居然還不等馬蘭提出請求,就主動提出要幫他們這個忙。

之後的調查記音過程進行得很順利,這些都緣於那人的積極相助。任務期臨近時,馬蘭他們都感覺碩果累累。返校之後,他們得到了導師的高度讚揚。

五、誤區點撥

如果你是一位以相聚為樂的人,完全可以通過另外的途徑去尋求解決,沒必要非和這類人相伴。如果你必須得到對方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回答,則切忌不直接的談話,應該采取非常直截了當的方式,讓他明白簡要地表示“行”或者“不行”,“是”或者“不是”,這樣,往往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達到交往的目的。

應對傲慢無禮的人

一、情境導入

1959年,美國副總統尼克鬆赴蘇聯,主持美國展覽會。在尼克鬆赴蘇之前不久,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關於被奴役國家的決議。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對此極端不滿。因此,當尼克鬆與他會晤時,他極端傲慢無禮,表現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傲氣,十分憤慨而又極端蔑視地對尼克鬆說:“我很不了解你們國會為何在這麼一次重要的國事訪問前夕,通過這種決議。這使我想起了俄國農民的一句諺語:‘不要在馬廄裏吃飯。’你們這個決議臭得像剛拉下來的馬糞,沒有比這馬糞更臭的東西了。”麵對這個傲慢無禮之人的這些傲慢無禮的言辭,尼克鬆感覺一時還真有些招架不住……

二、權威分析

一般來說傲慢無禮的人談話和行為方式都咄咄逼人。這類人基本上都是有備而來,或是對自身條件估計得比較充分,非常自信能夠戰勝你。他們通常對你的要害部位實施猛烈攻擊,使你十分被動,而無招架之力。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反守為攻

在古代的哲學或兵法中,有關這方麵的論述很多,每個人也許都有這方麵的經驗。這是使自己能站穩腳跟的最佳辦法。就是先把拳頭藏起來,等候時機,時機成熟了,看準了對方,再猛烈打過去。

反守為攻一般在以下兩種情況下進行極為有效。

一是等到對方不能自圓其說的時候,這時你就應該反攻了。我們知道這類人在一開始會咄咄逼人、鋒芒畢露,也許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綻。但是你應該抱著這麼一個觀念,他的鐵甲再厚實、堅硬,也總有可以“入槍”的地方。隻要你注意觀察,瞅準時機,一旦其鋒芒收斂,想喘息、補充的時候,這就是個機會。

二是當對方已是山窮水盡的時候。這時就是對方已經把要進攻的全部進攻完畢。把要打擊你的部位打擊完畢,而後發現,他連你的“傷口”部位還沒找到。其鋒芒所指,無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或者其打擊的部位亦不全麵,從本質上動搖不了你,這就是所謂的“山窮水盡”。他技窮之時,也是你反守為攻之時。

方法二:巧設陷阱

假如對方的問話你必須回答不能推脫,而又要對方跟著你的思路走時,你可以裝作退卻。對方乘機逼過來,你把他帶得遠了,讓他完全進入了圈套,然後再回過頭來對他反擊。如,

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西方記者突然對周總理提出一個問題:“中國有沒有妓女?”這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關係到我們國家的聲譽,甚至還可以聯係到社會主義製度與資本主義製度的問題,回答當然應該是“沒有,絕對沒有!”周總理卻先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圈套,微笑著對那位記者說:“有”,全場馬上發生一些騷動,許多記者把脖子仰起,期待下麵更具體的答案,周總理話鋒一轉,說:“在中國的台灣省。”如此巧妙的回答,真是一箭雙雕!

方法三:巧用“擦邊球”

這個方法就是給予對方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好像打乒乓球時打出的擦邊球,似乎球出台了,又略微擦一點邊,讓對方無可奈何,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對付對方咄咄逼人的追問,你就還一個擦邊球式的回答,看起來與對方的問題不相幹,幾乎沒有回答他的追問,但又確實與此有關,使對方不能對你再進行無理的指責。

四、成功案例

英國駐日公使巴克斯是個傲氣十足的人,他在同日本外務大臣寺島宗常和陸軍大臣西鄉南州打交道時,常常表現出對他們不屑一顧的神態,並且還不時地嘲諷寺島宗常和西鄉南州。但是每當他碰到棘手

的事情時,他總喜歡說一句話:“等我和法國公使談了之後再回答吧。”寺島宗常和西鄉南州商量決定抓住這句話攻擊一下巴克斯,使其改變這種傲氣十足的行為。一天,西鄉南州故意問巴克斯:“我很

冒昧地問你一件事,英國到底是不是法國的屬國呢?”

巴克斯聽後又挺起胸膛傲慢無禮地回答說:“你這種說法太荒唐了。如果你是日本陸軍大臣的話,那麼完全應該知道英國不是法國的屬國,英國是世界最偉大的立憲君主國,甚至也不能和德意誌共和國相提並論!”

西鄉南州冷靜地說:“我以前也認為英國是個強大的獨立國,現在我卻不這樣認為了。”

巴克斯憤怒地質問道:“為什麼?”

西鄉南州從容地微笑著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隻是因為每當我們代表政府和你談論到國際上的問題時,你總是說等你和法國公使討論後再回答。如果英國是個獨立國的話,那麼為什麼要看法國的臉色行事呢?這麼看來,英國不是法國的附屬國又是什麼呢?”

傲氣十足的巴克斯被西鄉南州這一番話問得啞口無言,從此後他們互相討論問題時,巴克斯再也不敢傲氣十足了。

五、誤區點撥

1切忌退讓

要以同樣的火力向對方進攻,對方提什麼問題,你就給予十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絲毫不退讓,一點也不拖遝,也不拖泥帶水,使對方無懈可擊。

如果在你幾乎無計可施的時候,對方話鋒之強烈,火藥味之濃,使你無法反擊,他提出的重大問題,你卻無法一一回答,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迅速找到他談話內容中的一個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無所謂,可以把這一點無限擴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開其他的問題。

2切忌論理

當你理虧時,被對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實在不想丟麵子,就可以亂纏一番,把沒有理的說成有理的;把本來不相幹的事物聯係在一起,說成是很有聯係的事物;把不可能解決的、不好解決的問題與你的問題扯在一起,以應付對方的一連串進攻。

應對倚老賣老的同事

一、情境導入

小敏剛換工作到一家公司,剛上班不久,就發現周圍有幾個同事,老是倚老賣老,對她處處幹涉、事事指導,工作上的任何事情都受到他們的牽製。致使小敏感覺無法好好施展自己的才能,怎樣才能對付這些“職場老人”,小敏一直都在苦苦思索著。

二、權威分析

假如你剛剛進入一家公司,你們單位裏有位年紀很大但一直沒有升遷的老同事,心裏一直忿忿不平,因而總在你麵前賣弄他的才能。當你做完一件事時,他總是能挑出刺來,並把他的想法強加在你的身上,若你提出新的意見他便大為不滿、不屑一顧。使你的才華無法施展,心情也大為鬱悶,麵對這種情況,你該怎麼辦呢?或者假如你是一位新上司,你的部下有一位老下屬自持資格老,不服管束,你又該如何應付呢?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抓住機會,多向他學習

善於從他的言談中獲取有效信息。畢竟他已經是公司的“元老”了,對公司的各種情況特別了解,你初來乍到,當然需要對公司的狀況進行了解,比如各部門領導的行事風格和性格特點,各個同事的基本情況,公司的運營情況及工作日程、工作方法,等等,這樣對你工作的開展大有裨益。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棘手的情況無法解決,也可尋求他的幫助。這就是從別人的缺點中發掘出優點,於己是相當有益的。

方法二:原則問題上不妥協

麵對倚老賣老的同事在原則問題上不應妥協而應保留自己的意見。如果是關於工作方案的策劃等原則問題,不要完全聽從“賣老”同事的意見,而是要保留自己的立場和看法,如果你確信自己的觀點是對的。當然你不可當麵對他的看法進行否決,這樣會引起他的不滿情緒,隻是要在向領導彙報意見和具體開展工作時保留自己的意見和計劃。

方法三:尊重和理解

對“賣老族”的指手畫腳,我們應保持禮貌,做出洗耳恭聽狀,可該怎麼做,還得按照自己的做法去做。取得了成績,不要忘向“賣老族”的“指點”表示一下感謝。這樣可以贏得“賣老”同事的好感,使他們樂於幫助你。

方法四:保持適度距離

平時要注意與“賣老”同事保持適當距離。不要過多與他們接觸,在公司和他們隻談工作,不談生活。這樣他們就不會對你發表太多的評論。

方法五:用業績贏得認可

應盡量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績來使對方認可自己,減少他們對自己的成見,使他們自認理虧。

四、成功案例

小朱剛從某名牌大學畢業就被一大型國企直接聘請成為業務主管。麵對新的工作,小朱本想大展拳腳,不過想法還未付諸行動,他就發現眼前橫著一個大難題——就是部門裏的那些不聽調遣的老員工們。對新官上任的小朱而言,當務之急自然是盡快融入部門組織,適應環境。所以一定要和這些喜歡倚老賣老的同事搞好關係。

經過一番詳細了解,小朱發現這些老員工的工齡小則兩三年,大則不下五年,特別是員工老陳,是部門裏最有資曆,說話最有分量的風雲人物。他還了解到,老陳的業績其實非常好,但是卻有著一副古怪的脾氣——喜歡跟領導對著幹。他還聽說老陳之所以到現在還沒升職,就是因為曾經讓公司的一個領導當場下不了台的原因。於是他決定“擒賊先擒王”,要想打開新的局麵,就得從老陳這兒下手。

但是怎樣才能讓老陳“臣服”於自己呢?小朱知道,會倚老賣老的同事,通常是年資夠久、經驗豐富,卻升不上去的人,這樣的人通常手中都握有籌碼,才敢如此倚老賣老。但是這樣的下屬通常喜歡被新上級“垂詢”。請教老同事既能了解到更多情況,又能跟老陳搞好關係,何樂而不為!

本想給新來的領導一些“顏色”看看的老陳,發現新來的領導不僅沒有給他下什麼指令,反倒一見麵就問這問那,而且請教他的時候都是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一點領導的架子也沒有,這樣反倒讓老陳感到有些不自在。但是機會終於來了。

一天上午,一個活動策劃進行最後定稿,大家都聚在一起看策劃方案,討論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對方案進行修改。小朱發現其中一個環節有點問題,說道:“這個活動由廠商讚助,是不是讓他們先發言比較好?”別人還沒有說話,老陳就不高興地說:“原來活動也是這麼做的,有什麼問題?我們公司這樣的活動做得多了,你才來沒多久,可能不太了解吧!”老陳的這些話直逼著小朱發出的疑問。

聽著老陳這麼對自己說話,小朱心裏當然不是滋味了,畢竟自己是這兒的主管,就算老陳比自己進公司早,工作時間長,也不能“倚老賣老”,直接反駁他的意見。小朱忍住心中的不滿,繼續說:“廠商出了錢,讓他們在活動開始前跟媒體見麵,不僅能夠加深他們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他說話的時候絲毫看不出有什麼不滿的情緒,而且也絲毫沒有讓老陳下不了台的意思,最後老陳也不說話了。

一周後,小朱發現,老陳負責的活動策劃方案出來了。小朱一看,他的建議已經被加上去了。下班以後,他找到老陳,真心實意地說:“謝謝你采納我的建議,以後還得靠你多多支持!”老陳向他露出了罕見的笑容:“謝什麼!大家都是為了工作。一起出去吃頓飯怎麼樣?”

顯然,搞定了老陳,其他“職場老人”當然是“莫敢不從”,有了老陳的支持,小朱就穩穩地坐牢了部門主管的位置,並不時有一種左右逢源之感,這些都得益於老陳對他有形或無形的支持與幫助。

五、誤區點撥

1切忌對“賣老族”一味遷就或曲意討好,要不然會讓人覺得你始終是個沒有主見、不能獨擋一麵的“新手”。不過,反對“賣老族”一定要顧及他們的麵子,講究方式方法,不在公開場合反對,盡量避免正麵的衝突,最好采用談心的方式私底下來表達不同看法。

2切忌對他們的表現過於敏感,淡然處之。這樣才不至於影響到你的工作情緒,也不會得罪他們。調整心態,既尊重年長同事,又盡力保持自我個性,通過自然的磨合使“代溝”消彌於無形。

3切忌與“賣老”同事發生正麵衝突。否則,你就沒有好果子可吃了,他會一直跟你過不去,因為這種人一般都很愛麵子,不然他也不會在你麵前賣弄了。要表示對他的尊重,當他對你說話時,要虛心地傾聽,不要輕易發表什麼意見,尤其是反對意見,也不要一個勁兒地認同,這樣會使他更加頻繁地在你麵前發表意見。

應對不合作的同事

一、情境導入

歐陽在一個女同事的後麵進入到一個公司,剛進公司BOSS就對歐陽說,他們倆都同屬於考察期,考察期過後,公司將在他們中提撥一個人做HR的主管。由於歐陽表現出色,且當時公司要做ISO內審,他做了一些實質性的工作。所以對於這次選拔,他似乎已勝利在望。但那位同事都因此而態度來個180°大轉彎,處處采取不合作的行為,經常以“很忙,沒空做”的借口虛以推諉,而歐陽有時請她做的,有時就僅要幾分鍾。但由於,歐陽剛進公司後,前任離職前把工作都移交到她手上,便開始不按正常的順序移交,以致於許多工作到現在仍在她手上把握,如果不得到她的配合,有些事情似乎根本就不能完成。為此,歐陽氣憤萬千,真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二、權威分析

我們都知道同事之間的關係非常難處,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很難同各種各樣的同事都搞好關係,有時還會遇到一些根本不願意與別人合作的同事。

不合作的同事並不是指那些主觀上故意與你作對的同事,而是指那些由於許多原因不願意與你共同完成某項任務的同事。

這樣的同事不願意與你合作有主觀、客觀上的許多原因,但不論何種原因,他們隻是不願與你共同完成某項工作或任務而已,絕對不是有意與你過不去,更不會費盡心機來陷害你。

盡管如此,單位裏若存在這樣的同事對你還是十分不利的,因為對方的不合作會大大影響你的工作效率,讓你的某項工作或任務因他(她)的不合作而受到耽擱,有時甚至還會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那麼在實際工作中,如果遇到不合作的同事,我們應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加以應對。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消除不合作的因素

在遇到不合作的同事時,在認清他們的特點之後,我們首先應該用實際行動幫助不合作的人消除不合作的因素。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要想使不合作者變為合作者,不僅僅是一個說服問題,還是一個實際行動問題,隻有找到不合作的原因,在行動上幫助不合作者,消除對方不合作的原因,才能使不合作者成為合作者。

因此,消除不合作的因素是爭取對方合作的最根本的方法,在日常相處中你一定要善於發現這類同事不願意合作的原因,然後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巧妙地消除這些因素,這樣可以使你與同事更好地合作,在工作中共同奮鬥、共同進步。

方法二:欲擒故縱

欲擒故縱的本義是指為了要捉住對方,故意先放開他(她),使其放鬆戒備。比喻為了更好地控製,故意放鬆一步。這裏用其喻義。如果你把這種方法運用得十分巧妙,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能使不合作者輕易地變成了積極的合作者。

有時這種與你不合作的同事,即使你苦口婆心地勸告和說服也起不了太大作用,這時你不妨采取這種比較間接但又十分有效的方法。

方法三:誘導對方參加你的工作

在與不合作的同事相處時,你應該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誘導不合作者參加你的工作。這是轉變不合作者的又一重要措施。不合作者不和你合作,就是由於沒有參加你的工作,如果你能巧妙地使其參加你的工作,那麼,他(她)就不會不和你合作了。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與你不合作的同事並不是主觀上持有與你不合作的態度,而是他(她)從沒有參與過同你的合作,根本不了解你的工作,不知道與你合作的意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應當想辦法使對方加入到你的工作中來,讓其在與你一起工作的過程中,親身感受到與你合作的意義,這樣,你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他(她)的合作。

四、成功案例

1921年春,湖南學聯準備聯合工人組織勞工會,在“五一”勞動節舉行一次遊行示威。可是勞工會組織負責人黃愛與龐人銓由於受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不願合作。毛澤東第一次去做他們的工作,他們態度強硬,說什麼也不同意毛澤東的觀點。他們隻主張經濟鬥爭,反對帶一絲一毫的政治色彩;他們不需要什麼政黨,更不願和學生們一道去遊行。見此情景,毛澤東便以商討的口氣說:“正品兄、龍庵兄,今天我們就談到這裏。請你們再研究一下,不管是不是參加遊行,我們總是站在一條火線上,以後借助你們的地方還很多呢。”

結果在這次談話的兩天後,毛澤東得悉黃愛由於繼續組織工人罷工被反動政府逮捕了,他覺得黃愛需要幫助,並且還可以通過此事讓黃、龐二人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他便急忙找到氣憤之極的龐人銓說:“龍庵兄,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你們隻要經濟,不要政治,政府偏要來管你們,你說是不是?”此時龐人詮也顧不了這麼多,便問:“毛先生,怎樣才能救出正品先生呢?”毛澤東略思考一下,便又用商量的口氣說:“我看這樣辦:一方麵,勞工會和學聯馬上派代表和省公署談判,也籲請當地紳士和社會名流幫他們講講話,要求釋放正品兄。另一方麵,要采取強硬態度,我主張‘五一’節舉行大示威,給政府一點壓力,迫使他們放人,你看這樣行不行?”龐人銓眨著紅紅的眼睛,沉痛地說:“好吧,事到如今,也隻好走這一步棋了。”

後來,政府迫於外界的壓力釋放了黃愛,毛澤東又馬上去看望他,深情地對他說:“正品兄,這件事是一個很深刻的教訓。工人階級要得到徹底解放,就要走俄國人的路,一定要奪取政權,沒有自己的政權,就逃脫不了資產者的剝削和壓迫,你看是不是這個理?”

通過這件事,黃愛、龐人銓二人終於認清了當時的形勢,知道了無政府主義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是行不通的,徹底理解了毛澤東同誌的觀點。後來,黃、龐二人完全拋棄了無政府主義,采取主動配合的態度和毛澤東、柳直荀等一起,積極從事勞工運動。

五、誤區點撥

切忌武斷地認為不合作者就是你的反對者,從而對其大加排斥。而應當靜下心來認真分析對方的心理特點,尋找出對方不合作的原因,然後再有針對性地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清除其不合作的因素,把不合作者變為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