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啟動心態轉換器(2 / 3)

維持生計的職業不安定可以認為是職業危機的頂點。美國心理學家霍爾姆斯關於人生活上的變化與精神緊張疲勞綜合症之間相互關係的研究表明,失業對人的精神刺激,居於人生重大事件的第七位(前六位是配偶的死亡、離婚、夫婦分居、親人死亡、自己患重病或受重傷、結婚),而在職業生活本身的刺激中占首位。

處於失業狀態之中的成年人,其心理危機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麵:

一是,生計上的恐慌不安。在現代經濟社會裏,金錢往往是衡量事物的價值基準,人一旦失去了經濟生活的基礎,便容易導致生活貧困,並造成家庭成員關係的緊張,有時甚至可能會引起婚姻破裂,從而對人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二是,被時代拋棄的無奈。職業具有聯係個人與社會的媒介與紐帶作用,人一旦失業,過去工作單位的人際交往相對冷淡下來,社會組織活動也必然減少,各種關係逐漸開始疏遠。由此,個人的社會生活節奏感發生急變,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錯亂,形成被時代拋棄的低落感。

三是,對於個人前程的絕望感。因失業或再就業的失敗,陷入心灰意冷的心境,開始懷疑自己的職業能力,擔憂自己今後能否被職業社會再接納,繼而,對今後的生活方式與職業前途失去自信。

四是,對於自我存在消失的恐懼感。就業作為一種人生價值觀念,因失業而受到了挑戰,尤其是對於具有一定技術與學曆的人來說,他們原來的自我期待比較高,失業不僅意味著失去了自我能力發揮的場所,同時也意味著個人地位與尊嚴的喪失,因此在心理上容易產生恐懼感。

莎土比亞說:“聰明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為他們的損失而哀歎,卻用情感去尋找辦法來彌補他們的損失。”想發揮自己的潛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必須勇於忘卻過去的不幸,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某一心理學家說:性格決定人的命運,一個人能力再強,但性格有問題,就會影響他能力的發揮。同樣,隻要一個人具備堅韌的性格和不被困難所壓倒的精神,那麼任何打擊,任何磨難都不會使他放棄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就像外國一句古老的名言所說,“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包含了豐富深刻的哲理。過去的已經過去,曆史就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不管從前多麼輝煌,都已經成為曆史,重要的是要接受現在的事實,讓一切從頭再來。分析失業人員再創業的經曆,不難看出,他們的成功與其堅強的性格,豁達樂觀的處世態度有著密切的聯係。

在一般情況下,失業會產生諸如沒麵子、抱怨“命運不佳”、消極、剛愎自用、自暴自棄、異想天開等心理,表現為沮喪、抑鬱、不能麵對現實、怨天尤人,但卻沒有從行動上來改變自己,從而陷於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中不能自拔。而成功者則善於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回避或歪曲下崗現實,拋棄怨天尤人或自暴自棄的心理,樂觀生活,積極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麵對現實

失業是個無法回避的現實,一旦自己失去工作,就要學會順其自然、自我解脫,不要把自己長期陷入苦悶中而不能自拔。無法忘記過去的痛苦,就無法用高昂的精神去麵對將來的挑戰。總在已經流逝的過去裏掙紮,根本不可能發現今天的美好,也不可能把握住今天的機會。

方法二:降低期望值

俗話說得好,“知足者常樂”。放下身架、降低標準,失業後的再就業就不難。不要把自己擺在很高的位置上,對許多工作不屑一顧。是金子在哪裏都可以閃光,隻要你真正有實力,無論崗位如何都可以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方法三:為自己找其他的出路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隻幹一種工作,社會結構的複雜化,為失業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出路。對於自身有些積蓄的人來說大可以放開手腳,幹一番事業,而資本不足的人也可以重新再學一門手藝,為今後的生活找出路。如果不願意學習新的手藝可躋身於各種服務行業,盡量隻是小本經營,管理得當,也能小有作為。

四、成功案例

在溫州曾有一個普通的陶瓷廠工人,因為廠子被兼並所以下崗了,但是,令人吃驚的是,這個被憋在了家中的大漢子不久之後竟然成了為人關注的“從廁所裏掏出了黃金的人”,他就是研製出“潔廁精”與“塞通”兩種專利產品的王麟權。

下崗後的王麟權,一時也不知道做什麼,一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就一直閑在家中,心裏真的有些憋氣。這一天,他一不小心堵了自家的坐便器,怎麼也弄不通。心情本來有些煩的王麟權就和坐便器較上了勁,非要把它弄通了才罷休。開始時他亂捅一氣,忙活半天沒辦法。

這時,王麟權腦海中忽然間閃過一個想法,他開始琢磨這坐便器的事:既然自己為坐便器阻塞所苦,說不定天下有多少人也和我有同樣的煩惱,如果我能夠鼓搗出個什麼專門疏通坐便器堵塞的東西來,豈不是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救了大家的急?

想到這裏,王麟權立即意識到這裏麵有商機,於是他一下子興奮起來,立馬就開始鼓搗起來。他雖然隻有初中文化,但長期在陶瓷廠工作,天天和衛生潔具打交道,有這方麵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一種自立自強的精神激勵著他鍥而不舍。經過反複試驗,他終於研製出了專門用於便池除垢、下水道疏通的化學製劑“潔廁精”與“塞通”兩種產品,並雙雙獲得國家的專利。

“潔廁精”和“塞通”研製成功後,王麟權一邊掛出公司的牌子加緊生產,一邊申報專利保護。由於產品對路,需求甚大,銷路很快就打開了。而當時還沒有廠家生產同類產品,王麟權的產品迅速行銷國內市場,盡管公司規模一再擴大,有時還是供不應求,訂單堆滿抽屜,都來不及生產。自強自立的精神使王麟權最終成為溫州巨富。

五、誤區點撥

1切忌對自己失去自信。列出你曾經取得的成就,幫助你認識到你對原先雇主做出的貢獻和你的價值,激發你的自我認同。首先要讓你自己相信,雇主讓你離職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你一定會取得更好的職位和更好的業績,讓他後悔莫及。恢複你的自信心,是走出失業困擾的第一步。

2切忌將痛苦憋在心中,要學會傾訴。將你心中的憤怒和抱怨以及恐懼等不良情緒,向你的家人或密友傾訴,體會他們對你的尊重和關心也可以減輕你心中的自責和無助的感覺。

3切忌失業後匆忙接受你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恐懼和經濟上的窘迫可能會迫使你接受一份你並不喜歡的新工作,這樣非常容易造成你在新職位上的失敗。你要申請那些適合你,並且能適應的工作。

有效化解生活壓力

一、情境導入

35歲的小何是一家外企的行政總監,3年前,他就感覺自己總是疲勞乏力,常常失眠頭痛。每次去醫院檢查,都查不出什麼毛病,吃各種補品都不能見效。幾個月後,他又感覺心口發悶,到醫院檢查,又被醫生告知患有冠心病、血脂偏高,並且總有脂肪肝。至此,他才被告之,所有的這一切病症都來自於生活的壓力。確實,這些年來,小何一直都很忙,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家庭生活上,這兩個方麵的壓力就猶如一座泰山般,壓得他似乎都快要窒息了。對於他來說,要化解這些壓力,真是談何容易。

二、權威分析

所謂的壓力是當我們去適應由周圍環境引起的刺激時,我們的身體或者精神上的生理反應。這種反應包括身體成分和精神成分,還可以導致其他的積極的或者消極的反應。

人活著就會感受到壓力。沒有人是可以“免疫”的,不管你喜歡與否,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會每天伴隨著我們。壓力也是一種正常現象,每個人都會經曆,譬如,頭發剪壞了、爭吵、遲到等,都是壓力的導火線。

一般而言,98%的壓力來自芝麻小事,隻有2%的壓力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大問題。然而,這2%的壓力卻產生了98%的“負麵性壓力”。

這種負麵性的壓力,若不知如何處理則會對我們的身心帶來很大的危害,這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整個生活。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音樂治療

音樂同樣具有安定情緒和撫慰的功效。想盡情地發泄一番,那就聽一聽搖滾樂吧;想理清一下情緒,那就聽聽古典音樂吧。在日本,有一種音樂減壓館,每天晚上都會播放一些輕鬆或者另類的音樂,人們聽著音樂閉目養神。據說,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能夠使人修煉到人和音樂合二為一的最高境界,從而達到減壓的目的,每天前往這種場所的人有增無減。其實不去這些地方,買上一兩張新碟(心情不好的時候強烈建議聽搖滾樂),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帶上耳機,你就可以盡情地沉浸在音樂的王國裏麵了。

方法二:香氣治療

香氣治療法目前在日本頗為流行,它不是簡單地買回一些植物汁或者植物油來享受其芬芳就完事,而有越來越多的商店開始利用這種香氣為人們提供治療服務,據說該治療可以起到緩和人們緊張情緒和改進人際關係的神奇功效。很多美容院都已開展了這項服務。當然,如果沒有條件的話,那麼養幾盆花吧(必須要有香味的那種),每天早晚跑去陽台各聞一次,隨便做做伸展運動,也許壓力也會隨之一掃而光。

方法三:影視治療

看電影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減壓方法。有空去跑跑電影院,悲劇片和喜劇片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覺得一肚子的委屈沒有地方可以發泄,選一部悲劇片來看看吧,或者在心情煩躁時去看一些喜劇片,“笑一笑,十年少”,壓力,早笑沒了!

方法四:戶外活動

如果你實在感到壓力無處不在,令你喘不過氣來,那麼選擇周末去郊外活動活動吧,一方麵可以約上兩三知己(有異性的搭配為佳)一起行動,一邊互談人生、大吐工作中的苦水,另一方麵盡情地享受戶外清新的空氣和幽美的田園景色。讓該死的壓力滾到一邊去吧。

方法五:沐浴蒸發

很多人通過熱水淋浴、盆浴、桑拿來蒸發自己的壓力。如果你的房子很小,人又很吵,那麼浴室將是能給你20分鍾私人時間的最佳地點。

熱量同樣可以使緊張的肌肉放鬆。如果你帶著緊張的頭痛感回家,洗個熱水澡將會使你放鬆不少。一些專家認為,熱蒸汽會促使體內產生壓力的化學物質釋放,從而降低壓力激素。最後,睡前洗個熱水澡會使人進入深層次的放鬆狀態,這是另一種消除壓力的好方法。

為了有益身心,可以在洗澡水中加入紫蘇、香柏木、甘菊、天竺葵、香草、玫瑰、鼠尾草或檀香木。

方法六:養寵物

回到家後,讓一隻可愛的寵物幫助你忘卻壓力,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科學家認為,養一隻狗或是貓確實有好處。撫摸一隻寵物會幫助你降低血壓和減緩壓力——對於人和動物都一樣。房裏有一隻狗會使人放鬆。

當然,對某些人來說,養小貓小狗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如果你不喜歡寵物,也可以試著養一對金魚。研究表明,僅僅是看著魚在水草中遊動,也能使人放鬆和減輕壓力。除此以外,魚不會嘔吐,不會拖著垃圾滿屋子跑,更不會惹鄰居生氣。

方法七:大笑

大笑會使人心髒、血壓和肌肉的緊張感得到舒緩,從而分散壓力。科學家已經發現,大笑具有與有氧健身法相同的功效。當人們笑的時候,他的心跳、血壓和肌肉的緊張度都會明顯上升,接著會降至原先的水平之下。不要猶豫,笑會使人更加放鬆。

這種情況在醫院和看護院裏也存在,這些地方都為病人提供幽默的雜誌和喜劇。你也可以做到。找一些幽默的磁帶、喜劇影碟或幽默書籍。當你完全處於壓力之中時,可以拿出一些來看看或聽聽。

大笑20秒相當於3分鍾劇烈的劃船運動,而且皮膚不會出老繭!

方法八:按摩

如果人們情緒過激,可以考慮按摩這種減輕壓力的好方法。按摩會通過下麵的方式使有害的心理壓力做出巨大的改變:降低心跳和血壓;促進循環;提高皮膚的溫度;加強健康的感覺;減輕焦慮情緒。

在按摩時,緊張的肌肉會放鬆,而且由於緊張感而帶來的疼痛也會消失。當血液循環加快時,肌肉便會得到更多的氧氣和營養。

方法九:運用保健藥物

在南太平洋各島嶼上,生長著一種神奇藥用植物“哢哇”,它具有緩解緊張焦慮,減輕精神壓力,放鬆身心的獨特功效,當地人用於精神情感保健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曆史。在歐美等國家,人們使用哢哇調節情緒也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哢哇被視為純植物性、安全性和無成癮依賴性的“情感調節劑”,飲用“哢哇”已成為世界性的保健時尚。

四、成功案例

有位醫生在替一位知名的企業家進行診療時,勸他要多多休息。這位病人憤怒地抗議說:“我每天承擔著巨大的工作量,沒有一個人可以分擔一丁點的業務。大夫,您知道嗎?我每天都得提一個沉重的手提包回家,裏麵裝的是滿滿的文件呀!”

“為什麼晚上還要批閱那麼多文件呢?”醫生詫異地問道。

“那些都是必須處理的急件。”病人不耐煩地回答。

“難道沒人可以幫你的忙嗎?助手呢?”醫生問。

“不行呀!隻有我才能正確地批示呀!而且我還必須盡快處理完,要不然公司該怎麼辦呢?”

“這樣吧!現在我開一個處方給你,你是否能照著做呢?”醫生問道。

這病人聽完醫生的話,讀一讀處方的規定——每天散步兩小時,每星期抽出半天時間到墓地去一趟。

病人吃驚地問道:“為什麼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

“因為……”醫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希望你四處走一走,瞧一瞧那些與世長辭的人的墓碑。你仔細考慮一下,他們生前也與你一般,覺得全世界的事都必須扛在雙肩,如今他們全都永眠於黃土之下了,也許將來有一天你也會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然而整個地球的活動還是永恒不斷地進行著,而其他世人仍是如你一般繼續工作。我建議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醫生這番苦口婆心的勸諫終於敲醒了病人,他依照醫生的指示,放緩了生活的步調,並且轉移一部分職責。他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急躁或焦慮,他的心已經獲得了平和,也可以說他比以前活得更好,事業也蒸蒸日上。

五、誤區點撥

麵對壓力切忌采取一些偏激的發泄方式,如暴飲暴食、酗酒、吸毒、變成工作狂……這樣不但不能有效化解壓力,於身心都是相當有害的。

麵對冷遇不退縮

一、情境導入

小月到多年不見麵的一同事家去探望。這位同事如今已是商界的實力人物,每天造訪他的人很多,十分疲勞。因此,對來家的客人,隻要是一般關係的,一律不冷不熱待之。

小月一心想會受到熱情款待,不料遇到的是不冷不熱的“待遇”,心裏頓時有一種被輕慢的感覺,認為此人太不夠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離去。她憤憤然,決心再不與這個同事交往。

二、權威分析

與人交往,遭人冷麵相對的事幾乎是家常便飯。有的人會像情境中的青年人一樣拂袖而去,有的人還心存怨恨。這樣的反映雖在情理之中,受人同情,但卻不利於辦事,有時還會因小失大,耽誤辦事的進程。因此,遇到了冷遇,要研究對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當你遭受冷落時,要區別情況,弄清原因,再采取適當的對策。按照遭受冷遇的成因來劃分,冷遇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是,無意性冷遇,即對方考慮不周,顧此失彼,使人受冷落。

在交際場上,有時人多,主人難免照應不周,特別是各類、各層次人員同席時,出現顧此失彼的情形是常見的。這時,照顧不周的人就會產生被冷落的感覺。

二是,自感性冷遇,即對對方的估計過高,對方未使自己滿意而感到受冷落。

常常有這種情況,在準備求人辦事之前,自以為對方會熱情接待,可是到現場卻發覺,對方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采取了低調。這時,心裏就容易產生一種失落感。其實,這種冷遇是對彼此關係估計過高,期望太大而形成的。這種冷遇是“假”冷遇,非“真”冷遇。

三是,蓄意性冷遇,即對方存心怠慢,使人難堪。

對於有意性冷遇,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給予恰當處理。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針鋒相對

遇到有意的冷落要做具體的分析,必要的情況下也可采取針鋒相對的手段,給予恰當的回擊,回擊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一般來說,當眾給來賓冷遇是一種不禮貌行為,而有意給人冷落那就是思想意識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予以必要的回擊,既是維護自尊的需要,也是刺激對方、批判錯誤的正當行為。當然,回擊並不一定非直通通地對罵不可。理智的回敬是最理想的方法。比如,譏諷性幽默就是很好的一種。例如:

一天,傑克穿著舊衣服去參加宴會。他走進門,沒人理睬他,更沒有人給他安排座位。於是,他回到家裏,把最好的衣服穿上,又來到宴會上。主人馬上走過去迎接他,安排了一個好位子,並為他擺了最好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