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注重細節,謹記工作之中無小事(1 / 3)

《細節決定成敗》reference_book_ids\":[6972452555448126472,7220723699769412641,6857761828571712525,7257371398031543359,7274905891881618443,695912435321253377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培養注重細節的好習慣,提高善抓細節的能力,才能把個人潛在的智慧和力量更有效地發揮出來,才能少走彎路,少出紕漏,在通往事業成功的道路上穩操勝券。在體育比賽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之所以取得冠軍,就在於那麼微小的一個動作,而這個動作卻是運動員長期訓練的結果。可以說,對細節的注重與否,決定了一個員工人生的成敗。

工作之中無小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想做小事的人,一種是做不好小事的人。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想做,是第一種人的寫照,他們是認為自己有水平,有能力,對一般的事棄而不做,不加理會。第二種人願意做小事,但意識裏將小事做好的要求和標準下降,敷衍應付,事不經心。這兩種人到最後是一樣事都不能做好。

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同樣是做小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成就。不屑於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不過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為鍛煉自己、深入了解單位情況、加強業務知識、熟悉工作內容的機會,利用小事去多方麵體會,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大事是由眾多的小事積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難成大事。從小事開始,逐漸鍛煉意誌,增長智慧,日後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遠幹不成大事的。通過小事,可以折射出你的綜合素質,以及你區別於他人的特點。從幹小事中見精神,得認可,“以小見大”,贏得人們的信任了,你才能得到幹大事的機會。

有太多的人,總不屑一顧事物的細節,太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殊不知,我們普通人,大量的日子,都是在做一些小事,假如每個人能把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已經很不簡單了。

要做好每一件小事,首先要在理念上對小事要有個正確的認識,認識到大事是由若幹小事構成的,世上無小事,對每一件小事,都要當成一件大事來做。隻有認真、踏實、勤奮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我們做事的原則。

一個人隻有在經過了“做小事”並“做好小事”的“煉獄”之後,才有可能到達“成大器”的“天堂”。一個人的成才是這樣,一個企業的成功也是這樣。為什麼想幹大事的人很多,幹成大事的人卻很少,原因也許正在這裏。

不少職場人士不能“成大器”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正是因為不能正確處理“做小事”與“成大器”之間的關係。

湯姆是有“汽車王國”之稱的福特公司的一名職員。20歲時進入該公司工作,剛進入公司時他一直在基層工作,從最基層打雜開始,哪裏有零活他就到哪裏去。經過五年的磨練,他幾乎去過生產汽車的所有部門。在這五年時間當中,他虛心好學,從最基本、最小、最雜的事做起。經過五年他已經掌握了整個汽車的裝配過程。經過奮鬥,他開始嶄露頭角,很快就晉升為領班。在這麼大的公司中成為一名領班的確不容易。他成功的法寶就是從小事做起。

如打雜是小事,但湯姆卻能在工作中學到許多平時無法學到的東西,他總是利用做每一件小事的機會去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從中培養了自己處事經驗、技術經驗,對公司的各部門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從事的是打雜的小事,但他從這些小事中成長起來了,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普通員工。小事為他以後成大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因此,對於企業員工來說,腦子裏要有兩個概念:第一,“做小事”不是你願意不願意的問題,而是成才過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第二,企業員工要在“做小事”並“做好小事”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做大事”的能力。

而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也不大可能一開始就給每個員工一件“大事”去做。這就是說,“做小事”是“成大器”不可逾越的階段。對每一個具體的工作而言,所謂“大事”可能並不多,更多的是一些具體的小事。養成將一件一件具體事情做好的習慣,正是“成大器”的開端。你現在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能成為將來所要成就的大事的一個分子的時候,“大事”與“小事”將得到統一,“小事”也就成了“大事”。如果連這些具體的小事情都做不好,所謂“成大器”就根本無從談起。

如果一位員工能夠抱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做小事”,通過深入實際、刻苦鑽研、尋找規律來不斷豐富自己,從而“做好小事”,你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成功就可能在不期然間叩響你的房門。還有一點,“做小事”容易出成績,更能展現你的才幹,你就更容易在一群人中脫穎而出。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經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在簽名的時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這算不算小事?嚴格說來,這件小事還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範圍之內。但阿基勃特做了,並堅持把這件小事做到了極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後,隻有他成了董事長。

“隻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這是很多演員的座右銘,體現的也就是“工作中無小事”的本質,作為任何崗位上的員工,都要完成好工作中自己的角色。

做好小事是成功的基礎

職場上根本不存在什麼不值得做的事情,你接受的最小的一件事也同樣重要,也需要你全心全意把它做好——即便它們很瑣碎,很微不足道!而很多員工對此不以為然,在工作中時常鬧情緒。

一切從小事做起,是任何一名員工做好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員工調整好心態,積極主動去工作的第一步。

“做小事”是一回事,“做好小事”又是另一回事。小事做起來是枯燥的,需要員工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和毅力。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能否把事情做透、做好,即事情的細節反映出做事的水平。有句話說得好:“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如果以消極的心態對待“小事”,隻把小事作為一個形式,敷衍了事,淺嚐輒止,則會連“小事”都做不了。

做“小事”是一種做事的方法,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學曆高低隻能證明你的文化素質,並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企業用人更看你的做事能力,不會做小事的人肯定也不會做大事。因此,每個員工都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本職做起,既胸懷大誌,又遠離浮躁,在“做小事”中曆練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企業的棟梁之才。

小楊是知名大學的畢業生,以優異成績進入了一家省級機關。他一心隻想鵬程萬裏,不料上班後才發現,每日無非是些瑣碎事務。這些事情既不需太多智能,也幹不出什麼心情,他的心便漸漸冷了下來。

一次單位開會,部門的同事們都在徹夜準備文件,分配給他的工作是裝訂和封套。處長再三叮囑:“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別到時弄得措手不及。”他卻不以為然:初中生也會的事,還用得著這樣告訴大學生嗎?同事們忙忙碌碌,他卻隻在旁邊看報紙。文件終於交到他手裏。他開始一件件裝訂,沒想到隻訂了幾份,訂書機“喀”地一響,針用完了。

小楊漫不經心地抽開訂書針的紙盒,腦中“轟”地一聲——裏麵是空的。翻箱倒拒之後,他才發現,平時滿眼皆是的小東西,現在竟連一根都找不到。此時已是深夜11點半,文件必須在次日8點大會召開之前發到代表手中。處長大怒道:“告訴你的話,你就是不聽。連這點小事也做不好,你這個大學生有什麼用啊!”小楊低下頭無言以對。

他沒有說話,徑直走了出去。淩晨3點時,他找到一家通宵服務的商務中心,終於趕在開會之前,將文件整齊漂亮地發到代表手中。事後,他來到處長辦公室等候批評,沒想到平時嚴厲得不近人情的處長,卻隻說了一句:“記住,最小的事也同樣是重要的事。”

小楊後來對朋友說,那是他一生受用不盡的一句話,讓他深刻地領悟到:用浮躁的心是做不成任何事的,最微小的過失都會造成全局的被動。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真正的障礙,有時隻是一點點疏忽與輕視,就像那一盒小小的訂書針,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做好身邊的小事

隻有腳踏實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成為做每一件事都能成功的人!很多人因為小事不做,而終成不了大事。機會往往就在你的妄想中溜走。紮紮實實地做好手頭的每一份工作,才會有更好、更大的工作等著你去完成。

2.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

假如沒有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即使具有再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能力,你也難以取得最後的成功。隻有一步一個腳印,不帶任何僥幸和麻痹心理地做好每件事,才能真正做好任何可以做到的事。成功永遠屬於注重細節、一步一個腳印追尋自己夢想的人!

3.付出全部的熱情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相同之處在於,他們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而他們的不同之處則在於:成功者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失敗者從不認為他們的每件事會有什麼大不了。要做一名成功者,你就要記住:每個人所做的工作,本身就都是由小事構成的。你必須全身心地付出你的熱情和努力,才能把每件事真正做到完美。

不因善小而不為

你身邊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左右你的成功。即便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也要把它做到完美至極,這對於你來說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請記住,別讓小事成為你事業成功的障礙。

其實,人生何嚐不是由這許許多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組成的呢?每個人的工作,也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構成的……成功者與失敗者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對待小事的態度。“窺一斑而見全豹”,從妥善處理點滴小事的過程中,你的能力及工作態度就會被老板和同事認同,個人形象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不要將處理瑣碎的小事當作是一種負累,而要當作一種經驗的積累過程。須知,事業上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不斷積累。對瑣事不屑一顧,處理問題時消極懈怠的人,鮮有成功者。“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那些平時勤勤懇懇地工作,並且卓有成效的人,往往因為一時的疏忽大意就與唾手可得的成功失之交臂,一次失誤使從前所做的種種努力都付之東流。因此,你要時刻警醒自己,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小麗大學畢業後幸運地被一家證券公司錄用,她感到十分興奮,每天都在憧憬著自己美好的前途。然而,真正開始工作後她才發現,不知什麼原因,公司給新人安排的實際工作並不多,每天讓他們做的都是很多雜七雜八的事情,比如發報紙、複印、傳真、文件整理等等。

與小麗一同來的新人們覺得自己的工作不應該隻是做雜活,總做這些事會有什麼發展。‘而且,他們普遍都有種感覺: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於是,很多人都不免滿腹牢騷,便經常找借口推脫。更有些人的心裏產生了退意,心裏每天都在盤算著尋找新的出路,工作起來更加心不在焉。

小麗的心裏也覺得有些委屈,在和男朋友談起這事時,已在職場打拚多年的男朋友笑了笑,說:“小事不願意做,怎麼能做大事呢?有一句話說得好:細微處方見真品性。更何況,公司很可能就是在考察新到的員工,看一看到底哪些人是真正踏實肯幹的人呢!”

聽到男朋友的話,小麗的心裏豁然開朗,她不再和大家一起發牢騷,見到別人不願意做的瑣事,她便接過來做,一下子就忙碌了起來,有時甚至要加班加點。其他的新同事都笑她傻,有些還說她愛表現。不管別人怎麼說,小麗總是默默工作,從不多事。

小麗一點一滴的工作,公司主管都看在眼裏,於是開始選擇一些專業的工作給她。公司的老員工也喜歡這個“傻女孩”,很樂意將工作心得傳授給她,還教她公司裏人際關係如何相處。逐漸地,小麗工作上越來越順手,人際交往也把握得越來越好。

過了兩個月,在討論新人任用的問題時,小麗被安排到了她最向往的崗位,成功地踏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在你過去的工作中,你是否也像小麗一樣,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要知道,一個微小的細節也許就會改變了你人生的命運。

小事件大新聞

在生活中,如果一件小事被放大,必然就會成為新聞。而企業這樣做,是一種新聞公關策略。新聞宣傳對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和建設品牌美譽度都非常重要。通過許多公益新聞事件還有利於處理企業與政府、公眾、社團及商業機構的關係。新聞宣傳要求必然有一定利益,對於企業來說新聞的價值就是產生利於企業的正麵宣傳。

國內有一家規模很小的食品公司,生產資金隻有十幾萬。但該公司的老板卻很有信心,在單位的文化牆上寫著要做這座城市柿餅第一品牌的豪言壯語,時刻激勵著員工的信心。柿餅上市之前,老板要給柿餅做宣傳廣告。他原想在這座城市某個熱鬧的街頭租一個超大的、顯眼的廣告牌,標上他們的產品,讓所有從這裏走過的人都能注意它,並從此認識他們的柿餅。

當他和廣告公司接觸後,才發現市中心廣告位的價格遠遠高於他的想像,他那小小的企業承擔不起這天價的廣告費。

但他沒有失望,而是不停地到處打探,試圖找到便宜又實惠的廣告位置。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看好了一個城門路口的廣告牌。那裏是一個十字路口,車輛川流不息,但有一點遺憾就是,路人行色匆匆,眼睛隻顧盯著紅綠燈和疾馳的車輛。在這裏做廣告很難保證有很好的效果,因此租金隻需幾萬元。 但他很滿意,便立馬租了下來。

對於這個舉措,員工們紛紛質疑,但他隻是笑而不答,仿佛一切成竹在胸。

舊廣告很快撤了下來,員工們以為第二天就能看到他們的柿餅廣告。但第二天廣告牌上並沒有柿餅廣告,而是寫著:“好位置,當然隻等貴客。此廣告招租88萬\/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