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注重細節,謹記工作之中無小事(2 / 3)

這個價格可謂天價,其衝擊力是毋庸置疑的。隻見每個從這裏路過的人都不自覺地停下腳步看上一眼。口耳相傳,漸漸地,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十字路口上有個貴得離譜的廣告位虛席以待,甚至當地報紙都給予了極大關注……

一個月後,柿餅的廣告才登了上去。柿餅廠的員工終於明白了老總的心計,無不交口稱讚。柿餅的市場迅速打開,因為那“88萬\/全年”的廣告價格早已家喻戶曉。這種牌子的柿餅也成為了這座城市的知名品牌。

企業策劃新聞的手法常用的是事件營銷。“事件營銷”是指,企業在真實、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提下,有計劃地策劃、組織、舉辦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的活動,通過製造有“熱點新聞”效應的事件,吸引媒體和社會公眾的注意與興趣,以達到提高社會知名度、塑造品牌良好形象,和最終促進產品或服務銷售的目的。

日本一家塗料公司剛建成一幢52層的總部大樓,正在為找不到合適的宣傳辦法而發愁。碰巧有一大群鴿子飛進了這幢大樓的一個房間,鴿子糞、羽毛把房間弄得很髒,有人想把鴿子一趕了之。公司的策劃人員得知後,急忙下令關閉所有的門窗,不讓一隻鴿子飛走。然後,他們開始了緊張的策劃活動。

他們首先電告動物保護委員會,請該會迅速派人前來處理這件有關動物保護的大事。動物保護委員會應邀鄭重其事地派出有關人員帶著網兜前來捕捉鴿子。與此同時,策劃人員又通知新聞部門,在塗料公司總部大樓將發生有趣而又有意義的捕捉鴿子事件,新聞界普遍認為這是一條有價值的新聞,紛紛派員前往現場采訪。

在捕捉鴿子的3天裏,有關捕捉鴿子的各種消息、特寫、評論等頻頻出現在報紙上。而塗料公司總部大樓由此名聲大振。除此之外,公司的人員還利用各種機會,向公眾介紹公司的宗旨和情況,並把愛護動物、支持動物保護委員會的工作視為重要的事情,在公眾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也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

利用這個“飛來”的機遇,這家公司巧妙地進行策劃和宣傳,利用人們愛護動物的心理和環保意識逐漸形成的社會輿論環境,為自己作了一次非同尋常的宣傳,取得了一般廣告所無法比擬的良好效果,還節約了大筆的廣告費用。

鴿子飛進公司,本是一件小事,而日本公司的策劃人員卻把它加以放大、擴展,使之具有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意義,又大張旗鼓,請來新聞媒介進行報道,使“小勢”轉變成了“大勢”,從而達到了宣傳企業,提高知名度的預期目的,以非同尋常的手段取得了乘風起帆的機會。

每一件事都值得用心去做

工作中有許多細微的小事,這往往也是被大家所忽略的地方,有心的員工不會看不起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的。俗話說:“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學做些小事,在老板看來,也許是填缺補漏,但時間長了,你考慮事情周到、能吃苦、工作紮實的作風就會深深地印在老板心中。所以說,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值得我們全神貫注地去做。

作為一個企業的員工,馮先生從事的是企業裏最瑣碎的一些事情。盡管他的工作小而雜,但他始終保持認真做事的好習慣,重視每一項工作。

一天,上司讓馮先生替自己編一本給總經理前往歐洲用的密碼電報書。馮先生不像同事那樣,隨意地編幾張紙完事。而是編成一本小巧的書,用電腦很清楚地打出來,然後又仔細裝訂好。做好之後,上司便交給了總經理。後來,總經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馮先生代替了以前上司的職位。

不要輕視自己所做的每一項工作,即便是最普通的工作,每一件小事都值得你全力以赴,盡職盡責,認真地完成。要知道,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成為你的機會。小事情裏往往蘊藏著大契機。

行為本身並不能說明自身的性質,而是取決於我們行動時的精神狀態。工作是否單調乏味,往往取決於我們做它時的心境。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而且應該用心地去做。

人生目標貫穿於整個生命,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態度,使你與周圍的人區別開來。日出日落、朝朝暮暮,它們或者使你的思想更開闊,或者使其更狹隘,或者使你的工作變得更加高尚,或者變得更加低俗。

如果隻從他人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工作,或者僅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工作,它或許是毫無生氣、單調乏味的,沒有任何吸引力和價值可言。但如果你抱著一種使命感的心態和學習的態度,工作就會變得很有意義。

這就好比我們從外麵觀察一個大教堂的窗戶。大教堂的窗戶布滿了灰塵,非常灰暗,光華已逝,隻剩下單調和破敗的感覺。但是,一旦我們跨過門檻,走進教堂,立刻就可以看見絢爛的色彩、清晰的線條。陽光穿過窗戶在奔騰跳躍,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人們看待問題的方法是有局限的,我們必須從內部去觀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質。有些工作隻從表象上看也許索然無味,一旦深入其中,就可以馬上認識到其意義所在。

因此,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應該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去完成。無論幸運與否,每個人都必須從工作本身去理解工作,將它看作是人生的使命和榮耀。

在同一個公司,總有一些做事有始無終的人,他們在開始做事時充滿熱忱,但因缺乏堅韌的意誌力,不等做完便半途而廢;而另外一些員工向來做事有始有終。他們不同的做事方法最終導致的結果我們不言而喻。後一種員工自然會得到老板的青睞。

有一位推銷員,在為公司推銷日常用品。有一天,他走進一家小商店裏,向店主介紹和展示公司的產品。沒想到那位店主卻突然暴跳如雷,並用掃帚把他趕出了店門。

推銷員並沒有因此憤怒和放棄,他決心要查出這個人如此對待他的原因。於是,他就去詢問其他推銷員。原來,由於前任推銷員的失誤,使得那位店主存貨過多,積壓了大批資金。

這位推銷員開始疏通各種渠道,重新做了安排,請求一位較大的客戶以成本價格買下那位店主的存貨。後來,這位店主成了這個推銷員的長期客戶。

有些人遭到了一次失敗,便把它看成滑鐵盧,從此失去了勇氣,一蹶不振。可是,在剛強堅毅者的眼裏,卻沒有所謂的滑鐵盧。就如同那個推銷員一樣,一次的失敗並不能將他嚇倒。那些一心要得勝、立誌要成功的人即使失敗,也不以一時失敗為最後的結局,還會繼續奮鬥,在每次遭到失敗後再重新站起,比以前更有決心地向前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考勤事小影響大

每個企業都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製度,遵守製度是員工起碼的職業道德。如果你剛進入一家單位,首先應該學習員工守則,熟悉組織文化,以便在製度規定的範圍內行使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所能。

按時上班,是一種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在沒有特殊的情況,就應該盡量不遲到、不早退、不請假,保持良好的出勤記錄。蛋有的人對此很不以為然,早一分鍾晚一分鍾,有什麼關係呢。隻要完成工作就行了。其實,有這樣想法的員工並沒有認識到考勤製度對一個單位的重要性。

想想看,單位規定的上班時間是早上9點,有人8點30分就到了,有人8點50分到,也有人9點10分才到。如果單位沒有什麼重大的事情,上班早晚是沒有什麼大妨礙的。但是在關鍵時刻,或許就會因為遲到了10分鍾,而耽誤了重要的工作,從而給單位帶來惡劣的影響以及無可挽回的重大損失。

當然了,企業的性質、規模等不盡相同,要求也就有所不同。比如,在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就必須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因為,生產線是固定流水式作業,必須在所有的員工都到齊的情況下,才能順利運行。而從事營銷業務的員工就不一定非要坐在公司辦公室裏,他可以根據業務狀況隨時上班。

在遲到和請假問題上,公司都是希望員工要有整體和大局觀念。從表麵上看,遲到和請假似乎是人之常情,但實際上,無論出於什麼樣的理由遲到和請假,這對你今後的發展都是弊大於利的。特別是剛進企業的新員工,為了使自己早日熟悉企業的業務,也為了不給其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應該盡可能地不請假。即使有重要的事情,也應該至少提前一天給公司請假。

聯想公司一貫紀律嚴明。開會遲到必須罰站,無人例外。柳傳誌自己曾經就被罰過三次。公司規定,遲到不請假就一定要罰站。有一次,柳傳誌被關在電梯裏麵,那時候沒有手機,因此他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隻好認罰。

在中國,誰也不會把這種話信以為真。但柳傳誌卻嚴格執行了,這變成了聯想的一種風格,融進了聯想成功的基因。現在聯想的每年預算都能基本完成,因為各個部門的負責人都很清楚:在聯想不太提倡定一個比較高的目標,定預算的時候要把最壞的情況考慮清楚。柳傳誌說:“這一點實際上是在部隊裏麵學的。軍隊的執行能力,融化在了我的血液當中。當時我在科學院的時候,科學院的科研人員特別喜歡完不成任務以後,強調當時遇到的困難。軍隊不講這個,軍隊隻講功勞,不講苦勞。為了達到預定目標,要把最壞的情況想清楚,這樣才可能達到總目標。”

遲到罰站,柳傳誌本人也不搞特殊化。言必行,行必果。身教重於言傳,能夠身教時,明智的領導者往往一句話都不必說,反而能達到良好效果。

在公司,請假和遲到一樣,都會給他人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因為,在大部分企業中,一般都是定員定崗,也就是俗話說的“一個蘿卜一個坑”,不管請假的原因是什麼,由於你的缺崗,企業就要付出額外的精力來調整人員的工作安排。這有可能導致企業在工作上的被動,從而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在都市中,堵車和誤點是經常發生的事,所以,隻要提前估計一下交通情況、選擇適合的工具後,除非是遇上意外,不然的話你必能準時抵達公司。你應該對此早做防備,養成提前上班的習慣。

好員工一般都非常注重企業的“紀律”,極少有遲到的。有的員工未能趕上班車,便會毫不猶豫地打車趕去,這在好員工看來很正常。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有責任遵守公司的一切規定。當你違背了公司的規定卻沒有足夠的理由,形式上的懲罰並不能掩蓋你對自身責任的漠視。

比如,你上班時遲到了五分鍾,公司可能就扣掉了你當月的獎金,你很可能對公司的處理憤憤不平,“不就遲到五分鍾嗎?有什麼了不起的,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其實,如果你仔細反思一下自己,公司的每個人都遲到五分鍾,那會怎麼樣?你違背了公司的規定,公司如果沒有對你進行處罰,那麼對別人呢?公司的規定豈不是形同虛設?

有的人由於一開始不適應工作時間和工作節奏,因此常常會有剛剛上班就盼望下班的念頭。每天下班時間一到,就衝出公司大門的員工,在別人的眼裏,肯定是不喜歡目前的工作,隨時準備放棄這份工作。

有的企業就采用了彈性工作時間。例如,百度內部沒有打卡製,也不強製規定上班時間,除前台接待人員和必須坐班的部門外,其他全部實行彈性工時製,前提是保證工作質量。

在國內的三星公司,所有員工每年拿的都是一個固定數字的薪酬,沒有單獨的加班費,也沒有獎金,而年薪的等級和數額是一年考評一次,調整一次。那麼,公司是靠什麼方法讓員工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呢?答案是自律。

大家都是肉身凡體,頭痛腦熱在所難免,公司也並非不準員工請假,但是過於頻繁地請假,肯定會影響工作效率。請假的方式和頻率,往往也成為公司評價員工的重要依據。公司將以此評定一個人的工作態度,進而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考核成績。

然而,不管製度如何明確,現實中總有那麼一些個別員工,養成了不守時的不良習慣。他們對工作持敷衍了事的態度,無視公司製度。除了遲到早退,自由散漫型員工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大事小事請事假,有病無病請病假。

李華強總愛耍些小聰明,一碰上頭痛腦熱的小張病就痛苦不堪,然後,就找借口向老板請假。遇上朋友約會或辦點私事什麼的,更是找借口請假不上班,每次理由總是十分充足。老板雖然不勝其煩,可是也不好駁回。

一次,李華強又撒謊說一個近親去世了,回老家一個禮拜。可是,七天後李華強返回公司時卻遭解雇。原來李華強與女友去海南旅遊了,以為無人知曉,不料,老板的一個朋友也在該旅行團中,正巧認識李華強。李華強的這次謊言自然穿幫。老板心想,既然你李華強那麼喜歡請假,那不如給你一個永久的長假好了。

一般職員認為請假是一件十分稀鬆平常的小事情。其實,這不僅是對公司,更是對自己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你如果不能嚴格遵守上下班的時間,必然會造成上司對你責任心不強的評價,特別是由於你的時間觀念不強而影響到他人的工作時,那將是不可原諒的。

無論你的公司製度如何寬鬆,也別過分放任自己。可能沒有人會因為你早下班15分鍾而斥責你,但是,大模大樣地離開隻會令人覺得你對這份工作沒有足夠的熱情。

也許你所在的公司,對遲到考勤方麵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但我們決不能隨便地放鬆自己,每天不是遲到就是早退,認為沒人注意到自己的出勤情況,或者認為單位對這方麵沒有嚴格要求等。其實不然,你在公司的一舉一動,永遠是沒有秘密的!

現在一些跨國企業由於員工“裝病”每年付出的代價竟然高達數百萬美元。因此,對那些隨心所欲、無所顧忌地想請假就請假的散漫員工,公司在精簡機構時,自然是“黑名單”上的最佳人選。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企業,隻有切實貫徹並執行了一套合理的製度,才有成功的保障。而考勤製度則直接關係到員工的工作態度,從出勤情況可以很快看出,誰在努力工作,誰在尋找理由混日子,所以,考勤事雖小,影響很嚴重!

細節之處見精神

中國道家創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須從小事開始,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做起。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國公司員工與日本公司員工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員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員工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員工去做,那麼他在第一天可能會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會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隻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鑒於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偉大來自於平凡,往往一個企業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複著所謂平凡的小事。“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到細節製勝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