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注重細節,謹記工作之中無小事(3 / 3)

公司要想成就卓越,對於細節必須精益求精。微軟公司之所以會投入幾十億美元來改進開發每一個新版本,就是要確保每一個細節都不出現紕漏,不給競爭者以可乘之機。對於細節的注意,使得微軟的產品幾近完美,從而確定了其在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迪斯尼公司為觀眾和客人提供的優質服務,使遊客在離開迪斯尼樂園以後仍然可以感受得到。迪斯尼的一項調查發現,平均每天大約有2萬遊人將車鑰匙反鎖在車裏。於是迪斯尼公司雇傭了大量的巡遊員,專門在公園的停車場幫助那些將鑰匙鎖在車裏的遊客打開車門--這一切,無須給鎖匠打電話,無須等候,也不用付費。這一頗重細節的服務為迪斯尼公司帶來了更多的顧客。

對於一個員工來說,注重細節其實就是一種工作態度。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必然是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隻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隻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熱情。他們隻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這樣的員工永遠不會在企業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因此,好員工與平庸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注重細節,而後者則忽視細節。

日本曆史上的名將石田三成成名之前在觀音寺謀生。有一天,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熱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時,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溫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熱的茶;當豐臣秀吉要第三杯時,他卻奉上一小碗熱茶。

豐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釋說:這第一杯大碗溫茶是為解渴的,所以溫度要適當,量也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熱茶,是因為喝了一大碗不會太渴了,稍待有品茗之意,所以溫度要稍熱,量也要小些;第三杯,則不為解渴,純粹是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熱茶。

豐臣被石田的體貼入微深深打動,於是將其選在自己幕下,使得石田成為一代名將。

人生就是由許許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的,智者善於以小見大,從平淡無其的瑣事中領悟深刻的哲理。每個人所做的工作,也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對工作中的小事敷衍應付或輕視懈怠。

有一名青年,在美國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學曆不高,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技術。他在公司做的工作,連小孩子都能勝任,這就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焊接好。

當石油罐在輸送帶上移動至旋轉台上時,焊接劑便自動滴下,沿著蓋子回轉一圈,作業就算結束。他每天如此,反複好幾百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沒幾天,他便開始對這項工作厭煩了,他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這項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須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便集中精神注意觀察這項焊接工作。

他發現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三十九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他努力思考:在這一連串的工作中,有沒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夠節省成本呢?於是,他經過一番研究,終於研製出“三十七滴型”焊接機。但是,利用這種機器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漏油,並不實用。他並不灰心,又研製出“三十八滴型”焊接機。這次的發明非常完美,公司對他的評價很高。不久便生產出這種機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雖然節省的隻是一滴焊接劑,但這“一滴”積少成多,能替公司帶來每年五億美元的新利潤。這名青年,就是後來掌握全美煉油業百分之九十五實權的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

“改良焊接劑”改變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普通人工作時往往會忽略的平凡小事,他卻特別注意。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對工作中的小事敷衍應付或輕視懈怠。記住,工作中無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們與我們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所以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日本東京一家貿易公司有一位小姐專門負責為客商購買車票。她常給德國一家大公司的商務經理購買來往於東京之間的火車票。不久,這位經理發現一件趣事:每次去時,坐位總在右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在左窗邊。經理詢問小組其中的緣故。小姐笑答道:“車去時,富士山在您右邊;返回東京時,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富士山的壯麗景色,所以我替您買了不同的車票。”就是這種不起眼的細節,使這位德國經理大為感動,促使他把對這家日本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馬克提高到1200萬馬克。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這家公司的職員都能想得這麼周到,那麼,跟他們做生意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確實如此,細節都注意到了,還有什麼大事做不好呢?

不要小看小事、細節,更不要討厭小事,隻要有益於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無論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全力以赴。用小事堆砌起來的事業大廈才是堅固的。用小事堆砌起來的工作才是真正有質量的工作。細微之處見精神。有做好小事的習慣,才能產生做大事的氣魄。

我們應當記住,工作中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精神,將處理瑣碎的小事當作是一種經驗的積累,當作是做一圖偉業的準備,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成功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對待工作,我們應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責任心,始終具有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判斷力,能夠對每一變化、每一件小事迅速作出準確的反應和決斷。具備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一種堅持到底的信念,一種腳踏實地的務實態度。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隻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隻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隻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所以說,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於平談,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後的驚喜。

注重細節,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或許,你還記得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吧,為了把一個蛋畫圓,達?芬奇成百上千次地不停地畫圓圈,任何工作都是這樣,要想做得最出色,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小事進行訓練,注重細節之處。

在體育比賽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之所以取得冠軍,就在於那麼微小的一個動作,而這個動作卻是運動員長期訓練的結果。

密斯?凡?德羅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簡練的話來描述成功的原因時,他隻說了五個字:“魔鬼在細節”。他反複強調的是,不管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你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有時,細節的準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的疏忽則會毀壞一個宏偉的規劃。

一知名企業聘請采購主管。一知名管理學院畢業生甲,一商學院畢業生乙,一民辦高校畢業生丙來應聘。

主考官簡單地看了一下學曆,開始了筆試,結果三人在專業知識與經驗上各有千秋,難分伯仲,隨後這家公司的總經理親自麵試,他提出了這樣一道問題,題目為:

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廠采購4999個信封,你需要從公司帶去多少錢?

幾分鍾過後,應試者都交了答卷。知名管理學院畢業生甲的答案是430元。

總經理問:“你是怎麼計算的呢?”

“就當采購5000個信封計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雜費就30元吧!”答者對應如流。但總經理卻未置可否。商學院畢業生乙的答案是415元。

對此,他解釋道:“假設5000個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5元。”

總經理對這個答案同樣沒有發表看法。但當他拿民辦高校畢業生丙的答卷,見上麵寫的答案是419.42元時,不免有些驚異,立即問:“你能解釋一下你的答案嗎?”

“當然可以,”那名民辦高校的畢業生自信地回答道,“信封每個8分錢,4999個是399.92元。從公司到某工廠,乘汽車來回票價10元。午餐費5元。從工廠到汽車站有一裏半路,請一輛三輪車搬信封,需用3.5元。因此,最後總費用為419.42元。”

總經理不覺露出了會心一笑,收起他們的試卷,說:“好吧,今天到此為止,明天你們等通知。”

很明顯,等到錄用通知書的是那個民辦高校的畢業生丙。

一個員工是否能夠成為一名好員工的關鍵,往往就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上,並且正是由於這些細小的事情,決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高度”。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好員工,那麼就應該把做好工作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不是負擔,要認真對待、注重細節,不能有半點馬虎及虛假;做工作的意義在於把事情做出色,而不是做五成、六成就可以了,應該以最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細節決定成敗》的作者汪中求先生曾舉了這麼一個例子,有一個財會班的本科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連續三次都是錯誤的答案,雖然他所說的數據都十分接近,但是這些對於財務所要求的精確性來說,一個小小的錯誤就會與實際情況差之千裏。

對於這種情形,放在大學的課堂上無所謂,可如果放在企業裏,這個學生肯定完了,領導看到你第一次錯了就非常生氣,第二次錯了,就覺得你這個人不行了,第三次錯了,可能你就被炒魷魚了。所以,當你進入企業前一定要訓練,而且任何的小事都要訓練。

盡管“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之類的道理已是耳熟能詳,對細節的重要性也有著十分深刻的認識,然而能夠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培養注重細節的習慣,是一個員工想成為好員工的必然要求,身為企業的一名員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去做:

1.改變觀念

不注重細節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對其他注重細節的人和事也沒有正確對待,譬如對精打細算的人會冠以“計較、小家子氣”的稱謂,對善意的提醒會惡言相加,對關係自己生命的安全問題常會抱有僥幸心理,這都是主觀上沒有對細節重視,強調個人主義的行為體現。隻有在思想上對細節足夠重視了,才能使自己的行為有的放矢。所以,想把工作中做的最出色,你首先要改變舊觀念,提倡細節觀念,並借助輿論監督力度與相關約束製度來加快觀念轉變的步伐。

2.重在堅持

細節是一種思維與行動意識的高效組合。誰都想做好每件事,但有的人就是做不好,一件事不是這裏出錯就是那裏出錯。不能說他們不努力,但問題就發生了,原因就是沒有堅持細節習慣的培養,一段時間做到了認真執著,一段時間就懶散鬆懈,做事有頭無尾,總是半途而廢,這樣就無法真正養成注重細節的好習慣。

培養習慣都是經過“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經過“韋編三絕”,最終實現“百煉成鋼”的一個過程。每一個好員工所具備的成功品質與能力,都是由無數個細節習慣的積累而成。所以,一旦養成良好的細節習慣,就不會再被刻意堅持好習慣與糾正壞習慣所累,相反那種水到渠成、收放自如的自控能力會讓你輕輕鬆鬆地就能夠把事情做得最出色。

3.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細節存在於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之中。嚴格遵守工作時間,上班不要遲到,下班不早退,不因私事影響工作,良好的工作態度是細節;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養成隨手關燈、關門窗的習慣是細節;對經手的事,從時間、地點的普通了解,到準備什麼、如何應對都有全盤考慮,這是細節;所出具的數據、撰寫的文章、產品的工藝指標都做到沒有差錯就是細節;生產中減少跑、冒、滴、漏,實現安全無事故、設備無故障、裝置長周期運行就是細節;生活中對同事、朋友的一句問候、一聲勸勉,累時端上一張椅子、渴時遞上一杯水;對每一個工藝指標的變化,每一台設備的維護及運行情況都做到心中有數這就是細節,這些都是細節。當養成注重細節習慣後,你就會發覺不論待人接物,還是工作進展都會順手許多,效率也會大大增加。

4.對自己要嚴格要求

注重細節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做好工作計劃,準備好備忘錄,事無巨細一件一件完成,正如別人所說的,完成一件小事比計劃中的大事更有效。對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要身先士卒,爭取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到點到位,不能敷衍了事。隻有在一係列細枝細節上對自己嚴格要求,才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一直困擾自己的粗心大意的毛病漸漸的銷聲匿跡。

5.訓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身為一個企業員工,要想成為好員工就不能把精力同時集中於幾件事上,隻能關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從事分外工作而分散了自己的精力。中國古代的鑄劍師為了鑄成一把好劍,必須在深山中潛心打造十幾年。有道是:“十年磨一劍”,專注能夠保證工作效率的最大的發揮,為了專心做好一件事,必須遠離那些使你分散注意力的事情,集中精力選準主攻目標,專心致誌地從事自己的事業,這樣才可能成就不平凡之事。

6.培養自我控製的能力

每個人都兼具感性與理性,對大小瑣事都想用理智作衡量是不可能的,而且大部分行為,都是以感情為出發點,這是人性真實的一麵,企業員工更是如此。往往由於別人的一句話,便耿耿於懷,動輒勃然大怒,時而血管崩漲,血液充滿腦部,根本無法自我控製。等到情緒過後,才來懊悔當初,這是很多人的通病。由於個人某方麵致命的弱點或缺陷而歸於失敗的人,在失敗者中也不在少數。這樣的人,一定要培養自我控製的能力,克服浮躁的情緒。要經常想到自己的弱點、自己的不足,既要自我崇尚、有信心,更要自我檢查、隨時修正,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隻有能自我克製的人,才能不為外界環境所左右,靜下心來的時候才能更加注意細節,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