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盡管這次起義後來被無情地鎮壓了,但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宋王朝的統治基礎。這四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怎會顧恤人民的生活?那麼多的官吏(相公)騎在人民頭上剝削,為催稅一天打我三次,再不造反還等待什麼?
011不是冤家不聚頭
不是冤家不聚頭,是說不是前世冤家,今世也不會聚在一起。冤家,就是仇人的意思。現在常指在一起生活,矛盾不可避免,有矛盾的人總要聚在一起,也常用於對親人的昵稱。民間認為,嶽飛與秦檜就是一對冤家。嶽飛的前世是西天如來佛祖頭頂上的一隻護法神鳥,名為大鵬金翅明王。而秦檜的老婆王氏,則是一隻女土蝙蝠精,時任西天星官。本來兩者相安無事,可事情就出在佛祖講經時。
一日,佛祖如來在大雷音寺講解妙法真經,正講到妙處,在蓮台之下聽經的女土蝙蝠放出一個臭屁,這可惹惱了大鵬金翅鳥,大鵬金翅鳥一嘴就啄死了這隻女土蝙蝠。女土蝙蝠一點靈光射出雷音寺,徑往東土認母投胎,在下界王門為女,後嫁與秦檜為妻,殘害忠良,以報他日之仇。
大鵬金翅鳥,因啄死女土蝙蝠,受到如來佛祖責罰,被貶為凡人,人們認為秦檜與王氏聯手治死嶽飛,是為了報前世之仇,他們是“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就是“不是冤家不聚頭”的由來。
趣味鏈接:“冤家”也是戀人之間的稱呼
在我國宋人詩詞、元人戲曲中,我們會發現戀人之間常用“冤家”來稱呼,以表達似恨而實愛,給自己帶來苦惱而又割舍不下的矛盾心情。
《煙花記》:“冤家之說有六:情深意濃,彼此牽係,寧有死耳,不懷異心,所謂冤家者一;兩情相係,阻隔萬端,心想魂飛,寢食俱廢,所謂冤家者二;長亭短亭,臨歧分袂,黯然銷魂,悲泣良苦,所謂冤家者三;山遙水遠,魚雁無憑,夢寐相思,柔腸寸斷,所謂冤家者四;憐新棄舊,孤恩忘義,恨切惆悵,怨深刻骨,所謂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觸易悲傷,抱恨成疾,迨與俱逝,所謂冤家者六。此語雖鄙俚,亦餘之樂聞耳。”
“冤家”的這六重含義,充分表達了男女之間那種又愛又恨,又疼又怨,纏綿悱惻的複雜感情。詩人詞客筆下的“冤家”,含義如此豐富,難怪古往今來的戀人們都愛以“冤家”相稱了。
012糟糠之妻不下堂
劉秀當了皇帝後,自然威風八麵,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卻有一件事讓他放心不下:他有個姐姐,因為早年喪夫,所以整日悶悶不樂。劉秀多次派人給她提親,可是姐姐就是不滿意。
後來,劉秀得知姐姐看上了宋弘。他想,我是皇帝,這點事還不好辦?再說,宋弘的妻子鄭氏不但年紀大,而且相貌也比不上姐姐。於是他便派人向宋弘提親。誰知宋弘聽後卻說:“糟糠之妻不下堂。”這句話中的“糟糠之妻”是指同自己一起經曆過苦難的妻子;“下堂”意即被休掉。
來人將宋弘的話向劉秀稟報後,劉秀深為宋弘對愛情的忠貞不二所感動,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更加看重他。
從這一故事可以得知:“糟糠之妻不下堂”並不是指妻子天天在家吃糟糠,而是指同自己一起經曆過苦難的妻子,不能因為自己富貴了就休掉她而另攀高門。
趣味鏈接:貧賤之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一般和“貧賤之交不可忘”連用,即說成“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貧賤之交不可忘”意即:貧賤時結交的朋友,不能因為自己的地位提升了而忘記他;“糟糠之妻不下堂”意即:同自己一起經曆過苦難的妻子,不能因為自己富貴了就休掉她而另攀高門。
一般來說,人一旦有了地位和財富,就不難找到朋友和妻子。但隻有在貧賤時結交的朋友才彌足珍貴;隻有和自己一起經曆過苦難的妻子對自己才有真情實意。
013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柴米”在這裏並不隻是指其本義,還引申為必不可少,又因其瑣碎而易被人忽略的開銷。“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含義指一個人如果隻做一個旁觀者而不做當家人,就體會不到“過日子”的艱難。
常言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主事”就是主持或管理家事,也就是俗語中的“當家”之人。從古至今,無論是豪門巨賈,還是小家小戶,總需要有一個人去安排與處理家庭內部的日常生活事務。
這項工作看起來似乎簡單而無足輕重,但實際上卻很繁雜瑣碎:養老育小、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麵,當家人都要想到,更要做到。這樣才能使一個或大或小的家庭無是非紛爭,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否則就會使家庭陷入困窘艱難,甚至破敗衰落。
“柴米貴”不單指柴錢、米錢“貴”,還有它的豐富內涵與外延:主持家政和操勞家務者不僅要勞心勞力,還得把整個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當家人在此過程當中要體味酸甜苦辣,備嚐艱辛困苦。他還要懂得如何精打細算,運用收入來應付支出。整個家庭的大事小情他都要認真設想與考慮,哪裏會像少不更事的年輕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那樣輕鬆自如?
趣味鏈接:開門七件事
“開門七件事”是民間俗語,本來指我國古代平民百姓每天生活中的七件事物。從“開門”,即開始家庭一天正常運作之時,老百姓就離不開的維持日常生活的七件必需品分別是:柴、米、油、鹽、醬、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