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俗語·成語(4)(1 / 3)

還有一說,“三個臭皮匠”的“皮匠”是“裨將”的音訛,應為“三個臭裨將”。裨將,即偏將、副將。在軍中,裨將相當於現在的參謀,一般有多個。裨將並非是等閑之輩,謀戰韜略各有一套,三個臭裨將的智謀集中起來,不僅超過主將,甚至可以抵得上一個諸葛亮,所以說“三個臭裨將,頂個諸葛亮”。後來同音訛化便成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至於為何叫臭裨將,還有待考證。

趣味鏈接:“一問三不知”中“三不知”指什麼·

“一問三不知”常被人們用來形容某個人什麼都不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

據考證,“三不知”最早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書中記載:“荀文子曰:‘君子之謀也,始終皆舉之,而後入焉。注謀一事,則當慮此三變,然後入而行之。所謂君子三思之義。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結合當時的語境來考慮,春秋時期,晉國荀瑤領兵圍攻鄭國。荀文子認為,在對敵情不了解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貿然行事。荀瑤不聽勸阻,最終以失敗告終。這裏所說的“三不知”就是“三變”,也就是始、中、終三個字。

所謂“三不知”就是指對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都不了解。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筆》一書中也印證道:“俗謂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終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蓋本《左傳》。”

後來,“三不知”又演化成“一問三不知”一詞。人們就用“一問三不知”來形容那些什麼都不懂,又不好學上進的人。

024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從前在中原地區有兩個毗鄰的村莊,中間隔著一條不知名的河流,河東麵的叫河東莊,河西麵的叫河西莊。

河東莊是個富村,住的多是富戶,深宅大院,美女香車,吃香喝辣,日子過得很安逸。有人問起他們是哪裏人?他們都傲氣十足地回答:“河東莊的!”

河西莊住的多是窮人,他們為河東莊打工,住的雖是土房草舍,但很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再窮再苦都要供孩子上學念書。這些孩子也很爭氣,日夜挑燈苦讀,終於高中狀元,做上了大官。

河水還是三十年如一日地流著,河東莊的人因甜不知苦,驕奢淫逸,變成了窮莊;而河西莊草房變成了高樓,做官的做官,做生意的做生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一位河東莊的老人目睹了兩個村三十年的變化,心中百感交集,由衷地慨歎道:“富貴不是常青樹,貧窮不能窮到底,三十年富河東變成窮河東,三十年窮河西變成富河西。”“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語由此而來。後來人們就用這句話來比喻貧富更替、興衰無常。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個故事發生在黃河流域,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人們在這一帶繁衍生息。

說這一帶隻有一個村莊,三十年後因為黃河改道,原本在黃河東麵的村莊轉而變為在黃河西麵,《漢書·溝洫誌》記載,最早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定王五年河徙”。黃河這一改道,原來的莊稼田產全部被毀了,隻得在河西重新開始,故而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

趣味鏈接:“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來曆

據考證“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一俗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的《幽明錄·新鬼》。

在書中,劉義慶杜撰了這樣一段故事:有一新鬼,很瘦弱,忽見一肥鬼,就問他何以能如此肥健。肥鬼就說,你隻要到人間作祟,人們害怕,就會給你東西吃。於是瘦鬼到人間,冒冒失失闖入一戶人家,見到廚房中有一口磨,搶步上前就推了起來。磨了半天,不僅沒撈到半點吃的,還累得半死。

這個故事,是說瘦鬼上了當,但鬼的原意是“作怪覓食”。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隻要給予一定的利益,就可以驅使鬼為人推磨了。因此,後來就把“錢能通神”這句話通俗化,成為“有錢能使鬼推磨”了。

025打人別打臉,揭人別揭短

臉是麵子的代表,人人都要麵子。麵子是什麼東西?就是臉。常言說“人人要臉,樹樹有皮”。生活中常有人說“死要麵子活受罪“”、死不要臉”等都是這個意思。

人有臉,樹有皮,是說人要是沒有臉就等於喪失了名譽和自尊,從此難以做人,所以說“打人別打臉”;樹要是沒有皮就等於死亡了。

俗話說“守著矮人不說短話”,意思是說和矮人在一起的時候就不要說他是矮人,否則就會傷了他的自尊心,從此再也難做朋友了。“揭人別揭短”恰與此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揭短”的定義是指,揭露別人的短處。“短處”有兩層意思:一是指人的缺點毛病,二是指個人心靈上的隱私,或是已經補救的某種過失或缺欠。

“打臉”和“揭短”所造成的都是精神上的直接打擊,而實際物質上的作用並不大。“別打臉”不等於不給人指正缺點毛病。“別揭短”不等於護短。要解決這些問題,隻要有合適的方法就迎刃而解了,根本不會傷及別人的自尊。

古人主張:“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是種與人為善的態度。批評指正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但在必要時,應給人留有餘地,留些情麵,以便使其日後好好做事做人。

趣味鏈接: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是說吃了、拿了別人的東西,就會欠別人一份人情,在別人需要幫助時,礙於情麵,就不能主持公道了。引申為收受了別人的好處,在一些涉及是非曲直的問題上,就會“理不直,氣不壯”,不得不有所曖昧或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