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門”陣也稱八卦陣,這個陣勢,傳說是依照八卦的方位布置,變化多端,讓人難以琢磨。春秋時期的孫武、孫臏最早運用八門陣,後來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又將八門陣改變成為“八陣圖”。所以綜合起來說,“五花八門”是指古代戰術中的陣勢。
後世也有人認為,“五花”和“八門”分別指不同行業的人。“五花八門”泛指行業的繁雜和眾多。
五花:金菊花——賣茶的女人;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火辣花——玩雜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八門:一門巾——算命占卦;二門皮——賣草藥的;三門彩——變戲法的;四門卦——江湖賣藝的;五門平——說書評彈者;六門圍——街頭賣唱的;七門調——搭篷紮紙的;八門聊——高台唱戲的人。
趣味鏈接:風馬牛不相及是怎麼來的?
“風馬牛不相及”語出《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說,齊楚兩國一南一北相距極遠,即使兩國的牛馬走散,也不至於跑到對方的境內。
句中的“風”,並不是刮風的“風”,古時稱獸類的雌雄相誘謂之“風”,有馬、牛不同類,不至於相誘,故有“風馬牛不相及”之說。也有一種解釋說“風”是“走失、走散”的意思,《尚書·費誓》記載:“馬牛其風”,注曰:“馬牛其有風佚。”
故“風馬牛”中的“風”,含風逸、牝牡相誘兩層意思。後人就用“風馬牛不相及”來比喻兩種事物毫不相幹。此後,“風馬牛不相及”就成了固定的俗語,還延伸出風馬牛、風馬不接、風馬、風牛等一係列詞彙。
050信口雌黃
人們常用成語“信口雌黃”來形容那種不顧事實、隨口亂說的言行。“信口”就是隨口,形容出言不假思索,“雌黃”原本是一種礦物。那麼“信口”怎麼會和“雌黃”這種礦物聯係在一起呢?
“雌黃”的化學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是一種橙黃色的礦物,多為細粒狀、片狀或柱塊狀,也有為腎狀者,多有珍珠光澤,可用做顏料。
古人寫字、作畫也有寫錯的時候,又因為古時寫字用的紙多是用黃檗染成的,呈黃色,古人寫錯了字就用雌黃來塗改。宋人所作的《遁齋閑覽》上記載“……有誤字,以雌黃滅之,為其與紙色相類”。
“信口”與“雌黃”從西晉開始就被聯係在一起。魏晉時期,社會上盛行一種清談之風,西晉人王衍便是當時一個有名的清談家。王衍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而是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閑聊。
王衍侃侃而談時經常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和他一起的人常指出他的錯誤和不妥之處,他卻不以為然,不得已就不假思索地隨意改口,於是當時的人們都說他是“口中雌黃”。《晉陽秋》說:“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信口雌黃”一詞由此而來。
趣味鏈接:雄黃
雄黃也是一種礦石,它和雌黃都可以被稱做雞冠石,古人之所以將兩種礦石起名為“雄黃”和“雌黃”。就是因為它們常常共生在一起,是名副其實的一對“礦石鴛鴦”。
雄黃因為“生山之陽,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雌黃則因為“生山之陰,故名雌黃”。雄黃的化學成分是硫化砷,為桔紅色,有光澤,透明到半透明。雌黃的化學成分為三硫化二砷,常呈檸檬黃色,有光澤,透明。二者都是提煉砷和硫的重要礦物,是古代煉丹、製火藥的重要原材料。
雄黃除了可以製作煙火、染料、農藥、提煉硫與砷外,中醫還將其入藥,用於解毒殺蟲。雄黃味辛、苦,性溫,但有毒。古代民間用它做成雄黃酒在端午節殺蟲,就是利用了它的毒性。現代研究表明,服用雄黃酒並不科學,如果經常少量服用雄黃酒,會引起慢性中毒,對人體極其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