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任總統林肯就常使用此法發泄胸中怒氣。他在外麵受了別人的氣,回家
就寫一封罵對方的信。第二天,家人要為他發信,他卻不讓:“寫信時,
我已經出了氣,何必把它發出去惹是非。”二是以創作發泄,這是發泄的
最高境界。梵?高將苦悶發泄在畫布上成為油畫大師,巴爾紮克將生活的
壓力發泄在稿紙上成為一代文豪……
3.釋放情感
多年前一位醫學專家說了一句話:“癌症是沒有哭出的淚水。”一句
話道出醫學界多年的研究心得。壓抑的情緒容易引起癌症,暴發的情緒容
易引起心髒病。適當的疏解和表達情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知識。情感是自
然的,如果不能適當地表達,不但會對身體造成幹擾,也是開心的障礙,
甚至會破壞和睦的人際關係。
情感的反應在靜下來時才能感受得到,在忙碌中這些都不會被覺察,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很怕靜下來,會不斷地在熱鬧之處待著,並讓自己忙
碌起來,就是因為無法麵對內心升起的壓抑。
學會釋放壓力,你會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多“必要”的壓力需要承受,
自然也就不用絞盡腦汁去想該如何應付了。有時覺得壓力大,隻是自己給
自己強加上去的。
學會借助外力緩解壓力
外力可以是任何的人或事物,它可能是一個朋友,也可能是一種行為
方式。確認一項幫助的唯一必要條件是你使用它並發現它對你有幫助。
生活中的每種壓力大都包含三個層麵:社會的、心理的及生理的。就
社會的層麵而言,生活漸漸變得與你隔離,你把工作帶回家,因而無法參
與你日常的社交生活;就心理的層麵而言,你開始感到有負擔,感到內心
會
掛念著許多事情而無法釋懷;就生理的層麵而言,你的身體狀況逐漸走下坡路,你似乎總感到體力不足,而且很難有個充分的睡眠。在分析了壓力的來源之後,你可以借助這樣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每周定期安排一個晚上與朋友見麵;
限製將工作帶回家的次數;
學習並運用時間管理的技巧;
找出更多放鬆的方法;
改善生理狀況;
從事一項戶外運動或有氧運動,並定期練習;
有規律地進食並保持健康的飲食內容。
在你麵臨壓力的時候嚐試著:
做幾次深呼吸;
想想將要發生的事;
著眼於如何做好一件事;
回顧自己過去麵對此事時的經曆。
還可以試著找個心理醫生談談。在我們國家,人們對心理醫生的看法還有些奇怪。去看心理醫生會讓人覺得“這人精神有問題”,當然這一切都在改變中。在你感到壓力很大甚至有些不能承受時,那就去找個好的心理醫生談談,他們所提供的一些專業幫助通常都十分有效。
家庭對解除壓力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倘若在家庭和社交生活中也存在壓力,那麼你的生活壓力就會更大。幸福的家庭生活、親密無間的關係對我們抵抗壓力的能力會產生重大影響。家庭的溫暖,能使我們享受到溫馨、安全的生活,還能證明他人與我們存在共識,關心我們的疾苦,我們不是孤立無援的。
假如你感到需要交往,那麼能夠把問題付諸言語,能夠有人在身旁傾聽是至關重要的。這樣你的壓力就有了釋放的方向。但如果你一回到家便把由工作引發的失意、憤懣和煩躁宣泄到家中最方便的目標上,或者是因為被白天的事折磨得心力交瘁,不願再為家庭操心,拒絕家人充滿善意的合理要求,那麼便會使家庭生活遭到毀滅,最終導致家人對我們的同情減少,以致在家中也會充滿壓力。
為此你必須好好準備,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工作忘在腦後,準備去迎接家庭生活。這種重新調整應該從工作結束的那一刻開始,持續到返家
途中,以便在到家時已進入更適當的心理狀態。這樣你就可以在走進家的
那一刻,便被家庭的溫馨所吸引了,把工作上的一切壓力忘得一幹二淨。
試著擁有一個能給你信心的吉祥物。讓它幫你消除恐懼或增加信心。
事實上,許多人都擁有像這樣的幸運物,即使我們在消沉無助時不會真的
依賴它們,但它們的確會為我們帶來所需的信心。當然,要小心的是你的
吉祥物會不會阻撓你,如果你沒有了它會覺得如何。任何造成我們迷信的
事物所形成的害處都可能大於益處,因此你可以擁有你的吉祥物,但絕不
可依賴它。
不要忽視衣著的作用。當你覺得信心不足時,適當的穿著可以鼓舞你
的情緒並提升你的形象。例如,穿一件你最喜愛的夾克可以幫助你更具信
心。另外,即使在適當的穿著下你仍然不是很有信心,但它們還是有助於
使他人對你產生好感,這樣你可以更有信心地去麵對壓力了。
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不同的人會以不同的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例如,當微軟集團的
主管被人問到如何紓解壓力時,“整理花園”是最常見的回答。當然,對
你而言,答案可能是其他某種嗜好或某項活動。
你是否對某種嗜好著迷?當然,嗜好的範疇相當廣,而一項訓練有素
的嗜好可平衡你的工作和生活,並且協助你在被形形色色的工作淹沒時仍
能保持頭腦清醒。
你是否對於某些特定的活動頗能樂在其中,而它們能將你的注意力從
工作上移開?
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選擇一項你想要對其知道更多的事物去加以探
求。當你感到滿足時,再挑選另一項。漸漸地你會變得較有趣而容易相
處,並且生活也會變得不再總是充滿壓力。
記得娛樂,缺少娛樂將會使生活變成一種工作——休息——工作的長期
循環。這樣會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抑鬱的日常作息中。在辦公室辛苦了一天
後,拖著疲憊的步伐回家,然後你可能取消原先上館子用餐的計劃,癱在
沙發內看看電視。這似乎是較容易做到的事。當然,有時待在家裏的確是不錯的鬆弛方法與比較實在的選擇。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待在家裏卻成為不去做某些事情的借口。所以,嚐試著去做一些比待在家中更能使你感到快樂的事吧!或許你可以養一隻寵物,借著照顧它們,你可以暫時忘卻自己的問題,當然也包括壓力。
每天抽出時間來放鬆
在希特勒的集中營裏,有一種常用的拷問囚犯和俘虜的刑罰:將囚犯的手腳固定,然後在他們的頭頂上方吊一個漏鬥一樣的水袋,水袋會晝夜不停地在囚犯頭上嗒嗒地滴水。久而久之,囚犯便會神經錯亂,直至發狂。原來在囚犯們聽來,那落在頭上的水滴聲好似重錘擊打在頭上發出的聲音一樣,聽久了,他們的心靈便會徹底崩潰。
生活中無休止的忙碌就好似那不停地往下滴水的水袋,隻要你不離開,它就會一刻不停地擊打你的心靈,不會放鬆自己的人,終將被其擊垮。所以,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之餘,應該學會放鬆,學會盡情享受美好人生。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整天忙忙碌碌的,似乎都沒有充裕的時間去放鬆自己。其實,隻要合理地分配你的時間,也就是說妥善地處理好工作與生活、忙碌與休閑之間的關係,堅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放鬆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即可。
近代心理學研究表示,在繁忙時,到戶外散散步或曬曬太陽,或聽聽舒緩的音樂,除了消除疲勞之外,還易於活躍思維。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讓心靈得到放鬆,你會感受到這競爭之外的愜意。這時的休閑不是消磨時光,而是在積蓄力量,為更好地去工作而積蓄力量。所以,你不必為花費了時間而內疚,也沒有必要找借口推掉類似的邀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邱吉爾有一次和蒙哥馬利閑談。蒙哥馬利說:“我不喝酒,不抽煙,到晚上10點鍾準時睡覺,所以我現在還是百分之百地健康。”邱吉爾卻說:“我剛巧與你相反,我既抽煙又喝酒,而且從來都沒準時睡過覺,但我現在卻是百分之二百地健康。”蒙哥馬利感到很吃
驚,以邱吉爾身負二次世界大戰重任,工作繁忙緊張的政治家,生活如果
這樣沒有規律,哪裏會有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呢?
其實,這其中的秘密就在於邱吉爾能堅持經常放鬆自己,讓心情輕
鬆。即使在戰事緊張的周末他還是照樣去遊泳,在選舉戰白熱化的時候他
還照樣去垂釣,他剛一卸任就去畫畫,工作再忙,他也不忘在那微皺起的
嘴邊叼一支雪茄放鬆心情。
富蘭克林?費爾德說過這麼一句話:“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麼五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當你麵對著沉重的工作任務感到精神與心情特別壓抑的時候,不妨抽一點時間出去散心、休息,直至感到心情已經比較輕鬆後,再回到工作麵前來,這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特別高。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講的正是這個道理。
如何巧妙化解學習壓力
壓力無處不在,很多學生在考上清華、北大之前麵臨著很大的學習壓
力,考上清華、北大之後依然時時有壓力。既然無法擺脫壓力,那麼我們
就有必要調整心態去正確對待壓力,欣賞壓力。
學習成績是讓很多人產生壓力的一個重要方麵,成績固然重要,但不
應把它看得太重,不然就容易形成學習上的壓力,甚至產生畏懼的心理。
我們所麵對的壓力源主要來自於學習、父母、老師和同伴、環境、自
我發展及時間等方麵,應該注意調節心理去應付。可以說壓力是一把雙刃
劍,關鍵就在於我們去如何利用它。我們隻有坦然麵對它,並將它轉化為
動力,才不至於被它所困,如果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壓力,學習就會變得
輕鬆起來。
如今,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本已很重,老師和家長的期望又給他們
本已承壓的心靈加上一道砝碼,一些學生自己本身對成績、考試等又看得
很重,無異於自己給自己加壓,於是必然不堪重負,變得疲憊、畏怯和煩
躁,心理上難得片刻安寧。
壓力對人並非隻是一件壞事,人在很多時候都是有點惰性的,適度的
壓力對人是有益的。壓力使我們不能鬆懈怠慢,使我們渾身充滿張力,逼迫我們鼓起力量奮鬥。
試想一下,假如凡是會讓我們產生壓力的事我們都回避去做,我們又從何得到關於我們能力和潛質的證明呢?如果不是自然界的災難和艱難,人類不會發展到今天這種網絡和納米技術時代,正是生存的壓力讓人在改變自然的同時也在改變自身。
2012年高考後,平時樂觀開朗,課餘生活十分豐富多彩的小燦名列前茅。許多同學問她:“平時看你也不太用功,玩得那麼多,學習壓力又那麼大,你怎麼考得這麼好呢?”
她卻笑道:“我之所以考得好,是因為我善於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各種學習壓力,從而喜歡它們,勞逸結合讓我學得很開心。”
小燦認為,學習應像彈簧一樣有鬆有緊,彈簧要先壓緊再放開才會有力,在學校裏,她是個體育活動積極分子,還是校女籃隊員。生活在她麵前是一幅五光十色的圖畫,她興趣廣泛,喜愛唱歌,經常同姐姐和弟弟進行家庭小合唱;她還愛拉琴,雖水平不甚高但總能裝模作樣地來幾段;她還特別喜歡畫畫,學習累了時,她會拿出筆紙畫幅素描或臨摹,並有了不少作品。
她的成功一方麵得益於對生活的調劑,另一方麵是擁有對壓力的正確態度,沒有造成情緒上的波動,所以她才能取得那麼好的成績。
壓力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雙向的影響,要使它發揮積極的作用,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將它轉變為學習的動力。那麼,該如何實現這一轉變呢?
1.讓自己與失敗經曆“一刀兩斷”
一切從現在開始,不受過去失敗陰影的影響。許多同學的壓力就是來自於對過去失敗經曆的念念不忘。每個人都必須在必要時給自己機會,允許自己從零開始。
2.確定合適的目標
生活中你的願望可能很多,但你的目標不可過高。因為,一旦你的目標定高了,你馬上就開始擔心它是否能夠實現,這種擔心在無意識中已經成為學習的壓力了。當然,也不能將目標定得太低,太低的目標一樣在告訴你,你對學習沒有信心,即使目標實現了,你的狀況也不會改變多少。你可以閉上眼睛分析分析你的狀況,如果很多門功課都不及格,那就不要想那麼多了,假期裏你先得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然後才說得上查漏補缺或者是預習高年級的課程。
3.馬上行動
一些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都有這樣一種體驗,要想成功就必須馬上行
動,並且要堅持下去。
千萬不要拖延,拖延既耗費時間,又讓剛剛聚集的動力慢慢減弱。
如果你能夠在確定目標之後堅持行動一回,你會發現你已經沒有多少壓力
了。所有的壓力都會在行動中找到發泄的途徑。隻要你堅持下去,努力學
習的結果不僅僅是學業的進步,更多的是你將獲得學習的信心,你知道自
己能夠堅持學習並且能夠取得進步,這才是長久消除學習壓力的有效方
式,也是你獲得學習動力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