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在某種程度上是必要的,是一種美,猶如剛剛綻放的月季,振翅欲飛的小鳥,自然清新。但是過分的羞怯畢竟不是一個優點,有時候甚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缺點。比如在公眾場合,需要你落落大方,而你卻不敢動不敢言,鼓起勇氣說話時又結結巴巴,這樣就容易被人看扁了。
總的來說,現在人們顯得比以前大方和自然,敢於在人生的舞台上表現自己,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存有或多或少的羞怯心理。有人做過調查,在1000 名女孩中,約有35% 的人都認為自己有膽小怕羞的心理。相較之下,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羞怯情緒的困擾。不過,即使是男孩,也常常會因為自己的羞怯心理而感到煩惱。
造成羞怯的原因並不複雜,主要是少年時期與外界接觸少,社會實踐少,本來脆弱的神經係統沒有得到足夠鍛煉,缺乏控製能力。另外,女孩子比男孩子對安全感有更多的需要,因此在別人麵前便也多了幾分羞怯。
羞怯的本質是保護自己,過分的羞怯可能源於過分地看重自己,過分地保護自己,過於“自我”。
我們承認有些人天性害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推移、見識的增長和社會經驗的豐富,這種心理會逐漸減弱。當然,老年人也有害羞的。在平時,我們可以通過下列簡單的方法來克服羞怯心理。
1.鬆弛訓練法
當你感到心理緊張、心跳過快的時候,可以轉換一下視線,變換一下姿勢,說兩句寒暄的話,這樣就可以克服羞怯心理。
2.認知平衡法
羞怯大多是由自卑等心理不平衡狀況所致。在由自卑導致膽怯的時候,可以從內心進行認知的自我平衡,不要對自己全盤否定;相反,應多想想自己的長處,從而讓自己更自信。
3.氣氛轉換法
在與他人交往時,我們可能會由於某些原因而對某些事難於啟齒,從而導致心理緊張。這個時候你可以轉換一下話題,使氣氛得以緩和,等到氣氛融洽,有利於說出真相時,我們再心平氣和地加以說明。
4.模仿法
經常有意識地注意觀察和模仿一些善於交際、活潑開朗的人的言談舉
止,對照自己的弱點加以克服,並根據自己的氣質形成自己的風格。
隻要我們勇敢一些、坦白一些,以一種輕鬆的心情麵對生活、麵對
困難,就能克服與人打交道時的羞怯心理。成長大於成功,隻要你願意改
變,就可以一點點走向成熟,塑造自己的翩翩風度。
不要為小事困擾不休
成長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一些人在大事上往往可
以瀟灑地放手,卻會對一些小事念念不忘。他們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在
這些小事情上,而不是用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去思考一些應該
思考的問題。其實,在生活中,有時正是因為我們太看重小事,反而過得
很累。所以,如果想要成長不留遺憾,就不要抓住一些小事不放手。
約瑟夫?沙巴士是芝加哥的一名法官,他仲裁過4萬多件不愉快的婚
姻案件。他曾感歎地說:“大部分婚姻生活不美滿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
小事情。”還有一名地方檢察官也說道:“在我們的刑事案件中,有很多
都是起因於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在酒吧裏說話侮辱別人,行為粗魯不
講禮貌,最後才導致衝突的。許多犯了罪的人,都是因為自尊心受到了小
小的傷害,就控製不住自己,結果釀成了悲劇。”
法律不會去管一些小事情,一個人也不該為這些小事情憂慮,如果他
希望求得心理上的平靜的話。如果你能對一些小事聳聳肩,那說明你已經
變得成熟。因為隻有當一個人的思想不再顧慮身邊發生的一些小過失時,
那他才有了一種可以輕鬆過生活的資本。
要想克服被小事困擾的毛病,隻要把自己的看法和重點改變一下就可
以了。讓自己注意一些可以令自己開心的東西,做一些能令自己變得更好
的事情。這樣在短促的一生中,我們才不會因自己浪費了不必要的時間而
傷心後悔。就如吉布林所說:“生命是這樣的短促,不能再顧及小事。”
有位智者說:“在我們的生活中,約有90%的事情是好的,10%的事情是不好的。如果你想過得快樂,就應該把精力放在這90%的好事上麵;如果你想擔憂、操勞,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那10%的壞事情上麵。”的確,如果我們能對那10%的小事放手,那就能過得舒心!
林肯說過:“人隻要心裏決定快樂,大多數都能如願以償。”快樂是內發的,它的產生不是由於外在事物,而是由於個人所產生的態度和觀念。如果放棄不快樂的來源——過度的自尊,那你就能在發生交通堵塞或被踩腳指頭這類小事時避免火冒三丈。
在科羅拉多州一座山的山坡上,躺著一棵大樹的殘軀。自然學家說,它有400多年的曆史。它初發芽時,哥倫布剛在美洲登陸;它少年時,第一批移民剛剛到美國。400多年來,它無數次地被狂風暴雨襲擊過,被閃電擊中過,但它戰勝了它們,存活了下來。不幸的是,它最後被一小隊甲蟲擊倒了。那些甲蟲從它的根部開始咬,在這種持續不斷的攻擊下,這個森林中的巨人終於倒下了。歲月不曾使它枯萎,閃電不曾將它擊倒,狂風暴雨不曾使它動搖,但小甲蟲卻使它倒下了。
有些人就如同這棵大樹,經曆了生命中許多風暴的衝擊,都挺了過來,結果卻讓對一些小事的憂慮給打敗了。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生命之樹不遭受小蟲的咬噬,就要讓自己的心學會寬待他人,就要學會放下一些小事情。當你放下的那一刻,你可能發現你的頭頂上充滿了耀眼的光彩,你收獲了一片光明。為了使你能更好地發展,為了使你的生命價值得到最大體現,請你不妨放棄人生道路上的瑣瑣碎碎,去擁抱更加廣闊的天空。
學會控製你的衝動情緒
當上課時間快到了,而公交車卻因交通堵塞停滯不前時,你是否會煩躁不安?
寫作時計算機突然出現故障導致你的文章全部丟失時,你是否會鬱悶不已?
衝動的情緒其實是最無力的情緒,也是最具破壞性的情緒。許多人都會在情緒衝動時做出使自己後悔不已的事情來。
清朝的林則徐官至兩廣總督,有一次,他在處理公務時,盛怒之下把一隻茶杯摔得粉碎。當他抬起頭,看到自己的座右銘“製怒”二字,意識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立即謝絕了仆人的代勞,自己動手打掃被他摔碎的茶杯,表示悔過。
有些人動不動就生氣,特別是年輕人,往往三兩句話不對,或為了一點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就大打出手,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因此,應該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控製自己衝動的情緒。
1.理智控製情緒,使自己冷靜下來
在遇到較強的情緒刺激時應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再采取表達情緒或消除衝動的“緩兵之計”,盡量使自己不陷入衝動魯莽、簡單輕率的被動局麵。比如,當你被別人無聊地諷刺、嘲笑時,如果你頓顯暴怒,反唇相譏,則很可能引起雙方爭執不下,怒火越燒越旺,自然於事無補。但如果此時你能提醒自己冷靜一下,采取理智的對策,如用沉默為武器以示抗議,或隻用寥寥數語正麵表達自己受到傷害,指責對方無聊,對方反而會感到尷尬。
2.使用暗示和轉移注意法
使自己生氣的事,一般都是觸動了自己的尊嚴或切身利益,很難一下子冷靜下來,所以當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非常激動,眼看控製不住時,可以及時采取暗示、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來自我放鬆,鼓勵自己克製衝動。言語暗示如“不要做衝動的犧牲品”“過一會兒再來應付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的”等,或轉而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或去一個安靜平和的環境,這些都很有效。人的情緒往往隻需要幾秒鍾、幾分鍾就可以平息下來。但如果不良情緒不能及時轉移,就會更加強烈。比如,憂愁者越是朝憂愁方麵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許多值得憂慮的理由;發怒者越是想著發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發怒完全應該。根據現代生理學的研究,人在遇到不滿、惱怒、傷心的事情時,會將不愉快的信息傳入大腦,逐漸形成神經係統的暫時性聯係,形成一個優勢中心,而且越想越鞏固,日益加重。
3.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在遇到衝突、矛盾和不順心的事時,不能一味地逃避,還必須學會處理矛盾的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幾個步驟:
明確衝突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雙方分歧的關鍵在哪裏,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有哪些,哪些解決方式是衝突一方難以接受的,哪些解決方式是衝突雙方都能接受的,找出最佳的解決方式,並采取行動,逐漸積累經驗。
例如:小明這幾天情緒不好,原來是因踢足球和父親發生了矛盾:父親希望他放棄所鍾愛的足球,專心學習;小明自己對足球有濃厚的興趣,不願放棄馳騁綠茵場。明確了分歧的原因之後,接下來就考慮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哪些。
方案有如下四種:
放棄足球訓練,專心於學習;
放棄足球訓練,也不專心學習;
堅持足球訓練,因此影響學習;
合理地安排時間,既堅持足球訓練,又能兼顧學習。
其中,第二、三套方案是父親不忍目睹的,而第一、二套方案則是小明不願接受的,既然第四套方案可為雙方接受,不妨一試。
4.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培養自己的耐性
可以結合自己的業餘興趣、愛好,選擇幾項需要靜心、細心和耐心的事情做做,如練字、繪畫、製作精細的手工藝品等,不僅陶冶性情,還可豐富業餘生活。學會管理和調控自己的情緒,是你走向成熟、邁向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礎。
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泰戈爾有一句著名詩句:“如果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繁星。”不要為昨天難過,說起來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一個生活在追悔中的人,隻在乎痛苦的、不幸的過去,而忽視了充滿希望的、美好的今天和明天,這無疑是十分愚蠢的。要知道,人不能生活在過去,必須不斷成長,而對於成長來說,現在和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常常陷入莫名其妙的憂慮之中,不斷地為自己已經造成的錯誤內疚自責。那些原本毫無必要的思想包袱,我們都曾背過。那些我們背得滾
瓜爛熟的名言警句,在關鍵時刻總是想不起來。我們可曾理解“別為打翻
的牛奶哭泣”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戴爾?卡耐基講述過一個發生在他朋友的老師身上的故事:
“當時我不過是個隻有十來歲的小孩,當然,那時候我已經為許許多
多的事情發愁了。我在犯了錯誤之後,時常會為這些錯誤自怨自艾。
“但是有一天早上,我們要上實驗課了,所有的同學都來到了科學實
驗室。我們的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沿上,我們坐
在椅子上,望著那個很可能會掉下去打碎的奶瓶,心裏猜想這跟上生理衛
生課究竟有何關係。突然,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站了起來,一掌把牛奶
瓶打碎在水槽裏。就在我們驚詫之際,他大聲喊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
而哭泣!’
“然後,他把我們所有人都叫到水槽前,讓我們好好瞧一瞧那瓶漏掉
的牛奶。‘好好琢磨琢磨吧,’他對我們說,‘我的目的是要你們一輩子
都記住這一課,你們知道這瓶牛奶已經沒有了——你們親眼看到它已經漏
光了。不管你們如何著急,如何抱怨,卻沒有辦法弄回來一滴。但是,我
們隻要先用自己的腦袋想一想,預先做一點防範,牛奶瓶本可以不被打碎
的。不過現在已經太遲了——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它忘掉,拋開這
件事,努力做好下一件事。’
“事過多年,雖然我連自己學過的拉丁文和幾何學都忘掉了,可是這
次小小的表演卻始終讓我不能忘懷。事實上,這件事在實際生活中帶給我
的教益,比我在高中階段學到的任何東西都要多得多,都要好得多。這件
事教會我,如果有可能,就不要打翻牛奶瓶;萬一牛奶瓶被打翻了,牛奶
全都流光了,要學會忘記,把這整個事情給徹底忘掉。”
所以,卡耐基這麼說:“為什麼要浪費我們的眼淚呢?當然啦,犯錯誤和疏忽大意,原因的確在我們,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在人的一生中,誰敢說他從沒犯過錯誤?就連拿破侖,這個不可一世的偉人,也在他所有重要的戰役中輸掉了三分之一。興許我們的平均紀錄並不比拿破侖更差,可又有誰知道呢?所以,需要我們牢記的就是:千萬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著名的化學家、諾貝爾獎的設立者諾貝爾,曾在一次試驗中不慎引發了一場大火,他最親愛的弟弟在大火中不幸遇難。諾貝爾的內心充滿了自責,他覺得無法麵對母親、麵對家人,曾想就此放棄研究。所幸的是,經
過一段時間後,他的心情平靜下來。他想,如果自己就此放棄事業,實在是愧對死去的弟弟。於是,他重新走進了實驗室,總結試驗失敗的教訓,並最終取得了成功。
不要為無謂的事情哭泣,更不要為已經沒有意義的事情浪費最最寶貴的時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太陽明天都會照常升起。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沒有什麼事情值得你讓現在的寶貴時光蹉跎。你所能把握的,隻有現在。所以,不要為昨天難過,不要為失去的傷心。
過去的已然過去,即使曾做錯過什麼,悔之亦無益。那樣耽誤的隻是自己的生命,糟蹋的隻是自己的心情。
當一件事情無可挽回的時候,就別再為它傷腦筋了。錯誤在人生的成長中無可避免。有些錯誤可以改正,可以挽救,但另一些是不可挽回的。麵對那些改變不了的事實,你可以做的隻是改變心情。人生苦短,我們都沒有太多的歲月可以蹉跎。瀟灑地揮手過去,你才會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
自我激勵的七大技巧
善於激勵自己的人,成功就不會離你太遠。
1. 為自己設定目標
設定目標對於激勵非常重要。你可以為自己設定年度目標、月度目標、本周目標、當天目標,甚至是早晨目標和下午目標。比如,“在中午以前我要處理完所有的電子郵件,並且為如何提高本部門的安全水平提出建議。”製定更為長期的目標,或者是人生目標,可以幫助你獲得動力,推動自己達到更高的成就。但是,長期的目標必須輔以一係列相匹配的、具體的短期目標才能發揮作用。
2. 尋找能夠獲得內部激勵的工作
學習有關內部激勵的內容,再結合對自己的認真思考,你應該可以識別出你認為可以為你提供內部激勵的工作。下一步,就是找到能夠充分激勵你的工作。比如,你可以從自己過去的經曆中找到足夠的證據說明與他人密切交往可以對你有所激勵,那麼你就可以為自己找一個較小的、友善的團隊去工作。
但有時候由於受到各種條件的限製,你對於工作沒有太多的選擇權,
那麼就設法嚐試對工作的具體內容盡可能做些改變,以得到你希望得到的
回報。如果你覺得解決問題會讓你興奮不已,而你85%的工作都是例行
的,那麼你就可以試著養成良好的習慣,盡快把例行的工作做完,剩下更
多的時間去做工作中富有創造性的部分。
3. 獲取工作績效的反饋
一個人如果沒有辦法得到有關自己績效的反饋,無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那麼他將很難一直保持高昂的鬥誌。即便你的工作非常令人興奮,你也同樣需要反饋。比如說,包裝設計工作本身就非常吸引人,但是包裝設計人員也非常喜歡自己的設計成果被展示出來,因為這能夠說明“你的設計足夠好,可以讓別人欣賞”。
4. 對自己運用行為矯正技巧
為了運用行為矯正技巧很好地激勵自己,你首先要確定需要得到激勵的行為是什麼(比如,在周六的晚上工作兩小時)。然後,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獎懲措施,運用獎勵措施來正向強化。
5. 提高與目標相關的技能
根據期望理論,隻有當你覺得自己有把握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才會努力去做。而想要提高自己對於成功的主觀預期,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能,這樣你就提高了自我效能。對於成功的預期高了,自信心足了,激勵作用也就變強了。
6. 提高自我期望水平
對自己的期望高,一般往往會取得更好的結果。因為你覺得自己能成功,所以你真的會成功。這種期望的自我實現效果已經由實驗得到證明。盡管培養較高的自我期望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需要長期的過程,然而這對於在各種環境中有效激勵自己非常重要。
7. 熱愛工作
有效激勵自我的另一個方法是熱愛工作。如果你堅信大多數的工作是有價值的,而且努力工作讓人愉快,那麼你就會受到很大的激勵。讓一個不怎麼熱愛工作的人轉變對於工作的看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他反複認真思考工作的重要性,並且向正確的榜樣學習,那麼他對於工作的看法變得更積極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