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關於自己的人生方向你是否已作出規劃?也許你仍在學校裏繼續深造,但這不會影響你為自己設計未來的美好藍圖。有了這藍圖,你才不會過多地浪費時間,因為“時間就是金錢”。也許你已是一個“社會人”,那就更應該了解:有一個目標會使自己少做很多的無用功,能更輕鬆、更快捷、更高效地取得成功。
成功的人都善於把握方向。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會在把目標看得很清楚之後才開始行動。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一味地蠻幹,是決不會取得成功並達到理想的彼岸的。一個人最重要的成長原則就是,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和要做什麼樣的事情。
以目標倒推法描繪美好未來
成長需要指引,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從目標出發,根據目標的要求,規劃實現目標的路徑,明了實現目標的條件,並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去發現、借助和創造實現目標的條件,按照路徑一步步推進,才能最終實現目標。
李恕權是亞洲一位著名的歌手,他在自傳《挑戰你的信仰》中詳細地
記述了自己的一次具有轉折性的經曆:
“1976年的冬天,當時我19歲,在休斯敦太空總署的太空梭實驗室裏
工作,同時也在總署旁邊的休斯敦大學主修計算機。縱然忙於學校、睡眠
與工作之間,這幾乎占據了我一天24小時的全部時間,但隻要有多餘的一
分鍾,我總是會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樂創作上。我知道寫歌詞不是我
的專長,所以在這段日子裏,我到處尋找一位善寫歌詞的搭檔,與我一起
合作創作。我認識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內芮。
“自從20多年前離開德州後,就再也沒聽過她的消息,但是她卻在我
事業的起步時,給了我最大的鼓勵。年僅19歲的凡內芮在德州的詩詞比賽
中不知得過多少獎牌。她的作品總是讓我愛不釋手,當時我們的確合寫了
許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這些作品充滿了特色與創意。
“一個星期六,凡內芮又熱情地邀請我到她家的牧場烤肉。她的家
族是德州有名的石油開發商,並且擁有龐大的牧場。她的家庭雖然極為富
有,但她的穿著、所開的車,與她謙卑誠懇的態度,更讓我加倍地打從心
底佩服她。凡內芮知道我對音樂的執著,然而麵對那遙遠的音樂界及整個
美國陌生的唱片市場,我們一點渠道都沒有。此時,我們兩個人坐在德州
的鄉下,我們哪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突然間,她冒出了一句話:‘想象
你五年後在做什麼?’我愣了一下。她轉過身來,用手指著我說:‘嘿!
告訴我,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後的你在做什麼,你那個時候的生活是一個
什麼樣子?’
“我還來不及回答,她又搶著說:‘別急,你先仔細想想,完全想
好,確定後再說出來。’我沉思了幾分鍾,開始告訴她:‘第一,五年後
我希望能有一張很受歡迎的唱片在市場上發行,可以得到許多人的肯定;
第二,我要住在一個有很多很多音樂的地方,能天天與一些世界一流的樂
師一起工作。’
“凡內芮說:‘你確定了嗎?’我慢慢地、穩穩地作了肯定的回答,
而且拉了一個很長的Yes!凡內芮接著說:‘好,既然你確定了,我們就
把這個目標倒算回來。如果第五年你要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發行,那麼你
的第四年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簽上合約;那麼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
個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給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聽,對不對?那麼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那麼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準備錄音的作品全部編曲並排練好;那麼你的第六個月,就是要把那些沒有完成的作品修飾好,然後你自己逐一篩選;那麼你的第一個月就是要把目前這幾首曲子完工;那麼你的第一個禮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個清單,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好了,我們現在不就已經知道你下個星期一要做什麼了嗎?’凡內芮笑笑說。
“‘喔,對了。你還說你五年後要生活在一個有很多音樂的地方,然後與許多一流樂師一起忙創作,對嗎?’她急忙地補充說,‘如果你的第五年已經在與這些人一起工作,那麼你的第四年照道理應該有你自己的一個工作室或錄音室。那麼你的第三年,可能是先跟這個圈子裏的人在一起工作。那麼你的第二年應該不是住在德州,而是已經住在紐約或是洛杉磯了。’
“次年(1977年),我辭掉了令許多人羨慕的太空總署的工作,離開了休斯敦,搬到洛杉磯。說來也奇怪:不敢說恰好在五年,但大約是在第六年,即1983年,我的唱片開始在亞洲暢銷起來,我一天24小時幾乎全都忙著與一些頂尖的音樂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每當我在最困惑的時候,我都會靜下來問自己:五年後你‘最希望’看到你自己在做什麼?”
那麼,你自己呢?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知道這個答案的話,你又如何要求別人或上天為你作選擇或開路呢?
別忘了,在生命中,上天已經把所有的選擇權都交在我們手上了。
如果你對自己的命運經常在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的時候,你不妨試著問一下自己:我是否“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人常常會想的事情很多,做的事情卻很少。你是否想過,五年後你將怎樣生活?五年後你的家人又將怎樣生活?
如果你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話,那麼命運又如何幫你安排呢?不是嗎?
人生規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勾勒出成長藍圖,你才能準確把握努力的方向。其實你的理想並不僅僅是給你一個方向,讓你不迷惘,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它,你會為之努力,從而走得更遠。為了實現期望的目標,你總是需要一份份明確具體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倒推。
製定目標必須把握的原則
目標,就是我們的奮鬥方向。一個目標並不隻是一個設想,而是一個能夠得以實施的設想。一個目標不隻是模糊地“希望我能”,而是明確的“這是我的奮鬥方向”。
1. 目標並不隻是一個願望
設定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就的出發點。大部分人之所以會失敗,原
因就在於他們從來都沒有設定過明確的目標,並且也從來沒有踏出他的第
一步。
當你研究那些已獲得令人矚目的成功的人物時,你會發現,他們每一
個人都各有一套明確的目標,都已製訂出實現目標的計劃,並且花費最大
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來實現他們的目標。
2. 目標必須清晰而明確
成功人士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在做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清楚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哪些事是必需去做的,哪些事是無足輕重的。他們總是在一開始時就懷有清晰而明確的目標,因而總能事半功倍,卓越而高效。因此,我們無論做什麼事,設立的目標必須清晰而明確,這樣才有利於我們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3. 不能製定過分周密細致的目標
如果你的計劃太詳細,並且你要求嚴格地去實施,那麼你的生活將成為一幅定格畫。當你頑固地在尋找好的顏色時,你將很難對整幅畫進行整體把握。你失去了動態中對畫麵進行調整的機會,並且如果某種顏料用完的話,你可能被迫停止工作。
4. 實現理想的目標並不等於擁有令人滿意的生活
如果目標不做某些調整、更新,就會因時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一種工作,第一年幹興味盎然;5年之後,則沒有多少興趣了;若仍不更新,10年以後它就會變成機械的活動;20年以後則如同坐牢了。當一個人實現
了所期望的目標後,若要繼續維持先前的熱情和衝勁,那就得立即再製定出一個足以讓他動心的目標,如此將可以使他先前實現目標的興奮心情,不落痕跡地投注到另一個新目標上,讓他能夠繼續成長下去。
5. 目標盡量高遠
設定超越自我的目標對你人生方向的影響,一開始可能不是很明顯。那就像航行在大海裏的巨輪,雖然航向隻偏了一點點,一時很難注意到,可是在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後,便可能發現船會抵達完全不同的目的地。例如你是一個學生,隻為分數而學習,你可能得到好分數;但如果你為知識而學,往往你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分數和更多的知識。
別做消耗式的人生規劃
明確的目標讓“不可能”失去作用,它是所有成功的起點。不用花一分錢,每個年輕人都可以輕易擁有它,但要下定決心,切實執行。在明確規劃自己人生目標的時候,千萬不要做消耗式的人生規劃,否則會讓自己得不償失。
什麼是消耗式的人生規劃呢?就是為自己設定了很多高遠的目標,並且都投入了精力。消耗式的人生規劃忽略了人的局限性——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
在此,向大家提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天?10萬天還是20萬天?實際上一個100歲的老人一生也就3萬多天。這其中還包括睡眠、休閑以及其他不能用在實現目標上的時間。而我們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人人都想做超人,但超人隻存在於童話世界中。所以,消耗式的人生規劃到頭來還是會讓你一事無成。
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學會使用“凸透鏡”,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點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卻是由平凡變為不平凡的卓越法則。
軟銀總裁孫正義二十出頭到美國留學,為了節省開支,他決定不再花家裏的錢,而是自己掙生活費。為了兼顧學習和工作,他規定自己一天中學習以外的時間——5分鍾是可以隨意安排的。他想在專利上有所建樹,一年下來,他居然創造出了250多個小發明,從中了解了不少電子產品的研發知識。
人生發展的可能性是無限的,但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清醒地告誡自己:不要做消耗式的人生規劃。不能每件事都隻做一半,就畏難、畏煩而放棄;也不應該沒有規劃,看到什麼有利的條件,就去追逐,最終什麼都做不好。一旦我們樹立了一個人生目標,就要集中所有的力量去實現它。我們不能把有限的力量分散在許多問題上,每個問題都去解決,否則最終可能連一個都解決不了。
推倒不切實際的象牙塔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我們常常給自己立下誓言。可是,很多時候,現實環境並不能促使我們實現自己的誓言,甚至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已經給我們增添了太多的阻力,使得很多誓言都沒有辦法實現。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盡快調整自己的目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重新作出規劃,而不應該死守著不切合實際的誓言,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讓自己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古時候有一個漁夫,是出海打漁的好手。他有一個習慣,每次打漁前
都要立下一個誓言。有一年春天,聽說市麵上墨魚的價格最高,於是他立
下誓言:這次出海隻捕撈墨魚,好好賺它一筆。但這一次魚汛所遇到的都
是螃蟹,他非常懊惱地空手而歸。等他上了岸,才得知現在市麵上螃蟹的
價格比墨魚還要高。他後悔不已,發誓下次出海一定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全是墨魚。
不用說,他又隻能餓著肚皮回來了。他懊悔地發誓,下次出海無論是遇到
螃蟹還是墨魚,全部打。
第三次出海後,漁夫嚴格地遵守自己的諾言,不幸的是,他一隻螃蟹和墨魚都沒有見到,見到的隻是一些馬鮫魚,於是漁夫再一次空手而歸……
漁夫沒有趕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饑寒交迫地死去。
這當然隻是一個故事而已,世上沒有這樣愚蠢的漁夫,卻有同樣愚蠢至極的期待。
張明是某中學高三學生,十分聰明,平時成績也很好。父親從張明的身上看到了考上名牌大學的希望,很高興。可是,他給孩子定下的目標,不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而是希望孩子隻報“北大”。盡管張明的成績不錯,可是要想考上“北大”,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聽了父親的目標計劃,張明覺得自己的壓力很大。
臨近高考了,可是張明一點兒也打不起精神,他很害怕自己讓父親失望。越是這樣想,就越是沒辦法集中精神複習。後來,開始出現失眠症狀,在臨近高考時,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連續幾個月,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成績如何,可想而知。
不僅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工作中,人們也常常給自己製定過高的目標。這樣的情況下,達不到預定的目標,我們就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也會因為沒有取得預想的成績而備受打擊。時間長了,人就會變得越來越悲觀,越來越失望,到最後甚至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
當目標與現實之間有很大差距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隨時調整。無論如何,人不應該為不切實際的誓言和願望活著,而更應該為可預見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把空想化為切實的計劃
大多數人對於個人未來成長都是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很少有人會認真地思索,總認為“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其實,這種看似樂觀的想法,換一個角度看完全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要想堅定地走在人生旅途上,越過那些障礙,你必須有明確的目標。
如果人生沒有目標,就好比陷在黑暗當中,不知道哪裏才是方向。人生要有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個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個年度的目標,一個月份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人追
求的目標越高越直接,他進步得就越快,對社會也就越有益。有了崇高的